財聯社(深圳,記者 沈述紅)訊,繼2021年首個交易日出現4隻爆款基金後,首募逾百億的爆款基金再次出現。
1月5日,知名基金經理李曉星掌舵的銀華心佳兩年持有期混合基金進入首發期。記者從多位渠道人士處獲悉,截至下午3點,據不完全統計,該基金首募規模已突破130億元。依據此前份額發售補充公告,該基金將於今日結束募集。
在所有秉承景氣趨勢投資標籤的基金經理中,李曉星是較具代表性的幾位之一。在他五年多的基金經理生涯中,管理過的所有產品都能取得正收益。作為一位擅長行業景氣度趨勢投資的基金經理,李曉星認為在消費和科技領域,中國相對其他國家有著很強的比較優勢,也是要聚焦的重點方向,但相比消費,2021年李曉星更看好科技。他同時提示投資者,2021年要迴避『犀牛』風險,也就是地產行業的風險。
銀華心佳首募過百億
根據銀行渠道人士的消息,銀華心佳為今天全市場主推的新基金之一。「僅僅一個上午,這隻基金就募集了43億元。」一位銀行渠道人士告訴記者。
到了下午2點,這隻由招商銀行託管的產品募集額度已近100億元。截至下午3點,據不完全統計,該基金首募規模超過了130億元。
根據去年12月22日發布的發售公告補充公告,銀華心佳將募集期設定為2021年1月5日起至1月18日。同時,在認購期間的任何一個工作日,如基金首募規模達到或超過30億元,則將首次達到或超過30億元的工作日作為最後募集日。按照目前的募集進展,該基金將於今日結束募集。
從銀華心佳的招募說明書看來,該基金為一隻偏股混合型基金,鎖定期兩年。產品投資於股票資產佔基金資產的比例為60%-95%,其中投資於港股通標的股票的比例佔股票資產的0%-50%。每個交易日日終在扣除國債期貨 合約、股指期貨合約和股票期權合約需繳納的交易保證金後,應保持不低於基金資產淨值5%的現金或者到期日在一年以內的政府債券。
擬管理該產品的基金經理李曉星,是銀華基金具有代表性的基金經理之一。銀河數據顯示,過去的2020年,其麾下基金有三隻在收益率超80%,所有基金收益率均超過55%。
「與開放式基金不同,鎖定期產品的初衷是為持有人帶來滿意的絕對收益,並不會關注排名和相對收益。」在李曉星看來,持有期產品一方面通過規範自身投資,培養長期投資習慣避免情緒化擇時和頻繁操作,從而解決了「基金賺錢而基民不賺錢」的難題;另一方面,持有期產品的規模較為穩定,降低頻繁申贖帶來的流動性衝擊,對基金經理來說,可更多關注資產的長期價值。
李曉星眼中的機會與風險
李曉星為英國劍橋大學與帝國理工大學雙碩士,現任銀華基金董事總經理,主動股票投委會副主任,銀華中小盤、銀華盛世精選、銀華心怡等產品基金經理,同時管理著社保基本養老組合。作為基金經理團隊長,他組建了資深行業專家基金經理團隊深度覆蓋消費、科技和價值等行業,形成了消費+科技相對平衡的投資風格。
作為一位擅長行業景氣度趨勢投資的基金經理,李曉星擅長對微觀和中觀數據的緊密跟蹤,以此形成對行業未來兩到三年景氣趨勢和持續性的預判,利用與市場的預期差,偏左側買入,在行業景氣上升的趨勢中力爭獲得戴維斯雙擊的機會。
個股層面,他專注於挖掘成長股,看重業績增長的同時,要求一定的安全邊際;整體持股質量較高,不偏好糾錯成本高的黑馬公司。具體為四步法:首先,選擇景氣度向上的行業;其次,在高景氣度行業中選擇業績增速較快的公司;第三,在業績增速快的公司中尋找估值相對便宜或估值合理的標的;第四,公司基本面存在一定的市場預期差。
在建倉節奏上,李曉星表示,按照目前的市場情況,新基金會選擇穩步建倉,如果市場大幅波動,建倉節奏則會加快。
「目前股市總體風險可控,系統性投資機會不大,市場仍將以結構性機會為主。」對於2021年的市場,李曉星認為,流動性將成為影響A股走向的最大變量。整體來看,流動性將呈邊際收緊態勢,流動性衰減給各個板塊帶來的估值收縮需特別關注。但如果經濟存在不確定性,或再次釋放流動性,推動資金進入消費和科技這兩個領域。」 李曉星表示。
李曉星認為,在消費和科技領域,中國相對其他國家有著很強的比較優勢,也是要聚焦的重點方向。但相比消費,2021年李曉星更看好科技,「消費基本面沒有問題,景氣度還在向上,但估值不可否認已處於歷史高位。」
李曉星分析稱,從科技賽道來看,產業自主是國家安全很重要的一部分,政策支持力度較大,同時估值處於歷史低位,2021年的業績增速也將不錯,因此,相對更看好科技股。
他同時提示投資者,2021年要迴避『犀牛』風險,也就是地產行業的風險。房地產已被定義為「灰犀牛」領域,相關政策會對房地產企業的資金來源產生一定影響。從需求端來看,由於各種限制政策以及未來有可能徵收的房產稅,房地產行業確定性向下。若2021年整體流動性邊際收緊,房地產相關公司的風險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