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健康,除了遺傳和不可控因素之外,還與我們的生活環境有很大的關係。人與自然是一個統一的有機整體,人體的氣血運行與大自然的更替息息相關,這裡的生活環境並不僅僅是指我們所處的自然環境,還包括了我們社會生活中所處的各個環境。
1.自然環境
人與環境密不可分,自然環境創造了人類,人類依存於環境,但人類也在改變著環境,自然環境對人的影響和意義重大。良好的環境能有助於人的健康;反之,則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研究表明,生活在自然環境優異的人比生活在城市中的人要長壽。但是對於長期生活在城市的人該想要健康長壽,就必須提高自身對環境的適應能力以及自身的免疫力,尋求身體與環境的平衡。首先就要通過進行戶外鍛鍊,增強自身體質,戶外活動還能使人體去適應環境;其次要順應四季、氣候的變化,冷要穿衣,熱要脫衣,但是要鍛鍊耐寒、耐熱的能力,以適應氣候的突然變化。
2.睡眠環境
睡眠環境決定了睡眠質量,睡眠質量的好壞又影響著我們的身體健康與否。所以要想有好的身體,就必須要有一個良好的睡眠環境。睡眠時處於一個舒適的環境中時,睡眠質量才會更好,更能保證每天都能有足夠的睡眠時間;如果是處在一個不舒適的居住環境中,不僅會嚴重影響睡眠質量,還會對身體造成更直接的危害,比如長期處於潮溼的環境中,被褥、床墊都是潮溼的,不僅睡不舒服,還容易滋生細菌,讓人生病。
3.衛生環境
衛生與健康有著密切的關係,飲食、居住環境、個人習慣、街道等各個方面的衛生條件都影響著我們的健康。良好的衛生習慣是健康的保證和前提,要健康就離不開衛生。俗話說「病從口入」,這就要求我們平時吃的東西一定要乾淨、衛生才可以,吃的、喝的、用的都要講究衛生。良好的社會衛生要靠大眾的衛生習慣,勤洗手、勤換衣、勤洗澡,生活中一點一滴的小事都要注意衛生,我們的居住生活環境才會更衛生、更健康,人也才會更健康。
4.社交環境
社交環境對於我們的心理健康有著很大的影響。正派、善良、真誠的朋友對於每個人的成長來說都是有著對你好的積極和引導作用,好的朋友會幫助你成為更好的人,也會讓你開心、幸福,當心情變好之後,我們的身體也會更好。包括我們的家庭、學校、工作,乃至陌生環境都會對我們的心理造成影響,積極的環境可以讓我們的情緒也更加積極,不僅更高提高效率,還能有利於人智力的發展,取得更好的成果;消極、低沉的環境也會讓我們的心情變得悲觀、憂鬱,長期處在這樣的環境中,不僅情緒會受影響,也會影響著我們的健康。
【本文由「龍門佳麗」新媒體獨家出品,圖片來源於網絡,作者蕭拾,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