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歲重症男孩換心臟 腦死亡患者讓生命延續

2020-12-05 搜狐網

  5月1日早上,廣西小夥葉勁因患有腦瘤進入腦死亡狀態。就在當天晚上,遠在千裡之外的北京安貞醫院,12歲男孩小包突然出現嚴重心衰,生命垂危。經葉勁家屬同意捐獻心臟後,一場愛「心」接力的故事在桂林和北京之間上演。

  心臟離體不能超過6小時。生命接力,十萬火急。昨天下午4時55分,葉勁的心臟被成功取出,經過4個多小時的全速接力後,送至安貞醫院進行移植手術。今天凌晨2時06分,小包被推出手術室,手術成功。

  廣西小夥

  腦死亡家人悲痛捐器官

  昨日下午,在解放軍第181醫院心臟外科病房走廊,陣陣嚎啕大哭聲痛徹人心。醫護人員緩緩推著移動病床朝手術室走去,病床上躺著一名瘦弱的男子,親人圍在病床邊,痛哭著撫摸著男子,一遍又一遍。哭得紅腫的眼睛努力睜開再睜開,萬般不舍中只為再多看他一眼。

  躺在病床上的男子小葉,廣西賀州昭平人,今年只有21歲,是家中5個孩子中年齡最小的。雖然年紀最小卻是家中最貼心的孩子,長輩們習慣了遠在外地打工的他經常的噓寒問暖,想著就要和這個暖心的孩子陰陽兩隔,親人們一度哭得癱倒在地上。

  今年春節後,小葉被查出患有腦瘤,幾次手術後,病情一直反覆。4月中旬,病情進一步惡化。記者從解放軍第181醫院獲悉,21歲的葉勁因腦腫瘤晚期,已經於5月1日進入腦死亡狀態,但他的心臟是健康的。

  忍受巨大悲痛的家人,一致同意將小葉所有能用的器官和組織捐獻出來,儘可能挽救更多需要的病人。

  「我兒子為人善良,對人體貼,面對捐獻我們一大家子都一致同意,希望延續他的生命幫助別人。」小葉的父親哭紅了眼睛輕輕地說著。

  完成相關捐獻手續後,小葉的家人將他的心臟、肝臟、雙腎、眼角膜這些器官組織全部捐獻出來。小葉過早逝去的年輕生命在6人身上延續。

  江西男孩

  心肌病命懸一線候移植

  4月30日,在北京安貞醫院裡,患心肌病的12歲江西男孩小包突然病情惡化,心臟基本喪失功能命懸一線,經過緊急搶救,靠著「人工體外心肺輔助裝置」維持。

  男孩患病已有兩三年時間,其間,男孩的父親帶著他到全國各地求醫,甚至遙遠的香港也都去看過病,多家醫院都得出需要進行心臟移植的結論。考慮到孩子年齡小,家人始終對進行心臟移植有些顧慮。

  解放軍第181醫院心臟外科主任潘禹辰稱,「這名小男孩跟桂林挺有緣的。今年初,男孩父親來到桂林旅遊,在遊覽象鼻山時,遠遠看到立在我們醫院房頂器官移植中心的牌子,他就來到我們醫院了解,找到我了解心臟移植手術的情況,也把他孩子的病情跟我說了,回去後他就下定了決心,並且帶著孩子到了北京安貞醫院做等待移植的準備。」

  據潘禹辰說,本來這位父親是打算帶著孩子來桂林做移植手術的,沒想到孩子病情突然惡化,在北京進行緊急搶救和治療。

  4月30日,小男孩急需心臟移植的求救消息從北京安貞醫院發出,幾乎陷入絕望的家人沒有想到從千裡之外的桂林迎來了孩子重生的曙光。在小葉家人提出器官捐獻後,兩家醫院對兩人的各項指標進行檢測比對,配型基本吻合。希望之心即將在桂林、北京兩地緊急傳遞。

  心臟傳遞

  心連心4小時空運接力

  心臟離體不能超過6小時。這就意味著當心臟從小葉身體摘下的那刻起,桂林、北京兩地就要開始和時間賽跑,為這顆愛心延續分秒必爭。

  昨日下午4時55分,潘禹辰將剛摘取的心臟小心翼翼地放入儲存箱,快速走出手術室,大步走向早已停在大門外的救護車。一路上,救護車警笛長鳴,朝著桂林兩江國際機場飛馳,潘禹辰的手始終緊緊放在這個紅色的儲存箱上。

  早在小葉的器官摘取手術進行的前一天,為運送這顆愛心的準備就在緊張籌備著,其中重要的「橋梁」便是昨日傍晚從桂林飛往北京的南航CZ3287航班。

  昨日傍晚6點,原計劃於18:15起飛的CZ3287航班提前起飛,爭取了寶貴的一刻鐘,晚8點22分,航班到達北京首都機場,再經120急救中心直升機,於晚9點05分送達北京安貞醫院。經過4個多小時的愛心接力後,昨晚9點20分,心臟移植手術開始。

  移植手術

  已手術凌晨進展順利

  據安貞醫院心外9科張主任介紹,小包4月27日入住安貞,來的時候就已經心衰,30日病情惡化,「當時情況很危急,他都沒有血壓了,我們經過一晚的搶救,靠ECMO呼吸機維持他的心跳」。5月1日晚,小包突然出現嚴重心衰,被推入手術室做了體外膜肺氧合手術,安裝了代替心臟工作的機器。

  昨晚11點10分,安貞醫院心臟移植及瓣膜診療中心孟主任走出手術室。孟醫生表示,現階段手術進行得很順利,正準備進行關胸,還需要一個半小時完成手術。孟醫生說,特別感謝捐獻者,「在捐獻供體中能夠獲得比較好的心臟是不容易的」。供體能夠及時到達醫院,感謝航空公司、空管人員配合供體運輸,至少爭取了一個半小時的時間。「手術很順利,生命體徵維持得很好」。

  今天凌晨,記者從安貞醫院外宣處了解到,2時06分,小包被推出手術室,手術過程基本成功,具體恢復情況,仍需住院關注。

  對話·葉勁父親

  「希望得到移植的人活下去」

  京華時報:怎麼想到要捐獻兒子的心臟的?

  葉紹毅:半個月前他都不會說話了。之前我也沒想過捐獻這個事情,沒想到他這麼快離開我,捐獻也是昨天才決定的,覺得他的器官是有用的。孩子一直在賀州市人民醫院治療,我問了大夫怎麼捐獻,其他工作都是大夫聯繫的。我祝願小包能早日康復。

  京華時報:怎麼知道受捐者是小包?你們怎麼聯繫上的?

  葉紹毅:昨天我還問181醫院的人受益人是誰,他們說,是國家分配的。今天下午6點,我是看了新聞才知道受益人是小包。

  京華時報:孩子做手術的情況怎樣?

  葉紹毅:手術是昨天下午4點鐘在桂林181醫院做的。

  京華時報:小葉發生了怎樣的事情?

  葉紹毅:葉勁是我最小的兒子。他初中畢業後便到廣東打工,孩子很乖很孝順,總是打電話問家裡奶奶身體好不好。一次他打來電話,說頭暈、頭痛。到中山醫院檢查是腦出血。我們讓孩子回家來檢查,做了核磁共振,說腦出血,看不清楚。又過了3個月,到賀州市人民醫院檢查,說是有腦瘤,必須要動手術了。

  2月28日,孩子在賀州市人民醫院做了腫瘤切除手術,手術很成功的,孩子第二天就用手機發簡訊了。

  3月底,醫院CT檢查發現有腦積水,4月6日,葉勁又做了手術分流手術。病情好轉了4天後,便又往不好的方向發展,脖子後仰得太厲害了,請了很多專家也沒辦法治好。昨天(5月1日)早上,孩子被確定為了腦死亡。

  京華時報:孩子知道他去後心臟會被捐獻移植嗎?他媽媽什麼意見?一般而言,父母會想讓孩子完整離開,做這個決定困難嗎?

  葉紹毅:半個月前他都不會說話了,我也沒想到他這麼快離開我。捐獻是昨天(5月1日)才決定的。我也沒做什麼高尚的事情。只是希望得到移植的人,活下去。

  我給家人說了這個想法後,全家人都很支持。這樣他的器官也能得以生存下去。

  京華時報:你想對小包說些什麼?將來會到北京看他嗎?

  葉紹毅:我們住在樟林村裡,經濟情況也不好,可能沒機會走那麼遠的路去看他。我們這是無償捐獻,我只想祝他早日康復,好好活下去。

  釋疑

  1.心臟如何運輸?

  就器官移植來說,心臟「保質期」最短,移植時間越快越好。他舉例,肝臟的離體時間不得超過12小時,而心臟是6小時。他介紹,醫生將心臟取出後,需要使用冰的灌注液注入心臟,再放入保存液裡保存,直到移植手術時進行取用。

  2.術前準備工作?

  受體患者先要進行相關檢查,糾正全身營養不良狀況,改善肝、腎、肺的功能。在預計供心到達前的1至2小時內,將受心患者送入手術室,氣管插管麻醉後開胸,等待供心。

  3.如何進行手術?

  比較常見的是標準移植法。首先去除病變心臟,將供心做相應剪切後,將供心與左心房連續縫合,一定要確保溫和嚴密無漏血,其次再將供心主動脈與受體主動脈連接。

  4.有何排斥反應?

  排斥反應分為3類。超急性排斥反應:原因是受體內已存在相應抗體,在心臟移植後發生體液免疫反應,表現為心力衰竭,心肌出現廣泛性壞死等,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將難以挽回,唯有再次心臟移植。急性排斥反應:在術後1年內發生,術後2至10周的發生率最高。慢性排斥反應:多發生在移植1年以後,該反應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和壽命。

  京華時報記者潘珊菊張淑玲龔棉實習記者張思佳綜合《南國早報》《當代生活報》

news.sohu.com false 京華時報 http://epaper.jinghua.cn/html/2014-05/03/content_86622.htm report 4357 5月1日早上,廣西小夥葉勁因患有腦瘤進入腦死亡狀態。就在當天晚上,遠在千裡之外的北京安貞醫院,12歲男孩小包突然出現嚴重心衰,生命垂危。經葉勁家屬同意捐獻心臟後

相關焦點

  • 如何判定腦死亡? 腦死亡的判斷標準是什麼?
    如何判定腦死亡? 腦死亡的判斷標準是什麼?時間:2016-11-14 11:51   來源:蝌蚪五線譜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如何判定腦死亡? 腦死亡的判斷標準是什麼? 死亡是每個人的人生終點,如果有人問你怎麼判定一個人是否死亡,或許你首先會想到心臟停止跳動,也沒有呼吸了。
  • 雲南16歲腦死亡少年捐9個器官及組織,拯救5名重度病患
    同一天,43歲的B肝患者顧文雲等到了肝臟。10年前,他因腎衰竭進行了腎臟移植手術,挽救了生命,10年後,他病變的肝臟移植成功,再一次走出生命的險境。在另一間手術室,因糖尿病造成腎衰竭和尿毒症的江海順利完成了胰腎聯合手術。他們的幸運都來自一位16歲少年的不幸。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讓這位彝族男孩永遠告別了這個世界。
  • 車禍去世捐出角膜、肝和腎 溫州28歲媽媽延續生命之美
    【摘要】28歲的河南籍姑娘梁鴛鴛被一場車禍奪去生命,悲慟的家屬最終決定把她的器官捐獻出去。梁鴛鴛的父親說:「多救一人是一人,就像我閨女還活著……」   浙江在線溫州4月21日訊(浙江在線 記者/吳佳蔚 實習生/梁婧嫻 通訊員/谷凌凱 編輯/汪江軍) 4月15日,生下雙胞胎的台州姑娘離世,捐出心臟、肝臟、腎臟讓4位重病患者獲得新生。昨天,溫州樂清又有一家人做出了同樣的決定。
  • 生命的「延續」 廣西一男子去世後捐獻器官救治6名患者
    近日,廣西一名中年男子因突發腦幹出血並出現腦死亡,他的家屬決定將他的器官捐出。醫院成功完成了6臺手術,包括1例肺移植、1例肝臟移植、2例腎臟移植,以及2例眼角膜移植手術,這名男子的生命在6名患者身上得到延續。
  • 6歲重症男孩亟待救治 湖北完成首例兒童患者直升機轉運
    人民網武漢3月11日電 10日中午12點05分,一架橘紅色的醫療救援直升機降落在武漢市青少年宮的田徑足球場上,飛機內轉運的是一名來自500公裡外的6歲呼吸衰竭患兒。守候多時的武漢兒童醫院醫護人員,迅速將他送至救護車中,不到10分鐘,孩子平安轉運至醫院重症醫學科。這是湖北省首次通過直升機轉運兒童患者。
  • 腦死亡患者捐出心臟、肝臟和肺 3臺器官移植手術同時進行
    一名腦死亡患者,同時成功捐獻了心臟、肝臟和肺。與之對應的,3名因心臟、肝臟和肺部疾病,生命走到終末期階段的患者,擁有了新的活下去的希望。3臺手術,上百名醫護人員,一支由重症醫學中心、心外科、心衰中心、胸外科、肺移植病房、器官移植中心、手術麻醉中心組成的多學科移植團隊,以及一支由輸血科、臨床檢驗中心、藥學部、超聲中心組成的保障團隊,開始與死神競跑。
  • 「願他的心臟在另一個身體內跳動」75萬人送別1歲8個月的他!
    一個生命的墜落換來四個生命的綻放!今年10月3日,通州區馬駒橋鎮西田陽村年僅1歲8個月的男孩滿玉昂在醫院不幸離世。孩子父母捐獻出了他的心臟、肝臟、雙腎等器官,救活了等待器官移植的四名患者。在社交媒體上,滿玉昂的故事感動了眾多網友,他也被稱為「天使男孩」,目前已有75萬網友為其送別。
  • 崇左男子急病腦死亡,但他卻給了6名廣西老鄉第二次生命!
    ,由於突發腦出血造成了不可逆的顱腦損傷,達到了腦死亡標準。 這次手術中共有6名患者獲得了新生的希望。這6名接受器官移植的患者都是廣西人,年齡最小30多歲,年齡最大50歲。
  • 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多年之後依然記得15歲男孩捐獻器官救了5...
    父親最終做出決定,男孩捐出心臟、肝臟、腎臟、肺臟和角膜,挽救了5個人的生命,還讓盲人重獲光明。全文4274字,閱讀約需8.5分鐘 ▲器官獲取手術。受訪者供圖新京報見習記者 彭衝 編輯 左燕燕 校對 吳興發多年以後,劉源仍能清晰地記起,自己協調一名15歲男孩捐獻器官的場景。因為腦膠質瘤,男孩做了幾次手術,效果都不理想,已經出現腦死亡。
  • 心臟、肝臟先後「休假」 「ECMO+人工肝」讓重症患者重獲「心」生
    四川在線記者 石小宏64歲的張爺爺因為嚴重的心臟問題和急性肝衰竭,遊走於「鬼門關」邊緣。如果不及時採取措施,自身的心臟和肝臟功能將肯定無法支持生存所需。近日,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和心臟大血管外科團隊聯合商議後,決定讓心臟和肝臟先後「放假」——利用「ECMO」和「人工肝」技術,替代兩大重要臟器「開工」。經過「休整」,張爺爺成功獲救。心臟和大血管問題「亂如麻」 手術先治張爺爺三年多前就被發現有心臟疾病,但之前被認為是「擴心病」,無法治療。
  • 當心衰遭遇主動脈夾層,換個心臟活著
    南方農村報記者 江玲通訊員 靳婷  來自湛江的61歲李伯因突發劇烈胸痛,送院診斷急性主動脈夾層,隨時可能因夾層血腫破裂猝死,必須緊急手術。然而,他曾經接受過兩次心臟換瓣手術,病情發展至今已是終末期心衰,心臟幾近報廢。
  • 正式上市後全國首例,人工心臟拯救42歲心力衰竭男子
    日,紅星新聞記者從四川省人民醫院獲悉, 11月10日,四川省人民醫院順利為一名42歲的終末期心力衰竭男性患者實施全國首例正式上市人工心臟(左心室輔助系統)植入手術,術後患者生命體徵平穩。首例接受植入患者,為男性,42歲,臨床確診為擴張型心肌病,因規範藥物治療多年無效,心功能持續惡化,生命瀕危,就診於四川省人民醫院心力衰竭中心。
  • 奇蹟,26歲女子「腦死亡」3個月後為什麼還能成功產子?
    生孩子本來就是一件自帶風險的事情,但最近一位「腦死亡」媽媽著實感動了很多網友——據BBC報導,3月28日,葡萄牙一位26歲皮划艇運動員在腦死亡接近三個月後,奇蹟般地生下一個健康的孩子。圖片來源:新聞截圖這位媽媽於去年12月突發哮喘後被宣布腦死亡,但當時她已懷孕19周,只得用儀器來維持其呼吸。
  • 每年苦等器官移植的患者約有30萬人 讓生命延續還面臨哪些難題?
    這名接受者是一位20歲小夥,5年前突發心肌炎,後來發展到心衰晚期。不幸中的萬幸,小夥等來合適的供體,成功接受了心臟移植手術。他在信中寫道:「我不知道他的姓名,也不知道他離開的原因,只知道他的年紀和我相仿……感謝他給我帶來第二次生命,我會讓生命精彩延續。」能夠接受器官移植,是萬幸。還有更多病人因等不到捐獻的器官,在無奈中離開人世。
  • 重症醫學科運用VA-ECMO技術成功搶救一名年輕重症患者
    原來,該患者由於突發暴發性心肌炎送至我院救治,我院重症醫學科運用VA—ECMO(體外膜肺氧合)技術成功挽救了患者生命,得到了患者及家屬的感激和認可。患者為一名25歲的男性,3月6日,一次不起眼的感冒竟讓他遭遇暴發性心肌炎,迅速出現神智不清,呼吸困難,血壓、心率都無法維持,只能藥物維持生命,命懸一線……在外院就診時,患者已經出現了多臟器衰竭,心、腦、肺、肝、腎等多種功能都受到嚴重損傷,整個人處於昏迷中,並一度出現了心跳驟停。
  • 女子被醫生宣告腦死亡7個月後奇蹟甦醒,腦死亡還有救嗎?
    點擊查看 據英國《每日郵報》2019年12月31日報導,美國一名女子的身上發生奇蹟,她被判定腦死亡後,經過7個月的昏迷,居然甦醒了!腦死亡是什麼意思?關於腦死亡熱點問題解答問:「 腦死亡」與死亡一樣嗎?答:是的。許多人認為死亡是在心臟停止跳動,肺停止呼吸時發生的,但是機器在大腦不再能夠支撐時會支持這些功能。問:在每種情況下,醫生是否使用特定的標準來確認死亡?答:大多數人不是死在機器上,因此沒有必要對他們的腦死亡進行評估。
  • 存在心臟問題的重症患者,鎮靜鎮痛藥物選擇有何講究?
    存在心臟問題的重症患者,鎮靜鎮痛藥物選擇有何講究?臨床中很多患者或因創傷、或因腫瘤忍受著常人無法忍受的劇痛。怎樣幫助他們解除這些疼痛已經成為重症監護系統治療中的重要部分。而對於包括原發心臟病嚴重到影響生命的心功能不全、原發心臟病同時合併其他臟器的功能障礙的心臟重症患者來說,選擇鎮靜鎮痛藥物更應慎重。
  • 移植那些事:如何做好腦死亡患者的器官管理?最新指南告訴你!
    重症監護病房(ICU)死亡的器官捐獻者管理的明確目標是穩定潛在捐獻者,提高移植器官的數量和質量。新版的指南對作為潛在供體的腦死亡患者的管理給出了推薦意見,包括八大方面,作者認為甲狀腺素給藥、冠脈造影、治療性低體溫、保護性肺通氣策略四項內容對指導臨床實踐意義最為重大。
  • 廣西28歲小夥腦死亡,捐獻6個器官+2個角膜「復活」多人
    這些器官來源於玉林容縣7日因車禍出現腦死亡的一名28歲男青年身上。 這名青年捐獻的心肝肺腎胰腺6個器官和2個角膜,分別移植給了4名器官功能衰竭的患者,並給2名失明患者帶來光明。 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