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魚骨骼為什麼如此堅硬?

2020-10-22 遼瀋晚報瀋陽時刻

 研究人員正在端詳一塊墨魚骨微結構的3D列印模型。圖片來源:Peter Means for Virginia Tech。

  Ling Li在一次機械工程課上介紹了碳酸鈣等易碎材料在壓力下的應變性。在課上,他拿起一支粉筆(由碳酸鈣組成)從中間掰成兩截,並將一個截斷面展示給學生們看——又鈍又直。

  隨後他拿起另一根粉筆並扭斷它,產生的斷面為更尖銳的45度角,表明了粉筆在沿拉應力方向上更加脆弱。Li藉由這根斷掉的粉筆說明,易碎的碳酸鈣在正常作用下會折斷。Li說道:「如果你折它,它就會被折斷。」

  Li的實驗室主要研究生物學和仿生學材料。他研究過的海洋動物的生物結構材料,許多都具有碳酸鈣結構。有的軟體動物利用碳酸鈣形成光子晶體結構,具有豐富的表面顏色,Li解釋道,「就像蝴蝶的翅膀那樣。」另一些海洋動物還有由礦物質組成的眼睛和殼。隨著對這些動物研究的深入,Li驚訝地發現,它們的身體正是由這類脆弱易碎的材料構建的,但通過恰當的使用,反而表現出相反的堅韌特性。

  在發表於《美國科學院院刊》的一篇文章中,Li的團隊重點研究了墨魚——它也是一種能創造性地利用碳酸鈣構建身體、並能自由在各種海洋深度中出入的動物。他們研究了墨魚骨高度多孔的內部微結構,並發現其具有獨特的、分腔室的「牆-隔板」(wall-septa)設計。這種微結構重量極輕、堅硬而且耐損傷。他們的研究揭示了這種潛在的材料設計策略,使得墨魚骨具有很高的機械性能,儘管這一結構主要由脆弱的文石(碳酸鹽晶體)。

  在海洋中,墨魚將墨魚骨當作一個堅硬的浮力箱,通過調整浮力箱中的水-氣比例,來控制身體所在的深度(可下潛至600米深)。為此,墨魚骨必須質輕且多孔,以便進行積極的流體交換,同時還要足夠堅硬,還需要足夠堅硬以保證墨魚在深潛時能承受住水壓。一旦墨魚骨因為水壓或捕食者的攻擊而受損時,它還需要能夠吸收大部分能量,從而損害限制在局部區域,不至於影響整個骨架。

  在研究墨魚骨內部微結構的過程中,Li的團隊發現,正是因為需要具有多種功能,墨魚骨才變得如此獨特。

  文章的共同作者、博士生Ting Yang使用基於回旋加速器的微型電腦斷層掃描技術,構建了墨魚骨的三維微結構,並利用阿貢國家實驗室高功率的X射線掃描墨魚骨,生成了高解析度的圖片。在機械性能測試過程中,他們藉助原位層析成像技術,觀察到墨魚骨被擠壓時的內部微結構狀態。

  隨後,他們又利用電子成像相關技術將這些電子圖片聯繫起來,並逐幀比較和研究墨魚骨在載荷下的完全變形和破碎過程。這些實驗揭示了更多關於墨魚骨分腔室的「牆-隔板」式微結構,以及其優異的優化重量、硬度和耐磨損的特性。

一塊取自墨魚骨的立方體狀樣本被放置在用於壓力測試的機械測試臺上。圖片來源:Peter Means for Virginia Tech

  藉助豎直的「牆」結構支撐形成的「地板」和「隔斷」結構,墨魚骨被分割成許多獨立的腔室。鳥類等動物也擁有類似的結構,即所謂的「三明治」結構——兩層緻密的骨頭之間由豎直的隔斷結構支撐,這樣使得結構質量輕且堅固。但墨魚骨的微結構有許多層,用於支撐的「牆」結構也呈波浪狀而非豎直的結構,且波浪的幅度從底部到上層逐漸增大,呈現一個「波浪狀」梯度。

  Li表示,「這是我們以前從未見過這種結構,至少其他模型中沒有。」「牆-隔斷」的設計使墨魚骨能夠控制損傷的位置和程度。這樣的結構讓損壞來得更「輕柔」:受壓時,腔室一層要接一層毀壞,這是一個漸進的而非瞬時的過程。

  研究人員發現墨魚骨的波狀隔斷能將損壞控制在處於中間層的腔室「牆」,而非底層或頂層,否則往往會導致整個結構的破壞。當一個腔室發生毀壞並變小——即被毀壞的腔室中破碎的壁面逐漸被壓縮,相鄰的腔室會保持完整,直到其底層和頂層破碎。Li解釋道,在這一過程中,大量的機械能被吸收,限制了外力的影響。

  藉助計算機模型,Li的研究團隊進一步研究了墨魚骨微結構的潛力。博士後研究員Zian Jia利用通過三維X射線斷層攝影獲得的微結構測量數據,構建了一個虛擬的參數模型,通過在模型中測試當腔室牆的波浪狀程度改變時,它的性能變化。

  Li表示,「我們已經知道墨魚骨的波狀隔斷具有一定梯度,Zian通過數學模型改變這一梯度,並研究具有不同梯度的模型的性能。改變之後的模型性能更好還是更差?我們的研究證明,墨魚骨的結構是最優的。如果波狀隔斷的梯度偏大,結構硬度就會降低;如果偏小,結構又會變得易碎。墨魚骨的結構似乎處於一個能夠平衡強和能量吸收率的最佳狀態。」

  Li看到了這種墨魚骨微結構在泡沫陶瓷中應用的潛力。在包裝、運輸和構建基礎設施中,人們更傾向使用高聚物和金屬材料,來抵抗衝擊或吸收能量。Li表示,泡沫陶瓷由於易碎很少會用到。但陶瓷有其獨特的優勢:化學性質更穩定,而且耐高溫。

  Li相信,如果能將新發現的墨魚骨抗毀壞特性融入泡沫陶瓷,並與其耐高溫的特性相結合,便能夠賦予該材料理想的性能,並被用於太空飛船或日常熱防護領域。他的團隊在另一項單獨的研究中評估這一應用。儘管受到墨魚骨的啟發,該團隊已經開始在自然界探尋其他材料的應用潛力,不過對Li來說,研究墨魚骨結果基本的設計同樣很重要。

  Li表示,「自然界中存在形成了許多結構材料。」這些材料往往在室溫和常壓下被製造,而不像金屬那樣需要進行高溫處理,難以在自然環境中生產出來。我們對生物結構材料和工程結構材料之間存在的差異,十分著迷。或許我們的研究還能將兩者聯繫,製造出新的結構材料嗎?」

來源:環球科學

相關焦點

  • 堅硬強勁的骨骼為什麼會突然折斷? 人為什麼會骨折?
    堅硬強勁的骨骼為什麼會突然折斷? 人為什麼會骨折?時間:2016-06-02 10:41   來源: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堅硬強勁的骨骼為什麼會突然折斷? 人為什麼會骨折? 我們都知道我們的身體是由骨架所支撐,器官也由骨架所保護。
  • 為什麼墨魚永遠到不了深海?造物主的饋贈也成了致命缺陷
    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墨魚的身體裡藏著一個另外兩種生物所不擁有的神奇構造—墨魚骨。有了墨魚骨,墨魚能夠不費吹灰之力就獲得超強的浮力,卻與此對應的是,它也隨時都要面臨自爆的風險。這樣矛盾的結構,究竟是造物主的饋贈還是懲罰?這,都要從墨魚骨的來源、構成和功能說起。
  • 為什麼墨魚骨對鸚鵡很重要?這4個原因給你合理解釋!
    這墨魚骨到底有什麼作用?為什麼每個鳥籠中都有墨魚骨的存在?墨魚骨其實是墨魚的內殼,可為鸚鵡等鳥類提供許多有益健康的好處。除了促進鸚鵡的骨骼健康外,墨魚骨還可以促進喙的健康,並提高生育能力,特別是在懷孕期間的鸚鵡來說。
  • 魷魚為什麼不是魚? 魷魚和墨魚有哪些區別?
    魷魚為什麼不是魚? 魷魚和墨魚有哪些區別?時間:2016-12-17 11:54   來源:新華網科普頻道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魷魚為什麼不是魚? 魷魚和墨魚有哪些區別? 魷魚,也稱柔魚、槍烏賊,是軟體動物門頭足綱鞘亞綱十腕總目管魷目開眼亞目的動物。
  • 魷魚、章魚、墨魚,傻傻分不清?
    魷魚的親戚這麼多,很多還長得很像,很多人魷魚、章魚和墨魚傻傻分不清,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圖片來源於網絡墨魚墨魚,十隻爪,「頭」又大又扁,是軟體動物門頭足綱烏賊目的動物。墨魚遇到強敵時會以「噴墨」作為逃生的方法,伺機離開,因而有「烏賊」、「墨魚」等名稱。
  • 最堅硬的昆蟲,想踏扁它很難,這麼堅硬的盔甲是怎麼長出來的?
    根據報導,近期國際著名期刊《自然》刊登了一篇來自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的研究論文,該論文指出河濱分校的博士生和教授通過研究發現了鐵定甲蟲異常堅硬的秘訣。在北美洲西海岸,鐵定甲蟲被認為是最堅硬的昆蟲,它不僅能夠承受住捕食者的擠壓,甚至還能夠扛得住路人的踩踏,那麼它是怎麼做到如此堅硬的呢?鐵定甲蟲是一種什麼樣的昆蟲?在了解該研究之前,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鐵定甲蟲。
  • 吃墨魚發了一篇頂刊《PNAS》!墨魚骨的秘密被揭開!
    墨魚是一種獨特的海洋軟體動物,它能產生一種內部生物礦化的殼,稱為墨魚骨。它擁有超輕型的細胞結構(孔隙度約93 vol%),起到墨魚在海洋中的浮力調控作用。儘管墨魚骨主要由脆性礦物組成,但該結構具有很高的抗破壞性,並且能夠承受約20個大氣壓的水壓。
  • 吃墨魚發了一篇頂刊《PNAS》!墨魚骨的秘密被揭開
    儘管在生物學領域已經清楚了其功能要求,但尚未建立用於實現如此卓越的機械性能和極輕量的基礎材料設計策略。雖然已有研究開發出具有超高比剛度的材料,但這些材料的高比剛度是通過壓縮/拉伸為主的變形機制實現的,缺乏有效的防破壞機制。因此,了解墨魚骨如何同時滿足較高的比剛度和輕量化,可以為提高材料的損傷耐受性提供新的見解。
  • 墨魚的功效和食用方法
    墨魚,又叫烏賊魚、墨斗魚、花枝、烏鰂、烏側魚、纜魚等。為烏賊科動物金烏賊和無針烏賊的肉。分布於我國沿海地區。墨魚遇到強敵時會以「噴墨」作為逃生的方法並伺機離開,故有烏賊、墨魚之稱。又因其頭部有觸腕似纜,遇到風浪時可黏石頭上,故又名纜魚。墨魚,味鹹,性平。歸肝、腎經。
  • 沒有骨骼,渾身上下最堅硬的就是嘴了
    白天,它們潛居在水深300米左右的海底,這裡漆黑一片,氧氣稀少,人們至今仍未知道它們何以能在氧氣如此稀缺的地方一呆就是四五個小時它們沒有骨骼,渾身上下最堅硬的部分便是嘴,看上去很像是鳥類的喙,且在末端有鉤狀的部分。洪堡烏賊食性多樣,主要是魚類,它們雖不像其他的一些烏賊那樣有強大的擬態和變色功能,卻也能在瞬時間內將體色作深淺的變化,迷惑和恐嚇對方,然後猛然伸出觸鬚將獵物卷到近前,毫不客氣地張開嘴。
  • 章魚、魷魚、墨魚,傻傻分不清
    在生活中,章魚、魷魚和墨魚都是餐桌上常見的海鮮。不過,你知道它們有什麼區別和共同點嗎?別著急,接下來由小編帶你們認識一下它們吧。
  • 教你快速識別章魚、墨魚、魷魚三者區別!
    有人將章魚(八爪魚)與墨魚和魷魚混淆。章魚雖然頭足也有腕部,但是章魚與另外兩種物種有明顯的區別,章魚投足不有4對肉腕,腕很長,長度是軀幹的3~5倍,猶如8條帶子,這樣一眼就可以識別出來章魚了。章魚是八條腕,魷魚、墨魚皆為十條腕。
  • 你知道什麼是 墨魚蛋嗎?怎麼做好吃?
    你知道什麼是 墨魚蛋嗎?怎麼做好吃、今天小編就告你墨魚怎做,營業成分,俗名烏賊,又名「冬雞」,幹品又稱「螟蜅鯗」,俗稱「烏賊粑」。墨魚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無機鹽、碳水化合物等多種物質,加上它滋味鮮美,遠在唐代就有食用墨魚的記載,是人們喜愛的佳餚。那麼墨魚蛋是什麼墨魚蛋是什麼墨魚蛋,潮汕人稱為「墨斗卵」,是雌墨魚的纏卵腺,共兩個。
  • 這樣製作出來的墨魚燉豆腐,湯汁鮮美,營養高,做法簡單
    這些海產品的營養價值非常的高,還有大量的維生素和其他礦物質,經常食用海產品對我們的身體也是有好處,有幫助的,就拿蝦皮來說吧,蝦皮中含有大量的鈣物質,特別是碘,鐵和鈣的含量非常的高,正在長身體的青少年經常吃一些蝦皮可以吐進骨骼發育,蝦皮對於孕婦來說也是很好的一種食材,經常吃蝦皮能夠起到補鈣和補鐵的功效,可以預防產婦出現缺鐵性貧血。
  • 章魚、墨魚和魷魚原來是數「腕」,吃貨:鐵板是它們最好的歸宿
    但是小編有一次去吃海鮮餓時候發現,章魚、墨魚和魷魚,都是有很多腳的啊,小編我傻傻分不清,你分的清麼?後來一個朋友給我普及了一下,章魚、墨魚和魷魚原來是數「腕」,今天小編就來教大家如何去分辨它們,雖然鐵板是它們最好的歸宿!章魚,也叫八爪魚,所以章魚有8條可收縮的腕,而且章魚的8條的腕是長在頭上的。都知道章魚可以噴墨汁來掩護自己,可是你知道麼,它還可以像變色龍一樣,改變自身的顏色和構造。
  • 墨魚燉雞怎麼做好吃?墨魚燉雞下奶嗎?
    墨魚燉雞是一道很好的滋補膳食,非常適合女性食用,能夠提高免疫力,幫助孕產婦下奶,那麼幹墨魚燉雞怎麼做好吃呢?幹墨魚燉雞做法一食材:小墨魚2隻、老雞半隻、香菇5朵、大蔥1段、姜4片、料酒1湯勺、鹽、植物油、蔥花各適量。做法:1.將小墨魚用冷水泡發60分鐘,去掉雜質,切成絲備用;香菇泡軟後清洗乾淨,對切備用。
  • 火焰墨魚:棲身海底的即死毒藥
    只因他們捕獲了一種從來沒人記載過的全新生物——火焰墨魚。其實,發現這種生物的過程並沒有我寫得那麼驚心動魄;不過,略微誇張些也沒什麼不好,畢竟我們接下來要介紹的火焰墨魚可是目前已知的唯一一種帶有毒性的墨魚。
  • 酸菜煮墨魚,墨魚吃出新花樣
    海鮮這種營養豐富,美味可口的美味,不再讓我們這些生長在內地的孩子可望而不可及,今天就和大家一起分享一款墨魚的新吃法:用料:墨魚,酸菜,植物油,海米,雞蛋,食鹽,香菇,花椒,香蔥,料酒,白糖,生粉,白醋,胡椒粉,雞精,大蒜,小米辣做法:1,準備食材:墨魚去掉表面的膜洗淨切花刀備用,酸菜洗淨切段,海米,香菇洗淨泡發切段,香蔥切末備用
  • 冷凍墨魚的做法處理方法 冰凍墨魚的做法
    冰凍墨魚的做法墨魚仔味道好,吃起來美味鮮香,墨魚仔營養豐富,墨魚可以美容養顏,對皮膚很好,同時也有補腎的效果,墨魚仔有很多簡單的做法,在冰箱凍的墨魚仔做時要焯一下水,做的時候要注意過程,可以放薑片跟花椒粒,這樣可以去腥,冰凍墨魚仔的做法大全有哪些?我們來看看吧。
  • 炒墨魚怎麼做 雙椒炒墨魚的做法
    墨魚大家應該都吃過,墨魚是一種相當受歡迎的美食,不進健康也很鮮美。今天教大家一到雙腳炒墨魚,這是一道家常菜,用到的食材都非常簡單,大家喜歡吃可以自己在家裡做。炒墨魚講究的是配料和火候,掌握好這兩點,就能炒出美味的菜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