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鬥打開運用空間 產業鏈龍頭將率先受益

2020-09-18 金融界

隨著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重啟」發射的成功,我國「北鬥」三號系統也組裝完成,正式完成全球組網。可以看到,北鬥系統是我國實施的國家重大科技工程,未來的落地應用極具發展空間。

為多行業提供普惠服務

北鬥工程自1994年啟動,2000年完成北鬥一號系統建設,2012年完成北鬥二號系統建設。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全面建成並開通服務,標誌著工程「三步走」發展戰略取得決戰決勝,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擁有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

北鬥三號系統的服務能力較北鬥二號系統拓展了10倍,將在通信、電力、金融、測繪交通、漁業、農業、林業等領域提供普惠服務。太平洋證券分析師李宏濤指出,北鬥產業鏈包括上遊的基礎數據、器件、軟體;設備終端集成、系統集成;以及下遊的運營服務。我們認為,北鬥三號組網完成後,將會帶動產業鏈景氣度全面提升,包括晶片、板卡、核心器件、終端設備都將受益,帶動終端價格持續下降,利於下遊大規模推廣。

產業規模將達7000億

萬聯證券分析師夏清瑩指出,政府、商業、軍事、工業領域對精確定位導航的衛星導航解決方案日益重視,支持衛星導航的智慧型手機市場份額快速發展,都促進著北鬥導航的全球市場增長。在受到疫情衝擊、全球經濟形勢低迷的背景下,GNSS是少數受影響較小的產業,且有長期增長的潛力,凸顯配置價值。預計到2025年全球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規模將達到7000億元以上,相比2019年的3400餘億元增加一倍以上,整個產業鏈預計將保持高速擴張。

核心器部件國產化率達100%

北鬥核心器部件國產化率達到100%,衛星導航軍技民用加速融合。開源證券分析師趙良畢表示,從2000年10月31日發射第一顆北鬥導航試驗衛星,到2020年6月發射第55顆北鬥導航衛星,我國陸續攻剋星間鏈路、高精度原子鐘等160餘項關鍵核心技術,新型氫原子鐘、甚高精度星載銣鍾以及原子鐘的無縫切換技術讓導航系統的測速精度優於 0.2 米/秒、授時精度優於20ns,突破500餘種器部件國產化研製,實現北鬥三號衛星核心器部件國產化率100%。

龍頭公司優先受益

衛星導航軍技民用,並廣泛應用於農林牧漁、交通、無人機、航海、金融、軍事等各個領域,未來交通領域有望成為主要市場,預計2019-2029年衛星導航產業累計營收中,交通場景佔比將達55%。同時車聯網的加速發展和相關政策的頒布發揮聯動作用,也為衛星導航在交通場景的推廣和市場空間的提升奠定基礎。

總體來看,產業鏈價值由上遊的晶片、板卡逐漸向下遊轉移,產業鏈布局完善公司將優先受益。趙良畢指出,由於下遊終端數量眾多,北鬥導航運用範圍擴大,物聯網的加速布局,及可穿戴設備作為藍海戰場,為下遊應用賦能,運營服務等公司迎來發展利好,市場規模提升可期。其中,龍頭公司將優先受益,建議關注中國衛星、四維圖新、華力創通、北鬥星通、海格通信、合眾思壯、振芯科技、雷科防務、華測導航等。

潛力股精選

中國衛星(600118)長期受益產業發展

公司是國內小衛星製造龍頭企業,在小衛星及微小衛星製造方面,專注於1000公斤以下的小衛星及微小衛星的研製與生產,產品和業務集系統開發、系統設計、系統集成和在軌服務於一體。公司上半年成功發射4顆衛星,繼續保持國內小衛星製造領域主導地位。銀河證券指出,在國內,前期航天科技和航天科工分別提出了「鴻雁」和「虹雲」低軌通信衛星計劃,並且均於2018年底發射了試驗星。今年4月國家發改委將衛星網際網路正式列入「新基建」範疇,未來國內衛星網際網路投資建設有望提速。公司下屬的深圳航天東方紅衛星有限公司製造了第一顆「鴻雁」計劃試驗星,在國內低軌通信衛星製造領域走在了前列。同時,依託信息鏈、「動中通」、地面站等衛星通信項目積累的技術基礎,公司能夠全面覆蓋移動衛星通信系統的空間段、地面段和用戶段,為衛星網際網路建設、運營提供系統級支撐。公司是我國小衛星製造及通信的龍頭企業,稀缺性明顯,並將長期受益於衛星通信領域發展。

四維圖新(002405)估值有提升空間

公司在我國的前裝車載導航市場中,和高德軟體、易圖通三家構成了寡頭壟斷,合計佔比接近90%,公司一直是市場份額最高的企業,近幾年市場份額穩定在38%-40%區間。公司的導航軟體不僅包括傳統導航軟體的五大功能模塊,還具備獨創的六大拓展功能模塊。長城國瑞證券指出,在自動駕駛領域,至2019年底,公司自駕駛輔助系統數據實現全國主幹網絡數百萬公裡覆蓋,與多個主流車廠客戶合作的量產車型陸續上市。基於ADASIS協議開發的商用車節油應用產品已經落地量產車型並獲得多個創新獎項,面向5G/C-V2X領域的應用及服務能力得到生態夥伴的廣泛認可。在位置大數據業務方面,公司充分挖掘海量數據深層次價值,推出MineData平臺,旗下子公司中寰衛星充分挖掘商用車數據價值。公司在持續深耕導航業務基礎上,已全方位拓展至汽車電子晶片、車聯網、自動駕駛、位置大數據等新業務模塊,未來有望充分受益智能汽車產業發展,公司估值有一定的提升空間。

華力創通(300045)淨利潤顯著增長

在疫情影響下,公司積極推動復工復產,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2.07%,毛利潤同比增長4.96%,較去年同期實現了穩定增長。此外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55.84%,及扣非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44.09%,均出現顯著增長。太平洋證券指出,公司受益於衛星應用產業化的順利推進及仿真測試業務的恢復性增長。目前,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已被國家列為「新基建」的七大領域之一,隨著疫情結束,軌交建設力度也將加大,將利好公司業務復甦。公司軌交「再生能量制動回饋裝置」已經通過江蘇省首臺套重大裝備認定,有望在更多項目實施落地。此外隨著北鬥三號、天通衛星相繼完成組網、商用,衛星業務迎來發展黃金期。整體來看,衛星領域國產替代繼續加快,公司「晶片+模塊+終端+系統解決方案」的產業格局已經初步形成,在核心的基帶晶片領域處於國內領先,終端與運營商合作,市場滲透率正在逐步提升,公司衛星業務將繼續加速發展。

北鬥星通(002151)研發優勢凸顯

公司是全球用戶導航定位產品、解決方案及服務的供應商,同時提供汽車智能網聯與工程服務。公司近年來業務良性運轉,研發投入穩定增長,經營性現金流明顯改善,償債能力提高。北鬥完成全球組網,「核心器件-終端和系統-解決方案和運維服務」全產業鏈形成,來自軍民兩用市場需求的持續擴大。5G啟動規模建網,網絡基建增量市場正加速打開,公司相關的元器件和模塊產品需求爆發。車聯網用戶規模和市場規模的快速增長,打造「產品+服務」業務模式緊抓市場紅利。萬聯證券指出,公司是導航定位產品及服務最大的研發、製造和供應商之一,是國產化北鬥晶片研發方面優勢最明顯、自主創新能力最突出的企業之一,高精度定位晶片國內市佔率第一,2016 年引入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基金,是北鬥晶片領域唯一 一家引入大基金的上市公司。公司技術實力領先,研發投入保持較高水平,掌握核心算法、晶片研發不斷推陳出新,2019年發布國內首款22nm自主研發北鬥晶片。

海格通信(002465)聚焦北鬥導航晶片

公司2013年開始與國防科大合作研究北鬥導航晶片,2019年發布了「海豚一號」基帶晶片和「RX37」射頻晶片,兩款晶片均處於行業領先水平。同時,在衛星導航產業鏈下遊公司也有布局,子公司星輿科技覆蓋了基於北鬥三號衛星的高精度定位平臺,以及適用於不同使用環境的模組並且提供全套解決方案。國盛證券指出,公司從2018年一季度開始,先後出售了地產,廠房,商業用地,氣象探測,實驗室等業務,公司現存子公司、孫公司和聯營公司,除兩家企業資產管理公司外,均服務於四大主營業務。目前,非主營業務剝離已經基本完成,公司實現資產聚焦,積極開拓新的業務成長方向,提升利潤邊際。隨著軍改落地,公司軍工通信訂單持續復甦,重鑄公司利潤壁壘。北鬥三號完成組網,公司作為軍用導航模組龍頭,在北鬥全產業鏈上具有領先優勢,有望實現「軍民共振發展」進入高速增長期。此外公司全資子公司海格怡創在5G切片式網絡搭建等領域技術領先,有望受益於5G通信工程建設密集推進。

振芯科技(300101)盈利能力提升

公司2020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7億元,同比降低10.3%;實現歸母淨利潤1154.54萬元,同比增長52.81%;毛利率50.41%,同比增長6.63%,淨利率5.09%,同比增長0.98%。整體來看,公司盈利能力出現一定程度增長。中航證券指出,在北鬥衛星導航業務領域,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0.61億元,同比增長6.97%,佔總營收比重36.08%。其中北鬥衛星導航定位終端產品實現收入0.6億元,同比增長23.98%,業績的增長受益於行業訂貨增長,以及公司積極推進產品生產交付。上半年公司升級了「地災監測平臺2.0」重點圍繞地災、交通、應急管理、精準城市在高精度、火線應急等方面加強了研發力度。在視頻圖像安防監控業務領域,公司重點發展了航空電子、機場調度、智能AI識別、警務督察控等方面進行了創新升級。整體來看,公司主要產品及業務包括的高性能集成電路、北鬥衛星導航業務及視頻圖像安防監控三大板塊均保持穩定開拓發展。

雷科防務(002413)遙感衛星在研項目12個

公司近年來通過收購理工雷科、成都愛科特、西安奇維科技、蘇州博海創業、恆達微波不斷布局軍工電子產業鏈,已形成雷達系統、衛星應用、智能彈藥、安全存儲和智能網聯等業務群。2020年,公司以非公開發行股份、發行可轉債和現金的形式收購西安恆達和蘇州恆達,進一步加強了公司在微波領域的布局。民生證券指出,公司衛星應用領域主要包括遙感測控和北鬥導航。公司的星上實時處理技術優勢顯著,尤其是SAR實時處理設備填補了國內外該領域的空白,遙感衛星領域公司在研項目12個,預期三年產值可達5-6億元。公司成功開發了核心基帶處理晶片、北鬥系列模塊、北鬥系列整機,產品主要面向軍用。在北鬥三號組網和衛星通信建設的推進下,公司衛星應用領域有望快速發展。此外,公司智能彈藥業務包括各類導引頭、彈上計算機等產品,在需求量不斷提升背景下,公司智能彈藥領域有望進入發展快車道。整體來看,公司在軍工電子領域不斷開拓,在雷達、衛星、智能彈藥、安全存儲領域形成較強的競爭力,看好公司長期發展。

華測導航(300627)高精度衛星導航公司

公司是國內高精度衛星導航領域龍頭廠商之一,自成立以來,以高精度衛星導航技術為基礎,積極拓展產品系列以及開拓應用市場,形成時空地理信息、精準農業、數字施工、商業導航和軍事導航五大板塊,產品已覆蓋全球97個國家和地區。上市以來,公司以利潤為導向,近年來營收和業績總體保持穩定增長。高精度定位是自動駕駛第一步,行業駛入藍海市場,公司有望核心受益。長江證券指出,國內高精度衛星導航定位起步較晚,最初國內廠商主要以代理海外成熟品牌起步,後續逐漸建立自主品牌以及實現產業鏈的國產化。應用方面,從「北鬥+」向「+北鬥」的深入推進,不斷拓寬下遊應用市場空間。2019年,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體產值達3450億元,其中由衛星導航衍生帶動的關聯產值保持較高速度增長,達2284億元。當前位移監測、精準農業、無人機測繪等是主要高精度應用領域,我們認為伴隨自動駕駛的發展,有望進一步打開成長空間。

中海達(300177)布局精準定位產業鏈

公司是國內高精度GNSS龍頭企業,重點拓展測繪與空間地理信息、「北鬥+」技術的智能化應用兩大核心業務領域,全方位布局精準定位產業鏈,上遊延伸至高精度定位基礎設施構建以及以組合導航為核心的傳感器件,下遊可以為眾多行業客戶提供軟硬體、數據及運營服務等應用解決方案。在北鬥晶片、組合導航、星基增強系統、高精度慣導等高精度定位技術產品的產業化方面取得顯著的成果,在自動駕駛、安全監測、應急管理、人工智慧、智慧城市等領域做長遠布局。華泰證券指出,隨著北鬥三號建設全面完成,以及運營商正加快CORS網建設,「北鬥+5G」技術的智能化應用進一步成熟,有望開闢數百億新應用場景市場。我們認為,北鬥高精度應用行業有望迎來發展機遇,建議重視衛星導航板塊行業整體向上的投資機會,看好公司作深耕高精度定位,充分受益行業的高速發展,重點關注其在自動駕駛領域進展。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全球精度」星基增強實時高精度定位服務系統已在國內外布設約100多個站點,即將提供商用服務。

歐比特(300053)衛星大數據需求旺盛

公司主要從事宇航電子、微納衛星星座及衛星大數據、人工智慧技術的研發生產,是我國宇航SPARCV8處理器SOC的標杆企業、立體封裝SIP宇航微系統的開拓者、衛星星座運營及衛星大數據應用領航者,實現了自主可控國產化生產,擁有全球領先的高光譜衛星星座--「珠海一號」及「綠水青山一張圖」衛星大數據智慧城市系統。萬聯證券指出,公司以研發生產Soc、SIP、EMBC等航空航天核心元器件為基礎,以「珠海一號」遙感微納衛星星座及衛星大數據的採集、運維、處理、應用為支撐,以人工智慧、地理測繪、智能安防等為戰略延伸,逐步形成了多卡位布局的宇航衛星業務格局。整體來看,公司各業務線發展前景良好,晶片國產替代趨勢延續,衛星大數據發展勢頭不減,圍繞人工智慧產業鏈的相關應用需求旺盛,預計公司所處行業仍有較大發展空間;公司目前積累了技術優勢、人才優勢、業務布局完善等優勢,有望率先把握宇航電子及相關下遊行業的發展機遇。

本文源自金融投資報

相關焦點

  • 周末證券|北鬥打開運用空間 產業鏈龍頭將率先受益
    可以看到,北鬥系統是我國實施的國家重大科技工程,未來的落地應用極具發展空間。太平洋證券分析師李宏濤指出,北鬥產業鏈包括上遊的基礎數據、器件、軟體;設備終端集成、系統集成;以及下遊的運營服務。我們認為,北鬥三號組網完成後,將會帶動產業鏈景氣度全面提升,包括晶片、板卡、核心器件、終端設備都將受益,帶動終端價格持續下降,利於下遊大規模推廣。
  • 衛星導航高增長 北鬥全產業鏈受益
    而在此基礎上,基於北鬥精準時空技術的融合應用正是基礎設施信息化、智能化升級改造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國家正在推動的「新基建」戰略,將成為北鬥產業發展的重大推動力。產業鏈龍頭將率先受益。■本報記者 林珂北鬥三號全球衛星系統作為我國自主可控的衛星導航系統,可在全球範圍內全天候、全天時為各類用戶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導航、授時服務。
  • 北鬥定位2.0版發布,北鬥運用空間進一步挖掘,產業鏈受益
    日前,在北鬥衛星導航系統高峰論壇上,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北鬥高精度定位服務平臺(北鬥定位2.0版),將民用應用的手機定位精度提高到1.2米,這意味著車道級定位得以實現。近10年來,我國衛星導航產業產值年均增長約20%,2020年將有望超過4000億元。
  • 北鬥產業鏈 誰將受益?
    從實際貢獻角度來看,北鬥的價值並不僅僅局限於科技領域,「北鬥+」將延伸出更多的商業路徑,隨著底層應用場景趨於豐富並真正服務於社會,北鬥相關的產業規模勢必會有天翻地覆的變化。對於北鬥來說,其未來的產業及市場化方向類似於GPS已走過的道路,但鑑於北鬥更為先進的技術和龐大的國內市場,加之與北鬥有著天然融通性的5G建設全面鋪開,屬於北鬥的未來會更加明朗。具北鬥發布會稱,2020年底北鬥全球系統將全面投入使用,預估的北鬥應用產業規模會超過3500億元人民幣,且鋪設初期可能會保持每年20%左右的高額增長率。
  • 衛星應用產業鏈打開市場空間
    全屋定製引領家裝進入套餐時代,龍頭強者恆強!(招商證券)?化妝品舊貌換新顏,代際效應下這些企業值得關注(光大證券)?煤化工競爭優勢逐漸顯現,行業龍頭盈利持續改善(平安證券)?北鬥建設積極推進,衛星應用產業鏈打開市場空間(光大證券)?
  • 北鬥導航正式服務 四大細分領域受益
    這意味著航天航空行業將迎來行業的春天。  對於衛星導航未來的發展,招商證券分析師劉傑認為,根據我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的介紹,北鬥衛星導航系統自去年底正式宣布提供試運行服務以來,系統運行穩定,並且下遊已經逐步拓展到交通運輸、氣象、漁業、林業、電信、水利、測繪等應用領域。「不過短期來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軍事意義更加明顯。
  • 覆銅板龍頭再提價 產業鏈標的持續受益(附股)
    原標題:覆銅板龍頭再提價,產業鏈標的持續受益(附股)丨牛熊眼 摘要 【覆銅板龍頭再提價 產業鏈標的持續受益(附股)】11月19日,建滔積層板發函表示,鑑於覆銅板所有原材料
  • 北鬥三號已到位!37隻受益產業細分龍頭一覽(名單)
    今日,北鬥三號正式開通!開啟服務新篇章。隨著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服務,屬於北鬥的「全球時代」已經到來。發展到今天,北鬥系統已應用到各行各業,走進千家萬戶,如同水和電一樣,成為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無處不在、觸手可及。邊建邊用、以用促建,北鬥應用碩果纍纍。
  • 多層次資本市場助力北鬥產業鏈崛起 北鬥三號加速滲透下遊
    本報見習記者 郭冀川7月31日上午10時30分,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將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這預示著北鬥導航系統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張翠霞說:「比如海格通訊,北鬥導航是公司主營優勢業務之一;北鬥星通主要產品就是北鬥晶片,作為行業龍頭公司具有議價空間;振芯科技是北鬥晶片加設備公司;天奧電子是為北鬥提供核心部件原子鐘的公司;航天宏圖是北鬥服務商,這些公司的核心業務都圍繞北鬥產業展開,能在北鬥衛星導航產業市場拓展過程中,共同成長。
  • 北鬥開啟全球時代!仰望星空,寧波打開想像空間
    作為國家重大空間基礎設施,北鬥能帶給我們的,不僅涉及到交通運輸、農林牧漁、城市治理等社會的方方面面,還為晶片、終端、運營等產業鏈上下遊帶來了發展的機遇。那麼,對寧波來說,北鬥全球導航系統完成組網有何意義?它將如何影響市民的生活和產業的變革?
  • 民航局全面推進民航北鬥應用,市場規模將持續擴大,產業鏈受益
    最關鍵的是北鬥三號民用晶片實現100%國產化。百瑞贏證券諮詢認為:目前,我國已形成由北鬥基礎產品、應用終端、應用系統和運營服務構成的完整產業鏈。如果一旦大規模進入民用領域,將會大幅拓寬北鬥三號市場規模,相關產業鏈公司訂單將大大提升。
  • 夜空中最亮的星: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產業鏈解析
    一、完成組網開通的北鬥系統具有豐富的應用場景,市場空間廣闊。二、軍用市場面臨終端更新升級,北鬥相關產業鏈有望受益。目前軍用市場上部分終端較為老舊,有些裝備甚至是「北一」時期所採購,早已不能滿足國防現代化需求。2020年北鬥終端產品將開始面向北鬥三號應用全面更新換代,屆時將催生北鬥新一輪產業化,規模化、國家化發展的熱潮。
  • 江豐電子:高純濺射靶材行業龍頭受益進口替代發展空間大 增持評級
    我們分析,江豐電子現已進入臺積電、中芯國際和格羅方德等下遊晶圓加工廠供應鏈,未來將受益於下遊新增產能逐步投放,公司業績穩步提高。後續下遊客戶新增訂單確認將為公司發展帶來新動力(310328,基金吧)。同時高純濺射靶材行業技術壁壘高,江豐電子逐步拓寬產品種類實現綜合競爭力進一步增強。
  • 覆銅板龍頭再提價,產業鏈標的持續受益(附股)丨牛熊眼
    來源:一財網11月19日,建滔積層板發函表示,鑑於覆銅板所有原材料,包括銅箔、玻璃布、環氧樹脂以及溶劑等價格高企,導致公司覆銅板(CCL)生產成本不斷上升,公司將從即日起對所有材料銷售價格調整,加價每張5元到200元不等。
  • 快訊:北鬥導航板塊漲幅超4% 四維圖新率先漲停
    來源:證券日報之聲本報記者 吳珊1月11日早盤,滬深兩市股指震蕩走高,板塊跌多漲少,截至11:00,北鬥導航板塊漲幅超過4%,位居大智慧漲幅榜前列。個股方面,29隻成份股實現不同程度的上漲,其中,四維圖新率先漲停,此外,華測導航、比亞迪、振芯科技、海蘭信等個股也紛紛跟漲,漲幅均在5%以上。投資機會方面,開源證券表示,隨著5G+物聯網的快速發展以及北鬥三號系統「三步走」戰略的全部實現,為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的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北鬥系統已在交通運輸、公共安全、氣象預報、救災減災等領域產生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 北鬥三號最後一顆組網衛星已入網工作,產業鏈或將進入新階段丨牛熊眼
    「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微信公眾號7月29日消息,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第55顆衛星(北鬥三號系統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已完成在軌測試、入網評估等工作,於近日正式入網,使用測距碼編號61提供定位導航授時服務。該衛星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製,於2020年6月23日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
  • 國產大飛機C919將亮相!航空發動機產業鏈核心受益股出爐(附股)
    航空發動機產業鏈核心受益股出爐(附股)   事件:2020南昌飛行大會將於10月30日至11月1日在江西南昌瑤湖機場舉辦。
  • 2020完成北鬥導航衛星全球組網 6股望受益
    04月21日訊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新聞發言人王中陽表示,「十三五」期間,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將發射4顆北鬥二號區域組網備份星,計劃在2020年前後建成北鬥二號全球組網系統,形成為全球用戶提供高質量服務的能力。   據新華社4月21日消息,「截至目前,我國已成功發射22顆北鬥導航衛星。
  • 北鬥導航產業鏈深度報告:百分百自主可控,能否晉升導航頭牌
    北鬥應用產業的發展將首先帶動基礎產業的發展,產業鏈價值再由基礎產業向下遊轉移,隨北鬥系統落成,下遊產值有望進一步擴大。預計未來受北鬥系統全面建成影響,將加速在航海、應急救援等終端應用場景布局,北鬥終端存在市場發展空間,由於應用場景的特殊性,國產終端取得競爭優勢。
  • 北鬥收官之星發射成功,產業鏈應用將迎爆發
    未來,北鬥產業的發展,將落實到「地上怎麼用好」。隨著北鬥三號成功布陣太空,我國提前半年完成了北鬥全球系統星座部署,相關產業鏈也將迎來爆發。上海北鬥導航創新研究院院長、中國北鬥產業技術創新西虹橋基地首席科學家鬱文賢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北鬥衛星全部組網以後,中國的全球導航系統就要建成了,屆時將提升導航定位系統在時間和空間上的穩定性和覆蓋率,為世界提供第二種選擇,也為我國產業的全球化和規模化邁出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