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星應用產業鏈打開市場空間

2020-12-03 騰訊網

目錄

?全屋定製引領家裝進入套餐時代,龍頭強者恆強!(招商證券)

?化妝品舊貌換新顏,代際效應下這些企業值得關注(光大證券)

?煤化工競爭優勢逐漸顯現,行業龍頭盈利持續改善(平安證券)

?北鬥建設積極推進,衛星應用產業鏈打開市場空間(光大證券)

?減速機國產化在即,機器人產業鏈有望超預期成長(國盛證券)

1.全屋定製引領家裝進入套餐時代,龍頭強者恆強!(招商證券)

招商證券看好定製家居行業長期發展,套餐時代全屋定製讓房子變得更能裝,企業也加大促銷提升性價比來順應這一趨勢,把握流量入口+提升客單值是關鍵。

招商證券指出,房地產行業的快速發展拉動家具購買需求,2000~2013年我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年均複合增速達20.3%,地產銷售增加帶來的家具購置需求持續增長;2013~2017年,商品房銷售面積複合增速雖然降至8%,較早期有所放緩。但受益於地產後周期,以及二手房銷售逐步增加,定製家具需求仍持續較快增長。

招商證券認為,全屋套餐的推出是在行業競爭環境變化的背景下,品牌企業通過套餐引流主動讓利消費者,快速做大規模的過程,順應了「新中產」群體消費模式變化、精簡定價教育、充分挖掘客流價值等發展趨勢。目前,80、90後已成為國內家居家裝消費市場的主力人群。據騰訊家居發布的《2018年家居家裝行業人群洞察白皮書》顯示,在裝修方式選擇上偏好「全屋整裝,拎包入住」方式的80後、90後佔比分別已達43.57%、38.93%。

家居作為地產的下遊行業,家具購買一般發生在交房之後,因此,長期以來家居行業景氣程度與房地產銷售情況相關度較高。從家具製造業規模以上企業營收趨勢來看,招商證券發現,營收增速的變化大致滯後於商品房銷售變化一年左右的時間。2013年作為家居行業分水嶺,在指數表現上也呈現了此特點,即2013年以前家具指數與地產指數基本同步,而2013年以後隨著定製滲透率提升,家具行業消費屬性凸顯,家具指數表現也明顯優於地產指數。

招商證券認為,全屋套餐時代性價比為王,消費者對於家居消費的價格敏感度提升,「把握流量入口+提升客單值」成為規模增長主驅動。大品牌在資本、產能、信息化、渠道、產品等重要領域已完成基本布局,同時家具賣場將向全國連鎖大型品牌集中,將帶動日益稀缺的優質資源加速向頭部品牌集中;同時,行業分級初步成型,具備經營實力的二線品牌通過產品細分、渠道差異、服務和區域聚焦等,實現差異化突圍亦具備較大發展空間。

招商證券預計龍頭企業有望依靠規模優勢通過做大客單值,在維持合理利潤率的同時進一步做大規模,推薦歐派家居(603833.SH)、尚品宅配(300616.SZ)、索菲亞(002572.SZ)、志邦股份(603801.SH)、好萊客(603898.SH)等。

2.化妝品舊貌換新顏,代際效應下這些企業值得關注(光大證券)

化妝品行業消費領跑其他消費品類,4月零售額同比增速達到15.90%。光大證券指出,根據保守測算,2020年中國化妝品行業市場規模接近3500億元,2017~2020年的年複合增長率為3%,中國化妝品市場未來的競爭已進入新的階段,即傳統市場提升市佔率,新興品類提升滲透率。

化妝品行業的核心增長邏輯在於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的不斷提升、消費升級帶動品質生活的需求,同時消費者代際切換注入市場活力,95後閃亮登場。與此同時,國內併購整合現象興起,三成行業收購旨在對渠道的爭奪。2007年到2017年我國化妝品行業發生的394起資本事件中,渠道商116起,佔比29%。

光大證券指出,從消費結構來看,目前國內化妝品消費主要品類包括護膚、洗護、彩妝和其他功能性產品等;從市場構成來看,護膚品、護髮產品、口腔護理產品、沐浴用品和彩妝是前五大品類,貢獻了90%市場銷售額。護膚品單個品類佔整個化妝品市場規模的51%,年均複合增長率7.5%,其中面部護理佔比達到87%為主要細分品類,面膜增速最快。此外,彩妝發展勢頭強勁,佔化妝品整體市場8.5%的份額,年均複合增長率11.8%,產品營銷推動市場持續升溫。

目前,外資品牌佔我國化妝品市場主導地位,內資品牌份額快速提升。光大證券指出,國內化妝品市場Top20品牌中,國產彩妝品牌的市佔率由2011年的5.5%提升至2015年的13.9%,國產護膚品牌的市佔率則由6.9%提升到18.2%。線上渠道發展迅猛,2018年線上交易規模預計達3600億元,2011~2018年CAGR為32.41%。線上銷售入場門檻低,宣傳營銷方式多樣,越來越多的化妝品品牌方和線下專營店積極布局線上渠道。線下方面,商超仍為化妝品傳統銷售的主流模式,CS渠道增速放緩,新興渠道單品牌店正成為眾多美妝品牌的線下選擇。

光大證券認為,消費者代際效應的顯現疊加渠道端的更新,兩者使得傳統的化妝品產業呈現舊貌換新顏的發展態勢。建議投資者圍繞品牌運營和生產/加工環節尋找優質標的。品牌運營可重點關注線上和線下全渠道布局的國內護膚品龍頭珀萊雅(603605.SH)以及受益於細分品類快速增長的網際網路品牌運營商御家匯(300740.SZ)

3.煤化工競爭優勢逐漸顯現,行業龍頭盈利持續改善(平安證券)

現代煤化工是指以煤為主要原料生產多種清潔燃料和基礎化工原料的煤炭加工轉化產業。現代煤化工產業主要包括煤制油、煤制天然氣、煤制化學品、低階煤分質分級利用等領域。

平安證券指出,從2008年神華煤炭直接液化建成到現在,已經有十年時間,在這期間現代煤化工創新發展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攻克了大型先進煤氣化、合成氣變換新、大型煤制甲醇、煤直接制油、煤間接制油、煤制烯烴、煤制乙事醇等一大批技術難題,一大批大型設備,煤制油、煤制烯烴、煤制乙事醇等煤炭清潔高效轉化示範工程順利實施,我國煤炭清潔高效轉化技術創新和產業化均走在了世界前列。現代煤化工產品可以替代石油產品,減少石油對外依存度,同時在較高油價下具有明顯經濟性。

煤直接液化制油產品具有「一大、三高、四低」的特點,突顯其作為軍用和航空領域特種油品的潛質,可以作為軍民用航空飛機、航天火箭以及特種裝甲車輛的油品,滿足我國日益增加的特種油品需求。煤間接液化制油產品具有「十六烷值高、超高清潔性」的特點,可以作為國家清潔油品及油品升級調和組份,滿足我國日益嚴格的油品環保要求。

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我國煤制油產能達到843萬噸,在建584萬噸;煤制烯烴產能達到886萬噸,在建515萬噸;煤制乙事醇產能達到383萬噸,在建639萬噸;煤制天然氣產能達到65億立方米,在建178億立方米。項目主要布局在能源「金三角」煤化工產業基地和新疆煤化工產業基地。

平安證券指出,傳統煤化工優質產能受益於落後產能退出,化工產品價格維持高位,企業經營狀況將持續改善。現代煤化工與石油化工產品具有競爭性,且煤制油產品在清潔性、能量密度等方面優於石油產品,在煤價穩定、油價上升的情況下,煤化工的盈利性凸顯。公司方面,關注傳統煤化工龍頭和具有現代煤化工新增產能的優質公司,華魯恆升、陽煤化工均有新增乙事醇產能,魯西化工已形成一體化、園區化循環產業鏈,中國神華、兗州煤業掌握現代煤化工技術,擁有煤化工產能。平安證券看好煤化工行業的投資機會,維持行業「強於大市」的評級。

平安證券建議關注華魯恆升(600426.SH)、陽煤化工(600691.SH)、魯西化工(000830.SZ)、中國神華(601088.SH)、兗州煤業(600188.SH)等公司。

4.北鬥建設積極推進,衛星應用產業鏈打開市場空間(光大證券)

在5月23日召開的第九屆中國衛星導航學術年會上,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冉承其透露,國產北鬥晶片已實現規模化應用,工藝由0.35微米提升到28納米,最低單片價格僅6元人民幣,總體性能達到甚至優於國際同類產品。

光大證券指出,2017年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體產值已達到2550億元,較2016年增長20.4%。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以來,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已廣泛應用於交通、海事、電力、民政、氣象、漁業、測繪、礦產、公安等十幾個行業領域,各類國產北鬥終端產品推廣應用已累計超過4000萬臺/套,包括智慧型手機在內的採用北鬥兼容晶片的終端產品社會用戶總保有量接近5億臺/套。

伴隨著我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的建設完善和應用開發,國內衛星導航及北鬥應用相關上市企業將獲得長足發展,產業鏈條日趨完善,產業規模持續擴大。國內衛星導航設備營銷總規模相較於全球市場,佔比逐年提高,已接近15%。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已成為國家品牌,是國家戰略的重要踐行領域,是我國重點推動發展的高科技新興產業。

2017年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體產值已達到2550億元,較2016年增長20.4%,北鬥對產業核心產值的貢獻率已達到80%。交通、市政和智慧城市等應用場景是民用市場重要需求來源,預計到2020年,北鬥應用在交通運輸、精準農業、城市綜合安防和智慧城市建設等主要細分市場的規模有望超過2萬億元。

2018年,中國計劃發射18顆左右「北鬥三號」組網衛星,實現「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覆蓋,到2020年底,將建成35顆衛星的全球覆蓋系統,為全球用戶提供定位、導航等服務,「北鬥三號」組網衛星將迎來密集發射期。另外,我們國家於2016年發射的「天通一號」衛星經過近兩年的測試和地面配套的搭建,目前衛星通信已迎來規模化商用,相關衛星通信終端的配套廠商將具備明顯的業績彈性。

總體來看,衛星應用產業鏈進入2018年行業已出現了「軍品需求復甦+民用高精度加速滲透+業績拐點出現」的三個明顯的變化,持續看好衛星應用產業投資機遇,光大證券推薦華力創通(300045.SZ);建議關注海格通信(002465.SZ)、合眾思壯(002383.SZ)、振芯科技(300101.SZ)、中海達(300177.SZ)、華測導航(300627.SZ)等。

5.減速機國產化在即,機器人產業鏈有望超預期成長(國盛證券)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8年一季度,國內機器人本體銷量為3.30萬臺,同比增長29.60%,4月份單月增速回升至35.40%。隨著3C生產用機器人技術愈加成熟及通用行業滲透率的逐步提升,國產機器人本體銷量有望持續增長。

國盛證券預計,近兩年國內工業機器人銷量維持30%左右增速,按照機器人本體國產化率35%測算,2018年、2019年國產機器人本體銷量預估為5.97萬臺、7.75萬臺。其對應的RV減速器及諧波減速器需求分別約為19.09萬臺、24.81萬臺、8.05萬臺、10.47萬臺。

國盛證券指出,受下遊國內本體製造商需求持續增長預期支撐,國內產商紛紛提出擴產計劃。不考慮上海機電,預計2018年、2019年國內RV減速器產能將達15萬臺、25.6萬臺,即在2019年,產能亦將小幅超過國內本體製造商需求。

從部分調研結果看,國內主流廠商產品與日本納博特斯克產品價差在30%左右,另外一方面,日本納博特斯克精密減速設備的營業利潤率在15%左右,其能承受的降價空間相對有限。且按照測算,中大力德及雙環傳動等廠商,在2019年RV減速器相較2018年盈虧平衡點預期價格基礎上再降價30%左右,才達到二次盈虧平衡點。因此,在產品如期放量的基礎上,國內優質產商相較納博低價競爭優勢顯著。

國盛證券認為,此輪工業機器人核心零部件的國產化是有預期且逐步落實的。控制器領域,錢江機器人已規模性使用固高科技的控制系統;減速器領域,大單不斷落地,且中大力德、雙環傳動今年均將實現盈虧平衡。核心零部件的國產化,將促成本體成本降低,自上而下篩選下遊需求。終端的逐步下沉,帶來需求體量增長,規模效益反饋上遊本體及零部件製造商,最終形成穩定的優質格局。

國盛證券建議重點關注雙環傳動(002472.SZ)、中大力德(002896.SZ)、埃斯頓(002747.SZ)、拓斯達(300607.SZ)等公司。

相關焦點

  • 北鬥打開運用空間 產業鏈龍頭將率先受益
    總體來看,產業鏈價值由上遊的晶片、板卡逐漸向下遊轉移,產業鏈布局完善公司將優先受益。趙良畢指出,由於下遊終端數量眾多,北鬥導航運用範圍擴大,物聯網的加速布局,及可穿戴設備作為藍海戰場,為下遊應用賦能,運營服務等公司迎來發展利好,市場規模提升可期。
  • 衛星網際網路產業鏈布局正當時 下遊測繪應用市場空間巨大
    作為我國首顆民用亞米級光學傳輸型立體測繪衛星,該星的投入使用標誌著高分專項打造的高空間解析度、高時間解析度、高精度觀測的天基對地觀測能力全面形成。高分七號衛星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空間技術研究院總體部研製的應用衛星,是一種高解析度對地觀測衛星,於2019年11月3日成功發射。
  • 周末證券|北鬥打開運用空間 產業鏈龍頭將率先受益
    可以看到,北鬥系統是我國實施的國家重大科技工程,未來的落地應用極具發展空間。產業規模將達7000億萬聯證券分析師夏清瑩指出,政府、商業、軍事、工業領域對精確定位導航的衛星導航解決方案日益重視,支持衛星導航的智慧型手機市場份額快速發展,都促進著北鬥導航的全球市場增長。
  • 衛星產業鏈全景解析
    市場規模方面,從 2012 年到 2016 年全球發射的各類衛星市場價值分布(見圖 48)來看,立方星數量較多的遙感衛星儘管發射數量較高,但市場規模佔比始終低於 20%。技術驗證衛星由於應用領域主要為驗證一些設備以及工程技術在空間中的應用,並未開展實際服務,市場規模較小。
  • 2020年中國遙感衛星行業市場現狀與發展前景分析衛星遙感應用市場...
    應用服務是衛星產業鏈中商業價值最高的環節,隨著產業發展與技術進步共同的推動,國內衛星遙感行業有望加速發展。截止到2020年9月,全球共有824顆遙感衛星在軌運行,其中美國遙感衛星數為462顆,中國為182顆,位居第二。中國遙感衛星發射數量逐年增加,民用、商用遙感衛星數量佔比超過60%。
  • 2019年全球衛星產業市場規模預測分析(附產業鏈全景圖)
    衛星所提供的空間信息、時間基準信息是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必不可少的,基本覆蓋到社會的各個方面,不僅有利於電信、廣播、交通  從產業鏈來看,衛星產業自上而下的衛星製造、衛星發射、地面設備以及衛星應用和衛星產業鏈基於衛星系統和衛星技術,將各類信息產品與服務分發至各級用戶,從而構成價值傳遞的產業鏈。
  • 多層次資本市場助力北鬥產業鏈崛起 北鬥三號加速滲透下遊
    隨著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全面完成,北鬥系統日漸成熟,也在資本市場上也掀起了一股北鬥熱。益學投資金融研究院院長張翠霞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從北鬥核心產業鏈角度看,上遊主要包括晶片、卡板、天線、電子地圖等基礎元器件;中遊包括系統集成、終端產品和軟體;下遊以運營服務為主,這些領域均有上市公司布局。
  • 量子衛星升空 將催生通信產業鏈千億市場
    由元器件、通訊設備、量子通信網絡運營及專網應用服務四個環節將形成我國未來量子通信產業鏈  ■將新聞進行到底中國率先在這一領域的突破,將催生量子通信千億市場,引發世界新一輪的通信技術研發競爭。量子通信產業鏈主要包含元器件、通訊設備、量子通信網絡運營及專網應用服務四個環節。這其中,無論哪一個環節都充滿商機。
  • 遙感衛星應用的想像空間究竟有多大?丨億歐問答
    伴隨著對智慧城市、生態環保、海洋、國土監測等領域的管理水平不斷提高,高水平、高效用的衛星數據應用服務的需求也不斷加強。作為全球範圍內的朝陽產業,遙感衛星應用的想像空間究竟有多大?商業遙感衛星及應用的萌芽與發展 我國的遙感技術起步於20世紀70年代末。
  • 歷史性時刻: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成立衛星應用總體部
    大會強調,五院成立衛星應用總體部旨在更好地支撐建設航天強國和世界一流軍隊新目標的實現。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五院還有另外一個名稱,即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成立於1968年2月20日,首任院長是著名科學家錢學森。
  • 衛星導航高增長 北鬥全產業鏈受益
    衛星導航軍技民用,並廣泛應用於農林牧漁、交通、無人機、航海、金融、軍事等各個領域,未來交通領域有望成為主要市場,預計2019-2029年衛星導航產業累計營收中,交通場景佔比將達55%。車聯網的加速發展和相關政策的頒布發揮聯動作用,為衛星導航在交通場景的推廣和市場空間的提升奠定基礎。
  • 北鬥收官之星發射成功,產業鏈應用將迎爆發
    上海北鬥導航創新研究院院長、中國北鬥產業技術創新西虹橋基地首席科學家鬱文賢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北鬥衛星全部組網以後,中國的全球導航系統就要建成了,屆時將提升導航定位系統在時間和空間上的穩定性和覆蓋率,為世界提供第二種選擇,也為我國產業的全球化和規模化邁出重要一步。」
  • 民航局全面推進民航北鬥應用,市場規模將持續擴大,產業鏈受益
    會議上重點強調,要系統梳理和總結民航北鬥應用前期工作成效,緊密結合當前形勢,部署下一階段工作任務,弘揚新時代北鬥精神,全面推動民航北鬥應用再上新臺階。明航局領導同時表示,要推動國產民機示範,強化國家戰略在民航應用落地;服務北鬥戰略布局,全面推動星基增強系統應用驗證。
  • 2020年中國衛星導航產業鏈上中下遊深度解析
    衛星導航產業鏈全景圖總覽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是中國著眼於國家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衛星導航系統,是為全球用戶提供全天候、全天時、高精度的定位、導航和授時服務的國家重要空間基礎設施。從產業鏈來看,目前,我國衛星導航產業鏈的上遊集中在衛星製造等基礎設施建設領域,中遊包括終端和系統集成,下遊為運營服務環節。
  • 小衛星有大作為!福建省衛星應用產業初具規模
    經過多年發展,我省衛星應用產業初具規模,有效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小衛星有大作為臺海網9月19日訊 據福建日報報導 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在軌運行應用衛星超過200顆,目前已形成了氣象衛星系列、海洋衛星系列、導航衛星星座等重要的空間基礎設施。
  • 夜空中最亮的星: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產業鏈解析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後一顆衛星正式組網並舉行建成暨開通儀式:7月29日,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第55顆衛星(北鬥三號系統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已完成在軌測試、入網評估等工作,於近日正式入網,使用測距碼編號61提供定位導航授時服務。該衛星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製,於2020年6月23日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另據央視新聞報導,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7月31日上午在北京舉行。
  • 福建省衛星應用產業初具規模 小衛星有大作為
    經過多年發展,我省衛星應用產業初具規模,有效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小衛星有大作為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在軌運行應用衛星超過200顆,目前已形成了氣象衛星系列、海洋衛星系列、導航衛星星座等重要的空間基礎設施。福建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
  • 福建衛星應用產業初具規模 小衛星有大作為
    東南網9月19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何祖謀)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在軌運行應用衛星超過200顆,目前已形成了氣象衛星系列、海洋衛星系列、導航衛星星座等重要的空間基礎設施。福建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
  • 仰望星空,寧波打開想像空間
    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標誌著由中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已全面建成,一個屬於北鬥的「全球時代」正在拉開序幕。作為國家重大空間基礎設施,北鬥能帶給我們的,不僅涉及到交通運輸、農林牧漁、城市治理等社會的方方面面,還為晶片、終端、運營等產業鏈上下遊帶來了發展的機遇。那麼,對寧波來說,北鬥全球導航系統完成組網有何意義?
  • 2020年中國遙感衛星行業市場現狀與發展前景分析中國遙感衛星行業...
    遙感衛星是一種利用衛星上所裝載的遙感器對地球表面和低層大氣進行光學或電子探測以獲取有關信息的應用衛星,當沿地球同步軌道運行時,它能連續地對地球表面某指定地域進行遙感。遙感衛星由衛星平臺、遙感器、信息處理設備和信息傳輸設備組成,在農林、海洋、國土、氣象等領域獲得廣泛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