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南極旅行,前往這個世界盡頭,這個地方是遙遠而神秘,天然而純粹,又難以想像,是無數人心中的終極旅行夢想,更是人類所能到達的最遠的遠方。
南極,世界盡頭,原生之地,除了雪山大海,企鵝冰川,看似一無所有卻無所不有,這個如同異星球的世界。
雖然它離我們很遙遠,給我們的感覺很神秘,但它的魅力實在難以抵擋。去了南極旅行的人,回來後對它總是朝思暮想,而沒去的人,則是心心念念。
不同的人有很多不同的理由想去南極:去探索未知的世界,去感受大美自然純淨的洗禮,去過幾天「與世隔絕」的日子,去世界盡頭看萌企鵝,去創造自己的旅行經歷,去遇見志同道合者,去感受不同的世事人生……
每一位想去南極旅行的人,對南極充滿了許多疑問和好奇,以下我們將為您解答其中疑問,在南極三島旅行,能遇見什麼動物呢?
常見的企鵝種類分別有
王企鵝(King Penguin)身高90釐米,體重約16千克,外形與帝企鵝相似,其軀體的大小僅次於帝企鵝,長相像「紳士」,是南極企鵝中姿勢最優雅、性情最溫順、外貌最漂亮的一種。
它們主要差異是身材比帝企鵝更「苗條」些,它們的嘴巴細長,頭上、喙、脖子呈鮮豔的橘色,且脖子下的橘色羽毛向下和向後延伸的面積較大。脖子下方的紅色羽毛更為鮮豔,向下和向後延伸的面積較大,是企鵝中色彩最鮮豔的一種。
王企鵝雖然步行笨拙,但遇到敵害時可將腹部貼於地面,以雙翅快速滑雪,後肢蹬行,速度很快。
在南極南喬治亞島海岸上,有數十萬隻王企鵝和它們棕色絨毛的幼崽構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王企鵝在這聚居,它們無疑是這座島嶼的主人。
跳巖企鵝(Rockhopper Penguin)是屬於長冠企鵝體型最小的一種。它們身體嬌小,體態玲瓏,除了擁有企鵝的所有特徵外,它最大的特徵就是眼睛上方和耳朵兩側金黃色的翎毛,就像迷人的髮飾。它們身高與體重分別可達約60公分與3公斤,其外表與體型稍大的馬可羅尼企鵝近似。
麥哲倫企鵝(Magellanic Penguin)是溫帶企鵝中最大一個種類,在企鵝家族中屬於中等身材,一般身高約70釐米,體重約4公斤。它們的頭部主要呈黑色,有一條白色的寬帶從眼後過耳朵一直延伸至下頜附近。可直接飲用海水,通過體腺將海水的鹽分排除體外。
馬可羅尼企鵝(Macaroni Penguin)腹部、胸部和尾部呈白色,頭部和臉頰呈黑色或深灰色,背部呈藍黑色,身高約77釐米,體重約6.1千克,雄性體型明顯大於雌性,但雄性翅膀較小,並有冠企鵝屬企鵝的典型特種,頭頂部有黃色和黑色的較長羽毛,眼睛為紅色。
巴布亞企鵝(Gentoo Penguin)是繼帝企鵝和王企鵝之後體型最大的企鵝物種。體長約90釐米,體重約6千克。特徵是橘紅色的喙和蹼,頭頂有一條寬闊的白色條紋。
成年的巴布亞企鵝,眼睛上方有一個明顯的白斑,嘴細長,嘴角呈紅色,眼角處有一個紅色的三角形,顯得眉清目秀。
因其模樣憨態有趣,有如紳士一般,十分可愛,因而俗稱「紳士企鵝」。幼企鵝背部呈灰色,腹部呈白色。
阿德利企鵝(Adelie Penguin)身高約75釐米,體重約6千克,眼圈為白色,頭部呈藍綠色,嘴為黑色,嘴角有細長羽毛,腿短,爪黑。羽毛由黑、白兩色組成,它們的頭部、背部、尾部、翼背面、下頜為黑色,其餘部分均為白色。它們是高度熟練的遊泳者,最高速度可達每小時70千米。
帽帶企鵝(Chinstrap Penguin)與同屬的阿德利企鵝長得相似,唯一不同之處在於它有一條黑色細帶圍繞在下顎。身高約75釐米,體重約5.4公斤,軀體呈流線型,背披黑色羽毛,腹著白色羽毛,翅膀退化,呈鰭形,羽毛為細管狀結構,披針型排列,足瘦腿短,趾間有蹼,尾巴短小,軀體肥胖,大腹便便,行走蹣跚。
特有物種的棲息地
藍眼鸕鷀(Blue-eyed Shag)是一種水鳥,身高約76釐米,翼展1.24米。黑色的羽毛自頭頂沿背部覆蓋全身至尾部。白色羽毛則沿脖子、胸部至腹。它有一雙明亮的藍眼睛和和醒目的柑橘色鼻肉冠。鳥嘴強而長,上嘴兩側有溝,嘴端有鉤,適於啄魚;下嘴基部有喉囊;鼻孔小,在成鳥完全隱閉;眼先裸出;頸細長;兩翅長度適中,缺第五枚次級飛羽;尾圓而硬直,有約14枚尾羽;腳位於體的後部;跗蹠短而無羽;趾扁,後趾長,有蹼相連。潛水後羽毛溼透,需張開雙翅在陽光下曬乾後才能飛翔。
黑眉信天翁(Black-browed Albatross)身高約95釐米,翼展約2.4米,平均重約4.7公斤。它們的壽命可以超過70歲。翼面及背部呈鮮粉紅色,腹部及臀部呈橙色。翼底主要是白色,有不規則的黑邊。眼眉黑色,喙黃橙色,尖端呈紅橙色。
雛鳥的喙呈深角色,頭部及頸圍灰色,翼底深色。
象海豹(Elephant Seal)是鰭足亞目動物中的獸王。雄海豹具有能夠伸縮的長鼻,約30釐米長,身長可超過6米,身體龐大,體重可達約3噸重。雌象海豹身長約3米,比海豹中的冠軍髭海豹的體長几乎更要長一倍,體重也幾乎是髭海豹的10倍。
南極毛皮海獅(Antarctic Fur Seal)身體呈紡錘形,頭部圓,眼睛大,身體布滿濃密的絨毛,背部呈現灰色或黑棕色,腹部色淺。平均壽命約為25年。
除了以上所述,在南極旅行還能看到有哪些神奇動物呢?我們繼續來盤點一下。
威德爾海豹(Weddell Seal)體長約3米左右,體重約300公斤,雌性略大於雄性。它背部呈黑色,其他部分呈淺灰色,體側有白色斑點,其數量約75萬隻。
它們是在冰上繁殖,每胎產一仔,乳汁脂肪含量高,幼仔顯得格外肥胖可愛。威德爾海豹出沒於海冰區,並能在海冰下度過漫長黑暗的寒冬。它們靠鋒利的牙齒,啃冰鑽洞,伸出頭來,進行呼吸,或鑽出冰洞,獨自棲息,少見成群現象。雌性多棲於冰面,雄性多在水中,二者在水中交配時喜歡在水裡。
食蟹海豹(Crabeater Seal)一般體長約3米左右,體重約300千克,喜歡獨棲生活,在冰上行動迅速,是鰭腳類中數量最多的一種。
豹海豹(Leopard Seal)又稱豹形海豹或豹斑海豹,是豹海豹屬的唯一一種,它們一般體長約3米左右,體重約300公斤。豹海豹在南極地區是僅次於象海豹的體型第二大的海豹。而虎鯨是豹海豹唯一的天敵。豹海豹的平均壽命約為26年。
座頭鯨(Humpback Whale)雖然不是世界上最大的鯨類,但也是海洋中當之無愧的龐然大物,體型肥大而臃腫,座頭鯨成體平均體長約13米左右,體重約30噸。
它們多成對活動,性情溫順,同伴間眷戀性很強。每年進行有規律的南北洄遊:夏季洄遊到冷水海域索餌,冬季到溫暖海域繁殖,洄遊期不進食。它們遊泳速度較慢,每小時約15公裡左右,常發出類似「唱歌」的繁雜聲音。
長鬚鯨(Fin Whale)又名長簀鯨、鰭鯨、長績鯨,是鬚鯨屬中的一種水生哺乳動物,它們體呈紡錘形,體長約25米左右,體重約70噸。是全球第二大的鯨,也是現存第二大的動物,僅次於藍鯨。在20世紀期間曾被大量捕撈,現屬瀕危物種。
虎鯨(Orcinus Orca)是一種大型齒鯨,海豚科動物,原則上可視作一種鯨魚,也是一種海豚。其中大西洋和南極的虎鯨是以鯨類甚至藍鯨為主要食物,而遠洋型虎鯨以鯊魚為主要食物,它們是當之無愧的海中霸王。
它們身長約10米左右,體重約9噸,頭部略圓,具有不明顯的喙;背鰭高而直立,彎曲長達1米;身體黑、白兩色。兩翼骨遠隔開。顳窩大。下頜骨相對較短。在上、下頜每齒列有大約12枚圓錐形的齒。嘴巴細長,牙齒鋒利,性情兇猛,善於進攻獵物。一般壽命可達90年左右。
灰背信天翁(Light-mantled Sooty Albatross)羽毛大部分黑色的小型信天翁,背部為淺灰色,飛行時尾部形成完整的楔形;能展開雙翅滑翔很長的距離,浮在海面取食魚、魷魚和甲殼類動物;求偶時成對飛行,或在地上面對面炫耀白色新月形眼紋和喙上的條紋;於南半球海洋島嶼上的陡壁突出部分,成對分散築巢。
賊鷗(Skua)形似海鷗,較粗重,淡褐色,具白大翅斑。賊鷗從來不自己壘窩築巢,而是採取霸道手段,搶佔別鳥的巢窩。
巨鸌(Giant Petrel)體形巨大,近似信天翁,飛行時看起來有些駝背;在陸地上行走靈活,在海裡和海岸上爭相取食鯨等動物的屍體,或捕殺較小的海鳥;繁殖鳥群棲於島嶼或大陸海岸上。
花斑鸌(Cape Petrel)在南半球大陸海岸及島嶼上繁殖,於海洋越冬。其遍布南極大陸沿岸及亞南極島嶼,但在整片南方海洋都可能遇上它們。
南極燕鷗(Sterna Vittata)是群居動物,區捕魚馳騁於成群的鳥類多達數百隻超出。
雪鸌(Snow Petrel)又名南極雪海燕、雪圓尾鸌,是鸌形目、鸌科、雪鸌屬的一種鳥類。
黑背鷗(Kelp Gull)是一種鷗科動物,生活在整個南半球,甚至遠至赤道,這種鳥類對溫度的適應度非常高,0至23℃的溫差範圍內,都不會對它們造成威脅。
以上了解到這麼多生活在南極的神奇動物,不如去南極旅行,在冰天雪地上,親眼去目睹它們的一舉一動。當您踏進南極,會更真切地感受這裡的神奇,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天地間不可思議的力量,您一定會深深愛上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