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號」升空背後的重慶力量:大量高精尖鋁材系「西南鋁造」

2020-11-24 華龍網

西南鋁壓延表面連續處理線員工在測量鋁卷外徑尺寸。通訊員 李影 攝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1月24日9時31分訊(首席記者 佘振芳 通訊員 黎明勇 李影)今(24)日凌晨4時30分,海南文昌發射場,長徵五號遙五火箭託舉「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呼嘯升空。隨後,「嫦娥五號」成功入軌,發射取得圓滿成功。據悉,從「長五」到「嫦五」,都裝備了大量的「西南鋁造」高精尖鋁合金材料。

據悉,此次發射的「嫦娥五號」重量約8.2噸,是此前發射的「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重量的2倍還多,因此,要由我國運載能力最大的「長五」火箭來發射,將其送到近地點約200公裡、遠地點約40萬公裡的地月轉移軌道,是我國航天領域迄今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

此次發射任務是「長五」火箭立項研製後較早明確的國家重大工程任務。西南鋁直徑5米、3米多個型號整體鋁合金鍛環和多個規格高合金化板材被用於「長五」火箭過渡環、轉接框、貯箱等關鍵部位,佔箭體結構所需鋁材的80%以上。

據介紹,2007年,西南鋁攻克了大鑄錠鑄造、鍛造開坯、環件軋制、冷變形等技術難關,成功鍛造出5米直徑過渡環,其獨創的核心鍛造技術填補了國內空白,為「長五」火箭鍛造出關鍵一「環」。為了滿足航空航天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新要求,西南鋁於2018年啟動了第二代5米環的質量提升工作,相繼攻克了鍛造軋制變形、熱處理及冷變形等多項技術難關,使第二代5米環延伸率、綜合性能分別比第一代提高了20%、10%,並於2019年成功交付使用。

西南鋁熔鑄員工在生產鋁合金鑄錠。通訊員 李影 攝

在「嫦五」探測器上,西南鋁也提供了棒材、蒙皮板、自由鍛件、超大規格板、鍛環等高精尖鋁材,主要用於「嫦五」著陸系統、望遠系統、轉移機構以及太陽能板等關鍵部位。其中,「嫦五」上的22XX、2AXX等板材均出自西南鋁,西南鋁採取定工藝、定設備、定人員的『三定』原則進行跟產,有效攻克了不平度、同板差和高表面要求等重大技術難題,滿足了國家重大工程急需。

西南鋁為「長五」和「嫦五」提供的高精度、高表面、高性能的鋁合金材料,具有品種規格多、構件尺寸大、形狀複雜、工藝難度大的特點,有效解決了熔鑄、熱加工、熱處理等一系列科研難題,其比強度、比剛度、耐低溫等方面的綜合性能均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滿足了航天工程建設的苛刻要求。

「蛟龍」入海,「神舟」飛天,「嫦娥」奔月,「天眼」探空……在每一個國家重大航空航天和國防軍工的關鍵項目上,西南鋁都有重大的技術突破和創新的材料保證。「這是西南鋁肩負的責任和擔當,正因為有了這些關鍵之『鋁』,我們才能避免被人『卡脖子』,才能保證國家關鍵領域重點工程的安全。」西南鋁總經理、副書記黎勇表示。

相關焦點

  • 「天問一號」身上有很多「重慶造」鋁材
    重慶日報全媒體訊(記者 夏元)7月23日,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成功。重慶日報記者當天從中鋁西南鋁獲悉,在執行此次發射任務的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及「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上,均有大量「重慶造」鋁材。
  • 重慶造「鋁鋁」上天 和北鬥天問神州嫦娥長徵一起飛
    有一個信息也許很多人都不知道——無論是「北鬥三號」,還是前幾天剛剛升空的「天問一號」,都大量採用了重慶造的鋁材。第1眼記者近日探訪中鋁西南鋁,了解幕後的故事。和「北鬥三號」一樣,「天問一號」同樣大量採用了西南鋁生產的鋁材。
  • 揭秘「嫦娥奔月」背後的「重慶貢獻」
    「嫦娥」探月的背後,是一項項技術難點的集智突破、一項項創新成果的破殼而生。這些科技成功架起了通往月球的天梯,讓中國人走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探月之路。但是,很多人並不知道,探月神器成功的背後,有著很多「重慶貢獻」。
  • 嫦娥五號升空 揭秘背後的西安「交大力量」
    11月24日,我國自主研發建造的「嫦娥五號」探測器搭載「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從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這標誌著我國嫦娥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戰略目標的圓滿成功。作為目前全球最大噸位無人深空探測飛船的「嫦娥五號」,將實現中國航天探月史上的多個「首次」:首次在月球表面自動採樣,首次從月面起飛,首次在38萬公裡外的月球軌道上進行無人交會對接,首次帶著月壤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
  • 嫦娥五號成功升空,背後的精神值得我們所有人學習~
    今日凌晨四點三十分,嫦娥五號成功發射升空。這標誌著中國航天事業跨上新臺階,中國對宇宙的探索更近了一步。這次航空器升空的主要目的是採集2公斤的月球土壤並送回地球,因此嫦娥五號也被網友調侃稱為「挖掘機」。嫦娥五號成功升空,是無數科研人用辛勤的汗水堆砌而成。他們身上的航天精神值得我們每一位學生學習。1.工匠精神。航天事業也可以稱為航天行業,是許多從事太空飛行器研究製造發射的工作者構成的行業。每一位工作者,他們身上都具有著對這一行業的熱愛與熱忱的心,這就是工匠精神。
  • 嫦娥五號發射回收任務圓滿成功「繞、落、回」背後的江蘇力量
    12月19日,中國國家航天局在北京舉行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嫦娥五號發射回收任務圓滿成功。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的背後,凝聚著江蘇的科技和智慧力量,特別是在嫦娥五號飛行器能源管理系統和指揮系統中,江蘇的企業和科研人員「功不可沒」,他們參與了多個重要項目的設計與研製,為探月工程作出重大貢獻。
  • 指揮嫦娥五號升空的24歲女孩
    成功發射升空,探月尋夢,舉國歡騰!「嫦娥」的倩影越升越高,「嫦娥」背後的故事和人物也浮現在公眾面前。今天,我們要為您介紹文昌航天發射場的第一位女指揮員:96年出生的貴州姑娘周承鈺。而嫦娥五號背後的故事和人物也浮出水面其中就包括一位95後航天女指揮:周承鈺
  • 為「嫦娥」工程、國產大飛機研發鍛件
    2年後,西南鋁提前交了合格產品。4.5米長的金屬產品,誤差不超過1毫米,實現了鍛件的批量生產並成功裝機。由於西南鋁完成了這項產品的研發,後續幾個規格鍛件的研製任務,客戶全部交給西南鋁,銷售收入累計5500萬元。
  • 嫦娥五號升空 揭秘背後的「交大力量」
    中新網西安11月24日電 (田進 車孟瑩 李莉)24日,嫦娥五號探測器搭載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嫦娥五號」的表取採樣視覺信息處理系統,正是由西安交大人工智慧學院鄭南寧院士指導下的視覺信息處理與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空間視覺團隊完成,項目負責人是王飛教授。
  • 護航大國重器嫦娥五號著陸月球!蘇州智造助力「飛天攬月」
    北京時間12月1日23時11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預選著陸區,成為我國第三個成功實施月面軟著陸的探測器。蘇州企業東菱振動研發的大推力振動臺、蘇州同元軟控的「工業智能化設計、仿真平臺」為護航「大國重器」的「飛天攬月」注入了「蘇州智造」的動力。
  • 剛剛,長徵五號託舉嫦娥五號發射升空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海南文昌11月24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11月24日4時30分許,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運送嫦娥五號探測器至地月轉移軌道嫦娥五號任務是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戰。嫦娥五號將執行月球採樣返回任務,完成最後一步——「回」。此次任務因此備受矚目。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 [新聞眼]圖說天下 嫦娥五號探月背後的「她力量」
    央視網 更新時間:2020年12月01日 18:46 視頻簡介 圖說天下:嫦娥五號探月背後的
  • 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將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升空
    11月24日4時30分,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將運送嫦娥五號探測器至地月轉移軌道。(記者 趙磊)11月24日4時30分,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中國日報 徐京星 攝11月24日4時30分,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
  • 「嫦娥五號」升空奔月 把月球土壤帶回地球!
    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周二(24日)凌晨4時30分在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升空,把「嫦娥五號」探測器運送至預定軌道。
  • 了解嫦娥五號在月球展示國旗的背後努力
    打開APP 了解嫦娥五號在月球展示國旗的背後努力 朝暉 發表於 2020-12-04 11:23:58 經過約19小時月面工作,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12月3日23時10分,上升器帶著月球「土特產」順利升空,踏上返航之旅。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 這家車企首次全程參與其出徵、返回整體任務
    11月24日,嫦娥五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作為中國探月工程官方戰略合作夥伴,北京越野同步開啟使命召喚VII攬YUE計劃,首次全程參與嫦娥五號出徵、返回整體任務。嫦娥五號的使命,是實現探月工程第三步戰略目標「回」,它有望實現我國航天史上的四個「首次」,即首次在月球表面自動採樣、首次從月面起飛、首次在38萬公裡外的月球軌道上進行無人交會對接、首次帶著月壤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作為我國探月三期的收官之作,嫦娥五號既是上一階段的完美答卷,又將開啟中國探月工程新的紀元。
  • 「襄陽造」助力「嫦娥五號」出徵!
    11月24日凌晨4點30分,「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成功將「嫦娥五號」探月衛星送入預定軌道,打響了探月工程的收官之戰,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在這次發射任務中,位於本市的航天四院42所承擔了兩項重要任務,為「嫦娥五號」保駕護航。
  • 嫦娥五號順利升空!這些數字帶你一鍵認識嫦娥"五姐"
    原標題:剛剛,嫦娥五號順利升空!這些數字帶你一鍵認識嫦娥「五姐」 11月24日凌晨4時30分,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又一次「重量級」發射舉世矚目。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點火升空,託舉嫦娥五號探測器至地月轉移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 嫦娥五號落月背後:800多秒驚心動魄降落「表現近乎完美」
    嫦娥五號要奔月啦 【 嫦娥五號落月背後:800多秒驚心動魄降落「表現近乎完美」】北京時間12月1日23時11分,在經歷了為期一周的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之旅後,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西經51.8度、北緯43.1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並傳回著陸影像圖。
  • 僅消耗原計劃0.3%推進劑:解密嫦娥五號軌道器再「加班」背後故事
    僅消耗原計劃0.3%推進劑:解密嫦娥五號軌道器再「加班」背後故事 中新社北京1月13日電 題:僅消耗原計劃0.3%推進劑:解密嫦娥五號軌道器再「加班」背後故事 作者 高詩淇 郭超凱 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號任務軌道器與返回器在距離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