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3月12日開始,央視財經新媒體推出財經雲直播系列專題直播,聚焦全球市場,緊追熱點行情。
美股在周二出現大漲,道瓊工業平均指數強勁反彈11.37%,創下自1933年以來的最大單日漲幅。
到底是不是美聯儲的大招起了作用?市場流動性究竟有沒有出問題?債務危機是否顯現?無限量化寬鬆下,錢都去哪兒了?昨晚,主持人張琳連線中銀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北大國發院兼職教授徐高。
無限量QE緩解了美股流動性危機
徐高認為:美聯儲是美國的中央銀行,中央銀行一個非常重要的職責是最後貸款人,或者說是貨幣的終極發行者。美聯儲的QE,其實就是在向金融市場投入流動性或者說投入貨幣。金融體系拿到這個貨幣之後,會通過信貸等方式再把它投入到實體經濟裡面去。
從今年3月9日,美股年內第一次熔斷之後一直到上周,整個美股市場陷入一種稱之為「股災式」的下跌。它更多體現在美股本身流動性的問題上,而不是整個美元流動性出了比較大的問題。所以當美聯儲開始向金融市場投入大量流動性的時候,會逐步傳導到美股,帶來美股流動性危機的緩解,從而帶來了現在市場明顯的反彈。
美股大漲大跌可能不會像之前那麼極端了,核心的變化就是說從各種指標來看,大概上周五開始,美股下跌的同時,其它資產有漲跌互現,資產相關性已經和過去幾周股災下跌時不一樣了。
無限量QE會推高金融資產價格泡沫
貨幣政策的傳導有兩個環節,一個央行向金融市場的投放,這叫基礎貨幣的創造,一個是金融體系在向實體經濟流動性的投放,這叫廣義貨幣的派生。央行在基礎貨幣投放方面是有完全的掌控力,想投多少就可以投多少。問題是這個錢投給金融機構之後,商業銀行會不會把這個錢放到實體經濟去,比如他會不會向實體經濟企業和居民發放貸款,這個可不一定。如果金融市場向實體經濟流動性傳導環節阻塞,央行大量流動性投放出來,就會沉澱在金融市場裡面,最後會表現為金融市場價格的上升,甚至催生金融市場價格泡沫。
過去這十多年,造成美國貨幣政策傳導路徑受阻的因素,並沒有得到化解,這麼多流動性投放出來之後,可能更受益的是金融資產價格,進而產生金融資產價格泡沫,我覺得應該是難免的,應該說歷史很大程度上是會重演的。
錢都去哪兒了?
徐高認為:過去十多年,大量投放的貨幣並沒有帶來經濟增長的快速擴張,今天來看好像這些貨幣消失了,其實道理也不複雜,就是貨幣沒有被用起來。貨幣放出來之後只是增加了經濟裡面的購買力,大家購買力會不會被持有購買力的人用出來,要麼拿去消費,要麼拿去投資,這可不一定。
在過去十多年,全球經濟沒有走出次貸危機的陰影,大家投資意願不強,消費也比較審慎,儘管央行通過大量投放流動性來增加了全球的購買力,大量的購買力以儲蓄的形式又沉澱下來,所以並沒有帶來總需求和經濟增長的等比例擴張。
沉澱下來的儲蓄最後去哪裡,金融市場吸納了不少,各類資產吸納了不少,所以過去這十多年,應該說在各類資產裡面,尤其金融資產裡面能看到泡沫成份在擴張,那其實是貨幣流向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向。
徐高:現在通縮的壓力更大一些
貨幣的發行並不一定帶來通脹,其實過去美聯儲搞過幾輪的QE,釋放大量流動性,但全球經濟長時間還是面臨通縮的壓力,道理就在於最後物價要漲起來,通脹要上升,一定是需要在經濟裡面有人真的在用貨幣買東西,才會把物價買起來,也就是說總需求因為貨幣投放的增加而擴張。所以我說雖然貨幣投放很多,錢印出來了,大家沒有把它充分花出去,通脹其實也沒漲起來。
在這種環境下面,擔心通脹,現在有點過慮了,目前我們看到並不是通脹的壓力,現在這個時點還是通縮的壓力更大一些,畢竟新冠疫情對全球總需求的衝擊是非常大的,全球需求不足應該是未來一段時間在物價方面主要的矛盾。
主權債務危機爆發的可能性很低
根據國際清算銀行估算,現在全球各個經濟體平均債務佔GDP的比重大概在250%,當然也不少,有些人就會覺得風險很大。但是我們要想,這個債務你是找誰借的債,因為有債務就必然有債權,對債務方來說是債務,對債權方來說就是資產。債務更多帶來的是經濟內部收入分配的調整,不是說債務就像黑洞一樣,我們有了債務就像經濟背上重負不能前行。
債務高不高,我們首先要看資產負債率,就是經濟裡面企業或者居民的資產負債表裡面資產與負債的比例是多少。如果一個企業的資產負債率比較高,它就有可能因為資產價格的波動而陷入負資產的狀況,就可能要倒閉,然後產生連鎖反應,對經濟有衝擊。
第二要看債務與儲蓄之間的對比,債務最後其實是來自於儲蓄的,如果經濟裡面儲蓄比較多,那債務多點很正常,甚至是必要的。在這樣情況下,中國爆發債務危機的可能性是很低的。
歐洲主權債務危機本質上是國際收支危機,義大利、希臘這種南歐國家外債欠得太多還不上,導致國內國債出現了問題。現在歐央行採取措施進行歐元區內部國家跨境轉移支付,只要歐央行還在做這個事情,歐元區國家爆發主權債務危機就微乎其微。
而美國是全球儲備貨幣的發行國,美國有的是美元外債,但美元印鈔機在美聯儲手裡,美國是不存在還不起外債的可能性。
徐高:A股會表現最強韌性
徐高在採訪中表示:從2月20日全球股市大幅下挫開始至今,A股在全球各個股市中應該說是韌性最強的,美股跌幅都已經超過30%,A股跌幅大概10%多一點。它為什麼有韌性?一方面,國內疫情已經得到了有效控制,前景比較明朗。另一方面,疫情對中國經濟衝擊最大的時刻應該也過去了。站在現在的時點看,中國經濟正在從1、2月份的深坑裡面向上走,但是看歐美經濟有可能因為疫情陷入衰退,甚至是蕭條。在這樣的背景下,A股表現出韌性是很自然的。
另一方面,全球股市之間還是有很強的聯動性的,美股大幅下跌的時候,你說A股毫髮無傷,我覺得也是不可能的。現在美股流動性危機得到化解的時候,預計A股在現在的位置上會有反彈。關注北上資金動向,白馬股、創業板有機會。
黃金避險屬性依舊,或將有上升空間
當美股流動性緩解之後,我們看到避險資產和風險資產還是會出現漲跌互現的情況。應該說黃金從長期來看避險屬性還是比較明顯的,現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依然非常高,疫情在全球會發展成什麼樣的狀況,現在很難預判。影響時間有多長,衝擊程度有多大,都存在著很大的不確定性。但是現在越來越多分析者開始認為,在疫情的影響下,全球經濟恐怕要陷入衰退。
還有一些人認為,可能迎接我們的是1929年大蕭條級別的增長下滑。在這種情況下,像黃金的避險資產,我認為應該還會有進一步的上漲的空間。
收看完整視頻,
可以識別圖片上的二維碼
今晚21:15,又會有哪位大咖來到直播間,與我們一起直擊美股開盤,直面市場焦點呢?下載央視財經客戶端,與資本市場零距離!
你會關注
來源:央視財經(ID:cctvyscj)
監製:陳紅兵
央視財經記者:張琳 王聿 王雪晴
本文編輯:張爽
在看點一下 大家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