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型手機回歸商業本質:與其奇技淫巧不如好好做產品

2021-01-08 羅超頻道

「只有潮退了,才知道誰在裸泳。」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進入了存量市場,天花板到了,生意沒那麼好做了。

中國手機行業正在上演第二次洗牌

IDC數據顯示,2016年小米的出貨量同比下跌了36%。今年一季度,認識到短板的小米大力推線下,強化渠道、打出MIX牌強制高端化,但銷量下滑只是得到了抑制卻並未終止:小米手機一季度出貨量900多萬臺,同比下跌了9.6%。雷軍說,小米最壞時代已經過去,2017年1000億銷售額只是小目標。而這恐怕還得寄望於正在增長的小米百貨。2016年憑藉著負利潤策略快速崛起的樂視手機則陷入了眾所周知的困境之中。2016年未能完成銷售目標的魅族則於最近迎來了一次架構大調整,魅藍和Flyme獨立,黃章二度出山。最具代表性的三個「網際網路手機」品牌過得都不太好,沒了風口,豬就飛不動了。

傳統手機品牌則是冰火兩重天。曾經周旋於樂視與360之間的酷派收縮編制,給應屆生發出去的offer都取消了。華為、OPPO、vivo這三個最傳統的玩家反而後勁十足,玩起了上下遊。去年三四季度OPPO、vivo超越華為,今年第一季度華為又奪回中國手機王座,三個品牌都在不斷接近三星和蘋果。

回過頭再來看,智慧型手機今天的結局似乎早已註定:成為明日黃花的品牌,要麼是過度重視「網際網路模式」的公司,比如雷軍提出只做笑臉模式的兩端以「唯快不破」,要麼是努力學習「網際網路模式」的公司,比如酷派就曾以股權為代價轉型網際網路模式。而路越走越寬的品牌,則是一直在堅持特定戰略的「戰略驅動型」公司,比如華為對底層技術的長期投資,再比如OPPO、vivo對線下渠道的多年深耕,對應到雷軍在CCTV所提的「笑臉模式」的底部,至少目前輕模式已經敗給了重模式。

現在看來,董明珠當年與雷軍的賭局,在智慧型手機行業倒是得到了應驗。這個市場,在智慧型手機風靡之前,還有「中華酷聯」的四大家族的陣營;智慧型手機是第一次大洗牌,「中華酷聯」被瓦解,類似的說辭不斷在變,「花旗小妹」「華樂小妹」,去年底又有了「華VO」的說法。隨著新時代的到來,恐怕這個說法還得變。

手機不再有模式之別,只有戰略之差

一季度,IDC數據顯示華為反超了OPPO、vivo奪回了王座,然而這三者很難被區隔開來。它們的玩法正在越來越相同,都是傳統的、線下的。唯一不同是,華為有雙品牌戰略,榮耀與華為分別負責年輕人和商務人士、網際網路與線下。因此我們可以認為,正是這種不同導致了三者排名的變化。

全球五大市場研究公司之一GfK的數據顯示,在網際網路手機品牌市場上,一季度中國市場出貨量前三位分別為榮耀(1052.2萬)、小米(945萬)、魅族(460萬),榮耀成了華為奪回王座的肱骨之臣。只要能弄清楚榮耀做對了什麼,就能基本回答「智慧型手機要拼什麼」這個問題。

最近「秦朔朋友圈」對榮耀總裁趙明進行了一個專訪,詳述了榮耀這個特別的品牌:它既不是傳統品牌又不能完全說是網際網路品牌,它既不是線上也不是線下模式,它既不是只負責衝量的千元機也不是只負責利潤的高端機。但反過來也可以說,它具有上述所有特性。隨著市場變化,榮耀正在調整定位,它在高端化,V9、Magic系列價格不斷向上探;它從線上走向線下,現在線下渠道已佔50%。

今天,我們再用網際網路VS傳統、線上VS線下、性價比VS品質這樣的對立方式來區分不同的手機品牌,已經不再合理。在趙明看來,榮耀與其他網際網路品牌最大的不同,在於強調「戰略驅動」,而非「營銷驅動」,這並不是說不做營銷,而是要看出發點是什麼。

趙明曾將榮耀拒絕的模式直言不諱地總結為網際網路手機的六大不良行為:「跑分代替體驗、銷售刷單、發布會撕對手、PPT創新、炒概念賣眼淚和虧錢不賺錢賣手機」。這些行為屬於營銷「術」,很容易讓人聯繫到某些品牌。榮耀之所以站到對立面,是由其戰略所決定的。

榮耀繼承了華為的「2B基因」,誕生第一天就明確了「戰略控制點」:不是營銷,而是品質、創新與服務這三個點,將核心資源都投入到這三個點上。比如榮耀不會通過刺激手段(刷單、飢餓營銷等)或「黃牛體系」來獲得所謂的爆發式增長,而是通過產品、品牌和渠道影響力逐步放大市場;比如榮耀不會在定價層面追求零利潤甚至負利潤,不搞什麼顛覆,腳踏實地設計、生產和銷售商品。這種理念看上去很古老,卻尊重了商業規律。只有尊重規律才能不傷害市場,長遠而言就能獲得市場。

榮耀趙明的思考或許給了行業一種新的思路:手機廠商已經沒有必要再去從「模式」上來區分自己和友商,就像傳統商業競爭一樣,大家還是要回到戰略和戰術上的PK。事實已經證明,沒有完美的商業模式,網際網路公司在實體化,傳統公司也在擁抱網際網路;華為學習網際網路,榮耀對線下日益倚重,大家都在求同存異:同的是模式,異的是戰略。

戰略競爭的焦點在於看誰能精準執行

智慧型手機與網際網路巨頭的競爭很不一樣,網際網路公司基本是各自圈佔一個地盤,有局部衝突,但各自有主營業務。智慧型手機卻可以互相學習,不論是模式,戰略還是戰術。榮耀說「品質、創新和服務」是其三大戰略控制點,其他手機廠商同樣可以這樣定戰略。每家公司都有戰略,「戰略驅動」對於手機行業意味著對正確戰略的精準執行。

比如在「品質」這一個點上,華為是少有的強調「質量」二字的公司,畢竟這是一個很過氣的名詞,榮耀更是進一步地追求極致的品質。為了降低產品不良率,榮耀強化了供應鏈管理, 提出元器件有一個檢測出問題,一批都要退還的「零收一退」規則,僅僅這一點所付出的成本,就要比其所有營銷成本(不足總營收3%)要高。現在,幾乎每一家公司都已經意識到「品質」的重要性,因為消費者都希望用幾年不壞,不要有故障。錘子在剛剛發布堅果Pro時,也史無前例地在工業設計、軟體服務等擅長的點之外,強調起了產品質量。

但想要保障品質和能夠保障品質卻是兩回事。榮耀不只是明確了「品質」為三大戰略控制點之一,還繼承了華為的供應鏈管理能力。同樣,「創新」是每家企業都在提的「戰略」,然而創新的根本保障是底層技術實力。蘋果最近不斷收攏元器件(如GPU)的研發權,就是為了使創新產品更快地投入生產。小米MIX創新力夠,但是消費者很難買到,關鍵還是屏幕的供應鏈跟不上。

榮耀與華為共享其多年來的技術積累和研發能力是前者「創新」戰略落地的關鍵。華為在CPU、通信等底層技術,以及VR、人工智慧等前沿技術上都走在行業前面,這最終體現在了榮耀的產品創新上,比如從2016年底的Magic開始就內置Magic Live人工智慧系統,能對用戶輸入的信息進行解讀,並自動列出相應的內容,供用戶進行選擇,比如提供天氣信息或者識別來電號碼來源等等。現在,三星S8、HTC U11以及魅族Flyme都在強調AI。

在服務層面,榮耀恰好重度利用了「線上線下」兩棲作戰的優勢。線上可以通過社區去收集用戶反饋,比如榮耀8選用15層光刻工藝的玻璃材質就來自於用戶反饋,這些故事是小米等網際網路手機公司青睞的,也講了很久講了很多。線下則不斷拓展渠道,滿足用戶售前、中和後的服務需求,榮耀線下渠道銷售比例已達到50%,現在小米、魅族、錘子們也都在強化線下,補齊線下服務短板。

從榮耀在2017年Q1的高速增長來看,智慧型手機二次洗牌的拐點,品牌要PK的關鍵已不再是模式,不是某個單品、某個功能、某個營銷這樣的「戰術」。只有制定有遠見的戰略,並且確保戰略得到精準執行,才有機會勝出。在這個注意力渙散、高度碎片化的後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營銷依然很重要,且不可或缺,但如果將營銷擺在首位,就有些捨本逐末。不久之前某手機新品發布會舉辦之後,一個朋友在朋友圈感慨說「現在只搞些奇技淫巧已經沒什麼意義了」,我點了個贊。確實,智慧型手機還是要回歸本質,回到「裡子」而不是「表面」的競爭,營銷,當然不是屬於「裡子」的東西。

相關焦點

  • 聊記錄片《監視資本主義:智能陷阱》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不再是我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找不到努力的方向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想逃離人類,逃離自己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已離不開手機智能信息推送的原理,與遊戲設計原理一樣,準確的抓住用戶的心理,知道你想要什麼,並不斷的投喂。這是一種商業模式。它或許有承擔塑造屏障的責任,卻絕不是原罪,畢竟任何商業模式的本質都是驅使人消費。
  • 比達諮詢發布Q3手機瀏覽器市場報告 最受好評產品居然是TA
    夸克瀏覽器其實並非無名之輩,2016年10月UC內部孵化並發布了這一主打極簡、好用的創新產品。當主流手機瀏覽器紛紛發力內容化、一站式、聚合化的綜合服務模式,為產品功能做加法之時,夸克瀏覽器堅定選擇另闢蹊徑。從誕生伊始,夸克瀏覽器就定位為向用戶提供高效獲取價值信息的解決方案。
  • 古代10大古代奇技淫巧的日用品,長見識
    10大古代奇技淫巧的日用品,長見識 奇技淫巧」指的是各種過分巧妙的技藝工巧,是中國古代對很多新奇發明或小物件的稱呼。 在大多數人印象裡,我國傳統文化裡面缺乏對技術的重視,古人將工藝和技術,稱為「奇技淫巧」。
  • 獨家對話如影智能唐沐:智能家居搶中心沒有意義,如影永不做白電
    在唐沐的規劃裡,TO B產品線的存在本質上是為了探索將最前沿的科技落地到現實的家居場景中,根本目的還是為智能家居服務,雙方的差別可能僅在用戶觸達渠道層面。馬上,如影就將在市場面前揭開面紗,它究竟能帶來多少驚喜,實現多少美好的願景,恐怕還需要時間的驗證。但無論如何,一家回歸「生活」,而不是片面追求「智能」的智能生活創業公司的出現,都為行業和用戶帶來了新的解法。
  • 智能商業文明
    商業的組織形態發生巨大的轉變,從單一點對點的形式轉變成了網絡狀的生態。智能商業核心意義在於:通過新技術將複雜的商業活動分解,以便不同組織和人們更有效的參與完成商業活動。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羅納德·科斯所說:「所有企業的結構都旨在管理高額的交易成本。但新技術正在降低這些成本,並使網絡化的方法成為可能。
  • 周鴻禕解釋為啥做手機:殺毒軟體謀出路
    「要在移動網際網路上把安全做到極致,就必須自己做手機,這樣才能深度介入作業系統底層,在此基礎上構築真正的手機安全,實現用戶需求的安全感」,周鴻禕說    對於進入手機行業是否太遲的說法,周鴻禕回應稱,網際網路從來沒有藍海,現在做手機是打規模戰,只要有成熟的產品設計和供應鏈,有可控的成本和穩定的品質,加上網際網路企業在用戶體驗上的不斷創新,就能成功。
  • 中創商學:低價如何做增長?帶你認知小米的商業模式
    這也是為什麼小米做硬體研發,還必須要做零售,極大提高中間效率。 做產品成本定價,做零售銷售產品,雖然提高了效率,但是會產生新的問題:公司不掙錢甚至虧損。「低價優品」一般意味著公司成本更高,利潤更低。對很多企業來說,僅靠低利潤來維持公司的運轉將會十分困難。因此,「價格痛點」的實現需要企業其他行為做支撐,才可能獲得持久的用戶增長。
  • 2020年版中國智慧型手機行業發展現狀調研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
    如阿里藉助魅族的MX4,推出搭載基於阿里 YunOS底層的Flyme系統手機;360向酷派投資4億美元,並與其成立合資公司,欲藉助手機彌補其在移動平臺的弱勢。可以說,截至**的手機行業已經不 單單是一個製造行業,而是集開發、製造、服務於一體的平臺型行業。  此外,**年,我國手機企業也創立了大批新的子 品牌,知名手機廠商創立的子品牌接近兩位數。
  • 夸克設計師的產品設計哲學:給功能做減法,和用戶做朋友
    五一假期近在眼前,出門遊玩這件本該充滿期待的事情,卻成為很多年輕人的煩惱:想出去玩卻不了解有哪些好吃好玩的推薦,用手機搜索一下沒想到全是廣告。搜索效率低下,開屏耽誤時間,推薦結果不準確……對於追求效率、追求品質的年輕人來說,「搜索」這個看似最簡單獲取信息的行為,卻越來越難以被滿足了。
  • 現象之下,你該看到本質
    這篇文章,將帶你回歸本質,看清真相。一、AI 戰略:時間戰場加劇變換,巨頭急於登船1、巨頭談的AI戰略,究竟為了什麼?為了用戶時間谷歌的戰略是什麼?毫無疑問,AI First。CEO 桑達爾·皮查伊不止一次在公開場合強調這一點。但遺憾的是,它並沒有公開說透這個商業本質。
  • 智慧型手機增長規律,掌握在少數人手裡
    早幾年,關於智慧型手機市場走向飽和的觀點此起彼伏。尤其在近兩年國內智慧型手機出貨量持續下降的檔口下,飽和論調甚囂塵上,幾大品牌巨頭的廝殺更是為此添油加火,整個市場似乎只存在出局者,沒有任何人能拿到一張入場券。事實上,市場飽和的本質是消費規模的飽和,而非品牌的飽和。
  • LED顯示屏廠商:與其盲目追「風」不如造「風」引領
    近年來,LED顯示屏終端市場的需求熱浪是接一波接著一波,從租賃領域到景觀照明、商業顯示屏、5G智慧顯示屏等,可以說一浪蓋過一浪,許多廠商的普遍感覺是:市場熱潮變得太快了,新的產品更新速度太快,最終沉澱下來的市場成果和收穫卻很少。
  • 關注18萬的天價機票,不如好好做個人!
    據了解,國航在昨天執飛了第一班從米蘭到溫州的商業包機,由波音747機型執飛,未來也不排除繼續執行該航班的可能。這也是一種有效的回國方式,不過不同於緊急情況下的撤僑,這種商業包機作為航空公司針對市場需求推出的一項產品,其價格也不菲。
  • 產品獲客本質:用戶時間和注意力
    本文為我們總結了產品獲客的本質——時間、注意力、用戶心理。我們需要知道事物的本質,任何事物不能只是簡單看到表面現象,我們需要知道背後的本質是什麼,就像人為什麼吃飯,本質是怕死,如果不是死亡,那麼就不需要吃飯了
  • 追溯AI與自然的關係:智能的本質是什麼?
    全文共6545字,預計學習時長13分鐘圖片來源:Marcus Bengtsson (Unsplash)本文將探索奠定人工智慧(AI)的文獻資料及其與智能的關係,還會概述人工智慧與其奠基構想「自然」智能之間的差異和淵源,並儘可能用簡潔、有代表性的語言解釋技術術語。
  • 智能商業開啟新文明
    「智能重構商業數據的力量正在重塑整個社會乃至人類,智能化成為未來商業必備的DNA。智能商業是從已知的商業理論推演升級為,數據挖掘來探索未知的商業規律。20世紀後,由於計算機、網際網路和智能設備的普及,據數開始爆炸,據數即是針對人類活動及周邊環境越來越多的記錄。相比於16世紀的量數精確的要素,今日數據趨向於清晰。量數是科學的依據,據數是智能商業的母體。
  • 沒有跑馬燈的指尖陀螺不是好手機!|奇葩手機大賞Vol.01
    點進連結乍一看,就是家普普通通的手機店,店名 「 MIKE 」 四個字分別用紅黃藍綠四個不一樣的顏色,看得出店主對於老年手機市場相當重視。憑小黑胖的惡趣味,沒理由突然發一個這樣的店過來,他平時發得不是一些奇奇怪怪的塑料玩具,就是見都沒見過巨特麼貴的數碼產品。
  • 複利思維商業應用潛力多大?BSPH智能家居給出這樣的答案
    ,這場主題為「鑑時代 見未來」的智能家居新商業模式分享暨產品品鑑會有著清晰的定位——高規格小規模,精準邀請全國30多個一二線城市近百名千萬以上資產級別的家居建材行業商業大咖,在秋高氣爽風景宜人的楓丹白露酒店探索複利思維下的商業模式。
  • 段永平論本質
    身邊的朋友有很多並不知道蘋果為什麼好,但是很多都覺得蘋果是最好的手機,我自己沒用過三星的手機,但是心裡卻認為蘋果要比三星好很多,如果換的話還會選擇蘋果。每次我和人提起茅臺,很多都覺得它是最好的酒,這種觀念對茅臺來說能帶來些什麼?人的觀念容易改變嗎?跪求段:個人理解,品牌就是產品在人們心中留下的印象。一般來講,好的印象傳播的比較慢一點,壞的傳播的比較快一些。
  • 與其討好男人,不如讓他有「危機感」
    趙格羽在《一輩子做女人》中說過「誰先動心,誰就全盤皆輸。」心不動則不痛。但是你明明已經動心了,還要騙自己假裝沒動心。即使你對他還是動心,也還要說自己曾經動心過。就是想保護自己那僅有的自尊心,不想承認自己動心了。但這麼做也很簡單,就是為了保護自己不受到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