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本報10月15日訊(記者 張晶) 近日有市民反映,奇山小區裡很多樹木生了蛤蟲(天牛幼蟲)。記者走訪發現,小區30餘棵國槐和紅葉李被咬。市園林處介紹,消滅此蟲的主要方法是在蟲眼處注射藥物。 「我們這裡的樹每年都長很多蟲子,上面有毛毛蟲從上往下吃,下面有蛤蟲從下往上鑽。」近日,專門打掃奇山西街衛生的姜師傅告訴記者,小區的樹年年招蟲子,就是沒法徹底防治。 記者走訪發現,奇山小區裡約有30餘棵國槐和紅葉李被蛤蟲噬咬,被蛤蟲咬過的樹根處堆著木屑,樹幹上有的蟲洞流出一些黏稠的液體。 記者在一個蟲眼前,試圖找到蛤蟲的身影,但是挖了半天也沒見蛤蟲出來。 「樹皮下面都咬空了,蛤蟲從這個洞裡進去,但它已經竄到別的地方去了,當然挖不到。」姜師傅指著樹上的千瘡百孔說。 附近居住的市民李先生告訴記者,每年秋天都會有這種蟲子鑽樹幹,有的樹木遭蟲厲害,這些樹就被咬死了。 了解情況後,市園林處綠化科的鄒科長告訴記者,蛤蟲就是天牛幼蟲,九月、十月是蛤蟲活躍期,白蠟樹、槐樹、楊柳等都是蛤蟲理想棲所,有的大樹被這種蟲子啃噬得比較嚴重,經不起大風吹刮,容易折斷傷人。 「依據老辦法,我們找到蛤蟲的洞口,進行簡單清理之後,向洞裡注射敵敵畏,然後再用泥之類的東西將洞口封死,這種方法對防治蛤蟲有明顯效果。」鄒科長介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