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節肢動物-天牛

2020-12-04 新韭菜的日記

科普:天牛

天牛是多食亞目天牛科昆蟲的總稱,咀嚼式口器,有很長的觸角,常常超過身體的長度,全世界約有超過20,000種。有一些種類屬於害蟲,其幼蟲生活於木材中,可能對樹或建築物造成危害。

牛是植食性昆蟲,會危害木本植物,大部分松、柏、柳、榆、核桃、柑橘、蘋果、桃和茶等,一部分棉、麥、玉米、高粱、甘蔗和麻等,少數木材、建築、房屋和家具等,是林業生產、作物栽培和建築木材上的主要害蟲。

鞘翅目(Coleoptera)天牛科(Cerambycidae)甲蟲,其英文俗名得自多數種的極長觸角。分布全球,但熱帶最多。長0.4~18cm,不過,若把觸角計算在內,長度可增加2~3倍。許多成蟲(如歐洲的蜂形虎天牛〔Clytus arietes〕)採花粉,體色黃、黑、橙相間,酷似黃蜂;有些虎天牛屬(Clytus)的熱帶種類貌似蟻類;非洲的大天牛(Pterognatha gigas)則像一塊帶有幾條線(伸出的觸角)的苔蘚或地衣。

天牛的種類很多,世界已知22000種,中國也有2200種左右,分布廣泛,為害普遍,幾乎每一種樹木,都受不同的天牛種類所侵害。而受害較多的樹木,像桑樹有天牛28種,柳樹楊樹有25種,柑桔類有18種,松樹有23種。天牛中數量最多、最常見的除星天牛桑天牛外,還有光肩星天牛桃紅頸天牛、白筋天牛、紅緣天牛雲斑白條天牛、竹緣虎天牛、深山天牛等。典型的天牛種類、身體呈長圓筒形,背部略扁,觸角特長,特別是比較常見的幾種,如星天牛、桑天牛、雲斑白條天牛等,它們壯碩的軀體和突出的兩角,使人意識到牛的印象。其實天牛的體形大小也頗有變異,有的觸 角較短,有的體呈卵圓形或其它形狀,有的則摹擬其它昆蟲的形象,如薔薇天牛屬、花天牛亞科很像蜂類。天牛又以色彩美麗著稱,但很多種類或多或少呈棕褐色,或以花斑排列,和樹幹的顏色相橡,而具有隱匿色或保護色的作用。

大多數天牛是大型或中型的種類,體長在15~50mm之間。但亦有很大的如大山鋸天牛,體長可達110mm,較小的如微小天牛,體長僅0.5mm。同種個體之間有時大小變異也很大,如星天牛體長19~39mm,體寬6~14mm。

天牛的幼蟲以及成蟲多喜在樹木上活動,如桑樹柳樹楊樹柑桔類、松樹等都有多種天牛種類在其繁衍。天牛中數量最多,對植被危害較大。

天牛的寄主範圍在各種類間亦有不同,很多種類如星天牛桑天牛雲斑天牛等,其食性廣泛,能加害多種不同科的植物;有的則限於同科或接近的屬,如大牙和曲牙鋸天牛為害禾本科植物,樟紅天牛為害樟樹和楠木樹。

相關焦點

  • 生物多樣性·小百科(55) | 節肢動物•斑腹蠅象:誰說蜘蛛就不...
    生物多樣性·小百科(55) | 節肢動物•斑腹蠅象:誰說蜘蛛就不可愛了! 今天要帶大家了解的是節肢動物
  • 生物多樣性·小百科(73) | 節肢動物·馬來昏蛛:森林中的「遊騎兵」
    生物多樣性·小百科(73) | 節肢動物·馬來昏蛛:森林中的「遊騎兵」 2020-09-27 11: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節肢動物 斑腹蠅象:誰說蜘蛛就不可愛了!
    斑腹蠅象 Hyllus diardi 節肢動物其實,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人類對蜘蛛這類動物有著太多的誤解。 隨著關於蜘蛛的科普知識越來越多,公眾對於蜘蛛的上述刻板印象正在改變。2017年一部名叫《小蜘蛛盧卡斯》的短動漫萌翻了全球,豆瓣評分高達9.4分,主角的原型就是跳蛛。盧卡斯的形象打破了公眾對蜘蛛的固有看法,因此迅速在網絡走紅,被媒體稱作「世界上最可愛的蜘蛛」。
  • 揭開節肢動物的起源之謎
    在西北大學,一項被譽為「行走的仙人掌」的科學發現揭開了節肢動物的起源之謎。  2011年2月24日,西北大學劉建妮教授在英國《自然》雜誌發表封面論文,內容是通過對我國雲南澄江化石庫中一種叫作「仙人掌滇蟲」的葉足動物的研究,首次初步破解了節肢動物門起源與早期演化這一長期困擾學術界的科學難題,在國際古生物學界引起了巨大反響。  這一難題當時是如何破解的?
  • 「生物多樣性百科」節肢動物斑腹蠅象:誰說蜘蛛就不可愛了!
    斑腹蠅象Hyllus diardi節肢動物,蛛形綱,蜘蛛目,跳蛛科,蠅象屬。棲息於氣候炎熱溼度較高的地區,常見於樹幹、牆壁上,以蚊、蠅等小昆蟲為食。國內目前僅在雲南和貴州有發現。照片攝於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在跳蛛科中,斑腹蠅象是大塊頭,雄蛛體長約15mm,雌蛛體長約16mm。一提起蜘蛛,很多小夥伴對蜘蛛都會有恐怖、劇毒、弒夫狂等刻板印象。
  • 【生物多樣性百科】節肢動物•先導板蟹蛛:有人說我像美少女戰士...
    今天,要帶大家了解的是節肢動物•先導板蟹蛛。  節肢動物·先導板蟹蛛  Platythomisus xiandao  節肢動物,蛛形綱,蜘蛛目,蟹蛛科,板蟹蛛屬。  2019年6月,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的學者通過形態對比和分子證據確定了在西雙版納景洪市的基諾山發現的一種板蟹蛛為新種,並將其命名為「先導板蟹蛛」,相關研究成果在國際權威動物分類學期刊《ZooKeys》上發表。  特別鳴謝:貴州省六盤水師範學院黃貴強博士對本文的指導!   黃貴強,農學博士。
  • 「行走的仙人掌」 揭開節肢動物的起源之謎
    發現「仙人掌滇蟲」已經發育出分節的附肢,但卻仍保留著柔軟的蠕形軀幹,這一確鑿的化石證據表明節肢動物附肢的分節明顯早於軀幹的分節。 節肢動物到底起源於哪一類更為低等的生物?現生動物學家曾提出過各種猜想,莫衷一是。古生物學家和進化生物學家根據寒武紀時廣泛出現的軀幹和附肢皆不分節的葉足動物化石曾推測,這些構造簡單的蠕形動物很可能是節肢動物的原始祖先。
  • 【生物多樣性百科】節肢動物·全色雲斑蛛:當我眼睛是擺設?你答對了!
    今天要帶大家了解的是節肢動物·全色雲斑蛛。  全色雲斑蛛  Cyrtophora  unicolor  節肢動物,蛛形綱,蜘蛛目,園蛛科,雲斑蛛屬。  其腹部背面前端有多個黑褐色顆粒狀凸起,有學者認為,這些凸起可能是模仿蜘蛛的眼,即假眼,從而起到迷惑其他動物的作用。  全色雲斑蛛為「守株待兔」類的蜘蛛,捕獵主要靠自己腹部末端發達的「紡器」織出的網來「網住」獵物,由於眼睛只能分辨光亮和陰影,連獵物的大概輪廓都看不見,完全就是一個活脫脫的「睜眼瞎」。  如此弱視,如何捕獵?
  • 節肢動物的觀察與解剖
    本篇主要講述以水生節肢動物蝦和陸生節肢動物蝗蟲為例,講解節肢動物的結構特徵。節肢動物是動物界中最大的一個類群,佔已知動物物種的90%以上。節肢動物身體呈現異律分節,某些體節癒合集中形成不同的體區,從而出現了頭部、胸部、腹部或頭胸部、腹部的分化。同時,附肢也開始出現分節,也是其命名為節肢動物的原因。
  • 「生物多樣性百科」節肢動物狂放巨蟹蛛:蛛如其名,就是這麼霸氣!
    今天要帶大家了解的是節肢動物狂放巨蟹蛛。狂放巨蟹蛛Heteropoda tetrica節肢動物,蛛形綱,蜘蛛目,巨蟹蛛科,巨蟹蛛屬。棲息於氣候炎熱的地區,常躲藏於地表石縫或朽木縫中,有時也會出沒於人們的居住地。
  • 節肢動物標本製作
    (還軟的原理就是讓脫水的組織吸水,所以也可以用一些其他操作還軟)2.將節肢動物標本素材注射酒精混合液如果標本素材較大就需要挖出內臟防止腐敗(去內臟時儘量不破壞外骨骼部分,切開較大的骨骼關節處的膜基本就可以),較小的可不進行此操作。3.將標本放置在展姿板上用昆蟲針將其肢體展開(展現它還有生命時的樣子,或者便於觀察的樣子最好)。
  • 「生物多樣性百科」節肢動物·甜無墊蜂:為植物傳宗接代也就是幾秒...
    美麗雲南——生物多樣性百科今天小編要帶大家了解的是節肢動物·甜無墊蜂甜無墊蜂Amegilla dulcifera>節肢動物,昆蟲綱,膜翅目,蜜蜂科,無墊蜂屬。劉光裕,在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從事科普、環境教育、民族文化與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同時也是植物、昆蟲和蜘蛛愛好者,科普作家、中科院網絡科普聯盟「啟明星」獲得者,發現了「抑制甜味」神奇植物寬葉匙羹藤。跟著小編一起來回顧一下前幾期生物多樣性百科的知識點吧!
  • 寒武紀化石揭示節肢動物早期取食模式
    來自雲南大學的消息,該校古生物研究重點實驗室張喜光教授、楊傑副研究員及其團隊成員首次發現了節肢動物系統演化中基節發生實質性變革的最早化石記錄。自寒武紀大爆發以來,節肢動物始終是化石和現生動物群的「強勢」群體。
  • 節肢動物起源圖景再添關鍵拼圖
    它被認為是科學界期盼已久的、可以揭示節肢動物起源之謎的過渡型物種,麒麟蝦的發現填補了節肢動物起源過程中關鍵的缺失環節,給生物進化論增添了一個強有力的化石證據。趙方臣介紹,奇蝦最早在澄江動物群中被發現,是體長可達兩米的頂級捕食動物,具有分節的大附肢,被認為是節肢動物祖先類型。但是,奇蝦和真節肢動物形態差異巨大,兩者之間存在著難以跨越的演化鴻溝。這一鴻溝成為探索「節肢動物起源之謎」的關鍵缺失環節。
  • 科學家初步破解節肢動物頭部演化信息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早期生命演化實驗室博士歐強,西北大學早期生命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舒德幹和德國萊比錫大學教授Georg Mayer合作,從距今5.2億年的一種寒武紀葉足動物——兇猛爪網蟲的頭部發現了非常令人振奮的珍貴信息,為破譯節肢動物的頭部演化之謎迎來了新的曙光。 葉足動物是節肢動物的近親。兇猛爪網蟲是一種原始的海生葉足動物體,長數釐米。
  • 科學網— 節肢動物起源圖景再添關鍵拼圖
    「因此,想要破解『寒武紀大爆發』之謎,科學家就需要找到動物門類起源的過渡型祖先化石。」論文通訊作者之一、南京古生物所研究員黃迪穎說。 其中,節肢動物是理解「寒武紀大爆發」的重要例證之一。 科學家在澄江動物群中發現,從寒武紀大爆發開始,節肢動物便是地球上多樣性最高、生態適應最成功的動物門類之一。
  • 地下最深節肢動物現身
    莫洛克斯族的節肢動物版本。
  • 化石記錄揭示最早節肢動物「光感保護器」
    科技日報北京8月14日電 (記者張夢然)據英國《自然》雜誌14日發表的一項演化學研究,瑞典科學家報告發現了有5400萬年歷史的大蚊眼睛化石,這是迄今已知的首個節肢動物的黑色素避光色素化石記錄。進一步分析揭示了在化石形成過程中,大蚊眼構造會發生哪些改變,而此前對其它節肢動物(如三葉蟲)化石的眼構造解讀可能需要重新評估。昆蟲和甲殼動物這類節肢動物的複眼是動物界最常見的視覺器官。複眼的演化歷史可以追溯到至少5.2億年前,研究早期樣本可以獲得對節肢動物眼睛和視力的更多認識。
  • 節肢動物源自中國華南?這下又添新證據
    (新華社/歐新)新華社倫敦9月21日電(記者張家偉)中德兩國學者在新一期英國期刊《科學報告》上發表研究說,他們發現了寒武紀(距今約5.41-4.85億年)葉足動物的一個新物種,有助進一步證明中國華南地區可能是現代葉足動物和節肢動物起源的中心。
  • 初中生物《軟體動物和節肢動物》模擬題及參考答案與解析
    4.蝗蟲和河蟹都屬於節肢動物的主要依據是( )。以下是他們記錄的部分動物,其中屬於昆蟲的是( )。《軟體動物和節肢動物》模擬題 參考答案與解析1.【答案】B。解析:田螺的身體柔軟,具有堅硬的貝殼,不分節,身體分為頭、足、內臟團三部分,屬於軟體動物,A不符合題意。烏賊的身體柔軟,貝殼退化,有腕足,屬於軟體動物,B不符合題意。蝦的身體分為頭胸部和腹部,頭胸部具有較硬的頭胸甲,是節肢動物,C符合題意。河蚌的身體柔軟,有貝殼,有腹足,屬於軟體動物,D不符合題意。4.【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