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肢動物源自中國華南?這下又添新證據

2020-12-03 新華社新媒體

圖為波蘭克拉科夫自然歷史博物館展出的一隻活蜘蛛。(新華社/歐新)

新華社倫敦9月21日電(記者張家偉)中德兩國學者在新一期英國期刊《科學報告》上發表研究說,他們發現了寒武紀(距今約5.41-4.85億年)葉足動物的一個新物種,有助進一步證明中國華南地區可能是現代葉足動物和節肢動物起源的中心。

中國地質大學和德國卡塞爾大學學者合作分析了大量化石證據後,發現了華南地區澄江生物群中葉足動物的新成員——「洪堡溫和步行蟲」。

報告通訊作者、中國地質大學的歐強教授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新葉足動物的發現,展現了早期葉足動物表皮演化的兩個極端——滇蟲演化出「甲冑戎裝」,而溫和步行蟲仍「赤身裸體」「這表明,早期葉足動物形態多樣性比我們想像得還要豐富」。

研究人員介紹,節肢動物是現今地球上最大一個動物門類,蚊蠅、蝦蟹、蜘蛛等都是人們熟知的節肢動物。現代與節肢動物親緣關係最接近的是兩類鮮為人知、具有葉瓣狀附足的動物,包括有爪動物(俗稱櫛蠶或天鵝絨蟲)和緩步動物(俗稱水熊),它們也被稱為現代葉足動物。

節肢動物的「根」在哪?它們祖先長什麼樣?學術界還沒定論。華南地區的化石產地澄江生物群、關山生物群、小石壩生物群都發現了保存完好的寒武紀葉足動物化石,它們為解決節肢動物起源難題提供了寶貴線索。許多科學家認為,現代葉足動物和節肢動物可能都起源於這些寒武紀海洋中的毛蟲狀葉足動物。

歐強說,新物種的發現不但展示了葉足動物演化多樣性,也進一步指明葉足動物乃至節肢動物起源中心可能就在華南地區。

相關焦點

  • 新研究進一步揭示華南可能是節肢動物起源中心
    新華社倫敦9月21日電(記者張家偉)中德兩國學者在新一期英國期刊《科學報告》上發表研究說,他們發現了寒武紀(距今約5.41-4.85億年)葉足動物的一個新物種,有助進一步證明中國華南地區可能是現代葉足動物和節肢動物起源的中心。
  • 科學網— 節肢動物起源圖景再添關鍵拼圖
    這些是自然界留給古生物學家的「靈魂拷問」。 5.4億年前,「寒武紀大爆發」到來,複雜多樣的生命在地球上「突然」出現,成為裡程碑式的重大生命演化事件。從達爾文開始,生命如何「突然」發生,一直是困擾科學界的重大科學謎題,也成為一代代古生物學家執著破解的難題。
  • 節肢動物起源圖景再添關鍵拼圖
    它被認為是科學界期盼已久的、可以揭示節肢動物起源之謎的過渡型物種,麒麟蝦的發現填補了節肢動物起源過程中關鍵的缺失環節,給生物進化論增添了一個強有力的化石證據。在今天,它們也是地球上個體數量最多的動物,且佔據了動物界中大約80%的物種多樣性。從人見人愛的螃蟹、小龍蝦、蝴蝶,到人人喊打的蒼蠅、蚊子等,它們都屬於節肢動物,在海、陸、空各種環境下都有它們的身影。  然而,節肢動物是怎麼演化來的?它們的祖先又長什麼樣?100多年來,科學家追尋著這一生物進化難題的答案。
  • 5億年前「麒麟蝦」揭示節肢動物起源之謎
    它被認為是科學界期盼已久的、可以揭示節肢動物起源之謎的過渡型物種,麒麟蝦的發現填補了節肢動物起源過程中關鍵的缺失環節,給生物進化論增添了一個強有力的化石證據。從人見人愛的螃蟹、小龍蝦、蝴蝶,到人人喊打的蒼蠅、蚊子等,它們都屬於節肢動物,在海、陸、空各種環境下都有它們的身影。然而,節肢動物是怎麼演化來的?它們的祖先又長什麼樣?100多年來,科學家追尋著這一生物進化難題的答案。
  • 揭開節肢動物的起源之謎
    在西北大學,一項被譽為「行走的仙人掌」的科學發現揭開了節肢動物的起源之謎。  2011年2月24日,西北大學劉建妮教授在英國《自然》雜誌發表封面論文,內容是通過對我國雲南澄江化石庫中一種叫作「仙人掌滇蟲」的葉足動物的研究,首次初步破解了節肢動物門起源與早期演化這一長期困擾學術界的科學難題,在國際古生物學界引起了巨大反響。  這一難題當時是如何破解的?
  • 「行走的仙人掌」 揭開節肢動物的起源之謎
    在我國雲南地區的澄江化石庫,保存了非常精美的軟軀體的構造,就像蚯蚓一樣的生物甚至節肢動物身上的卵都可以保存,所以它被譽為探索寒武紀生命大爆發最佳的一個窗口。 節肢動物的起源和多樣性分異問題,長期以來一直是學術界努力探索的熱點及焦點問題,而想要揭示節肢動物起源的奧秘及演化歷程,除了分子生物學和解剖學所給出的間接證據外,更需要已滅絕了的「葉足動物」提供直接的化石實證。
  • 中科院團隊新成果!五億年前的 「蝦」被發現,揭開節肢動物起源之謎
    今天,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宣布發現了一種形似蝦一樣的動物化石——「麒麟蝦」,該化石來自5億多年前,身體兼具真節肢動物和節肢動物祖先類型的多種特徵,是打開節肢動物起源之謎的過渡型物種,為生物進化論增添了實證。這項最新研究成果發表在英國《自然》雜誌上。
  • 科學家初步破解節肢動物頭部演化信息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早期生命演化實驗室博士歐強,西北大學早期生命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舒德幹和德國萊比錫大學教授Georg Mayer合作,從距今5.2億年的一種寒武紀葉足動物——兇猛爪網蟲的頭部發現了非常令人振奮的珍貴信息,為破譯節肢動物的頭部演化之謎迎來了新的曙光。 葉足動物是節肢動物的近親。兇猛爪網蟲是一種原始的海生葉足動物體,長數釐米。
  • 寒武紀化石揭示節肢動物早期取食模式
    來自雲南大學的消息,該校古生物研究重點實驗室張喜光教授、楊傑副研究員及其團隊成員首次發現了節肢動物系統演化中基節發生實質性變革的最早化石記錄。自寒武紀大爆發以來,節肢動物始終是化石和現生動物群的「強勢」群體。
  • 一場虛擬解剖發現5億年前節肢動物頭部秘密
    這些看似普通的「石頭」,記錄了距今5.18億年前的寒武紀大爆發時期,節肢動物等諸多後生動物門類曾有過的繁盛景象。        1984年7月,侯先光研究員發現,這些層層疊疊的古老化石,為揭示5億多年前的寒武紀大爆發提供了極其珍貴的證據。已入選「世界自然遺產」的澄江生物群,被譽為「二十世紀最驚人的科學發現之一」,為早期生命科學研究開闢了一個重要的創新領域。
  • 中國科學家發現的「五億歲的奇特生物」填補了節肢動物進化鏈
    但研究人員最近發現,這還不是它最奇怪的地方。 這些肉莖支撐著複眼,安裝在一個半圓形的融合頭盾上。這種微小的海獸還有一個關節連接的上半身,15個關節和脊椎尖端的四肢,以及可能被用來捕捉獵物的向上彎曲的大「手臂」。 其中一些特徵與其他古代節肢動物的化石是分開的,這些節肢動物是一種有外骨骼、分節體和有關節腿的無脊椎動物。
  • 化石記錄揭示最早節肢動物「光感保護器」
    科技日報北京8月14日電 (記者張夢然)據英國《自然》雜誌14日發表的一項演化學研究,瑞典科學家報告發現了有5400萬年歷史的大蚊眼睛化石,這是迄今已知的首個節肢動物的黑色素避光色素化石記錄。進一步分析揭示了在化石形成過程中,大蚊眼構造會發生哪些改變,而此前對其它節肢動物(如三葉蟲)化石的眼構造解讀可能需要重新評估。昆蟲和甲殼動物這類節肢動物的複眼是動物界最常見的視覺器官。複眼的演化歷史可以追溯到至少5.2億年前,研究早期樣本可以獲得對節肢動物眼睛和視力的更多認識。
  • 寒武紀撫仙湖蟲類再現原始節肢動物形態
    新華社昆明8月9日電(記者嶽冉冉)撫仙湖蟲類是生存在寒武紀早期的原始節肢動物,包括撫仙湖蟲、澄江蝦等若干屬種。雲南大學與英國劍橋大學學者共同完成的撫仙湖蟲類綜述成果於近日發表在了美國《細胞》出版集團子刊《當代生物學》上。
  • 節肢動物的觀察與解剖
    本篇主要講述以水生節肢動物蝦和陸生節肢動物蝗蟲為例,講解節肢動物的結構特徵。節肢動物是動物界中最大的一個類群,佔已知動物物種的90%以上。節肢動物身體呈現異律分節,某些體節癒合集中形成不同的體區,從而出現了頭部、胸部、腹部或頭胸部、腹部的分化。同時,附肢也開始出現分節,也是其命名為節肢動物的原因。
  • 首次揭秘5億年前澄江節肢動物頭部口板特徵
    本次發表的論文藉助了顯微CT及計算機三維復原手段,首次揭示了寒武紀大附肢類節肢動物——迷人林喬利蟲頭部保存的口板等精細結構。 早期節肢動物精細結構只能分支分析推測 節肢動物是顯生宙以來地球上物種多樣性最高的動物門類。
  • 中科院團隊新發現!五億年前化石「麒麟蝦」揭開節肢動物起源之謎
    這一裡程碑式的重大生命演化事件,被稱為「寒武紀大爆發」。從達爾文開始,寒武紀大爆發一直是困擾科學界的重大科學謎題。達爾文在《物種起源》裡就特別提到,複雜動物在寒武紀突然出現是對進化論的巨大挑戰。1984年,由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科學家在雲南發現的「澄江動物群」更加凸顯了寒武紀大爆發的突發性,將「達爾文的困惑」推向頂點。
  • 解開節肢動物起源之謎 中國科學家發現「麒麟蝦」化石
    解開節肢動物起源之謎,我科學家發現「麒麟蝦」化石科技日報訊 (記者陳磊)節肢動物怎樣演化而來?它們的祖先又長什麼樣?這一生物進化的百年謎題或被中國科學家解開。近日,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科研團隊在全球首次發現了一種5億多年前的蝦形化石,其長相奇異,有五隻眼睛,身體嵌合了多種動物的形態特徵。該過渡型物種被命名為「章氏麒麟蝦」,是我國雲南澄江動物群又一重大科學發現,為解答 「節肢動物起源之謎」提供了重要的化石證據,為生物進化論增添了實證。11月5日,《自然》雜誌發表了這一研究成果。從寒武紀大爆發開始,節肢動物便是地球上最成功的動物之一。
  • 中國科學家發現「麒麟蝦」化石 解開節肢動物起源之謎
    科技日報訊 (記者陳磊)節肢動物怎樣演化而來?它們的祖先又長什麼樣?這一生物進化的百年謎題或被中國科學家解開。近日,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科研團隊在全球首次發現了一種5億多年前的蝦形化石,其長相奇異,有五隻眼睛,身體嵌合了多種動物的形態特徵。
  • 解開節肢動物起源之謎,我科學家發現「麒麟蝦」化石
    節肢動物怎樣演化而來?它們的祖先又長什麼樣?這一生物進化的百年謎題或被中國科學家解開。近日,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科研團隊在全球首次發現了一種5億多年前的蝦形化石,其長相奇異,有五隻眼睛,身體嵌合了多種動物的形態特徵。
  • 五眼「麒麟蝦」提供節肢動物進化新線索
    圖片:黃迪穎、曾晗 章氏麒麟蝦正模標本 圖片:黃迪穎、曾晗 11月5日,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人員發表於《自然》雜誌的一篇論文中報導了一種節肢動物的化石,這種節肢動物的身體構造集合了不同種類節肢動物的特徵,如五個有眼柄的複眼、和奇蝦類似的前附肢、完全節肢化的軀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