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波蘭克拉科夫自然歷史博物館展出的一隻活蜘蛛。(新華社/歐新)
新華社倫敦9月21日電(記者張家偉)中德兩國學者在新一期英國期刊《科學報告》上發表研究說,他們發現了寒武紀(距今約5.41-4.85億年)葉足動物的一個新物種,有助進一步證明中國華南地區可能是現代葉足動物和節肢動物起源的中心。
中國地質大學和德國卡塞爾大學學者合作分析了大量化石證據後,發現了華南地區澄江生物群中葉足動物的新成員——「洪堡溫和步行蟲」。
報告通訊作者、中國地質大學的歐強教授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新葉足動物的發現,展現了早期葉足動物表皮演化的兩個極端——滇蟲演化出「甲冑戎裝」,而溫和步行蟲仍「赤身裸體」「這表明,早期葉足動物形態多樣性比我們想像得還要豐富」。
研究人員介紹,節肢動物是現今地球上最大一個動物門類,蚊蠅、蝦蟹、蜘蛛等都是人們熟知的節肢動物。現代與節肢動物親緣關係最接近的是兩類鮮為人知、具有葉瓣狀附足的動物,包括有爪動物(俗稱櫛蠶或天鵝絨蟲)和緩步動物(俗稱水熊),它們也被稱為現代葉足動物。
節肢動物的「根」在哪?它們祖先長什麼樣?學術界還沒定論。華南地區的化石產地澄江生物群、關山生物群、小石壩生物群都發現了保存完好的寒武紀葉足動物化石,它們為解決節肢動物起源難題提供了寶貴線索。許多科學家認為,現代葉足動物和節肢動物可能都起源於這些寒武紀海洋中的毛蟲狀葉足動物。
歐強說,新物種的發現不但展示了葉足動物演化多樣性,也進一步指明葉足動物乃至節肢動物起源中心可能就在華南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