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鴻亮:高考奪魁 回報好心人「牛爺爺」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7月30日 18:20 來源:央視國際
劉洪亮
好心人「牛爺爺」
牛爺爺不善言辭 和資助的孩子們在一起話也不多
《希望》
貧兒高考奪魁 回報好心人「牛爺爺」
[內容速覽]
在河南襄城,有一個叫劉鴻亮的貧困學生在這次高考中以636分的高分一舉奪魁,而出身貧寒卻意志堅強的他的背後,卻有一個老人在默默資助著他,這位老人不僅資助劉鴻亮,還有80多個貧困學生。老人不顧輿論的誤解和家庭的不幸,在重重壓力下,只希望他所資助的孩子將來能有出息,將來能夠回報社會。
[詳細內容]
這是一份特殊的高考成績單,是由河南省襄城縣教育局統計的,成績單上考上大學的33個孩子,是由同一個資助人資助的,這上面不僅有孩子們的高考成績,還有他們的家庭狀況和受資助的情況。
在家庭狀況這一欄的表述中,基本上都用到了單親、孤兒、貧困這三個詞語。我們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劉鴻亮就在這份名單上,他的家庭狀況是單親、貧困,今年他參加高考的成績是636分。
現在,劉鴻亮生活在一個有80多個孩子的大家庭裡,這些孩子都來自貧困家庭,接受同一個人的資助。目前,30畝地的菸葉,是資助人和孩子們最大的經濟來源。快到收菸葉的時候了,格外不能掉以輕心。只要不下雨,孩子們幾乎天天都要到地裡來看一看。
孩子們的生活很儉樸,吃上一頓韭菜豆腐餡兒的餃子就算改善生活了。平時孩子們分成幾個小組,輪流做飯,碰上包餃子這樣的大工程,就要大夥齊上陣了。
韭菜豆腐餡兒的餃子,他們能吃得這麼興高採烈、津津有味。不難看出,雖然經濟條件差一點 ,這個大家庭中的孩子都仍然很樂觀,劉鴻亮更是個積極向上、性格開朗的孩子。那麼,劉鴻亮是怎麼來到這個大家庭中的呢?資助他們的人又是誰呢?一切還得從兩年前劉鴻亮家的那場變故說起。
劉鴻亮家住在河南魯山縣張官營鎮榆樹灣村,離他現在生活的襄城縣有100多公裡。
劉鴻亮家的房子是兩年前塌掉的。那時候,劉鴻亮的奶奶和爸爸相繼去世,考上大學的哥哥沒錢上學,當兵去了;家裡的債務還沒還清,媽媽又得了膽結石需要做手術,正在上高二、離大學夢只有一步之遙的劉鴻亮放棄了希望,主動退了學。走出學校的時候,劉鴻亮心裡很難受,他說,不是說用痛苦這個詞語就能表達清楚他當時的心情,那種感覺很深刻,讓他永遠忘不了。
輟學後的劉鴻亮一直在家鄉魯山縣城打工,他賣過冰棒、打過散工、也到建築工地扛過水泥包。相信知識能改變命運的他,一直沒有放棄重新回到學校的夢想。
2005年的夏天,同學告訴他從電視上看到隔壁襄城縣有個叫牛志遠的人,專門資助貧困家庭的孩子上學。劉鴻亮趕緊從報紙上找到了牛志遠的聯繫方式,打電話給牛爺爺說他想上學。
劉鴻亮本來沒有多少把握,只是不願意放過任何能上學的機會,沒想到電話一接通,對方爽快地答應了。很快,劉宏亮來到襄城縣,見到了這位重新點燃他希望的牛爺爺。
來到襄城,劉鴻亮才知道,牛爺爺資助的貧困孩子有幾十個,為了不給爺爺添麻煩,他決定自己去聯繫上學的事。
班主任張老師說,劉鴻亮開始來的時候,就是靠自信取得校長的認可,不然學校不會中途接學生的。當時劉鴻亮說我不會讓你失望的,我會通過努力給學校爭得榮譽。
劉鴻亮信誓旦旦要給學校爭榮譽,可是到學校沒幾天,張老師就發現,班級的考評分經常被莫名其妙地扣掉,而罪魁禍首就是劉鴻亮。原來,劉鴻亮夏天就一件布衫,一個背心,洗了沒衣服穿,學校又不讓穿背心,就老扣分。
了解到劉鴻亮家庭困難,襄城高中不僅沒有收取他的借讀費,連學費和住宿費也免了。這樣,再每個月從牛爺爺那裡領上150塊錢生活費,劉鴻亮重新開始了高中生活。今年,劉鴻亮參加高考,考了636分,遠遠超過了重點大學的分數線。他告訴記者,他想報中山大學臨床醫學專業。
劉鴻亮覺得這樣的成績,不是特別的優秀,像他這樣的情況應該拿出特別特別優秀的成績來回報爺爺。而牛志遠爺爺覺得還是比較滿意的。
在採訪的過程中,我們發現,老牛其實是個不善言辭、不太會表達自己的人。說實話,和許多大企業家比起來,老牛所做的一切或許並不起眼,可他是竭盡全力在資助這些孩子們上學,正因為這樣,老牛在2006年當選為「感動中國」候選人物。
因為做善事,老牛出名了。村民說,太知道牛志遠了,他專門辦好事。當然也有人說,老牛是為了迅速擴大自己的資助成就,沽名釣譽,只挑成績好的高中生來資助。牛志遠說,其實在他資助的學生中有初中生,也有小學生,不是光高中生,如果都是挑的好學生,絕對不會有考500來分的,他是根據貧困的條件來資助的。
由於現在媒體關注得多了,老牛出名了,來得孩子也多了,老牛的壓力也大了。以前是老牛去學校找貧困孩子來資助,現在,是越來越多像劉鴻亮這樣找上門來的孩子。
孩子多了,需要的錢就更多。從前老牛的主業是做銅像,這兩年銅價大漲,掙不上錢了,當地政府專門批給他的30畝煙地就成了老牛和80多個孩子的主要經濟來源。
牛志遠說,今年河南大旱,一般的烤菸都不太好,所以經濟隨著跟不上。即使菸葉收成好,加上在煙地裡套種的紅薯,30畝地也只能掙10多萬塊錢,可光今年考上的33個大學生,就得十五六萬學費,另外還有上初中的、上高中的和去年考上大學的。總共80多個孩子,這點錢還差得遠呢。
越來越多的學費讓牛志遠一籌莫展;而輿論的誤解,家庭的不幸,他該何去何從?老牛的孫女,三歲時因為車禍傷到了大腦,那時候,老牛剛剛找來了三十九個貧困學生,準備資助他們。如果拿錢出來給孫女治病,那三十九個孩子就會再次輟學,老牛出人意料地選擇了供這些孩子上學,而沒給孫女一分錢治療費。由於沒錢治療,孫女落下肢體殘疾,語言和智力也只相當於兩歲的孩子。兒媳婦孫秀芳流著淚說,好多人問她恨父親嗎?她都不知道怎麼回答,他是她愛人的父親,孩子的爺爺,她都不知道怎樣才能去恨他。牛志遠說,當時因為孫女她已經成那個樣了,為了救一個孩子,少救幾十個孩子,拋棄一個,能救幾十個孩子還是值得的。但是對親孫女有歉疚。提起孫女,他眼睛潮溼了。
做銅像生意好的時候,老牛的資產曾經超過40萬,在當地很是富裕。可這些年,他把錢都花在了別人的孩子身上,自己兒子結婚沒房子,孫女有病治不起。對於他的做法,很多人不理解。村裡人有說他是傻子,有那條件買個小車多得勁,但牛志遠想:人總是一天吃三頓飯,好賴知足,人住房子,好賴知足,只要下雨不淋頭就可以。他覺得他追求的跟別人想的不一樣,用自己的力量培養大學生,使他們將來在社會上起作用,他認為比樓房、小車好得多。
因為孫女的事,大兒子七年來一直沒和老牛講話,而老牛似乎也不善於表達情感,連跟這些受資助的孩子們看起來也不特別親近。可是,每當碰見最難過或者最高興的事,孩子們首先會想到告訴爺爺。劉鴻亮說,其實牛爺爺對我們的關愛真的是很深,但是爺爺確實很辛苦,很多時候我們總是看到爺爺一個人在屋裡面坐在那吸菸,他在想著孩子們的學費。
爺爺的苦心孩子們都明白。朱志豪是去年考上大學的,去年和他一起考上大學的孩子一共有17個,為了讓他們順利入學,當時牛爺爺也很犯難。最後,在「圓夢行動」的資助下,17個孩子最終走進了大學校園。今年為了幫爺爺減輕負擔,朱志豪提出在暑假裡辦個補習班,掙點錢。朱志豪說,家裡的弟弟妹妹一天一天的逐漸增多,爺爺勞累程度也一天一天加劇。
朱志豪是孤兒,1999年來到牛爺爺家裡,是牛爺爺資助的第一個孩子。上了大學,志豪依然過得很節儉,業餘時間他除了勤工儉學,還參加了網上的愛心社團。志豪告訴大家,貧困大學生都可以直接在學校申請助學貸款,每人每年最多能貸到6000塊錢。而且表現優異的話,還可以申請各種獎學金。這樣,爺爺的負擔就輕多了。這天下午,他帶大家到縣城裡,想為開補習班租間教室。由於種種原因,他們沒有租成,他們商量幹點別的事。
這天,劉鴻亮的哥哥為了給弟弟湊學費,專程從部隊趕回家。劉鴻亮決定在收菸葉前回家看看,也讓媽媽和哥哥放心。
家裡的房子倒塌後,媽媽一直寄住在舅舅家淘汰的老房子裡。趕上連雨天,老房子漏雨,把被子都泡了。媽媽有白內障和嚴重的關節炎,眼睛看不見、腿腳也不利索,等兒子們回來,才能曬曬被子。
劉鴻亮說,之所以報考中山大學的臨床醫學專業,有兩個原因,一是為了給媽媽看病,另外就是想治好牛爺爺家的小妹妹。
7月19日,劉鴻亮被中山大學網上錄取。牛爺爺家33個考上大學的孩子都打算申請助學貸款。
責編:李興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