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光年的外太空正在「能量收集」,外星文明已經耗盡了恆星?

2020-12-04 最炫科技館

中國的「天眼」系統自從成立以來已經接收到了很多外太空傳來的信號,雖然沒有確定位置,但是人類也已經發現了很多超級星球的存在。美國的克卜勒望遠鏡也在做著相同的任務,而且已經有了成果。最新發現,美國在1500光年外發現了這些詭異現象,這到底說明了什麼呢,小編來告訴你。

這件詭異的事情就是在外太空發現了一個亮度忽明忽暗的恆星。根據定律,如果恆星變暗的是周期性的,就說明在其周圍存在行星圍繞它公轉,但是這顆恆星是忽明忽暗變化的,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科學家們也提出了很多猜想,請各位看官們分析:

第一種猜測是有行星遮蓋恆星導致忽明忽暗。拿我們的太陽系舉例,木星作為太陽系最大的行星,其直徑和太陽比起來也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木星的遮擋根本不會影響太陽的亮度,而且也不會影響太陽變暗的程度,所以現在科學家們無法從這個假設上得出恆星忽明忽暗的原因。

第二種猜想是會不會那顆行星的體積比較大呢,這種猜想很快也被刷了下去。根據萬有引力定律和焦耳定律,如果質量很大的行星和恆星的距離會很接近。這時因為恆星巨大的能量爆發,行星自身的內核會燃燒導致行星被燒成一個空架子。那時候整個行星都將不復存在又何談繼續運轉呢?

那麼真實原因是什麼呢?科學家們提出了第三種猜想:戴森雲。這是一種能量收集器理論。戴森認為,高等文明會逐步消耗行星的能量,沒有能量的文明無法延續就必須吸取恆星的能量。吸收恆星能量的裝置比如地球上的太陽能收集板被叫做能量收集器,被吸收少量能量的恆星表面會形成戴森雲,被大量吸收能量的恆星表面就會形成戴森球,而正是這些覆蓋物才導致那顆恆星的亮度忽明忽暗。

若是按照第三種猜測的話,是說外星文明已經耗盡了恆星,然後在外太空收集能量嗎?小編認為,目前人類觀測到的事情其實已經過去了很長時間,因為不能實時接收信號,所以對於當前人類的時間內外太空發生的事情並不明朗。換句話說,我們目前看到的外太空是幾年甚至幾百年,幾千年前的外太空了,所以這些猜測還真說不準真假。那不知道你們對於外星文明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交流溝通哦!

相關焦點

  • 1500年前已利用恆星能量,處於二級文明?
    人類探索外太空以及尋找宜居星球的腳步從來都沒有停止過,從古人追求的羽化升仙到現代人追尋的星際旅行,都飽含了對於外太空和地外世界的嚮往。研究人員一一排除了各種自然現象造成的可能性之後,有人提出了一個大膽的假設,這很可能是有高等文明收集恆星能量所造成的。
  • 二級文明有可能已經出現,距地球約1500光年,人類是喜還是憂?
    當然,科學家們最期待的是發現外星文明,但是通過觀察和尋找類地行星,我們不能確定在一個星系或類地行星上會有智能文明。當科學家們對用這種方法發現外星文明沒有太大期望時,一個偉大的發現重新燃起了科學家們的希望。在用克卜勒望遠鏡尋找行星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了一顆特殊的恆星」塔比星「,它位於天鵝座,離我們大約1500光年。正如我們前面所說,克卜勒通過改變恆星的亮度來尋找恆星。
  • 1840光年外的塔比星疑似有Ⅱ型外星文明正在建造戴森球
    Ⅱ型文明:該文明能夠收集整個恆星系統的能源。Ⅲ型文明:該文明可以掌控整個銀河系的能源而為其所用。人類文明發展到0.7級已經成為地球的絕對主宰。文明發展到Ⅱ型文明階段,已經能跨星際生存,文明大概率不會滅絕。至少人類現知的一切自然、人為的手段,都無法觸及Ⅱ型文明的一根毫毛。
  • 1840光年外的塔比星疑似有Ⅱ型外星文明正在建造戴森球
    在1964年,在「戴森球」的基礎上,前蘇聯天文學家尼古拉·卡爾達舍夫,設想了星際文明的的等級。Ⅰ型文明:母星文明,意味著該文明可以主宰這顆行星以及周圍衛星能源的總和。地球文明目前約處於0.7級文明的狀態。Ⅱ型文明:該文明能夠收集整個恆星系統的能源。Ⅲ型文明:該文明可以掌控整個銀河系的能源而為其所用。
  • 1500光年外,二級文明或已出現,科學家的推測讓 人害怕
    1500光年外,二級文明或已出現,科學家的推測讓 人害怕憑藉聰慧的大腦以及無與倫比的肢體優勢,人類一步步走到了食物鏈的頂端,建立了文明,成為了「碾壓」其他生物的地球霸主。光年左右,一個叫「塔比星」(tabby star)的恆星透露出一絲讓人難以理解的古怪。
  • 1500光年外,二級文明或已出現,科學家的推測讓人害怕
    光年左右,一個叫「塔比星」(tabby star)的恆星透露出一絲讓人難以理解的古怪。二級文明指的是,能夠利用母星所在恆星系恆星能源的文明,而戴森球就是科學家們設想出來的,二級文明所使用的一種收集恆星能量的裝置。
  • 1500光年外, 二級文明或已出現, 科學家的推測讓人害怕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更好的研究和區分外星文明,蘇聯天文學家尼古拉·卡爾達舍夫在1964年提出了卡爾達舍夫等級,將文明按照可使用能量的多少,共分為三個等級,由低到高依次是一級、二級其中一級文明指的是,每秒能夠產生10的16次方瓦供文明發展活動的能量,大約和地球每秒接受的太陽能差不多。
  • 100多顆恆星突然消失!科學推測:或是外星文明建造的戴森球導致
    紅巨星根據恆星形成和演化的理論,太陽這樣的恆星,在主序星時期大概有110億年,主要參與氫與氦的聚變,這樣內部溫度就會逐漸升高, 目前得知太陽的內部溫度約為1500萬度。由此可見,那100多顆突然消失的恆星在短短半個世紀是不可能發生演化的。所以,科學家們又就有了一個新的推測,認為消失可能與外星文明有關。
  • 外星文明藏在哪裡?科學家發現可疑證據,它們可能在竊取恆星能量
    被認為是外星文明存在的證據。,並且在數十億年甚至是上百億年中,恆星都可以一直穩定地提供能量,而KIC 8462852這顆恆星的存在似乎就是外星文明存在的證據,首先,這顆恆星周圍沒有其他行星,可能已經被外星文明清除,也有可能正是因為這顆恆星周圍沒有行星,外星文明才會選擇這顆恆星。
  • 外星信號已經到來
    他可能來自於恆星爆炸,也可能來自於外星某種智能裝置。3.信號的發射設備改變,三次接收到的信號相同,但頻率不同。對此,也讓我們想起了霍金曾在一部紀錄片中說道:「有朝一日,我們可能會收到這樣一個行星發來的信號,但我們在回答時應提高警惕。
  • 1500光年外發現疑似「戴森球」的存在?我們旁邊就有二級文明?
    這就意味著宇宙中大概率會有其他文明的存在,可是如果真的存在,為什麼我們沒有發現一個呢?為了找到地外文明,我們發出了信號,還將人類的有關信息發送到了宇宙裡,到現在我們還沒有接到任何回應。在1500光年之外,有一個星系叫天鵝座,這裡有一顆叫做塔比星的恆星。這裡可能有我們正在尋找的外星文明,因為距離我們太遠了,所以我們只能用克卜勒太空望遠鏡觀測。
  • 1500光年外發現疑似「戴森球」的存在?我們旁邊就有二級文明?
    這就意味著宇宙中大概率會有其他文明的存在,可是如果真的存在,為什麼我們沒有發現一個呢?為了找到地外文明,我們發出了信號,還將人類的有關信息發送到了宇宙裡,到現在我們還沒有接到任何回應。2、在近一個世紀的尋找中,我們也並不是一無所獲。在1500光年之外,有一個星系叫天鵝座,這裡有一顆叫做塔比星的恆星。
  • 人類收集郵票,外星人收集恆星?外太空高級生命用這種方法應對宇宙...
    人類收集郵票,外星人收集恆星?現在充滿恆星的星系已被證實會相互遠離(儘管星系內的恆星不會這樣),更糟糕的是,他們的擴張速度正在加快。對於我們遙遠的後代來說,即使是一個像哈勃一樣的太空望遠鏡,也會總有一天變成一筆糟糕的投資,因為大多數星系都離我們太遠了,超出瞭望遠鏡的觀察距離。這當然會讓未來的天文學家感到沮喪。但是外星人可能會把宇宙的這種逐漸變得稀薄的情況看作是生存的威脅。
  • 比人類更高級文明已經出現?距地球1840光年,引科學家關注
    今天我們要看的就是比人類更高級文明已經出現?距地球1840光年,引科學家緊張關注。其實上世紀60年代,著名科學家戴森,提出了「戴森球」理論,簡單來說,就是通過人造裝置,將太陽給包圍起來,太陽的能量無法向外釋放,只能源源不斷的供給地球。按照戴森的推測,若宇宙中一個文明的等級達到了二級,他們就可以建造戴森球,從自己所在的恆星系統中汲取能量,實現科技的飛速發展。
  • 在天鵝座發現疑似超級外星能量站,揭示外星高端文明或將不遠
    」的天文學家傑森·賴特(Jason Wright)在論文中說道:「克卜勒望遠鏡除了可以探測外星行星,還有可能探測到外星文明建造的巨型空間設施。」為此,他們正在申請使用綠岸天文望遠鏡觀測KIC8462852。那是一架位於美國西維吉尼亞的直徑100米的大型射電望遠鏡。如果1480光年外有高端文明,它們也許會發出某些可以被射電望遠鏡陣捕捉到的特定電波。
  • 宇宙已有二級文明?1500光年外,科學家發現不合理星系!
    在近一個世紀的堅持中,我們也並不是一無所獲,距離地球1500光年外,有一星系叫做天鵝座,在這裡面有一顆叫做塔比星的恆星。在這裡或許有著我們從來沒有發現過的外星文明,他們並不是不存在,只不過是距離地球太遠了。
  • 1500光年外有一顆「好動」的星球,科學家:或許已建立了二級文明
    所以宇宙中極大可能存在其他文明。人們之所以困惑於這一點,是因為人類探索了上半年,始終沒有找到外星生物。人類在探索的過程中,還發射了很多地球信號,可始終杳無音信,沒有任何回答。雖然沒有得到我們想要的答案,但並不意味著我們一無所獲,科學家發現在距離地球1500光年之外的地方,有一個星系名為
  • 太陽能量耗盡,這顆離地球4光年的恆星或許是地球最後的能量來源
    眾所周知,地球上的生命生存所需要的能量全都是太陽提供的,太陽是一顆恆星,能自主進行將氫原子轉化成氦原子的核聚變反應,這個過程會釋放大量的能量,這些能量一部分用來支撐著自己巨大的體積,另一部分用於照亮和溫暖常年圍繞著它旋轉的行星。
  • 建造戴森球,掌控恆星能源的外星高等文明,銀河系中可能存在嗎?
    「戴森球」是上世紀60年代美國物理學家弗裡曼·戴森提出的假說,即一個足夠發達的外星文明如果想完全控制本星系的所有能源,可以選擇建造一個極其巨大的球面建築,將整個恆星都包在裡面。按照卡爾達肖夫指數,這種外星文明掌控的能源高達4×10^26 W,已經達到II型文明,即恆星文明階段!那麼人類能操控的能源有多少呢?本質上說,人類使用的所有能源都來自於地球表面接受的太陽輻射。
  • 系外恆星光度突降3% 被疑為高級外星文明舉動所致
    塔比星距離地球1480光年,直徑是太陽的1.6倍,質量是太陽的1.2倍,是天鵝座的一顆普通恆星。  1964年,蘇聯天文學家尼古拉·卡爾達舍夫(Nikolai Kardashev)設想了外星文明的等級,通過掌握不同能量控制技術進行文明等級的劃分。  類型I :行星系文明,該文明能夠完全收集利用其所在行星的能源。  類型II :恆星系文明,該文明能夠完全收集利用其所在恆星系統的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