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克儀器:藥物粉體比表面積測定——why and how?

2020-11-26 儀器信息網

藥物粉體是70-80%固體製劑以及部分液體製劑的基礎單元,藥物粉體加工成型的工藝性及產品質量都極大的受到藥物粉體性質的影響和制約,無論在分散、填充、混合等過程中,還是在配方、過程設計與量產中,藥物粉體性質都與產品質量、性能和工藝等息息相關,直接決定藥物的最終療效。

藥物粉體的比表面積就是備受關注的顆粒性質之一。藥物粉體的比表面積直接影響其顆粒粒徑、溶解度和溶出度等性質,在一定條件下,同等重量藥物粉體的比表面積越大顆粒粒徑則越小,溶解和溶出速度也相應加快,通過對藥物粉體比表面積的控制,還可使其達到很好的均勻度和流動性,保證藥物含量分布均勻。

Radha R.Vippagunta等人曾進行了三種原料藥API無定形含量、比表面積、流動性與輥壓成型的相關性研究 [1]。實驗均採用相同組分但不同批次的API進行無定形含量、比表面積、流動性和輥壓測試,實驗結果表明:隨著API無定形含量增大,其比表面積增大,而藥物粉體的流動性和輥壓成型的片劑質量卻相應變差;當無定形含量增大到一定比例後,藥物粉體的比表面積會隨無定形含量的增大而減小;純無定形API的比表面積最小,且很難輥壓成型。Smirnova I等人則是對藥物載體二氧化矽氣凝膠在提高難溶藥物溶出速率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研究[2]。研究表明二氧化矽氣凝膠的比表面積越大則藥物擔載量越大,藥物經過氣凝膠的擔載後溶出速率顯著提高。綜上所述,藥物粉體的比表面積對控制藥物性能非常重要,因此在美國藥典USP<846>,日本藥典JP 3.02,歐洲藥典Ph. Eur. 2.9.26和2020年版《中國藥典》通用技術0991中,都明確規定了藥物粉體比表面積的測定方法。

比表面積是什麼?

通常被廣泛使用的概念是表面積或外表面積,指物質暴露在外所有表面的面積之和,單位是平方米(㎡)。而比表面積指的是單位質量物質的表面積,單位是平方米/克(㎡/g),即物質的外表面積除以該物質的質量。

藥物粉體的比表面積測試

藥物粉體比表面積的分析測試方法有很多種,其中氣體物理吸附法是最成熟和通用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測算出某種氣體分子在藥物粉體表面形成完整單分子吸附層的吸附量,乘以每個分子的覆蓋面積即得到藥物粉體的總表面積,再除以藥物粉體的質量得到比表面積。

在藥物粉體的氣體物理吸附測試中,藥物粉體被稱為吸附劑,被藥物粉體吸附的氣體稱為吸附質。原則上只要和藥物粉體不發生化學反應的氣體均可用作吸附氣體,目前使用最為廣泛的吸附氣體是氮氣。氣體分子在藥物粉體表面形成完整單分子吸附層的吸附量需要通過處理吸附等溫線數據求出,在各國藥典中都明確指出吸附等溫線的測定方法分為動態流動法和靜態體積法,其中靜態體積法是通用的測定比表面積的方法。

比如麥克儀器公司的TriStar系列(如圖1所示)和Gemini VII系列(如圖2所示)兩款靜態體積法氣體物理吸附儀就能夠為各類藥物粉體提供高精度、高效率和高標準的比表面積測試。由於藥物粉體在生產和貯存過程中表面可吸附其它氣體或蒸汽,因此在測定前一般需要採用真空或流動脫氣法在脫氣站(如圖3所示)上選擇合適的溫度和時間對藥物粉體進行脫氣預處理,以確保比表面積結果的精密度和準確度。另外,TriStar系列和Gemini VII系列氣體物理吸附儀還可配置滿足21 CFR Part 11要求的confirm版本軟體,其驗證、安全、審計追蹤、報告等功能可有效確保數據的安全性、真實性和完整性。

圖1 TriStar系列氣體物理吸附儀示意圖

       

圖2 Gemini VII系列氣體物理吸附儀示意圖

圖3 脫氣站示意圖:左為流動法脫氣站,右為真空法脫氣站

麥克儀器應用的三個典型場景

1. 原料藥API的比表面積測定

原料藥是用於藥品製造中的一種物質或物質的混合物,在疾病的診斷、治療、症狀緩解、處理或疾病的預防中有藥理活性或其他直接作用,或者能影響機體的功能或結構。為了表徵某種原料藥的比表面積,使用麥克儀器公司的Tristar系列氣體物理吸附儀對其進行了77K(液氮溫度)下的氮氣吸附等溫線測試。該原料藥在相對壓力

0.994時的平衡吸附量僅8.7205 cm3/g STP;使用B.E.T方程處理該吸附等溫線,通過計算可得到該原料藥的比表面積為4.9453 m2/g,線性相關係數為0.9999(如圖4所示)。

 

圖4:某原料藥的B.E.T比表面積計算結果

2. 藥物輔料硬脂酸鎂的比表面積測定

硬脂酸鎂是新型藥用輔料,可作固體製劑的成膜包衣材料、膠體液體製劑的增稠劑、混懸劑等。使用麥克儀器公司的Tristar系列氣體物理吸附儀對其進行77K(液氮溫度)下的氮氣吸附等溫線測試,在相對壓力0.05-0.3區間內線性測試了11個點,選擇其中3個點,使用B.E.T方程計算出該硬脂酸鎂的比表面積為1.1251m2/g,線性相關係數為0.9999(如圖5所示)。

圖5:硬脂酸鎂的B.E.T比表面積計算結果

3. 藥物製劑纈沙坦的比表面積測定

纈沙坦是一款血管緊張素II受體拮抗劑抗高血壓類藥物,同樣使用麥克儀器公司的Tristar系列氣體物理吸附儀對其進行77K(液氮溫度)下的氮氣吸附等溫線測試,在相對壓力0.05-0.3區間內線性測試了11個點,選擇其中3個點,使用B.E.T方程計算出該纈沙坦的比表面積為4.6611m2/g,線性相關係數為0.9999(如圖6所示)。

圖6:纈沙坦的B.E.T比表面積計算結果

總之,藥物粉體的比表面積是需要關注的重要參數之一,直接影響藥物粉體的均勻性、流動性、溶解度和溶出度等性能,進而影響藥物在體內的崩解、溶解和吸收。研究和掌握藥物粉體的比表面積對製備出高性能的藥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根據藥典中的明確規定,可以通過氣體物理吸附的靜態體積法測試出藥物粉體在液氮溫度下的氮氣吸附等溫線,再結合B.E.T方程即可精確計算出其比表面積,便於對藥物粉體/顆粒的性能進行初步預測,提高整體效率,優化產品質量。

參考文獻:

【1】 Radha R. Vippagunta, Changkang Pan, et. al., Application of surface area measurement for identifying the source of batch-to-batch variation in processability, Pharmaceutical Development and Technology, 2009; 14(5): 492–498

【2】 Smirnova I , Suttiruengwong S , Seiler M , et al. Dissolution Rate Enhancement by Adsorption of Poorly Soluble Drugs on Hydrophilic Silica Aerogels[J]. Pharmaceutical Development and Technology, 2005, 9(4):443-452.

作者:

謝雨

麥克儀器高級應用工程師

相關焦點

  • 結合USP談談實驗室中常見的藥物粉體流動性測定方法
    有時也採用傾斜法:在繞水平軸慢速迴轉的圓筒容器內加入佔其容積的1/2-1/3的粉體,當粉體的表面產生滑動時,測定其表面的傾斜角。休止角可以用量角器直接測定,也可以根據粉體層的高度和圓盤半徑計算而得,即tanθ=高度/半徑。
  • 比表面積測定方法及標準簡介
    粉體材料表面的特徵,無論從基礎理論或技術應用的角度看,都是至關重要的。超細粉體的表面特徵常用比表面積及孔徑分布來表徵。隨著超細粉體材料和納米材料的迅猛發展,生產和應用各種超微氧化鋅、氧化鋁、碳酸鈣、鈷酸鋰、錳酸鋰、碳黑、石墨等幾乎所有粉體材料的領域都需測定產品的比表面積。
  • 2016山東醫療衛生藥學備考:粉體粒子
    粉體粒子的大小是粉體的基礎性質,粉體粒子愈小,比表面積愈大,其溶解度、吸附性、附著性、粉體的密度、孔隙率、流動性等都隨之發生明顯變化。1、粒子大小(粒子徑):粉體的粒子大小也稱粒度,粒子大小可用粒徑表示:(1)幾何學徑:即在光學顯微鏡或電子顯微鏡下觀察粒子幾何形狀所確定的粒子徑。
  • 粉體流變技術前來救駕
    點擊下方視頻,產品專家將為你詳細介紹粉體流變技術在溼法制粒中的應用:工藝研發過程中主要存在兩個問題。首先,溼法制粒通常是一個中間步驟,確定製粒終點通常涉及到多個批次的處理,直至得到最終產品。粉體一旦離開制粒機,處理過程中的性能無法與顆粒性能直接關聯,因此考察與加工過程相匹配的性能變得十分困難。
  • 李文龍:中藥粉體技術的發展與挑戰
    對於流動性較差的中藥粉體,通過粉體改性等技術可增加其流動性,以達到較高的生物利用度。杜焰等採用主成分分析法表徵中藥粉體的流動性,改變了單獨依賴休止角表徵流動性的方法,對於評價中藥粉體流動性形成了客觀標準。中藥粉體的流動性質參數及其測定方法詳見表2。
  • 解讀2020藥典比表面積新增章節 這些儀器五星標註
    為什麼中國藥典要新增比表面積測定法的章節?首先,比表面積是粉體藥用輔料的一項重要功能性指標。例如在預防和治療疾病方面具有巨大潛力的藥物緩釋研究就經常用到多孔材料,如COFS材料就是一種具有藥物負載及緩釋效果的材料,適當地提升該材料比表面和孔容,就有可能在確保良好藥物緩釋性能的前提下,提升其載藥量。
  • IPB 2019麥克儀器為您展現優秀的粉體表徵解決方案
    粉體決定了大量日常產品的性能,並在多達80%的工業過程中廣泛使用,因此能夠良好地理解粉體性能是必不可少的。美國麥克儀器公司是材料表徵解決方案的全球知名供應商,在密度、比表面積及孔隙度、粒度及粒形、粉體表徵、催化劑表徵及工藝開發等五個核心領域擁有先進的儀器和應用技術。2018年6月戰略收購英國富瑞曼科技有限公司。
  • 粉體粒度檢測方法及選擇原則
    粒度大小及分布是粉體最受關注的指標,而這些數據都需要通過各種粒度檢測方法獲得,因此,客觀真實地反映粉體的粒度分布是至關重要的。1、常用的粉體粒度檢測方法(1)篩分①絲網篩基本原理:通過一套篩框大小有一定比例,篩孔寬度和篩絲直徑都按標準製造的篩子組對粉體進行篩分,稱重各粒級,可得粒度分布和重量累積粒度分布。測定範圍:38-7950μm。
  • 二氧化矽等矽產品比表面積的測定分析
    (比表面積測試由潤之Rise系列全自動氮吸附二氧化矽專用比表面積測試儀測試。二氧化矽比表面積測定儀專業生產廠家-濟南潤之科技有限公司,測試精度高,重複性好,售後服務完善)。二氧化矽的比表面積是很重要的參數,在生產控制中扮演重要角色,也是衡量和判定矽粉品質的標準參數,所以比表面積的測試顯得必不可少。
  • 崔福德教授專欄:粉體技術在藥物固體製劑中的應用及展望
    4月9日上午9:30,崔福德教授將做客儀器信息網公益網絡講堂,帶來《藥物粉體的流動性及其測定方法》的視頻直播報告,歡迎網友們報名預約聽課名額粉體的第一性質有:粒子的形狀、大小、表面粗糙度,比表面積等,是粉體的最基本性質,這些性質的變化直接影響粉體的第二性質。粉體的第二性質有:密度、空隙率、吸溼性、潤溼性、粘附性、凝聚性 、流動性、充填性、壓縮成形性等。也有把與工藝過程相關的性質,如流動性,充填性,壓縮成形性叫粉體的第三性質。粒徑是粉體的最基本性質,粒徑的改變影響著粉體的所有性質。
  • 楊正紅:氮吸附儀表徵藥物超低比表面積的技術突破
    藥物粉體是大部分藥物製劑的主體,其療效不僅取決於藥物的種類,而且很大程度上還取決於組成藥劑的粉體性能,包括粒度、形狀、表面特性等各類參數。藥物粉體的比表面積和孔徑關係到粉末顆粒的粒徑、吸溼性、溶解度、溶出度和壓實度等性能,而且最終影響到藥物的生物利用度。
  • 解析新版《中國藥典》比表面積測定法
    2020年版《中國藥典》將進一步完善藥品標準的檢測項目,全面提升藥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國家藥典委員會發布的「關於《中國藥典》2020年版四部通則增修訂內容(第二批)的公示」顯示,《中國藥典》2020年版四部通則第二批增修訂的理化分析內容,包含比表面積測定法、固體密度測定法、相對密度測定法、高效液相色譜法和汞和砷元素形態及其價態測定法。
  • 水泥比表面積測定方法
    2.水泥的比表面積,主要是根據通過一定空隙率的水泥層的空氣流速來測定。因為對一定空隙率的水泥層,其中空隙的數量和大小是水泥顆粒,比表面積的函數,也決定了空氣流過水泥層的速度,因此根據空氣流速即可計算比表面積。二、儀器 3.試驗儀器採用透氣儀,儀器的裝置見圖1、2和圖3。其構造主要包活四個部分。
  • 藥物輔料硬脂酸鎂的比表面積測定
    直接影響著藥物的壓片特性、固體藥物的體內降解和溶解特性。在本文中,作者使用了美國麥克儀器公司的TriStar II系列儀器對某公司生產的硬脂酸鎂材料進行了物理吸附測試,對材料的BET比表面積進行分析。 美國麥克儀器公司的TriStar II系列儀器採用的是靜態容積法進行材料的物理吸附測試。儀器內部是一個封閉的系統,當氣體進入到儀器內部歧管後,會被定量分配到樣品管中。
  • 2017執業西藥一備考技巧:固體製劑——粉體學
    粉體的粒子大小與粒度分布 粉體的粒子大小是粉體的基本性質,它對粉體的溶解性、可壓性、密度、流動性等均有顯著影響,從而影響藥物的溶出與吸收 粉體的密度   (1)
  • 粉體材料的孔隙率和密度
    粉體材料的孔隙率和密度 由於粉體粒子表面粗糙,形狀不規則,在堆積時,粒子與粒子間必有空隙,而且有些粒子本身又有裂縫和孔隙,所以粉體的體積包括粉體自身的體積、粉體粒子間的空隙和粒子內的孔隙,故表示方式較多,相應的就有多種粉體孔隙率及密度的表示法
  • 比表面積檢測方法比較
    以下為正文:隨著材料技術的不斷發展,比表面積的測定有著廣泛的應用。對顆粒材料來講,比表面積逐漸成為與粒徑同等重要的物理性能。比表面積測試方法主要分為:吸附法、透氣法和其它方法。其中吸附法比較常用且精度較高;透氣法是根據透氣速率不同來確定粉體比表面積大小,比表面測試範圍和精度很有限;其它比表面積測試方法有粒度估算法、顯微鏡觀測估算法,已很少使用。因此,下面小編著重介紹一下吸附法測試粉體比表面積。
  • 溫石棉比表面積測定方法
    溫石棉比表面積測定方法 發布日期:1987-07-01 本標準適用於機選石棉比表面積的測定,測量範圍為20~400dm2/g。 如果試樣中含有過多非纖維狀顆粒雜和,則測不出穩定的結果。 1 方法概述 本方法是根據定量空氣透過空隙度一定的試樣層所需時間來測定試樣的比表面積。
  • 解析比表面積測試儀測量方法影響因素
    多孔物比表面積的測量,無論在科研還是工業生產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一般比表面積大、活性大的多孔物,吸附能力強。測定比表面積方法有氣體吸附法和溶液吸附法兩類。測試方法 動態法 動態法是將待測粉體樣品裝在U型的樣品管內,使含有一定比例吸附質的混合氣體流過樣品,根據吸附前後氣體濃度變化來確定被測樣品對吸附質分子(N2)的吸附量;靜態法根據確定吸附吸附量方法的不同分為重量法和容量法;重量法是根據吸附前後樣品重量變化來確定被測樣品對吸附質分子(N2)的吸附量,由於解析度低、準確度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