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手指短而粗,終身必忙碌。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2021-01-21 老胡說三農

如果照此說法,「手指長而細」的人,就不忙碌了。

老胡仔細端詳了一下自己的手:十指纖細,還挺修長。不過,老胡活了半輩子了,居然沒有消停過一天!——在外需要工作;回到家還需要洗衣做飯。

如果根據老胡自己的經歷來說,這種說法是沒有任何道理的!

不說我自己吧!就說說我的一個初中同學。

我這位初中同學姓賀,比我大一歲。指頭短而粗。儘管他沒有考上高中,但因他叔叔是某地方國營煤礦的礦長,所以,早早就參加了工作。賀同學參加工作後,先在生產一線鍛鍊了半年,半年後就調到了礦務辦公室工作。因他的文化程度不高,也做不了多少辦公室的工作。因此,基本上就是辦公室的「閒臣」,什麼事兒都不用做。他就這樣悠閒地在煤礦上混了二十多年。後來,煤礦進行了改制,並且,他的叔叔也早已退休。於是,他下崗了。雖然下崗了,但他的兒子成了某小學的校長,於是,他被安排在了他兒子所在小學的門衛室看大門。並且,看大門的是三個人。因此,他的日子也挺消閒的。現如今,他都五十多歲了,一輩子也沒出過什麼力。可謂是快活逍遙了半輩子。由此可見,「手指短而粗」的人也未必會終身忙碌的。

前些年,興起過看手相。於是,老胡也買了一本看手相的書。如果比照書上的理論,老胡應該是「有福之人」!但半輩子過去了,老胡竟然不知道啥叫「享福」!所以,在一次賣廢品時,老胡就把那本手相書給當廢品賣了。因為在老胡看來,這樣的書籍本身就是廢品。

「命運」這個東西的確是存在的。但單憑一雙手去斷定一個人的一生未免有些牽強甚至武斷!因此,對於這種說法是萬萬不能相信的。如果有誰一定要相信,那他真真的愚蠢到家了。

好啦!就說這麼多吧!總而言之,言而總之,一言一蔽之,慨而括之,這句農村俗語是沒有任何道理的!如果說它荒誕不經,應該也不為過!因此,千萬別去相信這樣的說辭。無論手指長成什麼形狀,恐怕與「忙碌」與「不忙碌」沒有半點兒關係。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手指短而粗,終身必忙碌,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手指短而粗,終身必忙碌」。這句話是有很好的道理的。大家知道,勞動創造了人類,人類沒有勞動,就沒有人類了。人類是在勞動過程中形成的。人類是勞動的結果。所以說這句話是非常有科學道理的。那麼,手指的皮層、肌肉和筋脈等等也就十分強壯,手指在勞動過程中就越來越粗壯。由於手指的骨頭是已經生長定性了的,不會過度地長長,因此,手指只會變粗。所以越愛勞動的人,手指是十分粗壯的。~~農村熱愛勞動的人,一般都是手指十分粗糙而又粗壯,手指也非常的短。並且上面傷痕累累,老繭縱橫。這就是農村勞動人民的手,是一雙勤勞的手。
  • 農村俗語手指短又粗,一生勞碌命,你怎麼認為
    手指短又粗,一生勞碌命,從字面上很好理解這句話的意思,一個人的手指短而且手指粗的話,那麼這個人一定是辛勞度日,正日為了生活而忙碌,那麼這句話可信嗎?有哪幾種情況會讓我們的手指變得又粗又短呢?本人認為不完全可信,手指變短變粗可能會有以下幾種原因:1、遺傳因素,我們每個人的手型如何和遺傳有很大的關係,比如,父親和母親兩個人手型都是短又粗,孩子手型也一定是又短又粗,相反父母手指都比較纖細,那麼孩子手型一定也是纖細型的,不可能出現短又粗的情況,除非後天影響。
  • 農村俗語「男怕屬雞,女怕屬羊」是啥意思?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在農村中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人的屬相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男怕屬雞,女怕屬羊」,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男佔二五八,女佔三六九」是什麼意思?老話有道理嗎?
    在農村中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新生兒的出生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男佔二五八,女佔三六九」,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住了抬轎房,家敗人也亡」,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住了抬轎房,家敗人也亡」啥意思?有道理嗎?農村蓋房子可是大事情,一方面現在能給批塊宅基地很不容易,而且蓋房建設成本也很高,蓋好一棟二層房子要是沒有二十來萬根本不可能;另一方面蓋房時要考慮很多,既要有好的房屋戶型,更要有好的風水,因為農村人對於這個比較講究。
  • 農村俗語「有雨山戴帽,無雨山沒腰」,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都說「俗語能改變人」,這句話並非空穴來風,這是因為俗語當中蘊含著眾多為人處世的道理,這些俗語是前輩們智慧的結晶 ,他們用自己的人生經歷創造出來的道理,其目的非常簡單,就是希望後人們能懂得其中理,將來在遇到同樣問題時,不至於到達措手不及的地步,所以我們大家一定要對俗語引起重視。
  • 農村俗語「屋內添瓦,財走人敗」是什麼意思?有什麼道理嗎?
    今天我們要聊的這句俗語就是「屋內添瓦,財走人敗」。一起來看看:農村俗語「屋內添瓦,財走人敗」是什麼意思?有什麼道理嗎?看看各位網友怎麼說?@一品小十六我認為這句老話說的是,不要在房屋完好的情況下隨意改動房屋結構,任意擴建加高,這樣不利於安全。很多家庭後期條件變好,就想著在房屋原框架基礎上再加高,或者再拓寬,這樣就有可能造成危險。
  • 農村俗語「一鬥窮二鬥富,三鬥四鬥賣豆腐」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中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手上的紋路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一鬥窮二鬥富,三鬥四鬥賣豆腐」,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驢耳朵長馬耳朵短,騾子耳朵聽滿疃」啥意思?有道理嗎
    導語:農村俗語「驢耳朵長馬耳朵短,騾子耳朵聽滿疃」啥意思?有道理嗎「驢耳朵長馬耳朵短,騾子耳朵聽滿疃」這句農村老話,就是說驢、馬、騾這三種家畜,雖然外形上有所區別,聽力都非常不錯,所以用以寓意人的聽力好。
  • 農村俗語「報喪鳥進家必生病,燕子進家必富貴」這話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裡,很多的農民都會覺得一些景象是關係到家裡的運勢,就像在農村裡,很多的農民在蓋房子的時候都是喜歡找人看下風水,畢竟房子對於農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很多的情況下都是關係到農民的運勢問題,在蓋房子的時候大門要足夠大,而且房子的格局也是要完美,這些都是農民心目中的理想房子,很多的時候,農民還是相信所謂的自然現象,就比如這句俗語就是和農民的運勢有關係
  • 農村俗語「看著娘的腳後跟,便知閨女三四分」,是什麼意思?
    結婚對於男女來說都是終身大事,俗話說「一親壞,九代敗」,這裡的「一親」就是指「妻子」,對於男人來說,娶一個好老婆真的太重要了,好的老婆能旺夫、能旺家。但是,怎麼找到賢惠的妻子呢?今天的老俗語就能告訴你答案,這句俗語是古人世世代代的經驗總結。
  • 農村老話:「家財萬貫,帶毛的不算」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語言的魅力除了妙筆生花和能言善辯之外,樸實之語自有其魅力所在——這次,就讓小編帶你走進農村俗語,體會質樸言語的美。俗語一:賣了麥子買蒸籠,不吃饅頭爭口氣這句話和「幸福是奮鬥出來的」的意思有些不謀而合,只有靠個人努力種田收麥,才能由農田走向「蒸籠」。
  • 農村俗語「秋分日晴,萬物不生」有什麼特殊含義,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秋分日晴,萬物不生」有什麼特殊含義,有道理嗎?很多小夥伴相信都應該有聽過一些農村的老話,這些話一般來說都十分的好理解,這些話正是所謂的農村屬俗語。農村俗語也是農村的農民老一輩人一直總結的生活經驗,其中涉及到一些地理和氣節的知識,蘊含著一些大道理,直到現在我們聽到這些農村的俗語還可以受益匪淺。那麼小慄今天就和大家聊一下其中的一句農村俗語「秋分日晴,萬物不生」,那麼這句俗語有什麼特殊含義,又有道理嗎?一般到了秋天,就是收穫的季節,所以這個時候農民一般來說都特別忙。
  • 農村俗語「一九一場雪,豬狗不吃黑」是啥意思?老話有道理嗎?
    一九是數九後的第一個九天,從一九開始,天氣會越來越冷,到三九、四九時氣溫達到最低點,在農村中關於一九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一九一場雪,豬狗不吃黑」,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話放到現在還有道理嗎?數九,又被人們稱作是冬九九,是老百姓記錄寒冬到暖春的方法。數九從冬至節氣開始,每9天為一個單位,從一九開始,到九九結束,一共81天的時間。
  • 臘月將至,農村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臘月最為一年的結尾,在農村中關於臘月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臘月和正月有什麼禁忌呢?臘月忌尾:臘月是每年的最後一個月,農村老人還常常把臘月叫做「歲尾」,作為結尾的一個月份,在農村有很多關於臘月的講究,人們認為,有些事情在進入到臘月後就不能再做,只有平平安安地將這一年送走,我們才會順順利利迎接新的一年,那麼臘月有哪些事情不能做呢?
  • 農村俗語:燕知寒門,狗知新婿,說的是什麼意思呢?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燕知寒門,狗知新婿,說的是什麼意思呢?有道理嗎?農村俗語和農諺是農民經過長期的生產生活的經驗總結,可以說這些俗語和農諺在科技發達的今天仍然有很強的指導意義,更何況有許多科學發現其實質就來源於生活和大自然對人類的啟示而研究發明成功的,因此,農村俗語和農諺應該標註為通俗科學理論的標籤加以發揚光大,並服務於實際生產生活需要。
  • 農村俗語「白露水、毒死人,寒露水、救世人」,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白露水、毒死人,寒露水、救世人」,啥意思?有道理嗎?在古代,二十四節氣的作用十分重要,是古人用來預知天氣、表徵物候的重要手段,古人把二十四節氣的這些重要作用,用一些言簡意賅,朗朗上口的俗語、諺語來進行概括,讓其更方便流傳於後世,很多至今依然很有道理。白露,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中的其中之一,這一天是全年中,氣候溫差變化最大的一天,也是又暖轉涼的一個節點。
  • 農村俗語「牛年二龍來降水,四馬齊出保太平」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農耕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牛年二龍來降水,四馬齊出保太平」,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話還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四大硬,四大嫩,四大傻」是些什麼,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四大硬,四大嫩,四大傻」是些什麼,有道理嗎?農村有一些特別有意思農村俗語,而這些俗語是農村文化的一種,也是人們的日常生活經驗。那麼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聊一聊其中的一句農村,它也是所謂的農村順口溜「四大硬,四大嫩,四大傻,四不摸」。
  • 農村俗語:七不葬父,八不葬母,是啥意思,有什麼道理?
    在農村的人生活久了的話,就知道一些農村的特色,而在城裡是沒有見過的這些,其實也可以說是祖先們留下來的一些規矩,需要後人去遵守吧,經常會把這些些規矩濃縮成了農村的俗語,告訴後人他們該怎麼做?其實這些事祖先智慧的結晶,從這些詞語中可以了解農民的一些想法,還有農村的情況,下面就有三句俗語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聽過?有什麼道理呢?小夥伴們,隨小編去看看這三句是什麼吧!1.冬不坐石頭,夏不坐木,相信聽了的人都能夠非常理解這句話的意思,說的就是在冬天不能坐石頭,在夏天不能坐木頭,怎麼會有這種說法?我們可以知道在農村人嗎?幹活幹累了就隨地而坐,經常都是些石頭或者木頭,甚至是席地而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