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可能永遠不會知道第一個咖啡烘焙機是什麼時候問世的,不過幾乎可以肯定是從日常使用的烹飪設備進化而來的。
最開始,把豆子盛好放在滾燙的煤塊上或明火上,偶爾晃一晃、攪一攪,確保豆子變成棕色。不過,這種方式僅能勉強完成任務,因為會經常出現表面燒焦、豆心夾生的狀況。
15世紀初,波斯出現了第一個專用咖啡烘焙機。烤盤就如同一個漏勺(儘管只有一個孔),把它放在明火坑或者火盆上,烘一把豆子只夠喝一次的。那會兒人們已經認識到對流和良好通風在烘焙過程中的重要性。
在16世紀又產生了進一步的改進,最終出現了受奧斯曼帝國啟發的長柄煎鍋,有密封的蓋子和一個長長的把兒,長把兒可以用來攪動鍋裡的豆子。
到17世紀,圓柱形烘焙機出現在倫敦,以埃爾福德的白口鐵機器為例,人們評價它讓「烘豆子跟玩兒似的」(烘焙從此不再困難),著實是一個巨大的技術飛躍,也讓烘焙咖啡豆從一體力活(一般都是僱童工)變身為「高大上」的技術活。
(18世紀維也納大街上烘豆子)
到了19世紀,烘焙逐漸變得職業化,也慢慢形成了專門進行烘焙的工廠。但是,當時烘焙機的生產能力極低,還不能進行大規模的烘焙生產。
進入20世紀後,烘焙工業才發展起來。為了提高生產效率,不光要提高單次的烘焙量,還要縮短單次的烘焙時間,因此對烘焙室(生豆放入的地方)直接加熱的機型就顯得效率低了,這種機型如果火力太旺容易造成燒焦或烘焙不勻。
(20世紀初義大利街頭烘焙咖啡豆)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有人發明了熱風式烘焙機,這種機型既能讓熱源遠離烘焙室,也能將其產生的高溫熱風快速送往烘焙室,這樣既能解決了燒焦與烘焙不勻的問題,又加快了烘焙速度。之後不久,人們又發明了一款熱效率更高的烘焙機——半直火半熱風式烘焙機。
這種烘焙機結合了直火式和熱風式的優點,是目前商用咖啡機的主流,也是目前最流行也是最好掌控的咖啡烘焙方式。我公司烘焙機採用的就是這種加熱方式,它的優點是,既避免了火焰直接接觸到咖啡豆,還增加了抽風和排風的設備,將烘焙容器外面的熱空氣導入烘焙室中提升烘焙效率,同時又能將咖啡豆脫落的銀皮吸出來,這樣不僅提高了安全性,而且在保證咖啡香氣和風味的同時,兼具一定的均衡感和層次感。
以上就是咖啡烘焙機的發展史,你了解了嗎?
地址:南陽市信臣路68號聯繫
電話:15688198588
溫馨提示: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
查看更多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