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鬆性椎體骨折不癒合 (Kummel 病) 的處理

2021-01-14 丁香園

骨質疏鬆性椎體骨折在老年人群中較為多見,和其他骨折類似,其也存在骨折不癒合的概率。這類骨折不癒合通常被臨床醫生所忽視。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楊惠林教授等人近期在Spine 雜誌的中國脊柱專刊上就骨質疏鬆性椎體骨折不癒合的處理進行了系統的回顧,現將內容介紹如下。

骨質疏鬆性椎體骨折不癒合由Kummel等人在1895年首先介紹,並以Kummel的名字命名。其典型特徵是輕微脊柱外傷,傷後數周至數月無症狀,再往後出現症狀,及持續進展的後凸畸形。目前臨床上有很多專用名詞用於特異性的診斷該疾病,大部分均和脊柱椎體內的真空徵相關。

骨質疏鬆性椎體骨折(OVF)不癒合的影像學表現和診斷

目前臨床上診斷OVF骨折不癒合的標準仍有較多爭議。OVF骨折不癒合的發展分為三個階段:1.椎體完整或僅有輕微骨折壓縮;2.在人體持續運動過程中,椎體塌陷,形成裂隙;3.椎體要鎖,後壁突出,壓迫脊髓,導致腰背部疼痛或者下肢癱瘓。

Maldague等人在1978年首先介紹OVF不癒合,其典型特徵是影像學上在椎體內有一橫行的氣體密度裂隙。隨著影像學技術的進步,目前對OVF骨折不癒合的診斷已經得到很大的改進。文獻報導,X片,CT,MRI等診斷椎體裂隙徵的準確性分別為14%,64%,96%。OVF骨折不癒合的典型特徵是在MRI上壓縮椎體T2相上線性高密度,在增強MRI上可見椎體內未增強的裂隙區域。

有研究認為,椎體骨折不癒合的原因是椎體骨折後裂隙內真空區域有氣體填充,而後氣體填充被液體填充替代,導致在MRI上出現特徵性的T2相高信號影。病理學檢查報告證實,椎體裂隙內填充物以漿液性滲出和壞死的肉芽組織為主。

Toyone發現,新鮮的椎體壓縮骨折很少出現裂隙徵,而骨折不癒合椎體及骨折後持續活動的患者容易出現椎體裂隙徵。Lane等人在椎體成形術中發現,MRI診斷椎體內裂隙徵的假陽性率可以高達30%左右。

Tsujio等人的研究發現,保守治療OVF後6月出現骨折不癒合的概率是13.5%,和椎體骨折不癒合相關的危險因素包括:胸腰段脊柱骨折,脊柱中柱骨折,骨折椎體在MRI T2相上高信號或者彌散的低信號。

椎體骨折不癒合的處理

開放手術

OVF不癒合的治療目標是緩解腰背部疼痛,預防骨折不癒合椎體進一步塌陷,糾正和預防脊柱後凸畸形。OVF骨折不癒合在臨床中通常很少得到及時和正確地診斷。這類患者對傳統的保守治療方案,如臥床休息,服用止痛藥物及佩戴支具等反應性較差。既往採取開放手術以解決上述問題。

但是一個比較棘手的問題是,骨質疏鬆的患者脊柱螺釘的把持力較差,因而脊柱骨折較難癒合。同時,有些老年患者合併較多的內科疾病,不適合進行開放手術。因此,臨床上無神經症狀的椎體骨折不癒合患者仍是開放手術治療的相對禁忌症。其他微創的治療方案目前仍需要進一步的討論。

椎體成形術

椎體成形術治療OVF骨折不癒合方面的效果令人滿意。但也有一些研究發現,對椎體骨折不癒合的患者行椎體成形術治療後,患者疼痛緩解和日常功能恢復方面較無骨折不癒合的椎體成形術患者更差,並且在術後持續隨訪時,脊柱的後凸畸形和高度均有所丟失。Garfin等人認為上述情況可能和椎體成形術時骨折不癒合椎體裂隙部位支撐不足有關。

另一個和骨折不癒合相關的椎體成形術併發症是骨水泥的高漏出率。文獻報導椎體骨折不癒合患者行椎體成形術的骨水泥漏出率在50%以上,最高的可達75%,其中以椎間盤內的漏出為主,致命性的漏出,如椎體周圍靜脈叢,硬膜,椎間孔等得比例也不低。造成OVF骨折不癒合患者高骨水泥滲出率的原因可能是椎體內的裂隙和骨水泥注入時的低粘稠度。

椎體後凸成形術

Lane等人發現,在椎體成形術中,骨折不癒合椎體得到充分填充的患者術後的疼痛緩解更明顯,這可能和骨水泥填充充分得到更好的椎體穩定性相關。據此理論,椎體後凸成形術在治療OVF骨折不癒合方面較單純的椎體成形術有更多地理論優勢。通過在骨折椎體節段內創造空腔,可以更好的回覆椎體高度和預防骨水泥滲漏。

Wang等人報導27例椎體骨折不癒合患者行後凸成形術治療效果良好。Yang等人報導21例Kummell病患者行後凸成形術後,在隨訪終點時仍能維持滿意的椎體高度復位。目前臨床大部分文獻均支持,採用椎體後凸成形術治療OVF骨折不癒合是一項有效,可行的技術方案;同時研究還發現,對這類患者,採用球囊擴張可以將椎體骨水泥滲漏率降低至較低的水平。

但和無骨折不癒合的患者相比,骨水泥滲出仍處於較高水平,因此有學者建議,這類患者在術前應當進行仔細的CT評估,以了解骨折不癒合的椎體裂隙處於何處,其與椎體後壁的關係等,以便在術中有計劃的減少骨水泥滲漏所可能造成的嚴重併發症機率。

目前有較多文獻報導介紹了預防骨水泥滲漏的手術技巧。最為重要的一點仍是,在骨水泥粘稠度較高時進行注射。何時是粘稠度最好的時間點,一般推薦在攪拌的盤子內骨水泥無流動,類似麵團,捏骨水泥時不沾手,從注射器內緩慢推出時,骨水泥可以連續不斷裂。達到麵團器的骨水泥材料可以填塞大部分的椎體周圍靜脈。

要預防不同方向的滲出有不同的方法。如,預防椎體前壁的骨水泥滲出,可按兩步法進行注射,第一步,可使用麵團中,晚期的骨水泥進行注射,以阻塞前側的椎體裂隙;第二部,使用麵團早期,或粘稠期的骨水泥進行注射,以達到充分的填充。對椎體後壁有破損的患者,在注射骨水泥時進行持續的透視,觀察到骨水泥接近椎體後緣的1/4。

若椎體外側壁有破損,先採用球囊進行擴張,取出球囊,注入粘稠期的骨水泥,再伸入球囊進行擴張以填充椎體邊緣。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椎體骨折不癒合的患者通常壓縮都比較嚴重,採用球囊過度擴張骨折椎體可以導致原先的缺損區域反而增加,因此對這類患者,球囊擴張需適度。

總結

OVF骨折不癒合的具體機制目前仍不清楚。OVF骨折不癒合採取傳統的治療方案進行治療時效果較差,需要外科手術介入。目前可供選擇的治療方案中,椎體後凸成形術是療效最佳的一種,該方法簡單,安全,有效,可以作為治療Kummel病的首選方案。


相關焦點

  • 關注骨質疏鬆性骨折(椎體/髖部骨折)術後骨折癒合
    骨質疏鬆性骨折指受到輕微創傷或日常活動中即發生的骨折,是骨質疏鬆症的嚴重後果。骨質疏鬆性骨折的常見部位是椎體、髖部等[1]。國內基於影像學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骨質疏鬆性骨折的發生率隨增齡上升,65歲以上人群發生率最高;50歲以上女性椎體骨折患病率約為15%,50歲以後椎體骨折的患病率隨增齡而漸增,80歲以上女性椎體骨折患病率可高達36. 6%[2]。
  • 骨質疏鬆患者打個噴嚏就椎體壓縮性骨折了?
    骨質疏鬆症的發病率很高,但是許多人都沒把這個病當回事,其實它的危害遠遠超乎想像,有的患者可能就是打一個小小的噴嚏,都有可能發生椎體壓縮性骨折!目前,骨質疏鬆症已經成為我國中老年人群的重要健康問題。那這類患者是不是更容易發生椎體骨折呢?
  • 骨松性骨折治療新策略
    骨質疏鬆(OP)是以骨量減少和骨組織微結構惡化為特徵的疾病,可導致骨脆性和骨折風險增加。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日益加劇,骨質疏鬆性骨折已成為危害老年人健康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其中,骨質疏鬆性椎體壓縮性骨折(OVCF)最為常見,可引起急慢性疼痛,並使殘疾和死亡風險增加,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和身心健康。過去對於此類骨折,我們通常採取保守治療、傳統開放手術、椎體內固定等治療方法。
  • 靜悄悄的殺手——骨質疏鬆症
    骨質疏鬆性骨折的常見部位是椎體、髖部、前臂遠端、肱骨近端和骨盆等,其中最常見的是椎體骨折。 骨質疏鬆性骨折的危害巨大,是老年患者致殘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發生髖部骨折後1年之內,20%患者會死於各種併發症,約50%患者致殘,生活質量明顯下降。
  • ISCD和IOF關於骨質疏鬆骨折風險評估(FRAX)臨床應用的共識
    跌倒是骨折的危險因素,但在目前的FRAX模型下不能作為一個輸入變量。有經常跌倒病史的患者的骨折風險可能被低估,但目前尚無法將其量化。既往骨折的次數與未來骨折風險之間有一定相關性,FRAX可低估有多次骨折史患者的骨折概率。既往椎體骨折的嚴重程度與未來骨折風險相關,FRAX可低估既往嚴重椎體骨折患者的骨折概率。
  • 骨質疏鬆的人,3種食物多吃,利於骨質疏鬆恢復
    但,骨骼其實還是非常脆弱的,非常容易被某些外界的不確定因素給侵犯,誘發骨質疏鬆的出現。骨質疏與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等並稱為老年人的四大慢性疾病。但數據顯示,最近這幾年骨質疏鬆這種病不再專找老年人"下手"了,一部分年輕人也是這種病的下手對象了,如果不做好相應的養護防護工作,就易讓骨質疏鬆的程度變得越來越重。
  • 骨質疏鬆患者如何正確預防骨折發生?
    有很多患者詢問:「骨質疏鬆了到底是運動呢?還是不運動?」今天就讓空軍軍醫大學唐都醫院神經外科脊柱組李維新主任來為大家解答。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我們之前也講過骨質疏鬆症的最大危害是容易引發骨折,最常見的就是骨質疏鬆椎體壓縮性骨折,這種脆性骨折會因為一個小動作,比如一個噴嚏、摔一跤、咳嗽等等,這些不經意的動作都有可能造成這種骨折。不運動?
  • 防治骨質疏鬆常見誤區 |骨質疏鬆症|骨密度|內分泌|防治|疾病|骨折...
    擅長嚴重骨折微創治療、骨科疼痛現代治療、骨質疏鬆症及老年性關節炎綜合管理、難癒合創面綜合治療、足踝疾病及運動損傷關節鏡微創治療、踇外翻微創治療、複雜肢體畸形現代治療等。骨質疏鬆骨質疏鬆是一種全身性代謝性骨病,主要是由於各種原因造成骨量丟失與骨密度降低、骨組織微結構破壞、骨脆性增加,導致患者容易出現骨折。
  • 骨質疏鬆性骨折是否與高亞精胺水平有關?| ENDO2019
    骨質疏鬆性骨折是否與高亞精胺水平有關?一直以來,醫生們通過異常活動、骨擦音、X光片或CT等手段來判斷患者是否發生骨折,目前還沒有一種血清標誌物能夠幫助確定骨折,來自韓國的研究人員開展了為期10年的深入研究,發現了相關的血清學標誌物,未來對骨折的診斷可能會有更多的手段方法可選。小編將本研究報告整理如下。
  • 沉默Hoxa9基因可促進脛骨骨折後的成骨分化及骨折癒合
    方法:①體外實驗:在成骨誘導培養基中培養小鼠骨髓間充質幹細胞,分別進行Hoxa9基因被shHoxa9沉默或被MSCV-Hoxa9過表達處理;②體內實驗:構建脛骨骨折模型大鼠,分別用Hoxa9和shHoxa9幹預。
  • 世界骨質疏鬆日 醫生教你看懂骨質疏鬆症!
    隨著生活越來越好了,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富貴病」也逐步威脅著人們的健康,與這些明顯的病症相比,還有第四個慢性疾病——「骨質疏鬆症」卻常常被人們忽略。 羅琳介紹說,骨質疏鬆症是指骨骼的質地沒有那麼密實了,就像乾枯的樹枝一樣,變得脆弱易碎,輕微碰撞或摔跤就導致骨折的慢性疾病。是一個悄悄偷走骨質的「沉默殺手」。
  • 臨床筆記丨骨質疏鬆症治療藥物一覽
    雷洛昔芬是第一個被批准用於預防和治療絕經後骨質疏鬆症的SERM,它對骨、脂肪代謝和腦組織具有雌激素激活作用,而對乳腺和子宮則具有雌激素拮抗作用。目前尚無證據表明雷洛昔芬能降低非椎體部位的骨折率。藥物不良反應包括血管收縮和靜脈血栓栓塞 。
  • 得了樞椎椎體骨折吃什麼好?
    樞椎椎體骨折的報導不多,實際上這種損傷並非不常見,只是散在於Hangman骨折和齒狀突骨折的報導中。一些不典型的Hangman骨折的報導實際上是樞椎椎體骨折,而Anderson-D'Alonzo分類的Ⅲ型齒狀突骨折從其定義上就是樞椎椎體骨折,而非齒狀突骨折。
  • 骨折只是骨頭斷了這麼簡單?6種情況導致無法癒合,要記牢
    「骨折老是不癒合,要吃什麼補品嗎?」之前說過一期,骨折以後多久拆鋼板的問題,就有人來問黃醫生了,說自己骨折老是不癒合,是什麼情況啊?吃不要吃點什麼補品啊?但如果是骨不連,那就需要注意了所謂的骨不連,就是指骨折之後不癒合的情況。一般來說,骨組織的自身修復能力很強,只要治療方式得當,恢復期不亂蹦,大多數骨折都會自然癒合。
  • 骨質疏鬆,需要做哪些檢查呢?
    隨著人口老齡化趨勢日益嚴重,骨質疏鬆患者越來越多。骨質疏鬆性骨折是引起老年患者致死、致殘的主要原因之一,嚴重影響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然而,骨質疏鬆症和糖尿病一樣可防可治,早期篩查和幹預,可以降低骨質疏鬆症帶來的危害。
  • 教授:大錯特錯,預防骨質疏鬆要做這3件事
    腰背酸痛,身高縮短和駝背是骨質疏鬆症的主要臨床表現。身高縮短和駝背是反覆的脊椎壓縮性骨折造成的。骨質疏鬆症患者有1/3到1/2無明顯的臨床症狀,即使在椎體發生骨折時,有些人仍無明顯症狀。脊柱微小骨折和壓縮性往往在無外力情況下不知不覺中發生,如翻個身,提點重物,或打個噴嚏或坐車顛一下 都會發生骨折。
  • 才30歲就「骨質疏鬆」了,醫生:都怪這個日常習慣!
    本文作者:鄭彥平,煙臺業達醫院,老年病科副主任醫師開篇不多說,先來提個問。說到骨質疏鬆,您的第一反應是什麼?缺鈣?運動量少?老年病?人老了,骨質疏鬆好像……也正常吧?這不,浙江一30歲女性腰背痛得厲害,最終患上骨質疏鬆。經醫生分析,誘因是不曬太陽,攝入了過量的咖啡因。
  • 雙能X線骨密度儀,骨質疏鬆檢查的金標準
    01 WHO和專家們:檢查骨質疏鬆的金標準 儘管如此,專家們表示骨質疏鬆可防可治,只要做到「早篩查、早防治就可有效降低骨折風險。我院從美國GE公司引進的雙能X線骨密度儀,其檢測結果WHO和專家們確認的「檢查骨質疏鬆的金標準」。
  • 工傷患者椎體骨折術後內固定螺釘斷裂,起訴醫院索賠20萬丨醫法匯
    作者:醫法匯案情簡介患者單先生(51歲)在工地上從高處摔傷,於當日入住縣醫院處住院治療,被診斷為L5椎體壓縮性骨折,L4椎體橫突骨折,L4椎體I度滑脫,在硬膜外麻醉下行L5骨折經皮椎弓根螺釘內固定術。一年半後,單先生再次入住縣醫院,要求取出內固定物。
  • 骨折病人骨質疏鬆的繼發因素
    脆性骨折患者骨質疏鬆的相關因素包括維生素D缺乏,高甲狀旁腺功能,腎功能障礙,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糖皮質激素使用病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