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專家解析膨化食品四大疑問

2020-12-01 中國軍網

新華網北京1月11日電(晏珊) 話梅、餅乾、薯片……這些鬆脆可口的膨化食品是很多「零食控」的最愛,每天都不能少。然而,近日電視上一則《泡在油裡的膨化食品》的新聞讓這些「膨粉」們產生了恐懼——多油、高熱量,這個心愛之物如此可怕嗎?和這些「零食控」一樣,很多消費者對各種關於膨化食品不利於健康的報導也尤為關注,最大的心結是:膨化食品到底能不能吃?它的真實面目到底是什麼?

膨化食品沒有營養?

高油脂、高熱量、高鹽……膨化食品一直被人們認為是沒有營養的「垃圾食品」。 對於這種觀點,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國家高級質檢員宋兵兵近日在接受新華網採訪時指出,從營養角度看,一些膨化食品的確屬於高油脂、高熱量、低粗纖維,在飲食結構上存在一定的不足,但並非沒有一點營養。膨化食品的原料主要是豆類、穀類、薯類,其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含有較高的膳食纖維,原料經過膨化後,減少了水分,更容易被人體吸收,且便於貯存和保存,因此對其盲目冠以「垃圾食品」的說法並不客觀。

據了解,膨化技術屬於物理加工技術,不僅可以改變原料的外形、狀態,而且改良了原料中的分子結構和性質,並形成了某些新的物質,使食品保持了柔軟、良好風味和較高的消化率。

「在膨化過程中,一些穀物原料中的澱粉很快被糊化,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的水化率顯著提高,同時水溶性物質也不斷增加,這更有利於胃腸消化酶的滲入,因此對於一些胃腸道消化功能不好的人群來說,偶爾食用可有助於膳食纖維及某些營養素的吸收。」宋兵兵說,「沒有不健康的食品,只有不健康的『吃法』。儘管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等是人體膳食不可缺少的,但是攝入過多,就會造成多餘的脂肪在體內蓄積。尤其對於兒童來說,長期大量食用膨化食品還會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正常膳食營養攝入,而膨化食品中的添加劑長期累積也會影響兒童肝臟、腎臟的健康。」

膨化食品有損健康?

近年來,膨化食品鋁超標、鉛超標問題頻頻爆出,這也讓不少人購買食品時顧慮重重。宋兵兵表示,造成重金屬元素超標的原因有幾種可能:一是加工使用的容器,如果在生產過程中使用鉛制的工具和容器,就會在食品中引入鉛元素,導致食品鉛含量超標。另外,食品添加劑超範圍超限量不合規使用也是造成鋁超標的又一誘因。「日常食品中鋁元素的來源,部分來自食品中膨鬆劑之類的添加劑(如明礬和碳酸氫鈉),部分是從包裝材料裡溶出。」宋兵兵說。2015年10月,新修訂的《食品安全法》對食品添加劑生產企業作出了明確規定:食品添加劑應當在技術上確有必要且經過風險評估證明安全可靠,方可列入允許使用的範圍。某些具有一定毒性的食品添加劑要嚴格控制使用量,確保人體長期攝入無害,並對食品添加劑的品種、使用範圍、最大使用量等進行了嚴格詳細的規定。

儘管國家對膨化食品的食用安全有了新的要求,但宋兵兵表示:「膨化食品仍不建議長期多吃。因為長期吃高能量、高脂肪、高糖、高鹽食品不僅會引發肥胖及一系列心腦血管疾病,而且膨化食品中大量的鈉/糖分也會直接影響到人體對鈣的吸收,導致人體骨骼中鈣質流失嚴重。」

「非油炸」更健康?

近年,不少膨化食品的包裝上都標明「非油炸焙烤型」字樣,尤其是薯片類產品。很多消費者已經形成一個共識:油炸食品不健康,非油炸食品有害物質少。真是這樣嗎?

宋兵兵認為,非油炸只是一個概念,不少非油炸的膨化食品,為了使其口感酥脆,往往要加入高飽和的油脂,其中含有大量棕櫚酸或硬脂酸。雖然不需要油炸,但脂肪含量通常都在15%以上,有的甚至高達30%以上。宋兵兵說:「無論製作工藝如何,對於油炸和非油炸食品健康與否,不能一概而論。由於很多企業在生產膨化食品過程中,大都使用氫化植物油,這種油穩定性較高,但是含飽和脂肪酸,長期食用容易引發心血管等疾病。很多消費者認為膨化食品不健康,就是指這一點。」

因此,宋兵兵建議,選購食品時不必刻意看重概念上的「油炸」或「非油炸」,而是應多看配料和成分表,儘量選擇脂肪含量低、熱量低、鈉含量低的產品。另外,還應挑選不含氫化植物油成分的食品,以減少反式脂肪酸的攝入。

如何選購膨化食品?

宋兵兵指出,在選購膨化食品時,還應注意以下三點。

第一,應選擇標識說明完整、詳細的產品。特別是產品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要規範標識和清楚識別,在選購時要認準「QS」生產許可標誌。

第二,需挑選袋裝飽滿、不漏氣的產品。袋裝的膨化食品往往會充入氣體,這樣產品不易吸潮、新鮮度高,同時保護內在的產品在儲藏、運輸、銷售的過程中免受碾壓、擠碎,打開包裝聞一下產品的氣味是否正常,應沒有刺鼻的哈喇味,外觀沒有黴變,口感應鬆脆。

第三,查看配料表,看清成分表中上的「營養標籤」。營養標籤上通常都標有「1+4」的強制標識,它是指能量加4個核心營養成分(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鈉)的含量。消費者應該利用營養標籤,看看每天攝入上限,算算自己每天需要多少營養,再決定吃多少、吃幾種來購買膨化食品。另外,還需注意配料表中排名靠前的「配料」,因為它們是食品中的主要成分,可以由此輕鬆判定食品的性質,比如一些乳飲料,配料表中排名第一位是水,就說明了它飲料的性質,而不是牛奶屬性。

相關焦點

  • 食藥監總局公布薯類及膨化食品監督抽檢合格信息
    中國質量新聞網消息 2015年2月16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公布了2015年第一期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情況。本次抽檢的膨化食品主要包括油炸型膨化食品和非油炸型膨化食品。(膨化食品)300g/盒2014/10/12164廣東三陽食品有限公司潮州市潮安區安南路北側(開濠工業區)廣東三陽食品有限公司廣東巧克力味夾心餅(花色型膨化食品)260g/盒2014/10/8165廣東三陽食品有限公司潮州市潮安區安南路北側(開濠工業區)廣東三陽食品有限公司廣東牛奶味夾心餅(花色型膨化食品)260g/盒2014/10/8166潮安縣真香實業有限公司庵埠梅溪工業區潮安縣真香實業有限公司廣東藍鍋巴膨化食品
  • 晉江企業與國家級研究所籤約 填補運動營養食品空白
    ­  「通過此次與福建食品企業的攜手合作,將開發滿足補充能量、緩解疲勞等不同需求的運動營養食品,填補國內在該領域的空白。」近日,國家體育總局運動醫學研究所所長謝敏豪現身晉江安海,他表示,運動營養食品在國外非常流行,國內卻是空白。­  當天,福建親親股份有限公司和國家體育總局運動醫學研究所正式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 食品安全專家:人體攝入鋁有個「安全線」
    6月16日,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舉辦「控鋁促健康」開放日。食用鋁超標的食物會對人體造成危害,但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副研究員馬寧說,人體攝入鋁有個「安全線」,在日常生活中應保持均衡飲食,避免因偏食而攝入過多的鋁。
  • 預包裝食品營養成分表標註單位千差萬別,100%果汁不一定是「原榨純...
    楚天都市報記者 詹鈃購買薯片等高熱量食品前,大家都會通過外包裝的營養成分表看能量數值,選擇能量較少的同類型產品購買。不過,記者走訪發現,在同類型產品中,不同品牌的食品在標註「能量」、「鈉含量」時,選擇的單位克數(或毫升數)標準並不相同,消費者稍不注意就會「看走眼」。業內人士表示,國家標準對營養成分表內的信息標示有明確規定,如果商家違規,市民可向當地市場監管部門依法投訴舉報。
  • 解讀《關於海藻酸鈣等食品添加劑新品種的公告》
    辣椒油樹脂作為食品添加劑,已列入《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2760-2014),允許用於再制乾酪、醃漬的蔬菜、醃漬的食用菌和藻類、複合調味料和膨化食品等食品類別,本次申請其使用範圍擴大到豆乾再製品(食品類別04.04.01.03)和新型豆製品(大豆蛋白及其膨化食品、大豆素肉等)(食品類別04.04.01.05)。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歐盟委員會等批准其作為增味劑、著色劑用於食品。
  • 解讀柿子的五個疑問
    受訪專家: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 朱 毅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科學技術部主任 阮光鋒顏色橙黃、口感甘甜、營養豐富的柿子是時下最受歡迎的水果之一。然而,對於這種水果,很多人疑問不少,本期,《生命時報》特邀專家進行解讀。
  • 2019國際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高峰論壇在京召開
    國務院食安委專家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原國家質量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蒲長城,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食品生產安全監督管理司稽查員畢玉安,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學校長孫寶國。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風險評估中心總顧問陳君石,國家衛健委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健康所所長丁鋼強,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技術總師與重點實驗室主任吳永寧,濟源市人大副主任張國正、濟源市政府副市長俞益民,浙江工業大學化工學院院長佘遠斌等專家學者、企業家和科研院所、院校代表180餘人與會。蒲長城首先祝賀論壇的順利召開。
  • 營養不良吃什麼好 五大食物有效補充營養
    營養不良吃什麼好1.扁豆每杯扁豆中含有230卡路裡、1克脂肪、0克飽和脂肪、16克纖維、18克蛋白質。食用扁豆的健康理由:每杯熟扁豆中含有大約16克腹部填充纖維。在每杯中,熟扁豆也比熟菠菜多含有百分之二十七的葉酸。專家介紹說,如果你吃有顏色的扁豆,如黑色、桔黃色或紅色,在豆莢中的化合物富有抵抗疾病的抗氧化劑。
  • 昆士蘭大學食品科學與技術解析
    根據2020年ARWU世界大學學科排名,昆士蘭大學的食品科學與技術澳大利亞排名第1,全球排名#20。四大優勢根據多個世界認可的權威排名昆士蘭大學表現優異,穩居世界頂尖大學行列!食品科學相關專業理學學士(食品科學與營養)Bachelor of Science (Food Science & Nutrition)食品是世界上 最大的產業之一 ,在 營養 , 食品科學與技術 , 教育和研究與食品開發領域 提供了各式各樣的就業機會。此課程將指導學生以對食物的熱情在澳大利亞最大的行業之一中創造一份有意義的職業。
  • 發酵食品,是營養美味?還是垃圾食品?食物「好壞」的誤區需繞行
    發酵食品,是營養美味?還是垃圾食品?食物「好壞」的誤區需繞行鋪天蓋地的營養信息面前,很多人迷失了方向,甚至被一些不太科學的飲食言論牽著鼻子走。對於食物,專家們一再強調要新鮮,有所謂「豬呷叫,魚呷跳」的說法。其實,強調食物的新鮮並沒有錯。但是,中國幾千年的傳統發酵食品,因此而背上了致癌的惡名。
  • 正確認識運動營養食品
    正確認識運動營養食品□ 本刊記者 王向龍/文對於熱愛運動的人來說,如何補充營養往往是其最關心的問題。多數情況下,很多人並不知道如何選擇食品——運動時究竟該吃什麼、怎麼能補充營養又不至於發胖?圍繞這種需求,市場上出現了專為運動人群生產的食品—運動營養食品。隨著這類食品越來越多地推出,很多消費者心存疑慮:這類食品有什麼作用、日常是否適合食用?
  • 我國運動營養食品從小眾走向大眾
    □ 本報記者羅兵  運動營養食品的概念如何普及?運動營養食品科研人才如何培育?7月16日~17日,在北京舉辦的第四屆運動營養食品國際論壇上,與會專家學者與業內人士就運動營養及其相關產業的熱點話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 運動營養食品法規建設獲專家熱議 將融入健康中國戰略
    中國質量新聞網 許志 記者朱祝何  「首先,要祝賀你們運動營養行業,13年的努力,終於拿到了出生證!」  9月9日,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運動營養食品分會組織來自學術界、監管部門及產業界的權威人士共聚北京,就北京市食藥監局近期推出並實施的全國首部運動營養食品的生產審查規範性文件--《北京市運動營養食品生產審查方案(試行)》進行深入座談。
  • 世界十大健康食品和十大垃圾食品
    「垃圾食物」   一、油條等油炸類食品  1、導致心血管疾病元兇( 油炸澱粉)  2、含致癌物質。3、熱量過多、營養成分低 五、汽水可樂類食品   1,含磷酸、碳酸,會帶走體內大量的鈣  2、含糖量過高,喝後有飽脹感,影響正餐 六、方便麵和膨化食品等方便類食品
  • 闢謠 | 冷凍食品沒有營養?
    其中指出,當難以獲得新鮮食品或價位較高時,可以選用以上食品。需要注意的是,在選購時應該注意查看食物標籤,部分商家會在產品中添加過多的糖、鹽、飽和脂肪以及一些食品添加劑,在購物時我們應該優先選擇沒有額外添加物的產品。新時代獨居的年輕人越來越多,尤其在北方的市場上難以選購到合適分量的新鮮農產品。為了保證食物種類及各營養成分的合理攝入,食用冷凍食品成為了一種新興的生活方式。
  • 運動營養食品引領運動新潮流
    運動時吃什麼,補充營養又不容易發胖?是一個困擾著很多運動人群的問題。事實上,運動營養食品是最佳的選擇。然而,對很多人來說,「運動營養食品」還是一個新名詞,它有什麼作用,與保健食品有什麼不同?    今年12月1日,《運動營養食品通則》國家標準將正式實施,標準將為人們在選擇運動營養食品時提供科學指導。
  • 國際運動營養食品市場增速驚人
    本報北京7月8日電  運動營養食品是與運動相關的功能食品,其發展已風靡全球,並成為食品行業中最年輕的產業。而這一行業在我國尚處啟蒙階段,儘管國內運動營養品體系基本成熟,但市場開拓和培育滯後,加上某些保健品敗壞了名聲,使人們往往誤將運動營養品與保健品混為一談。這是記者在為期兩天的「國際運動營養食品高層論壇」了解到的信息。
  • 減少脂肪負罪感:艾璐卡運動營養食品火力全開
    減少脂肪負罪感:艾璐卡運動營養食品火力全開 財訊網 | 2020-12-01 13:41:33 在"吃"這件事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營養代餐。顯然,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在滿足食慾需求的同時,還會關注到食品的健康,而艾璐卡運動營養特膳輕脂輕卡又營養豐富,一經問世就廣受消費者的喜愛。
  • 微生物發酵技術不僅能提升食品的風味、口感,還能改善營養價值
    從菌種的選擇、發酵溫度、pH值等方面考察微生物的發酵作用,同時探究微生物發酵技術對食品感官品質、營養價值及生物學活性的影響,為微生物發酵技術在食品工業領域的應用提供參考。 此外,一種新型的蛋白質來源-單細胞蛋白也可通過微生物發酵獲得,應用於食品加工領域,能夠提高奶製品、飲料等的營養價值,改善食品質構,增強食品風味等。
  • 衛生部解讀我國首個《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通則》
    食品營養標籤是向消費者提供食品營養信息和特性的說明,也是消費者直觀了解食品營養組分、特徵的有效方式。根據《食品安全法》有關規定,為指導和規範我國食品營養標籤標示,引導消費者合理選擇預包裝食品,促進公眾膳食營養平衡和身體健康,保護消費者知情權、選擇權和監督權,衛生部在參考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和國內外管理經驗的基礎上,組織制定了《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通則》(GB 28050-2011,以下簡稱「營養標籤標準」),於2013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    (二)實施營養標籤標準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