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最後的夜晚,預售2億,結果貓眼評分低至冰點,比豆瓣還低3分

2021-01-09 一碑電影

碑妹從未在一部文藝片上見過如此盛況。

2018年最後一部電影,成了來勢洶洶的爆款。

提前六天,預售破億,打破今年大多數好萊塢進口特效商業大片。

截止你看到這篇推文時,它的預售票房,是漫威巨製《毒液》的近三倍,同時也是DC翻身之仗《海王》的近五倍。

就連去年,最終斬獲14億的票房最高文藝電影《芳華》,預售只有2226萬。

誰都知道,一直以來,文藝片都被套進「網上看看得了」的消費慣性,從而也有一些小眾文藝導演力有不逮,堅守文藝道路走得舉步維艱。

難道這一次,曾經難以打入主流報導的藝術片之尷尬局面正在被打破?

我看未必。

《地球最後的夜晚》

導演:畢贛

主演:湯唯 / 黃覺 / 張艾嘉 / 李鴻其 / 陳永忠

豆瓣:7.5分

並非我故意潑冷水。

這種頗有現象級意味的奇觀,既是意外之外的意外,也是意外之內的意外。

今年5月,《地球最後的夜晚》首發預告,便開始直撓我的好奇心。

它有太多東西可以聊,也糅雜了太多元素:

文藝女神湯唯、不演爛片的黃覺、《相親相愛》裡的張艾嘉、詩意神秘的片名、潮溼繾綣的畫面、離奇詭異的鏡頭、一鳴驚人的導演畢贛、迷離的「末日氛圍」、長達一個小時的3D鏡頭、伍佰的配樂、甚至畢贛的老姑父…

李安誇它「非常非常優秀,非常非常特殊」;陳凱歌一邊讚嘆一邊驚異;法國著名雜誌《Télérama》稱其為「2018年最偉大的電影」。

但這些全部加起來,也完全不會是它「爆」的原因。

故事是從12月7日,《地球最後的夜晚》官微發布的這張聲明開始的。

於是,曾經受場次和影院困擾的純粹文藝片因為「一吻跨年」,已經被排滿了場次,幾乎集中在12月31日的21:40和21:50兩場,場場爆滿。

因為,21:40開始,影片結束剛好零點;21:50開始,影片最終男女主接吻的時候剛好零點,簡直就是藝術營銷的典範。

看《地球最後的夜晚》,成了2018年最後的夜晚裡,最有逼格最浪漫且最有儀式感的跨年方式。

文藝片不再是小眾的狂歡,藝術電影被更多人注目,但它現在也似乎與影片本身無關。

可我似乎已經可以想像到,有很多誤以為這是什麼浪漫愛情片的興致勃勃觀眾,在剛開始看的時候會一臉懵逼,越往後看越覺得導演在裝逼,零點一吻之後出了電影院甚至有可能會罵上一句:啥逼玩意,傻逼導演!

不信,你看畢贛上一部的倍受電影節青睞的作品《路邊野餐》,排名前列的短評是這樣的:

要拍好長鏡頭首先你得要學好拍長鏡頭的技術啊!我第一次看電影看到有暈車的感覺~而且完全不知道這些長鏡頭存在的價值是什麼鬼!我寧願被大家鄙視我是個膚淺的人我都不想昧著良心給好評。

因為在《路邊野餐》裡,畢贛將他自己純粹私人化和詩人化的電影表達訴諸於鏡頭影像,每一個段落都以一首現代詩為分界點,也因此變得晦澀難懂。

儘管「懂不懂」並不能作為電影「好不好」的評判標準,但「看不懂」的宿命就是,主流觀眾難以接受,更多人將它判定為不知所云,從而無動於衷。

你看電影開頭那首詩:山,是山的影子。狗,懶得進化。夏天,人的酶很固執,靈魂的酶像荷花。

你看畫面裡快要溢出的溼潤質感、充滿孤立無援的疏離之氣。

你再看電影中那個長達41分鐘的長鏡頭,這個抖動的長鏡頭在被載入影史的同時,也讓電影院裡的觀眾困意沉沉,而剩下的一小半,在之前一個個搖曳又虛幻的鏡頭下早就睡著了。

整部電影像一首神秘的詩,像一幅抽象的畫,幾乎沒有主線,沒有故事,沒有衝突,虛實難辨,恍恍惚惚。

《地球最後的夜晚》和《路邊野餐》有太多的地方相似。

依舊講述一個尋找的故事。

《路邊野餐》裡,一個剛出獄重返故鄉的中年男人,在尋找自己在這個世界上唯一的親人,小侄兒衛衛。

《地球最後的夜晚》裡,一個因父親離世而重返故鄉的中年男人,在尋找自己在這個世界上唯一愛過的女人,萬綺雯。

依舊在時間與空間、現實與夢境之間穿梭。

《路邊野餐》裡,難以捉摸的現實與夢境相互交織,暗示現實和夢境的,是各種各樣的鐘和表。

《地球最後的夜晚》裡依舊延續錯亂的時間線,碎片化的敘述方式,鍾,依舊是關於時間的隱喻。

▲《地球最後的夜晚》中一直出現的鐘

依舊是罕見並可以載入影史的長鏡頭。

不同的是,這次畢贛將41分鐘的長鏡頭,延長為60分鐘的3D長鏡頭,電影前70分鐘,你在2D的現實裡,之後60分鐘,鏡頭翻轉,畫面昏黃,你需要和男主一樣戴上3D眼鏡進入夢境,體會夢遊八荒的意境。

除此之外,兩者之間,依舊是霧氣潮溼的詩意,依舊是飄忽不定的畫面。

依舊在拍貴州凱裡,一樣用喃喃自語的方言讀詩…

坦率地說,《路邊野餐》我並沒有看懂,甚至我覺得,再刷一遍我也未必能懂。

它沒有十分清晰的行為動機,也沒有十分明確的故事邏輯,你不需要把什麼都「搞懂」,畢贛也無意讓你什麼都「看懂」。

整部電影重氣氛,輕敘事,但它溢出的味道,腔調,氣氛是迷人的…

更坦率地說,《地球最後的夜晚》我也沒指望看懂,它更像是一種流淌的氛圍,一種我希望看到的,難以名狀又如夢幻影的感覺。

就像湯唯給我的感覺一樣,在畢贛構築的回憶和夢境中,她更像一個獨特的意象,大多數時候只需站在那兒,便能讓人感受到文藝的神秘感。

所以最後,碑妹想說。

我很喜歡畢贛,一個月前,也曾經專門為他寫過一篇文字,文章的最後,我是這樣寫的:畢贛是一個張狂又反差的天才。

但今天,我其實私心裡並不推薦所有人都去觀看這部新片。

電影一直是很私人的感受,沒有貴賤,也沒有對錯,只存在喜歡和不喜歡。

我也一直會說,分享感受並非黨同伐異,只為求同存異。

但假如你還在糾結要不要與這部電影一起跨年,不妨去看看2015年的那部《路邊野餐》,如果你期待在影院看到一個起承轉合,矛盾衝突的好故事,它或許與你並不適合。

假如你已經買好了票,碑妹建議你,不妨放下預設,放下目的,去體驗,去感受。

任憑它,帶你去淋一次雨,去看一場火,去做一個夢,去趟一條溪流,去感受一首神秘的詩,去品一幅晦澀的畫…

正如3年前,畢贛說的那句話:我的電影像一場大雨,希望你們不要帶傘。

最後的最後,祝大家都擁有最特別也最難忘的2018年最後的夜晚,無論以哪種方式。

相關焦點

  • 2018最後一部爛片!10小時狂收1.7億,貓眼全差評,末日營銷完勝
    今日是2018年的最後一天,一部極盡「末日」噱頭的小眾文藝片《地球最後的夜晚》炒出了票房和口碑奇蹟!該片上映僅僅10小時狂收了1.7億票房,而在評分極其友善的貓眼平臺,貓眼熱評竟然清一色全是差評!這部「末日」影片確實創造了奇蹟。
  • 《流浪地球》遭大量改分?豆瓣評分被曝「騙贊」,真相是……
    流浪地球最新豆瓣評分65萬人評價這部電影已經是春節檔絕對的爆款了數據也說明了這一點據實時數據,上映至第8天的《流浪地球》票房豆瓣在這部片子評分上也經歷了一個回落剛上映幾天的時候《流浪地球》的評分還在8.5分左右浮動隨著大量評價的湧入,分數逐漸下行其中出現了很多讓人匪夷所思的一星差評例如這樣:
  • 《流浪地球》差評風波背後:豆瓣「水軍」刷分流水線調查
    而除了在豆瓣評分外,這些「水軍」還會接到為一些評論點讚的任務,主要包括豆瓣小組、貓眼和淘票票影評,也有百度貼吧、小紅書、知乎、微信公眾號文章等,對帳號的要求比較低,價格不等,基本在一個贊2毛到4毛左右。數娛君與一位發布豆瓣刷分任務的「水軍頭子」私信,對方要求提供註冊帳號一年以上的證明,對方確認後提供了相應豆瓣短評的文案和評分要求。
  • 為何你喜歡的影視劇評分那麼低!豆瓣評分到底靠譜麼?
    距《陳情令》播出到現在已經有半年的時間,但其熱度一直居高不下,之前因為肖戰粉絲」227「事件,導致了該劇的豆瓣評分由之前的8.3分降到了現在的7.7分,《陳情令》成為了一個新的戰場。一提到影視劇評分,那就不得不說起豆瓣分數,這幾乎已經是國內影視行業的評分標杆了。
  • 《流浪地球》8天26億,比《戰狼2》同期多6億,但豆瓣評分跌至7.9
    《流浪地球》8天26億,比《戰狼2》同期多6億,但豆瓣評分跌至7.9今天是《流浪地球》上映的第八天,在這一天,這部引發全民關注的國產科幻電影,其目前在國內的票房已經突破了26億。即便是在上映的第16、17、18天,《戰狼2》的票房也是連續3天超過了3億,其中的一個周六,甚至高達3.6億之多。可以說《戰狼2》的後勁是非常強大的,甚至可以說是史無前例的。即便是在上映的第24、25兩天,《戰狼2》的票房也高達2.66億和2.45億(周六、周日)。當時,《戰狼2》的票房總成績已經突破了50億,達到了51.37億。
  • 《流浪地球》打分事件,豆瓣電影開始老齡化了嗎
    《流浪地球》後發先至一騎絕塵,在票房和口碑兩方面都甩開了同行:截至2月12日晚10點其票房達到25.95億元,貓眼、淘票票評分分別高達9.3分和9.1分,豆瓣評分則從開畫時的8.5分一路下滑至了7.9分。孰料此時網絡上突然出現了對豆瓣評分的質疑,傳言《流浪地球》豆瓣評分裡出現許多修改評分五星改一星點讚數量卻不變的情況,且傳言有收錢給差評的水軍存在。
  • 《流浪地球》打分事件,豆瓣電影開始老齡化了嗎?
    豆瓣近日陷入了一場危機。七天長假,58.4億元票房的春節檔市場上演的波折比起電影劇情不遑多讓。《流浪地球》後發先至一騎絕塵,在票房和口碑兩方面都甩開了同行:截至2月12日晚10點其票房達到25.95億元,貓眼、淘票票評分分別高達9.3分和9.1分,豆瓣評分則從開畫時的8.5分一路下滑至了7.9分。
  • 《碟中諜 6》票房破 8.59 億,豆瓣評分維持 8.3 分
    貓眼專業版實時數據顯示,《碟中諜6:全面瓦解》國內票房已經超過8.59億。目前《碟中諜6:全面瓦解》在豆瓣評分為8.3分,有141832人評分,其中5星評分佔32.5%,4星評分佔50.5%,3星評分佔15.7%,2星評分佔1.1%,1星評分只有0.2%。好於96%的動作片,好於90%的冒險片。
  • 因為《流浪地球》慘遭一星差評的豆瓣,真的做錯了嗎?
    從上映到現在,《流浪地球》在豆瓣上的評分一路下滑,從8.4跌到了7.9,但依然是國產科幻電影中評分最高的。根據豆瓣的數據顯示,參與打分的用戶數已經超過了65萬人,四星和五星評價佔比超過了7成,一星差評佔比只有2.2%。此外,這部電影評分好於86%的科幻片和88%的災難片。
  • 因為《流浪地球》而被差評的豆瓣,比竇娥還冤
    隨著粉絲戰鬥力越來越卓越,每有熱門電影和劇集上映,豆瓣總是很容易躺槍。最近一遭,是《流浪地球》粉絲們對豆瓣App發起了「一分差評運動」,華為應用商店裡,豆瓣的評分一度低至2.5分,評論區網友們憤怒的火焰直指豆瓣評分機制。
  • 《瘋狂原始人2》內地票房破億 豆瓣評分升至8.2分
    環球影業消息,電影《瘋狂原始人2》的內地票房破億,同時官方也放出了電影的票房過億海報,本片曾於11月27日在內地上映,現已在內地上映三天。
  • 《地球最後的夜晚》口碑崩了,靠標題黨誤導宣傳是有意為之嗎?
    畢贛導演的大作《地球最後的夜晚》在2018年12月31號凌晨首映,在之前的宣發過程中,售票可謂是十分火爆,拿下了1.2億的預售票房,這可是國產文藝片的一個標杆式的記錄。但是才一夜剛過,這個電影的口碑就徹底崩盤了,實在是太快了。有的網友表示看了10分鐘就睡著了,醒了以後發現電影還沒放完。
  • 詳解豆瓣、IMDB、貓淘、爛番茄各大平臺電影評分的差異
    ,於是評分層面也要整體低了1分左右。作品的平均分可達9.47分; 3、注意紅色標記的條目,《美麗人生》雖然評分比《鐵達尼號》高0.1分,但是排名卻靠後1名,是因為評價人數只有大船的2/3,所以豆瓣經過一定的算法綜合排名時《鐵達尼號》會放在前面,這也是豆瓣算法的一個優點,除了看評分,也會看評價人數,這一點其他平臺就很少考慮到。
  • 殺死豆瓣:犯我《流浪地球》者,雖遠必誅!
    和預想的一樣,《流浪地球》大火特火。在春節檔電影中,它不僅在豆瓣貓眼等平臺上口碑第一,而且票房也飆升至33億(截止2月15日晚),有望成為僅次於《戰狼2》之後的中國影史票房亞軍。在電影還沒上映的情況下,這位網友在豆瓣上為《流浪地球》打了一星評分。
  • 《流浪地球》撞向豆瓣,影評機制的鍋?
    此外,豆瓣還特別提到了一位用戶,其於昨天(2月11日)將評分從四星修改為一星。 難道這位用戶就是傳說中的水軍?但,一個人就能組成一支軍隊?具體情況如何,看來得從這位用戶入手。 一 打分有自由,也要有態度 先看這位用戶於今日(2月12日)凌晨發布的一則說明,他指出了一個非常清晰的事實,就是網傳的豆瓣大批用戶改低評分的情況是根本不存在的,這一點與豆瓣電影的聲明一致。 到這裡,網傳的水軍在豆瓣肆意給《流浪地球》打低分這件事,基本可以斷定真的是傳說,而且是空穴來風,無中生有。
  • 詳解豆瓣、IMDB、貓淘、爛番茄、時光網各大平臺電影評分的差異
    《鐵達尼號》高0.1分,但是排名卻靠後1名,是因為評價人數只有大船的2/3,所以豆瓣經過一定的算法綜合排名時《鐵達尼號》會放在前面,這也是豆瓣算法的一個優點,除了看評分,也會看評價人數,這一點其他平臺就很少考慮到。
  • 《哥斯拉2:怪獸之王》豆瓣評分6.4分,全民期待為什麼評分如此低
    《哥斯拉2:怪獸之王》豆瓣評分6.4分,全民都期待為什麼評分如此低文/凱文說電影 圖/網絡相比很多愛看國外大片的人都知道2014年上映的《哥斯拉》可謂是贏得了一大波好評,隨著《哥斯拉》在全球範圍取得的成功,使得傳奇影業和華納兄弟影業雙雙聯手開啟了怪獸宇宙系列電影的新篇章
  • 豆瓣評分在3分以下的國產電影十大爛片,你看過幾部?
    2《天機 富春山居圖》 豆瓣評分2.9分由北京派格太合泛在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總裁孫健君導演,全民偶像劉德華、知性美女張靜初、性感女神林志玲、老戲骨斯琴高娃等一系列知名巨星共同打造的電影,由於劇情、特效、人物造型等各方面原因,被豆瓣網友吐槽影片爛到不能再爛了,雖然票房達到2.6億,不算大賺,但至少不會虧錢,這部影片的眾多演員應該沒想到吧,觀眾反應如此強烈。
  • 貓眼電影「專業評分」重新上線,首次全面闡釋貓眼評分規則
    2017 年2 月16 日,貓眼電影平臺的「專業評分」系統重新上線。在此之前,貓眼電影於3 天前公布了《貓眼電影專業評分評委手冊》,首次對貓眼專業評分內容標準、平臺準則作了全面解釋。  兩個月之前,《中國電影報》、人民日報等媒體曾發文質疑豆瓣、貓眼等評分網站的評分機制以及所謂專業評委的專業資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