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人主要靠手機聯繫,手機也成了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因為他真的能非常及時的收到信息,而且小巧方便,個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那麼在古代,技術沒有這麼發達的時候,發生大事的時,人們又是靠什麼傳遞信息呢?其實古人也發明了很多東西來傳遞信息,雖然沒有手機這麼方便,但是也能達到他們想要的效果,特別是發生緊急情況的時候,這些方法能把信息傳遞出去。
第一個是烽火,大家都知道很多地方都修有烽火臺,最出名的就是周幽王和褒姒的故事,為了讓妃子高興,這個昏庸的皇帝就點上了烽火,讓分布全國的諸侯紛紛以為發生了什麼大事,全部往王都趕,結果什麼事也沒有,這個故事雖然主要講的是周幽王的昏庸,但是也從側面反映了烽火的作用非常大,作為古代傳遞信息的一種方式,還是有不錯的效果的。烽火是中國最早的一種傳遞消息的方式,傳遞的消息主要以軍事消息為主,每隔十來裡都會建立一個烽火臺,每座烽火臺上都有人把守,只有一個地方發生戰亂,只要在烽火臺上點燃,最近的那個烽火臺看見之後也會這樣做,那消息很快就會傳到中央部門,這種簡單快速的方法對地理適合在平原地區和山區地帶。這個方法一直在抗日時期都在用,只是不一定靠點火了,但是都是借鑑的這個方法。
第二個方法就是飛鴿,經常看電視的人就知道,電視中最常用的就是飛鴿,如果說烽火主要傳遞的是軍事消息,那麼飛鴿就是傳遞的消息以日常居多,而且飛鴿更加靈活,不需要那麼多人力物力,只需要一隻只信鴿就夠了,古代人們就發現了信鴿能認識主人,和比較戀家的特點,加上這些鴿子飛行能力特別強,所以只需要把要傳遞的消息寫上,然後綁在這鴿子的腿上,就能傳遞出去,所以古人很多家裡都養了信鴿,畢竟這種方式非常方便,而且快速。
第三種就是驛卒,他們就是專門送信的人,一般是官府組織的,就相當於現在的郵遞員這個方式到現在一直延續,最普通的驛卒就跟郵局的送信員一樣,雖然現在很少看到,但是以前的人都知道他們從最開始的騎著馬到後面走路,再後來就是靠自行車了,那人們肯定覺得這種方式很慢,但是其實並不是所有的都是這送的,那時候也有加急文件,古代官府會在各個地方建立驛站,只要有加急文件就是人整天不休息,一直騎馬往目的地趕去,到一個驛站就換一次馬,所有就跟現在的快遞差不多,要不了多長時間就能把消息送到,這個方法算是流傳得最久而且可行性最高的,限制也比較少。
古代還有很多種傳遞消息的方式,但是最主要的還是以上三種,畢竟傳遞信息也不是小事,古代時候不像現在,大家天南海北的隔得非常遠。那時候的人大部分都生活在一起,即使有點距離也不會很遠,所以一般人家有什麼消息傳遞就靠口傳。比如讓人帶話或者隔著山大吼,這都是傳遞信息的方式,也是一般人家常用的方法。但是一旦需要遠距離傳遞的消息必然是很重要的消息,而最主要的就是軍事政務消息。畢竟朝廷是管理整個國家,所以那時的遠距離通信主要就是朝廷在用,所以才會有以上三種方式。而這三種方式隨著科技的發展已經被逐步淘汰,特別是烽火臺完全成了一種古代文化的象徵,但是飛鴿和驛站只是換了一種方法存在,方式沒有那麼古老罷了。
他們是驛站已經在現代社會發展的淋漓盡致,成了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種方式。那就是快遞,像加急一樣,現在的快遞也分為普通和加急,普通快遞時間久。而加急快遞會快很多,不僅如此,現在快遞的成本比古代的驛卒成本更低,效率更高,古代驛卒送一次能傳遞的消息有限,而且沒那麼安全。一旦有人成心想攔截是很容易就把信息截獲的,但是現在快遞量大,安全,而且能保證速度,這個得歸功於現在科技的發展。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古人的智慧非常卓越,比較現代快遞是在那時就已經提出以及被運用了,只是現在算是更深入的發展完善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