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主要領導多次批示 狙擊9·13地震海嘯謠言

2020-12-05 中國新聞網

  9月13日,海南絕大部分市縣天朗氣清、惠風和暢。

  這一天,三亞某網站「站長」特意用相機記錄了一天多個時間段中三亞多個人群的生活狀態,證明市民生活平靜。

  這一天,海口市民忙著領取月餅,與親人歡聚萬綠園、假日海灘,享受第一個中秋小長假……

  這一天,省地震局全天候監測後通告媒體:既無地震,也無地震前兆。

  南美大陸上那位所謂「預言家」朱瑟裡諾的「預言」,就此破滅。

  這是一個黨委、政府及時出手肅清謠言的經典案例,也是一場科學分析與夢囈「預言」的角力。

  謠言突起,地震專家第一時間介入調查

  在網上搜索「沈繁鑾」這一名字,您會發現今年來這位海南省地震局預報中心主任、研究員「上鏡率」極高。事實上,沈繁鑾也是最早對「9·13」地震海嘯謠言來源進行調查的專家之一。

  「網上在流傳一個巴西預言家朱瑟裡諾的預言,說海南9月會發生大地震海嘯,你們地震局怎麼看這件事?」今年1月,一個熟人問沈繁鑾。

  經調查,沈繁鑾發現了預言變謠言的軌跡:

  朱瑟裡諾對2008年的每個月都做了10餘項「預言」,其中第81條(9月份)是說「1個造成百萬人死亡的地震將發生在中國,當然如果不在中國則在日本發生」。

  2007年末,日本朝日電視臺請朱瑟裡諾去做了一期節目。日本網站上傳出的版本開始變味:「9月13日,南海(呂宋島弧)發生9.1級大地震和海嘯,造成100萬以上死亡,如果不在中國南海發生則在日本發生」。

  今年春節前後,一些中文網站上開始流傳變得更加離譜的朱瑟裡諾「預言」:「9月13日南寧與海南島之間將發生9.1級大地震並引發海嘯、造成數百萬人死亡,並可能衝到日本。」

  朱氏預言,在以訛傳訛下,正式變身謠言。

  瀏覽了所謂「預言」,沈繁鑾不禁發笑:「預報地震靠的是科學依據和觀測事實,靠做夢『預測』,太荒唐了!」隨後,沈繁鑾赴北京開會時,曾將此事向中國地震局匯報。中國地震局有關人士也認為預言背離科學。

  日曆很快翻到了3月,由於網絡的轉發、拷貝、粘貼,經人們口口相傳後,「9·13」謠言的影響有擴大趨勢,在海南、廣西等地引起了一些議論。

  省政府秘書長徐莊根據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的指示精神,當即召集省地震局專家就傳言進行科學分析,結論是:「今年9月地震預言無科學根據」,並部署有關應對工作。

  3月14日,海南日報記者採寫的報導《今年9月地震預言無科學依據》見報,以嚴謹的科學分析和專家意見,對謠言進行了駁斥。這是本省最早闢謠的報導之一,也是世界上第一個對朱瑟裡諾所謂「地震海嘯預言」的政府權威闢謠。

  日本、韓國及東南亞各國,中國香港、澳門、臺灣地區多家媒體轉載、評論了這一「官方正面表態」消息,凸顯了我們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負責任的政府。

  闢謠收效良好,謠言基本得到控制。

  狙擊謠言,省主要領導多次批示

  5月12日汶川地震舉世震驚,也將原先對謠言有些將信將疑的人埋藏心底的恐懼重新翻了上來。地震海嘯謠言波瀾又起。

  5月13日,省委書記衛留成在省委常委會上強調:「省地震部門要及時發布與海南相關的震情信息,新聞媒體要加強正面輿論引導,幫助群眾用科學的態度對待地震。」

  與此同時,在黨中央、國務院的統一指揮和省委、省政府部署下,我省各有關部門全力投入援川救援工作。省地震局一方面組織專家參與救援,一方面密切關注謠言動向。

  6月24日,省長羅保銘批示:「可適當做些正面的輿論引導,聽聽有關專家的見解。」

  6月24日,副省長李國梁批示:「建議辦公廳、新聞中心關注此事,並會同省委宣傳部和地震局提出對策。」

  5月、7月,海南日報記者又採寫了一系列報導:《省地震局專家:北部灣不具備發生海嘯的條件》、《海南目前不具備大地震海嘯條件》、《給躁動不安的地球「號脈」——探秘省地震局監測中心與預報中心》等。

  7月25日至31日,省委宣傳部和省地震局聯合在全省開展紀念唐山大地震32周年防震減災宣傳周活動。專家們再一次走上街頭,解市民群眾心頭之惑,驅除謠言影響。

  雖然仍有一部分群眾心有疑慮,但包括海南日報在內的省內多家媒體,又一次承擔引領著社會輿論,傳遞著省委、省政府及地震部門專家的清晰的聲音:海南是安全的,謠言是違背科學的。

  去年,省政府曾成功狙擊「毒香蕉」謠言,實踐證明:政府和媒體挺身而出,用科學分析擊潰謠言,是最有效的辦法。

  值得一提的是,從今年3月至9月,央視《朝聞天下》欄目,多次轉發了海南有關地震海嘯闢謠稿件。

  擊潰謠言,媒體打響「除謠」新聞戰

  隨著9月的臨近,地震海嘯謠言在一些特定人群中再次被「激活」。本報和其他媒體記者調查發現,在海口、三亞、陵水、洋浦等地,都發生了民工、私企老闆恐慌性撤離現象。

  與此同時,在恐震心理影響下,各市縣群眾向省地震局和新聞媒體提供了多起「異常現象」。

  中秋佳節臨近,面對謠言影響,省委、省政府再次果斷出手!

  9月5日,衛留成批示:「請宣傳部、地震局商相關媒體再部署正面宣傳、引導,不要因傳言引起恐慌……另請省政府安排一個會議形式進行宣傳、引導」。

  9月5日,副省長李國梁專門聽取省地震局局長牟光迅的情況匯報,並著手部署平息謠傳工作。

  9月7日下午,省政府在省地震局召開平息「9·13」地震海嘯謠言情況通報會,省地震局專家明確表示:海南島是安全的,近幾十年內發生大震可能性很小。

  專家對人們關注的多起宏觀異常現象也做了科學解釋,比如,蟑螂亂跑,路面出現裂縫是汽車壓的;天空出現的所謂「地震雲」,是噴氣式飛機噴出來;「龍吸水」是龍捲風把水吸上去了,等等。

  從9月8日開始,在省政府、省委宣傳部部署下,全省報紙、廣播、電視、網絡等媒體擰成一股繩,以高度責任感投入擊潰謠言的新聞戰。

  全國多家媒體第一時間跟進報導了海南省政府狙擊謠言的舉措。

  那幾天沈繁鑾忙壞了,數十家媒體排隊採訪他,出鏡率之高,使這位地震專家甚至在大街上都被人叫出名來。有位餐館的小夥計在他去吃飯時,還不停向他打聽地震謠言的事兒。

  媒體大版面、大專欄、長時段的科學分析,再一次有效驅散部分恐震人群的心理陰霾。

  9月13日,海南平靜如常,人們沉浸在中秋小長假的歡樂中,怡然自得。至此,一個荒誕不經的所謂「驚世預言」,宣告破滅。

  「想想其實挺可笑的,要是做夢就能預測地震,世界各國要那麼多專業研究機構和人員幹嘛?」風波平息後,海口市民李小姐對記者說。

相關焦點

  • 海南省地震局澄清地震海嘯謠言(圖)
    中新社發 王辛莉 攝  中新社三亞九月八日電(記者尹海明)在八日下午此間舉行的新聞通氣會上,海南省地震局分析預報中心主任沈繁鑾就「九·一三」地震海嘯謠言作出回應,他詳細解釋了地震海嘯謠言的傳播路徑,並依據科學分析指出,海南島是安全的。
  • 王琳:海南擊破海嘯謠言不妨設地震避災演習日
    海南省政府,海南省地震局及三亞市地震局等機構近日先後召開情報通報會,以科學依據回擊當前在海南廣為流傳的「9·13地震海嘯」謠言。並要求群眾「要相信科學,相信政府,不信謠言,不傳播謠言。」三亞市委、市政府還明確表示將把「9.13」謠言做為平息危機的事件來處理,陸志遠市長同時要求各相關部門在及時避謠的同時,做好應急準備工作防患於未然。
  • 趕走「地震海嘯」噩夢 讓百姓在祥和中迎接中秋佳節 海南政府攜手...
    為了打消人們的恐慌心理,讓人們科學地了解有關地震知識,9月7日下午,海南省地震局專門召開了平息「9·13」地震海嘯謠言情況通報會。會上,海南省地震局副局長李戰勇解析了整個「9·13」地震海嘯謠言的演變過程,並根據中美合作數字地震臺網(CDSN)、中國數字地震臺網和海南數字地震臺網的觀測資料告訴人們,目前海南沒有任何發生大地震海嘯的異常信息。
  • 專家駁斥海南將發生9.1級大地震引發海嘯傳言
    本報海口7月1日訊 (記者文剛 袁鋒 通訊員陳定)汶川大地震後,一條從巴西傳過來的所謂預言又開始在中文網站上流傳:「9月13日,南寧與海南島之間將發生9.1級大地震,引發海嘯,造成數百萬人死亡,並可能衝到日本」。聯繫到印尼海嘯與四川地震,一些人開始感到恐慌,一些人甚至打算離島避險。
  • 關於正確認識與防範地震海嘯的措施與建議
    海南省地震局關於政協海南省第四屆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0026號提案的答覆   尊敬的農工黨海南省委員會:    貴黨委員會提出的關於「正確認識與防範地震海嘯的措施與建議
  • 給世界的警告:印度洋海嘯與汶川地震
    喜馬拉雅山造山運動本來是通過-地幔物質集結抬升地殼造成地震——造山運動形成的。這一次將主要在郯廬斷裂帶上。因為一個新的造山運動正在來臨。所以大家應當提前做好最壞打算,準確判斷災難前兆,及時避開這些毀滅性災難,在劫難中生存下來。
  • ...海嘯預警中心業務化正式運行 為9個國家提供全天候地震海嘯監測...
    同時,由日本承建的西北太平洋海嘯預警中心終止向南中國海區域提供臨時性海嘯預警服務。南中國海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邊緣,是國際公認的海嘯潛在發生源地。數據顯示,南中國海區域在歷史上曾發生過40多次海嘯。其中1976年發生在菲律賓莫羅灣的8.0級地震引發的海嘯,造成了8000人死亡。
  • 以釘釘子精神紮實推進市委主要領導批示和市人大常委會黨組「五條...
    以釘釘子精神紮實推進市委主要領導批示和市人大常委會黨組「五條意見」落地落實 2020-12-03 10: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沒有地震就海嘯,為啥受傷的總是印尼?
    此次海嘯非同尋常的一點是,海嘯發生前,當地並未發生地震。據新華社早前消息,海嘯發生時當地沒有監測到地震活動,初步懷疑海嘯是由喀拉喀託火山噴發引發海底巖層滑坡和月圓引發漲潮共同所致。「火山噴發引起了海底滑坡,往下滑的過程中間產生了海浪,而印度尼西亞的港口地帶地形普遍較平,海浪容易放大成海嘯。」
  • 歷史上最大的海嘯——1960年智利地震海嘯
    智利東倚安第斯山脈,西臨太平洋海溝,根據現代板塊學說的觀點,處於太平洋板塊與南美洲板塊相互碰撞的地帶,由海底地震、火山噴發引起的海嘯,是智利一種常見的自然災害。在歷史上,智利和太平洋東岸的一些海濱城市,曾多次遭到海嘯的侵襲。1960年5月,厄運又籠罩這個國家。從5月21日凌晨開始,在智利的蒙特港附近海底,突然發生了罕見的強烈地震。
  • 日本8.9級地震已致17人遇難 引發10米高大海嘯
    據最新消息,日本地震目前造成共17人死亡,多人失蹤。中國臺灣網3月11日消息 綜合臺灣媒體報導,日本宮城今(11)日發生8.9級大地震,並引發10米海嘯。臺氣象部門表示,也已經收到日本通知,預估海嘯會在5時32分抵達花蓮。
  • 你知道嗎 昨天青島地震了?會有海嘯發生嗎!
    發布最新消息↓↓據山東地震臺網測定,9月8日18時04分,嶗山海域(東經120.82°、北緯35.96°)發生M3.0級地震。震源深度13千米,距離嶗山區24千米。青島市應急部門隨即到嶗山區王哥莊街道江家土寨社區,進行現場調查。居民反映,地震發生時有明顯震感,持續時間8秒左右,但無人員和財產損失。目前,青島市應急管理局地震監測中心正密切關注震情發展。
  • 我國首部海嘯預警技術專著《現代地震海嘯預警技術》出版發行
    本書的側重點在於梳理和總結現代成熟的地震海嘯預警技術與業務實踐,各章的主要內容包括:海嘯的基本概念和分類;海底地震與海嘯的時空分布特徵;地震海嘯的生成機制、海嘯波的傳播和近岸爬坡等物理過程;海嘯數值計算方法和國內外主流海嘯數值模型;海嘯預警情景資料庫的原理和應用情況;海嘯災害危險性評估的基本原理和應用,以及海嘯預警中心建設規範。
  • 海域地震會發生海嘯嗎?你對海嘯了解多少?
    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9月8日18時4分在山東青島市嶗山區海域發生3.0級地震,震源深度13千米,震中位於北緯35.96度,東經120.82度,距海岸線最近約21公裡。對此,有網友提問:青島地震了,旁邊就是海,會不會發生海嘯?
  • 自然資源部:中國東海海域地震不會引發海嘯
    7月13日9時2分,自然資源部海嘯預警中心發布海嘯信息:7月13日8時57分,中國東海海域發生地震,根據初步地震參數判斷,本次地震不會引發海嘯。自然資源部海嘯預警中心將繼續跟蹤分析地震和海嘯監測數據,如監測及預報結論無重要變化,將不會發布後續信息。
  • 南中國海區域海嘯預警中心正式運行,將為9個國家提供海嘯監測預警...
    11月5日是世界海嘯日,自然資源部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當日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南中國海區域海嘯預警中心業務化正式開始運行。該預警中心此前已於2018年1月26日開展業務化試運行。據介紹,南中國海區域海嘯預警中心將為南中國海周邊中國、汶萊、柬埔寨、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越南等9個國家提供全天候的地震海嘯監測預警服務。同時,由日本承建的西太平洋海嘯預警業務中心將終止向南中國海區域提供臨時性海嘯預警服務。南海及其周邊海域是環太平洋地區中地震和海嘯活動較為活躍的區域之一。
  • 為防9級地震引發海嘯,日本東電公布福島一核防潮堤新建計劃
    (觀察者網訊)4月下旬,日本內閤府公布了有關日本太平洋沿岸發生特大地震的預測情況,稱發生地震的情況正在逼近。基於此,日本東京電力公司(下稱:東電)採取了相應對策。共同社9月14日報導稱,為防備日本海溝沿線地震所引發的海嘯,東電在當天舉行的原子能規制委員會會議上,公布了福島第一核電站防潮堤新建計劃,將加固1—4號機組靠海一側既有的防潮堤,使之達到全長600米、海拔13—15米。
  • 揭秘2012世界末日謠言
    此謠言還煞有介事地認為,如果所有的零磁力推測都同時發生,那麼,只有居住在地球外殼深部地帶的有機體能夠不受影響。屆時,人類躲避災難的方法就是躲到地殼以下,或者搬去其他星球上居住。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探月工程領導小組高級顧問歐陽自遠一直都在積極駁斥「世界末日」說。
  • 海嘯科普_發現者地震特刊_網易探索
    地震令海底板塊滑移,引發海水大規模逆流   ◎ 2001年6月,秘魯南部發生芮氏8.4級地震並引發海嘯,造成至少78人死亡,經濟損失約3億美元。
  • 日本氣象廳的地震、海嘯、火山災害預警
    地震災害的監測預警  日本堪稱世界上地震最多的國家,每年發生有感地震約1000多次,全球10%的地震均發生在日本及其周邊地區。  海嘯災害的監測預警  為實時預警海嘯災害,日本氣象廳在全國設有 100個海嘯觀測點, 24小時不間斷監測海嘯災害。  據我國 《南方網》 3月14日報導: 「日本的海嘯預警全球水平最高」,地震後3分鐘內即可發布海嘯警報。日本氣象海嘯預警水平高主要是依靠存放海嘯數值模式模擬出各種數據的 《海嘯資料庫》。海嘯災害大多是因地震引起海底地殼變動而引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