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嘯科普_發現者地震特刊_網易探索

2021-01-14 網易新聞

地震令海底板塊滑移,引發海水大規模逆流

 

◎ 2001年6月,秘魯南部發生芮氏8.4級地震並引發海嘯,造成至少78人死亡,經濟損失約3億美元。

 

◎ 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附近海域發生芮氏8.9級強烈地震,並引發海嘯,海嘯激起的海潮最高超過30米,波及印度洋沿岸十幾個國家,造成約23萬人死亡或失蹤,經濟損失超過100億美元。

 

◎ 2006年7月17日,印尼爪哇島西南海域發生芮氏6.8級強烈地震,並引發沿岸部分地區海嘯,造成668人死亡,1438人受傷,287人失蹤,約7.4萬人無家可歸。

 

◎ 2007年1月13日,千島群島附近太平洋西北海域發生芮氏8.3級地震並引發海嘯,造成至少50多人死亡,數千人失去家園。

 

2007年4月2日,南太平洋島國索羅門群島發生芮氏8級強烈地震,並引發海嘯,形成5米高的巨浪。地震和海嘯造成至少兩個村落嚴重受災,近20人死亡,多人失蹤。

 

相關焦點

  • 海嘯夢魘_發現者地震特刊_網易探索
    日本海嘯監測、預警系統位居世界前列   有業內人士稱:在海嘯研究裡,不講預報只講預警。預報是指事情沒有發生,去預報它將會發生;而預警是指海嘯已經發生,人類根據海嘯的傳輸特點,通過模擬和計算,打一個時間差,以儘量減小其損失。
  • 夢見地震海嘯 做夢夢到地震海嘯是什麼意思 夢見地震海嘯有什麼徵兆
    夢見地震海嘯 做夢夢到地震海嘯是什麼意思 夢見地震海嘯有什麼徵兆
  • 海嘯知識科普
    一般情況下,第1個波類似巨浪,襲上岸可帶來許多海魚,景觀也很壯觀,人們往往對此景觀著迷,錯誤地走向岸邊,而不是向相反方向撤離,因此,當海嘯巨波再次湧來時已來不及躲避,海嘯發生的最早信號是地面強烈震動,沿岸居民發現海面顯著下降或巨浪襲來時,應儘快撤離。一旦落水,應儘可能尋找漂浮物,同時又要設法避開其他漂浮物,以防被撞擊。
  • 歷史上最大的海嘯——1960年智利地震海嘯
    海嘯專家後來研究發現,那次火山噴發引起的海嘯巨浪高出海平面90多米,並波及到了300千米外的尼羅河河谷。●1498年9月20日日本東海道因海底8.6級地震引起海嘯,海嘯最大波高15-20米,在伊勢灣衝毀1000棟以上建築,溺死5000餘人,在伊豆,海浪侵入內陸達2000米多,伊勢志摩受災慘重,據靜岡縣《太明志》記載,死亡2.6萬人;三重縣溺死1萬人。
  • 香港天文臺加強海嘯預警機制 加強地震海嘯教育
    新華網香港1月18日電 香港天文臺臺長林超英表示,雖然香港發生海嘯機會低,但港人應居安思危。天文臺將加強有關教育,計劃提高預警機制的要求,向外公布影響水位少於1米的海嘯。  香港天文臺上世紀60年代加入太平洋海嘯預警機制,當太平洋地震引發海嘯影響香港水位1米或以上,即向外公布。
  • 關於正確認識與防範地震海嘯的措施與建議
    」的提案,我局黨組非常重視,牟光迅局長立即召開會議,就提案內容進行研究部署,現就落實情況答覆如下:    一、2004年12月26日印尼發生強烈地震並引發巨大海嘯災難後,我局根據中國地震局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及時組織專家結合海南實際研討預防和減輕地震海嘯的措施,並完成《南海大震監測系統及海嘯預警實驗研究項目建議書》。
  • 海域地震會發生海嘯嗎?你對海嘯了解多少?
    下面,就請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自然資源部海嘯預警中心)的海嘯專家為我們敲一下黑板。此次青島地震震級小,形成不了海嘯,一般震級在6.5級以上的海底地震才有可能引發海嘯。在通常情況下,引發海嘯必須具備3個條件:一是海底地震達到6.5級以上才可能誘發海嘯。二是地震斷層的破裂必須是能使海底結構產生垂直升降運動的地震類型。海底結構劇烈的上下運動可引起海水整體的大幅波動,從而形成海嘯。2011年,日本海嘯中地震造成的海底斷層破裂長度超過數百公裡。
  • 專家:中國近海大部分海域地震產生海嘯可能性較小
    中新社北京12月26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地震局科學技術委員會主任陳顒26日下午在北京向媒體科普解讀地震海嘯災害時表示,中國近海大部分海域地震產生本地海嘯的可能性比較小,但中國沿海海拔4米以下地區GDP佔全國約四分之一,「小海嘯產生災害是可能的」,必須推進風險防治
  • 日本3·11大地震後海嘯成因被發現
    日、法、美、英4國研究人員在新一期《科學》雜誌上報告說,他們發現,伴隨日本2011年3月11日的大地震,日本東北地區太平洋海域地震震源區的地層應力大規模釋放
  • 地震和海嘯突襲愛琴海
    圖片來源 新華社綜合編譯 胡文利據《美國國家地理》雜誌報導,當地時間10月30日13時51分,距土耳其西部、希臘東部薩摩斯島14公裡處的愛琴海海域發生強烈地震,繼而引發海嘯。海水湧入陸地,造成至少66人死亡,近千人受傷,多所建築倒塌,無數人流離失所。受損最嚴重的是土耳其海邊城市伊茲密爾。「這次地震的震感非常強烈,簡直能把你晃倒在地。
  • 地震知識科普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預報中心,ID:YBZXDZ】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博主做一期地震小知識的科普1、從地震發生到建築倒塌一般只有12秒的時間【無論多強的地震,地震的發生到建築的倒塌一般都是12秒的時間,也就是說從你感到地震到被埋你只有12秒左右的時間逃生】
  • 趣味科普丨什麼?發生海嘯後,船舶要「逆風前行」?
    1854年,日本發生了一次地震,一名農夫看見潮水倒退,他意識到這是海嘯即將來臨的徵兆,便放火燒掉了自己的所有收穫,以警告村民逃到高地。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稻村之火」的故事。2004年印度洋海嘯襲擊斯裡蘭卡沿岸城市● 海嘯其實是一種巨大的海浪●海底大規模的、快速地上下變動,包括海底地震、海底火山噴發、海底滑坡等都會引發海嘯,甚至隕星或彗星的撞擊等都會激發海嘯。海底這種大規模的、快速地上下變動,以及外來大型物體的突然侵入,會使大範圍的海水從海面直至海底受到擾動,這種擾動以波動的形式向四面八方傳播,形成海嘯。
  • 自然資源部海嘯預警中心發布地震海嘯信息:菲律賓地震沒有監測到海嘯
    據福建預警發布微信公號8月18日消息,自然資源部海嘯預警中心於2020年8月18日11時2分發布地震海嘯信息:2020年8月18日8時3分(北京時間),菲律賓薩馬島海域(12.01°N,123.96°E)發生6.7級地震,震源深度為15.0千米(震級修訂)。
  • 地震"塑造"日本系列:不倒的校舍_發現者_網易探索
    校舍按最新標準進行加固,是持續不斷的過程   1995年阪神地震發生後,日本政府開始實施"校舍補強計劃"。根據這一計劃,全國各中小學校全面進行一次抗震檢查,對不符合最新抗震要求(抗震要求為7級的學校立即進行鞏固性施工。
  • 科普:什麼是海嘯
    新華網北京12月26日電(記者李雯張忠霞)東南亞地區26日發生的特大地震引發海嘯,在印尼、孟加拉國、斯裡蘭卡、泰國、印度、馬來西亞等國家造成重大人員傷亡。什麼是海嘯呢?  海嘯是一種具有強大破壞力的海浪。水下地震、火山爆發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大地活動都可能引起海嘯。
  • 科普知識:什麼是海嘯?
    新華社北京3月11日電 日本11日發生強烈地震,並在該國東北太平洋沿岸引發巨大海嘯,已造成至少6人死亡,多人受傷。那麼,什麼是海嘯?  海嘯是一種具有強大破壞力的海浪,它掀起的驚濤駭浪高度可達10多米甚至數十米,猶如一堵「水牆」。
  • 地震一定會引發海嘯嗎?
    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北部太平洋海域發生9級地震,地震引發強烈海嘯,最高浪高達23米,巨大的海嘯混合著海底的物質和汙泥,橫掃日本東北部沿海城市,造成摧毀性的破壞。之後日本政府把11月5日定為「海嘯防災日」,並向聯合國提交決議案,希望將這一天定為「世界海嘯日」。
  • 日本氣象廳的地震、海嘯、火山災害預警
    在預測地震的震級為4級以上時,發布地震警報;在預測地震的震級為3級以上,地震發生l.5分鐘後,發布震級速報,速報地震的地點及發現地震的時刻;在預測地震的震級為3級以上時,發布震源和地震規模情報;在預測震級為1級以上時,發布各地地震的震級速報;根據各地地震的震級數據,預測地震的震級為4級以上時,發布每平方公裡的震級分布圖等地震情報。
  • 陶世龍專欄--什麼是地震海嘯
    它在開闊的深水大洋中運動時,速度特別快,可達每小時七、八百公裡,但這時波濤並不特別洶湧,因為波峰之間距離那樣長,起落變化就不明顯了,只是到了濱海一帶水高得多的巨浪,衝上陸地,這就是我們看到的地震海嘯。  是不是只要海底發生地震就會出現地震海嘯呢?不一定。因為有些地震發生時造成的地形起落並不顯著,不能激起這種巨大的波浪。
  • 給世界的警告:印度洋海嘯與汶川地震
    2004年南亞地震造成的印度洋海嘯,死難無數,其實是對未來沿海地區生活著的人的警告,海水上漲,地震引起的海嘯、颶風海嘯、地極移動海嘯,大隕石襲擊海洋引起的海嘯,這些都不是人類能對抗的災難,所以必須以理智來選擇行動,方才能在災難中生存下來。地中海周邊生存的人,還有其他地區沿海區域的人。必須警惕海侵災難與海嘯災難。美國西海岸,未來會有極移性海侵災難與海嘯災難,那肯定是無法生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