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11日電 日本11日發生強烈地震,並在該國東北太平洋沿岸引發巨大海嘯,已造成至少6人死亡,多人受傷。那麼,什麼是海嘯?
海嘯是一種具有強大破壞力的海浪,它掀起的驚濤駭浪高度可達10多米甚至數十米,猶如一堵「水牆」。這種「水牆」內含有極大能量,如果衝上陸地,往往對人類生命和財產造成嚴重威脅。另外,海嘯波長很長,可以傳播幾千公裡而能量損失很小。
正因為能量大、波及範圍廣,海嘯的殺傷力是巨大的。2004年12月26日,印尼蘇門答臘島附近海域發生大地震,並引發了大海嘯,造成印度洋沿岸國家20多萬人死亡。
海嘯通常由風暴潮、火山噴發、水下坍塌滑坡和海底地震等引發。其中,海底地震是海嘯發生的最主要原因,歷史上特大海嘯基本上都是海底地震引起的。不過,海底地震未必一定就會引發大海嘯。
地震海嘯的產生一般受海底地震震源斷層、震源區水深條件、震級、震源深度等條件控制。比如,震源位於深水區比淺水區更易於產生海嘯。當震源斷層表現為平堆錯動時,不會產生海嘯,如果震源斷層表現為傾滑,就可能引起海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