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觀的宇宙:2500年前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看到了什麼?

2020-11-27 鸞雀

當陽光通過高大的窗戶,折射在地面會投出巨大的光斑。而在塵埃浮動的空氣中,像慢鏡頭一樣,形成無數個星河和不完整的微觀宇宙。在諾大的宇宙空間中存在著數百億到上千億的銀河系般的星系,每個星系都有上千億顆恆星。在我們經常談及的如星系、星河、星雲等,都是宇宙中的顯像物質和能量。而宇宙中更多的是暗物質,佔宇宙總物質和能量的95%以上,如果說宇宙的暗物質形成了星系、恆星和行星,也包括我們的地球。這些暗物質是以「引力」進行宇宙星體的運動,並在運動中通過大量吸收暗能量,從而加速宇宙的膨脹。這種暗物質或可理解成「看不見、摸不著和萬重山」的虛空與多維空間。

早在2500年前,佛祖釋迦牟尼提出:「一粒沙中,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百億日月。」是否可以理解為在一粒沙中存在著一個微觀的暗物質宇宙?又佛經有云「殺一生命,等於殺一世界。」是說每當一個生命的出生也是一個世界的出生,而所有生命其本身又是獨一無二的世界。若將地球當作一個微縮的宇宙,人類當作宇宙中的一顆星體,那麼物質運動的引力是否如同存在於人類社會的法則或是某種契合?同樣地,是否我們的地球也存在著多重空間,在引力的作用下,使之平行向前,沒有任何交點,除非發生某種毀滅性的爆炸或者聚變。

在我們的現實世界中,如果說靈魂在暗物質的虛空中是一種無限的存在,可以小到一粒沙,可以大到宇宙。我們人類的一切認知源於我們的思維意識,又通過思維判斷讓我們去了解未知。無論在任何經、緯度的不同靈魂,乃至超越時間、空間的微觀世界,其存在都是一樣的。如果可以對所感知事物進行非科學的定義,我想這種暗物質作為一種存在或虛無更為合適,當然這些都是未有科學依據的,僅在思維意識中拼湊出的假象。

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參悟時,或許看到了一粒沙中的微觀世界(這裡的「看到」不是用眼睛去看,而是一種醒覺和頓悟)。當參照物發生改變時,在世界沒有絕對的衡量,僅僅是作為一種參照和一種相對比較,一粒沙中不僅是一個三千大千世界,還是一個微觀宇宙。假設這個微觀宇宙也有95%以上的暗物質存在,又或者直接說暗物質存在於一粒沙中,那麼這種暗物質是否類似於靈魂或者思維意識?如果是作為思維意識體懸浮於這個微觀世界,是否可以將暗物質理解成虛空中的隱匿能量?無論這種隱匿能量的存在形態是怎樣的,哪怕是超越時間、時空,或是超越我們人類認知的形態存在,我相信都與人類的思維意識大同小異。倘若這個假設成立,那麼在一粒沙中也應該有超越於我們認知範圍之外,卻存在於我們思維意識之中的「無常」,這種無常將會伴隨著我們輪迴的每一生、每一年、每一月、每一分鐘、每一秒,乃至每一萬分之一秒。

我們對宇宙和暗物質所知程度,有如宇宙中的一粒沙,在世界天文、物理學界對宇宙「暗物質」尚未有定論之前,我先將其理解如下:

宇宙非宇宙,時空非時空,盡入虛空無盡藏,虛空無盡廣大,唯其心性而至焉。

相關焦點

  • 當霍金見到釋迦牟尼佛,會一起探討宇宙嗎?
    今天讓我們從霍金對宇宙真理的研究說起,從科學發展觀看佛教的心靈研究。據BBC、英國天空新聞等多家媒體,史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歲。對此,有人說「霍金是去探索宇宙真理了」!我們知道,釋迦牟尼佛也早在兩千五百年前在佛經中記載過有關於宇宙的論述。大膽的猜測一下,當霍金到了另一個世界見到釋迦牟尼佛,他們會不會一起探討宇宙呢?
  • 佛祖在菩提樹下到底悟到了什麼?
    最近讀了一本朋友推薦的書《佛陀傳》,書中詳細闡述了釋迦牟尼佛從出生到出家,再到成佛、傳道,最後涅槃的全部過程,頗為震撼,也頗受感動,因為我本身對佛教頗感興趣,不像其他佛教書記難懂晦澀,此書讀起來給人一種舒適祥和之感,尤其是佛說四聖諦,痛苦的存在,痛苦的起因,痛苦的破滅,痛苦的消滅之道,這就是苦集滅道
  • 千年烏木雕刻——釋迦牟尼佛的一生
    」(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桐柏山木雕博物館)桐柏山木雕博物館有大型千年烏木雕刻作品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佛的一生,長12米,高2.8米,雕刻的是釋迦牟尼佛的出生、成長、出家、成佛、建立佛教和釋迦牟尼佛的涅槃。
  • 讚美本師釋迦牟尼佛!
    菩提樹下睹明星。眾生之苦得解脫。梵天獻花請弘法。獅子聲六種震動。法音普及十方界。舍衛城顯大神變。 十方眾生都供養。信佛念佛興盛旺。快速激勵諸懈怠。眾多弟子坐金臺。 佛陀慈悲宏願深。經藏典籍留後人。思維精進證菩提。釋迦之王我禮敬。
  • 「阿彌陀佛」和「釋迦牟尼佛」的區別?看完你就知道了
    釋迦牟尼佛是佛教當中,最為重要的一尊佛,因為是這尊佛創立了我們今天的佛教,如果沒有釋迦牟尼佛,我們可能無法接觸佛法。釋迦牟尼佛,是我們這個娑婆世界的教主,而阿彌陀佛並不是我們這個世界的佛,而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這是阿彌陀佛和釋迦牟尼佛的區別之一。
  • 釋迦牟尼佛的「妻子」為何一生會孤苦?原來是命中注定
    釋迦牟尼佛說:「無論你遇見誰,他(她)都是在你生命中該出現的人」。每一個能夠走進我們生命中的人,包括愛人、孩子、老師、摯友等都不是偶然,也許要陪我們減少人生的孤獨,也許要教會我們什麼知識或技能,也許要協助我們改善眼前的一個狀況等等,他(她)都是我們生命中注定該出現的人。
  • 傳說中的菩提樹,原來長這樣
    即通過一個小小的花朵就可以窺探到一個大千世界的規律與全部,通過一片小小的葉子,可以看到宇宙人生的秘密。可理解為一件很小的東西裡也可能隱藏著很大的道理,一件很平凡的事情裡也可能隱藏著大智慧。那你見過真正的菩提樹,長什麼樣子麼?下面隨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吧。
  • 佛教常識:如來佛是不是釋迦牟尼佛?
    和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佛是同一個人嗎?關於這個問題,我們簡單分享一下。「如來」是的佛的十大通號之一,意義很深,我們簡單分享其中的三個意思:一,「如」就是如實以及本來面目的意思,「來」就是今佛如同古佛再來,只要成佛了,佛佛道同,今佛就和古佛再來一樣,沒有區別,因此稱作如來。
  • 科學家證實:釋迦牟尼佛曾經與外星人交流(圖)
    釋迦牟尼佛曾經與外星人交流或有什麼關聯嗎?外星人是否存在,當今科學界已經有了共識:那就是有的。因為類似太陽的恆星僅我們銀河系就有上千億顆,而類似銀河系的星系也已發現了超過10億個,這種情況下,認為僅僅太陽系行星的地球有高級生命,是完全不成立的。事實上,在科學家們發現地外文明之前,我們現在就可以通過佛經了解地外文明。日本學者志田行閒是一位知名的佛學愛好者,同時也是日本早稻田大學的物理系教授。
  • 佛教:釋迦牟尼佛的圓寂
    從這個角度來說,釋迦牟尼佛也是凡人,並沒有超越生死,儘管他已經認識宇宙人生的真相,已經覺悟成佛,但依然還是跟普通人一樣經歷生老病死。據佛教經典的記載,釋迦牟尼佛到了晚年,有幾件事讓他的身體的狀況突然下降,即:一、兩大弟子舍利弗與目犍連相繼去世。二、釋迦的故鄉迦毗羅衛國在戰爭中也遭滅亡。
  • 宇宙之外到底是什麼?宇宙屬於一大千世界,山外有山!
    以現在的科技水平根本就達不到探測外宇宙的能力,要想找到這答案,就只能去佛教中尋找了。因為釋迦牟尼佛早在2500多年前就把外宇宙情況給予了我們答案了,只是我們沒有去關心佛學而已,所以才一直在原地轉圈白白的浪費掉了這麼長的時間罷了。
  • 「阿彌陀佛」和「釋迦牟尼佛」的區別,別再傻傻分不清了!
    提起「南無阿彌陀佛」,大家應該都非常熟悉,這可以說是佛教裡最常念到的一句佛號,我們在寺院的各個地方、角落都能看到這句「六字大洪名」。寺院裡的僧人乃至皈依佛門的信眾居士也常常嘴裡不停念這句佛號。因為「阿彌陀佛」的知名度比較大,很多對佛教不太了解的人都會下意識地將其與「釋迦牟尼佛」等同,認為阿彌陀佛就是佛祖,這就搞混淆了。阿彌陀佛和釋迦牟尼佛到底是誰?相信看完這篇文章,大家對此會有一個清晰的認知。首先,咱們來簡單了解一下「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亦稱「佛陀」,簡稱「佛」,是佛教的創始人。
  • 把樹葉放大一億倍,就能看到宇宙?揭秘微觀世界
    把樹葉放大一億倍,就能看到宇宙?揭秘微觀世界網羅天下趣事,縱觀八方奇聞,歡迎收看本期內容,著名的宇宙學家卡爾薩根曾說過:如果將一個原子無限放大,會不會是另外一個宇宙?原子是指化學反應不可再分的基本微粒,在量子力學領域中,有人曾指出,世界就是有一個個微小的粒子構成的,那麼再將樹葉放大1億倍時,就能夠看到宇宙嗎?原子是不可再分割的基本粒子,但是在原部的內部卻有著一原子核,原子核內還有中子和介子圍繞著轉動,這個結構像極了宇宙行星圍繞恆星旋轉的模型,那麼再對這些進行放大時,會不會是另外一個宇宙呢?
  • 在2500年前根本沒有技術支撐的時代,老子為何能探到宇宙的起源?
    在老子的諸多思想中,甚至還解釋過宇宙的起源,這一觀點甚至還跟現如今的論點十分的相似。在老子的思想中有這樣一句話:「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這句話的意思大概就是,老子認為宇宙是由粒子產生的,萬事萬物都是由粒子演變而來的。在這一點上,現代的科學家也這麼以為。
  • 把樹葉放在光學顯微鏡下看到了什麼?科學家:我仿佛看到一個宇宙
    沒人知道宇宙間終極的奧秘,但是我們始終沒有停下探索的步伐。大家相信嗎,在幾十年前我們甚至不知道宇宙是怎麼形成的。宇宙大爆炸的理論也是近些年才形成的,但是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現在有很多科學家開始對「大爆炸」理論提出了質疑。如果說宇宙的爆炸產生的,那在爆炸之前,宇宙之外的空間是什麼?而最早的那個奇點,怎麼會有這麼大的質量?
  • 把樹葉放在光學顯微鏡下看到了什麼?科學家:我仿佛看到一個宇宙
    如果說宇宙的爆炸產生的,那在爆炸之前,宇宙之外的空間是什麼?不知道多少小夥伴和我一樣,雖然知道現在不會尋得什麼真理和終極答案,就是沒事喜歡開腦洞。開腦洞讓我快樂! 除了宏觀物理,現在微觀物理也同樣讓人充滿了好奇心。比如物質最小能分解到什麼程度?夸克到底是什麼組成的?
  • 微觀世界的奧秘:如果原子放大一億倍,可能在裡面看到宇宙?
    微觀世界的奧秘:如果原子放大一億倍,可能在裡面看到宇宙?根據愛因斯坦提出來的,宇宙大爆炸理論。這個宇宙是由一個奇點爆炸而來的,在爆炸中,現在這個宇宙中的所有物質,都是來自這個奇點中的。那麼在爆炸的巨大衝擊力下,這個宇宙的邊界還在不停地擴大,所有這個宇宙理論上來說,是無邊無際的。那麼在這個浩瀚無限的宇宙中,存在著非常多的,讓我們人類難以理解的事物。就比如,為什麼這麼巧,剛好在我們的地球上,就有了可以讓出現生命的條件?為什麼在太陽系的其他行星上沒有這種條件出現?這個宇宙到底有多大?難道這麼一大個宇宙,就只有我們地球上有生命的存在了?
  • 菩提伽耶:釋迦牟尼在這裡一棵菩提樹下開悟,創立了一門新的宗教
    2500多年以前,釋迦牟尼從瓦拉納西渡過恆河,在菩提伽耶的一棵菩提樹下開悟,從此創立了一門新的宗教。玄奘來到菩提伽耶朝聖時,這裡已經成為廢墟。直到英國人康寧漢姆根據《大唐西域記》對這裡的描述,成功地找到遺蹟,並且將其發掘出來。期間無聲無息過去了1500年。
  • 微觀宇宙到底是什麼樣子,探秘微觀宇宙
    可是我們人類十分聰明,科學家們通過對宇宙的研究發現,既然宇宙無限廣袤,人類根本不可能短時間內探索,那麼人類可以從微觀宇宙下手,因為微觀宇宙就在我們的眼前,我們只要了解宇宙的微觀世界,那麼就能夠打開宇宙奧秘的大門,這點是毫無疑問的事情。
  • 釋迦牟尼佛為什麼沒有咒語?
    按照大乘經典的說法,所謂的咒語,其實就是真言和總持,反映的是宇宙人生的真相或佛法的精髓。那麼,為什麼釋迦牟尼佛沒有咒語呢?據經典的記載,原始的咒語是古印度婆羅門教特有的產物,由羅剎、鬼魅、等名號所組成的一系列文字與音律,當精通咒語的人持誦時,雖然這些咒語有時候能夠幫人暫時解決一些問題,但更多的時候是給人們帶來不幸,據說越是精進持咒的人往往會越悽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