讚美本師釋迦牟尼佛!

2020-12-05 小草蔥蔥

讚美本師釋迦牟尼佛

菩薩騎象下雲中。降生到淨梵王宮。摩耶右脅娩金童。天現瑞樂奏長空。

行走七步蓮花上。指天指地我尊雄。九龍吐水沐慈容。悲憫眾生正法弘。

佛陀十九出了家。放棄富貴與榮華。生老病死世間事。慈悲眾生別妻兒。

煩惱髮絲一刀斷。換上梵天送來衣。菩提樹下睹明星。眾生之苦得解脫。

梵天獻花請弘法。獅子聲六種震動。法音普及十方界。舍衛城顯大神變。

十方眾生都供養。信佛念佛興盛旺。快速激勵諸懈怠。眾多弟子坐金臺。

佛陀慈悲宏願深。經藏典籍留後人。思維精進證菩提。釋迦之王我禮敬。

金剛無死之身逝。脫離憂苦涅盤故。七色斑斕寶舍利。舍利八分眾頂禮。

清淨莊嚴釋迦佛。百千萬億化身佛。太子出家把行修。菩提樹下大道悟。

十方世界坐道場。四十九年講法忙。難信之法今已信。世尊成為大寶王。

釋迦佛悲心悲願。娑婆界往返八千。只為眾生出苦難。轉迷為悟輪迴斷。

釋迦本師金身現。毫光閃閃照大千。如若領悟佛祖意。得道成佛坐金蓮。

今天是潤四月初八,佛誕日。至誠頂禮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釋迦牟尼佛一生教學,三十歲開悟,七十九歲圓寂,開悟就教學,講因果,講宇宙人生真相,一生沒有一天中斷。

釋迦牟尼佛生活簡單,不建道場,日中一食,樹下一宿,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給後世學生做榜樣,學為人師,行為世範,他做到了。

講經四十九年,說法三百餘會。一生教學。弟子三千,常隨眾,一千二百五十五人。

他是一位多元文化的社會教育家,他教學不收學費,他的身份是多元文化社會教育的義務工作者。

一生教學沒有建過寺廟,建寺廟這種情形是佛教傳到中國來才建寺廟,建寺不叫廟。

寺院庵堂是佛教教學的道場,它是學校,寺院庵堂是學校,不是宗教,這裡面教學。

佛大慈大悲,苦口婆心,惠以「真實之利」「真實之慧」,給大眾介紹了阿彌陀佛和極樂世界,幫助一切眾生一生永脫輪迴,永超十法界。

一心觀禮,娑婆教主,九界導師,如來世尊,於五濁世,八相成道,興大悲,憫有情,演慈辯,授法眼,杜惡趣,開善門,宣說易行難信之法,當來一切含靈,皆依此法而得度脫,大恩大德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在這個娑婆世界什麼都不是自己的,如果不聞佛法,不明因果,陽壽一盡,隨業流轉,臺灣的一個老婦人,大限到了,真我走了,世間的有形物資一樣都帶不走,連自己的肉身都要被人佔用!可怕她的遊魂(真我)隨業流轉,不知要換上什麼樣的衣服?而朱華是一個少女,被害後,因陽壽末盡,借屍還魂,遊魂住在一個老婦人的肉身裡,長達幾十年,還要承受老婦人生前……她的感受是非常不好過,有什麼辦法呢?在六道輪迴中,不能掌控命運,不能把握生死,更談不上事事如意,在這個世界上,你的人生即使是風生水起,事業興旺,那也是短暫的,還是念佛好呀!

念佛報佛恩!念佛消災難!念佛了生死!念佛成佛!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那才真快樂!真圓滿了!那才得真實利益,世間的榮華富貴都是過眼煙雲,人生如朝露,瞬間即逝,人事物一切都不真實!愛過恨過放下吧。得過失過看破吧。回歸淨土不可忘。 念佛大事不可休。放下萬緣,專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極樂淨土!阿彌陀佛!

相關焦點

  • 「阿彌陀佛」和「釋迦牟尼佛」的區別?看完你就知道了
    釋迦牟尼佛是佛教當中,最為重要的一尊佛,因為是這尊佛創立了我們今天的佛教,如果沒有釋迦牟尼佛,我們可能無法接觸佛法。釋迦牟尼佛,是我們這個娑婆世界的教主,而阿彌陀佛並不是我們這個世界的佛,而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這是阿彌陀佛和釋迦牟尼佛的區別之一。
  • 「阿彌陀佛」和「釋迦牟尼佛」的區別,別再傻傻分不清了!
    因為「阿彌陀佛」的知名度比較大,很多對佛教不太了解的人都會下意識地將其與「釋迦牟尼佛」等同,認為阿彌陀佛就是佛祖,這就搞混淆了。阿彌陀佛和釋迦牟尼佛到底是誰?相信看完這篇文章,大家對此會有一個清晰的認知。首先,咱們來簡單了解一下「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亦稱「佛陀」,簡稱「佛」,是佛教的創始人。
  • 佛教:釋迦牟尼佛的圓寂
    從這個角度來說,釋迦牟尼佛也是凡人,並沒有超越生死,儘管他已經認識宇宙人生的真相,已經覺悟成佛,但依然還是跟普通人一樣經歷生老病死。據佛教經典的記載,釋迦牟尼佛到了晚年,有幾件事讓他的身體的狀況突然下降,即:一、兩大弟子舍利弗與目犍連相繼去世。二、釋迦的故鄉迦毗羅衛國在戰爭中也遭滅亡。
  • 釋迦牟尼佛是如來佛,但如來佛卻並不只是釋迦牟尼,千萬別混淆
    大家都知道釋迦牟尼佛,這也是我們所有學佛之人的唯一本師,也是我們這個娑婆世界的教主,甚至在小乘佛法中都不承認有其餘佛的存在,「佛」就是釋迦牟尼的專用稱號。而對於釋迦牟尼佛來說,由於西遊記這部小說以及86版電視劇的影響,大家都更喜歡稱呼他老人家為「如來佛」,或者如來佛祖。
  • 釋迦牟尼佛為什麼沒有咒語?
    那麼,為什麼釋迦牟尼佛沒有咒語呢?據經典的記載,原始的咒語是古印度婆羅門教特有的產物,由羅剎、鬼魅、等名號所組成的一系列文字與音律,當精通咒語的人持誦時,雖然這些咒語有時候能夠幫人暫時解決一些問題,但更多的時候是給人們帶來不幸,據說越是精進持咒的人往往會越悽慘。
  • 千年烏木雕刻——釋迦牟尼佛的一生
    桐柏山木雕博物館(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桐柏山木雕博物館)千年烏木雕刻「釋迦牟尼佛的一生」(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桐柏山木雕博物館)桐柏山木雕博物館有大型千年烏木雕刻作品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佛的一生,長12米,高2.8米,雕刻的是釋迦牟尼佛的出生、成長、出家、成佛、建立佛教和釋迦牟尼佛的涅槃。
  • 釋迦牟尼佛和阿彌陀佛有沒有什麼特殊關係?
    無諍念國王就是阿彌陀佛的前身,這個梵志大臣就是釋迦牟尼佛的前身。他在那個時候曾經發了五百大願,稱為大悲菩薩。其中的一個願就是,在娑婆世界人壽百歲的時候投生到娑婆世界並成佛,因為人壽百歲時娑婆世界的眾生煩惱重、福報微淺,苦不堪言。《法華經》記載,久遠劫前有大通智勝如來,有十六個王子,其中阿彌陀佛是第九位王子,釋迦牟尼佛是第十六位王子,這是個產佛的世家。
  • 佛教常識:如來佛是不是釋迦牟尼佛?
    和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佛是同一個人嗎?關於這個問題,我們簡單分享一下。「如來」是的佛的十大通號之一,意義很深,我們簡單分享其中的三個意思:一,「如」就是如實以及本來面目的意思,「來」就是今佛如同古佛再來,只要成佛了,佛佛道同,今佛就和古佛再來一樣,沒有區別,因此稱作如來。
  • 文殊菩薩是十方諸佛母,為何他又成了釋迦牟尼佛的學生?
    《華嚴經》上講:「文殊菩薩,是十方諸佛母,一切菩薩師」;《法華經》上講文殊菩薩是七佛之師,釋迦牟尼佛的老師燃燈佛就是文殊菩薩的學生,按輩分來說文殊菩薩還是釋迦牟尼佛的師祖,可是為什麼在釋迦牟尼佛弘法中又成了佛的學生了呢?其實文殊菩薩早就成佛了,過去成佛了,現在也成佛了。《央崛摩羅經》中說:「文殊菩薩,現在北方作佛,號歡喜藏摩尼寶積佛」。
  • 釋迦牟尼佛、如來佛、阿彌陀佛,這三者,是同一尊佛嗎
    釋迦牟尼佛、如來佛、阿彌陀佛,這三者,是同一尊「佛」嗎?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個問題吧。在《西遊記》中,最頂級最頂級的人物,自然就是如來佛祖了,那麼,這位如來佛祖,是不是就是佛教的創始人喬達摩·悉達多,即「釋迦牟尼佛」呢?顯然,給我們的印象,確實就是這個樣子,然而事實上,「如來佛」和「釋迦牟尼佛」還是有區別的。 「如來」,這個詞是從梵文中譯過來的,它的意思就是「真如」,即「一切法(事物)的真實狀況」。
  • 釋迦牟尼佛的「妻子」為何一生會孤苦?原來是命中注定
    那為什麼釋迦牟尼佛的「妻子」命中注定會孤苦呢?下面我們來看一下釋迦牟尼佛和他妻子的「姻緣」故事。01佛陀即釋迦牟尼佛,本命喬達摩·悉達多,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的王子,大約是和我們儒家思想創始人孔子同時代的人。
  • 釋迦牟尼佛在金光明經中談到自己的壽命,有多少歲呢?
    而釋迦牟尼佛曾於無量百千億無數大劫,不害生命,行十善業道,常以飲食布施一切飢餓眾生,乃至自己的身體、血肉、骨髓,亦用來布施,令眾生飽滿,何況飲食。」妙幢菩薩於世尊所在之處,說完以上這段話時,佛以其威力,使其房間忽然變得廣博嚴淨,帝青色琉璃等種種寶物,間隔裝飾,如佛國淨土,有妙香氣超越一切天香,芳香四溢充滿國土。於此國土四面各有一個上妙獅子座,由四寶所制,以天寶衣敷在座上。
  • 釋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
    釋迦牟尼佛當年講經弘法的時候,身邊常隨的弟子有1250人之多,在這眾多的弟子當中,最有名的有十位,修行最好,並且每個人都有獨特的專長,受到佛陀的讚揚和其他僧眾的尊重,成為佛陀滅度後繼承和弘揚佛法的主要力量,今天末學就和大家聊聊這十位大弟子。
  • 釋迦牟尼佛簡稱為佛,是佛陀的稱呼
    釋迦牟尼佛(約公元前563/480 –約483/400公元前),也稱為Siddh?rtha Gautama,釋迦牟尼(即「釋迦先賢」)佛,或簡稱為佛,是佛陀的稱呼。苦行僧(?rama?a)和聖人,佛教的奠基人。
  • 電影《三寶佛之釋迦牟尼佛傳奇》在長沙海選小演員
    紅網時刻4月22日訊(記者 鄭濤)4月21日,由地球村影業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浙江愛訊影視文化有限公司、嘉穎潮流藝術中心出品,劇組指定湖南惟一星紀傳媒有限公司負責選角的電影《三寶佛之釋迦牟尼佛傳奇》小演員長沙海選在湖南大劇院大劇院亞秀練習生基地舉行,海選主要考察試鏡少兒的影視表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