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說稅收大帳本」從3加到11!稅收立法按下「加速鍵」,進程已過半

2021-01-19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1月12日消息(記者劉柏煊)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導,全國財政工作會議與全國稅務工作會議近日陸續舉行,釋放了一系列最新財稅數據。如何透視這些數據背後的經濟脈搏與民生關切?系列報導《數說稅收大帳本》本期聚焦:從3加到11!稅收立法按下「加速鍵」,進程已過半。

整整8個!這是過去五年時間裡,經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的稅法總數,其中包括環境保護稅法、車輛購置稅法、契稅法等。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目前,在現行18個稅種中,已有11個稅種完成立法。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十三五」之前,完成立法的稅種只有3個。短短五年時間裡,從3加到11,稅收立法進程已經過半。

粵開證券研究院副院長、首席宏觀分析師羅志恆解讀:「這意味著我們整個稅收立法駛入『快車道』。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包括稅收治理體系現代化,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就是稅收法定。稅收法定不僅是約束我們每個人的行為,明確每個人都有納稅義務,更重要的是約束政府的行為,政府不能夠亂收稅、亂收費,這樣才能穩定我們老百姓的預期,我們的財產也會更加安全。」

最新動向是,未完成立法的7個稅種正在加快立法步伐。與股市、股民密切相關的印花稅法草案近日獲得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繼續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稅收大帳本顯示,2020年1-11月,印花稅達到2906億元,其中證券交易印花稅為1728億元,是「大頭」。

羅志恆說:「就印花稅而言,預計2020年體量能達到3000億元,其中證券交易印花稅佔到約60%,也就是1800億元左右。在當前財政收支壓力較大的背景下,印花稅將發揮一定作用。」

進入2021年,「十四五」已經到來,羅志恆說,像是第一大稅種增值稅以及消費稅、關稅等一些較大的稅種都將加速自己的立法進程。「我們目前已上升為法律層面的除了個人所得稅、企業所得稅等稅種以外,基本上是一些小稅種,比如契稅、城鎮土地使用稅等,那麼剩下的包括增值稅、消費稅和關稅等,這些都是比較大的稅種。未來的話,我們要儘快完成法律文本的起草,並且由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通過,從而來落實我們稅收法定的要求。」

相關焦點

  • 稅收優惠助力大數據中心建設按下「快進鍵」
    了解到企業情況後,國家稅務總局中山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稅務局的稅務人員主動聯繫中山艾特網能的財務人員,為企業量身定做《可退還增量留抵稅額計算表》,就國家關於先進位造業增值稅期末留抵退稅政策的相關內容進行細緻的輔導,通過「一企一策」服務打通企業申請留抵退稅的全過程。
  • 「16+10」稅收支持體系 讓長三角稅收一體化跑出加速度
    7月底,國家稅務總局推出進一步支持和服務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10項稅收徵管服務措施,與去年11月推出的16項稅收服務舉措構成「16+10」稅收支持體系。通過持續提升稅收治理效能,長三角稅收一體化步伐不斷邁進,稅收營商環境也不斷優化。
  • 每經專訪國家稅務總局稅收科學研究所所長譚珩:全國重點稅源企業...
    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從2020年初下滑超過20%,到8月實現正增長,再到11月實現3.95萬億元總額的新高,體現出消費正加速恢復。具體來說,生產方面,要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向,稅收政策要重點支持企業創新。比如說在消費升級以後,如何從生產環節就與消費需求相適配,讓供需更好地銜接起來。
  • 每經專訪稅收科學研究所所長譚珩:全國重點稅源企業稅費負擔持續...
    2020年前11個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從2020年初下滑超過20%,到8月實現正增長,再到11月實現3.95萬億元總額的新高,體現出消費正加速恢復。具體來說,生產方面,要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向,稅收政策要重點支持企業創新。比如說在消費升級以後,如何從生產環節就與消費需求相適配,讓供需更好地銜接起來。
  • 摒棄稅收工具主義,回歸稅收的價值本義
    (《國際先驅導報》11月15日)  毋庸置疑,在徵稅方面,我們正面臨著一個巨大而糾結的悖論:具體到每一項稅種本身,徵稅似乎都有其合理性;然而,倘若放開視野,從國民經濟的現實、「十二五」的政策願景,以及民生多艱的維度考察,那麼,目前任何的加稅政策都因違拗人心所向和大勢所趨,而被抽空了合理性的根基。
  • 當前我國稅收環境存在的問題
    個人所得稅的分類課稅模式及不合理的費用扣除制度,難以發揮稅收的收入分配作用,致使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分配不公矛盾突出。  多層次稅收優惠政策不僅雜而亂,而且加大了地區之間經濟的不平衡發展。  二、稅收管理環境方面的問題  1.稅收徵管手段落後,信息化建設水平低  稅收制度和稅收政策對宏觀經濟調控的有效性,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取決於稅收徵管水平的高低,而徵管水平又取決於信息化技術的運用程度。信息化技術有助於加強稅務機關與協稅護稅單位的信息交流與共享,形成稅收管理合力,實現對稅源的嚴密監控和管理。
  • 【國際】韓國稅收營商環境優化的經驗與啟示
    同時,韓國為促進中小企業創新與投資,2020年6月中小企業局發布《2020年中小企業稅收》這一政策,旨在進一步細化稅收免稅限額法、地方稅收免稅限額法未詳細規定的內容,對初創的中小企業實施稅收減免。二是修正與調整稅收的相關法律法規。稅收立法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它因稅收徵收及管理需求的變化而變化,發揮法律保障的基礎性作用。隨著公民法治意識的不斷提升,納稅人逐漸關注自身利益並尋求保護。
  • 稅收的功利主義原則
    現代西方稅收理論家們較少使用功利主義一詞,但是,現代經濟學中卻充滿了功利主義的詞彙:「幸福」、「快樂」、「效用」、「效率」、「最大化」。稅法的經濟學家們視邊沁為他們的理論先驅,比如波斯納,稅法的契約論者也不否認經濟學中的功利主義本性。布坎南在宣揚「一致同意」的公共選擇理論的時候,也調侃說,經濟學家本性上都是功利主義者。
  • 網易和小米率先按下了「大逃殺手遊」的 F 鍵,誰能最終「吃雞」? |...
    網易和小米率先按下了「大逃殺手遊」的 F 鍵,誰能最終「吃雞」?誰不想在「大逃殺」手遊市場還空白的時候,來一個「大吉大利,今晚吃雞」?出艙跳傘每一局遊戲,100 名玩家將會被投放在絕地島的上空,遊戲從玩家按下 F 鍵跳傘開始,所有人都一無所有,所有人的目標都是活到最後。手遊廠商中,網易和小米率先出艙跳傘按下了「吃雞手遊」這場絕地求生的 F 鍵。
  • 秘籍:如何學好稅收編碼?
    一、天文根據現行政策的規定,航天運輸按照航空運輸繳納增值稅,編碼為3010302,簡稱為「運輸服務」,稅率為11%,徵收率為3%。航天運輸服務,是指利用火箭等載體將衛星、空間探測器等空間飛行器發射到空間軌道的業務活動。
  • 世界稅收十件大事公布:RECP、應對數字經濟稅收挑戰藍圖文件等入選
    支柱一和支柱二是國際稅收體系應對數字經濟挑戰的結果,是對國際稅收傳統規則的創新。支柱一按照「新經濟聯結(New Nexus)」等判定標準向市場國分配更多的稅權;而支柱二設定了全球範圍的「最低稅」,將「反稅基侵蝕」的概念落到了實處。
  • 從「可選項」到「必選項」 企業數位化進程按下「快進鍵」
    從「可選項」到「必選項」 企業數位化進程按下「快進鍵」金羊網  作者:陳澤雲、孫綺曼  2021-01-06 數位化從「可選項」變成了企業競爭和社會生活的「必選項」,中國企業的數位化進程正在按下「快進鍵」。
  • 《皇帝成長計劃2》怎麼增加稅收 稅收增加方法教學
    今天小編為大家講解一下皇帝成長計劃2遊戲中稅收的增加方法及卡牌推薦吧,下面就是稅收增加方法中大家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項,一起來看一下吧。粗略來看,好像智能建設比較合理,但實際上,智能建設只+3-5點,而共同建設+5-8點,再加上絕大部分的城市都是農業型的,攤丁入畝還有50%農業稅加成,所以共同建設農業在前期帶來的稅收增益其實是比智能建設明顯一些的。 另外一個核心因素就是人口了,一點城鎮值大約可以容納4000人口,壯丁上限是當前人口的1/3,人口壯丁增長速度大概是當前的3%。
  • 專家訪談|大數據時代企業稅收管理面臨的挑戰以及如何應對
    在大數據的監管下,企業或許會面臨更多企業目前還未發現的稅務風險,關於此問題,我們特別邀請了睿馳明雅資深財富管理諮詢師施忠賢老師針對「大數據時代企業稅收管理面臨的挑戰以及如何應對」展開訪談。萬元,股權轉讓過戶手續已在2018年度完成,2018年該公司已確認股權轉讓投資收益6927萬元。
  • 「十三五」南沙經濟蓬勃向上 城市建設按下加速鍵 五年GDP增速保持...
    2015年12月,南沙萬達廣場開門營業,蕉門河「城市客廳」按下了「變形」加速鍵——金融大廈、建滔大廈、中鐵建環球中心……一棟棟高樓拔地而起,檔案館如玉枕,圖書館如墨硯,雙橋是蕉門河上夜裡燃燒的彩虹,市民廣場上處處笑聲迴蕩,這些,都是南沙經濟蓬勃向上的一個表現。
  • 做大稅收「分子」做小土地「分母」
    ◆截至6月底,實施億元以上技改項目113個,總投資509.88億元,累計完成投資145億元,佔總投資的28.44% ◆全市工業技改投資增速9.6%,高於全省16.2個百分點,位居全省第2位 ◆全市298家企業實現動態晉檔升級今年以來,我市加大技術改造力度,抓存量企業質效提升,做大稅收
  • 治理視角下的稅收營商環境優化研究 - 中國稅務網
    營商環境已成為中國國家治理現代化的新內容。因此,在當前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在我國市場化改革持續推進的今天,要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社會創造力,營造良好的稅收營商環境的緊迫性和重要性日益凸顯。(三)稅收營商環境的優化與稅收治理現代化密切相關優化營商環境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稅收是國家的「錢袋子」,在國家治理中具有基礎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
  • 天津南港工業區企業稅收籌劃流程
    天津南港工業區企業稅收籌劃流程,對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貫穿企業落地、經營發展全過程,助力企業不斷壯大。天津南港工業區企業稅收籌劃流程, 本文所舉個案例是筆者在諮詢實務中遇到的典型案例,具有同樣的特點:售價低於進價。領到網絡紅包要不要繳納個人所得稅?現金流管理本應是企業在日常運營中重點關注的事項。
  • 湖北:信息化為稅收治理插上「智慧翅膀」
    湖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綜合處負責人易斐說:「稅收大數據自動化程度高,比其他部門提供的經濟數據要早10天左右,為掌握湖北經濟運行情況發揮了重要作用。」2019年來,湖北稅務部門積極投身大數據能力平臺建設,推出政務信息資源共享責任清單20條,稅務登記、A級納稅人名單、減免稅信息、收入完成情況等多類數據實現開放共享。截至目前,湖北稅務部門已為全省12個政府部門提供355項政務信息資源。
  • 政府稅收的輕重與善惡
    稅收的本質是什麼?最流行的解讀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而在不同的解讀中,「民」的含義大不相同。一個是「稅」,一個是「民」,背後則是兩個關鍵詞:一曰輕重,二曰善惡。稅輕未必善,稅重未必惡。若言「賦」,望文生義就是「搶錢」,這是數千年封建社會的遺產。教科書將其歸納為兩大屬性:強制性和無償性。直到資本主義時代,這個「賦」字才悄悄地被「負」取代,因為市場經濟制度要求降低稅「負」,藏富於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