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宇宙大爆炸後不久的超大質量黑洞是如何產生的?
來源:新浪科技根據經典理論,超大質量黑洞並沒有足夠時間在年輕的宇宙中發展。然而,觀測結果表明它們在大爆炸後8億年時就已經存在。SISSA的一項新研究對這個有趣的問題提出了新的解釋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4月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超大質量黑洞的規模是太陽的數十億倍,而最近的一項研究指出,超大質量黑洞在宇宙「僅僅」8億年時就已經存在,而宇宙的年齡已經140億年,這怎麼可能呢?在天體物理學家看來,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形成這些宇宙「怪物」確實是傷腦筋的難題。毫無疑問,我們當前對這些天體的了解還十分有限。
-
超大質量黑洞:宇宙的締造者?
星系的存在會影響宇宙的演化,這就把超大質量黑洞置於了整個過程的中心。超大質量黑洞驅動著類星體,它們會產生以極高的速度運動的物質噴流,正是這些噴流觸發了星系的形成。如果這個想法是正確的,它就將會顛覆已有的星系形成理論。
-
在時間之初,宇宙間可能充滿了超大質量的黑洞
簡介:貝拉迪塔和她的合著者通過發現blazars證實了宇宙生命的前10億年裡,存在著大量發射強大相對論噴流的超大質量黑洞。宇宙大爆炸9億年後,它出現了。天文學家在地球捕獲到了該古老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發射的一束相當明亮的噴流,這噴流看起來像為黑洞穿上了一件閃亮的外衣。(圖片:NRAO)大爆炸後9億年,在宇宙最早的星系時代,已經有一個相當於10億倍太陽大小的黑洞。
-
超大質量黑洞在宇宙中並不罕見
超大質量黑洞的質量一般為太陽的100億倍左右。到目前為止,我們發現的最大的超大質量黑洞都位於大型星系的中心,並且這些星系的附近還有許多其它大型星系。目前的記錄保持者位於后髮星系團中,於2011年由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研究團隊發現,質量為太陽的210億倍,已經載入了金氏世界紀錄。
-
宇宙中的黑洞真的如此可怕嗎?超大質量黑洞在宇宙中扮演什麼角色
還有M87星系,擁有的黑洞重量相當於200億個太陽。有超大質量黑洞。黑洞是怎麼變得那麼大的呢?他們又在星系的中央做什麼?為了尋找這些答案,我們還要回到140億年前宇宙形成之初。當時宇宙充滿大霹靂時產生的氣體雲,在某些地方,氣體厚重到足以形成好幾百萬顆恆星。大多數這些新的恆星都是超大質量的,他們燃燒得又熱又快,然後爆炸,製造了許多黑洞。
-
超大質量黑洞怎麼形成的?日本天文學家稱其來自於超大質量恆星
黑洞已經被認為是宇宙中一種普遍存在的天體。而超大質量黑洞(又稱巨型黑洞)是宇宙中質量和體積最大的單一天體類型,比如在我們銀河系中心位置,就有一個相當於太陽的431萬倍質量的超大質量黑洞,而在銀河系的鄰居仙女座星系的中心,有一顆大約1億倍太陽質量的黑洞,去年公布的首張黑洞照片的m87中心黑洞,質量更是達到了太陽的56億倍,不過它還並不是最大質量的黑洞,已知質量最大的黑洞為Ton618,相當於太陽質量的660億倍。
-
超大質量黑洞怎麼形成的?日本天文學家稱其來自於超大質量恆星
黑洞已經被認為是宇宙中一種普遍存在的天體。而超大質量黑洞(又稱巨型黑洞)是宇宙中質量和體積最大的單一天體類型,比如在我們銀河系中心位置,就有一個相當於太陽的431萬倍質量的超大質量黑洞,而在銀河系的鄰居仙女座星系的中心,有一顆大約1億倍太陽質量的黑洞,去年公布的首張黑洞照片的m87中心黑洞,質量更是達到了太陽的56億倍,不過它還並不是最大質量的黑洞,已知質量最大的黑洞為Ton618,相當於太陽質量的660億倍。
-
數百萬倍太陽質量的超大質量黑洞是怎麼形成的?
在浩渺無垠的宇宙中,有許多我們都不曾參透的東西,而且我們能觀測的都只是能發光的星系恆星等。像不發光的黑洞,是從理論中誕生出來的天體,經過理論研究一個世紀的時間,才在今年被科學家們拍到了黑洞真實存在的照片。
-
25億光年外,兩個8億多倍太陽質量的超大質量黑洞,即將碰撞!
每個黑洞質量都是太陽質量的8億多倍,隨著這兩個超大質量黑洞在死亡螺旋中逐漸靠近,它們將開始在時空中發出漣漪般的引力波。這些宇宙波紋將加入到其他超大質量黑洞引力波的背景噪聲中。即使在命中注定的碰撞發生之前,這對超大質量黑洞發出的引力波也會使之前由小得多的黑洞和中子星合併,所探測到的引力波相形見絀。
-
天文學家已經探測到了最遙遠的超大質量黑洞,它距離地球超過130億...
天文學家已經探測到了最遙遠的超大質量黑洞,它距離地球超過130億光年。 藝術家印象 研究發現,如果大爆炸後1億年形成的超大質量黑洞,並且生長得儘可能快,那麼至少需要1萬個太陽質量。 合著者範曉輝教授說:"這告訴你,無論你做什麼,這個黑洞的種子一定是由不同的機制形成的。 在這種情況下,涉及大量原始、冷的氫氣直接坍塌成種子黑洞。
-
宇宙中超大質量黑洞的形成,是否與周圍的星際氣體和恆星有關?
也就是說,黑洞的半徑越大,意味著自身的密度越小,就連視界附近的潮汐力作用都會減弱。一直以來,儘管科學家們已經對恆星質量黑洞的形成過程有所了解,但依然很疑惑為什麼宇宙中會有這麼多的超大質量黑洞。因為,即便大型恆星坍塌之後能夠形成質量也相對更大的黑洞,但為什麼每個星系中心的都有,怎麼可能有這麼多剛剛好的巧合呢?
-
銀河系中心存在超大質量黑洞,那麼太陽繞著黑洞轉?
經過多年的觀測,科學家們找到了黑洞存在的證據,並發現銀河系中心存在一個超大質量的黑洞,這個黑洞的質量是太陽質量的19億公裡,恆星在這個位置上的公轉速度可以達到每秒2.4萬公裡,相當於光速的8%。宇宙中的超大質量黑洞應該是通過吞噬其它天體成長起來的。
-
兩個超大黑洞在未來的可能對撞將產生宇宙最強引力波
天文學家發現一對遙遠的超大質量黑洞,可能在未來的某個時刻發生對撞;這兩個黑洞座落於一個距地球25億光年的星系,每個黑洞的質量是太陽的8億倍。此項研究由普林斯頓大學研究學者安迪·戈爾丁領導。在7月10日的《天體物理學雜誌通訊》上,戈爾丁、曼加萊利以及普林斯頓大學和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的科學家闡述了這一發現。
-
83個超大質量黑洞現身!幾乎與宇宙本身一樣古老!
超大質量黑洞是已知宇宙中最為神秘的天體之一,它的質量相當於100萬顆至100億顆太陽,通常每個星系中心都會潛伏著一個超大質量黑洞。
-
天文學家發現超大質量黑洞陷入宇宙
周四,天文學家宣布發現了一個巨大的、令人感興趣的結構,來自宇宙只有9億年的時候。這個結構大約是銀河系大小的300倍,包含一個超大質量的黑洞,它將附近的六個星系困在一個宇宙氣體的 "蜘蛛網"中。這為早期宇宙如何能如此迅速地成長提供了新的啟示。 在周四發表在《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中,一個由天文學家組成的國際合作組織詳細介紹了類星體 "SDSS J1030+0524"(簡稱J1030)周圍的環境。
-
它是一個超大質量黑洞,質量是太陽的100萬倍,以50%光速瘋狂旋轉
以人類現在的科技實力,能夠觀測發現的黑洞只限於超大質量黑洞,銀河系中心的人馬座A*就是一個超大質量黑洞,質量約為太陽的400萬倍。只不過,銀河系中心的這個超大質量黑洞在宇宙超大質量黑洞家族裡,是比較溫柔的存在。有的超大質量黑洞其質量能夠達到太陽的上百億倍,那才是真正可怕的宇宙黑洞。
-
超大質量黑洞是怎麼形成的?
銀河系核心的超大質量黑洞是怎麼形成的?這個問題可以擴展為"包括銀河系在內的星系核心的超大質量黑洞是怎麼形成的?"。
-
理論不存在的超大質量黑洞竟然被發現,這個黑洞竟然存在著吸積盤
我們知道發現超大質量很多是一個最近幾十年來最重要的事情,因為超大質量黑洞周邊的一系列物理反應和化學反應能夠讓科學家認識到很多的宇宙奧秘,所以科學家現在會利用最先進的太空望遠鏡來實現對於黑洞的直接觀測,從而科學家能夠找到很多的黑洞秘密,近期幾年大量的研究給黑洞科學帶來新的研究途徑。
-
超大質量黑洞:星系的締造者?
星系的存在會影響宇宙的演化,這就把超大質量黑洞置於了整個過程的中心。超大質量黑洞驅動著類星體,它們會產生以極高的速度運動的物質噴流,正是這些噴流觸發了星系的形成。如果這個想法是正確的,它就將會顛覆已有的星系形成理論。它也會驚人地對改變我們自己的起源。如果沒有超大質量黑洞產生的噴流催生出銀河系,也許人類就不會出現在這個宇宙中。
-
潛伏在宇宙中的新型黑洞是怎樣的,它與超大質量黑洞有什麼區別?
當該恆星本身的質量較大的時候,爆炸後產生的會是一個黑洞,反之則形成的是一個被稱為中子星的緻密物體。通常情況下,大家談論最多的兩種基本黑洞類型,分別是恆星型黑洞(通常大於3倍太陽質量)和超大質量黑洞(100萬到100億倍太陽質量)。研究人員總是會隨著時間的推移,為我們帶回很多新的信息,比如,科學家們剛剛在宇宙空間中發現的一種全新類型的黑洞 「迷你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