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磁環境控制限值》:增加頻段限值 明確監測要求

2020-11-23 中國新聞網

  ◆本報記者童克難

  2014年9月23日,環境保護部與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聯合發布《電磁環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新標準將於2015年1月1日起在全國實施。自新標準實施之日起,《電磁輻射防護規定》(GB8702-88)和《環境電磁波衛生標準》(GB9175-88)將廢止。

  據了解,從1988年電磁環境標準制定以來,此次為第一次修訂。新標準增加了1Hz~0.1MHz頻段的限值,並規範了電磁環境的監測要求。

  我國電磁環境總體形勢如何?與原標準相比,本標準主要在哪些方面做了修改?記者就相關問題採訪了參與此次標準修訂的北京交通大學教授、全國電磁兼容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顧問委員張林昌。

  中國環境報:目前我國的電磁環境總體形勢如何?

  張林昌:環保部門的環境影響評價制度要求對每一個工程項目的電磁環境進行評價,評價的要求就是在工程上要採取措施保證工程附近的居民電磁環境不會超標。同時,環保部門還制定了相應的法規和行業標準等保障電磁環境的安全。多年來,環保部門開展了全國電磁環境監測。監測結果表明,我國電磁環境質量總體良好,符合標準要求,遠低於世界衛生組織(WHO)推薦限值。

  隨著城鄉經濟、社會發展,電磁類設施不斷增多,電磁環境呈增量化和複雜化趨勢。據我了解,目前包括環保部門在內的有關部門正在完善相關法規、標準,指導優化電磁類設施布局,加強電磁環境科研,開展連續實時監測,以確保電磁環境保持良好。

  中國環境報:本次修訂是制定電磁標準之後的第一次修訂,為什麼要重新修訂?

  張林昌:首先是電磁環境基礎研究有了新進展。電磁環境限值標準的科學基礎是電磁場對人體的健康風險。近年來,電磁場人體健康影響研究有了新進展,特別是1996年~2007年,世界衛生組織(WHO)組織實施「國際電磁場計劃」,批准發布了一系列研究報告。期間,國際非電離輻射防護委員會(ICNIRP)等研究機構也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這些科技成果都為本次標準的修訂提供了很好的技術支撐。

  另一個原因是我國電磁環境特徵發生了變化。我們知道,舊的標準是1988年制定的,至今已經有很多年。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信息發射設施、高壓輸變電設施的建設和應用越來越廣泛,和人們的生產、生活越來越密切。

  最後,標準的修訂也是適應經濟建設發展的需求。原標準不是全頻段覆蓋,沒有將1Hz~0.1MHz頻段納入標準。這其中的頻段就包括交流輸變電設施的電磁環境限值。

  總之,標準修訂有利於完善我國電磁環境保護標準體系,有利於產生電場、磁場、電磁場相關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為電磁環境投訴處理提供權威判斷依據。

  中國環境報:本標準對交流輸變電設施有什麼要求?

  張林昌:頻率50Hz的交流輸變電設施電磁環境分為兩種情況予以控制:住宅等場所電場強度控制限值為4kV/m,磁感應強度控制限值為0.1mT;架空輸電線路線下的耕地、園地、牧草地、畜禽飼養地、養殖水面、道路等場所不是人長期居住場所,所以其頻率50Hz的電場強度控制限值為10kV/m,且應給出警示和防護指示標誌。

  中國環境報:標準修訂中開展了哪些主要工作?

  張林昌:本標準修訂歷時多年,多次召開有關部委、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和有關專家參加的協調會和諮詢會,並兩次網絡公開徵詢意見,充分吸收意見建議並修改完善。標準修訂過程中也得到了國家衛生與計生委員會、國家質檢總局等部委的大力支持。

  中國環境報:新標準的修訂有哪些依據?

  張林昌:本標準修訂按照國際接軌和歷史沿革原則,基本參照世界衛生組織(WHO)推薦的《限制時變電場、磁場和電磁場(300GHz及以下)曝露的導則,1998》,與《電磁輻射防護規定》(GB8702-88)保持一致。其中:1Hz~1.2kHz限值採用上述導則限值的4/5,磁場強度與導則限值基本一致,0.1MHz~300GHz限值沿用原標準。

  中國環境報:與原標準相比,本標準主要在哪些方面做了修改?

  張林昌:首先就是增加1Hz~0.1MHz頻段的限值。交流輸變電設施的工作頻率處於這一頻段。

  另一方面,為了防止數據由於監測操作不規範造成偏差,新標準明確了監測要求。電磁環境監測要按照《環境監測管理辦法》、《輻射環境保護管理導則電磁輻射監測儀器和方法》(HJ/10.2-1996)和《交流輸變電工程電磁環境監測方法(試行)》(HJ681-2013)等環境監測規範進行。

  同時,根據《職業病防治法》「有關防治職業病的國家職業衛生標準,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制定並公布」的要求,新標準刪除了職業控制限值。申報登記、安全設計等方面的管理內容由於已在《電磁輻射環境保護管理辦法》(國家環保總局令第18號)中規定,而職業防護設備和職業訓練為職業衛生範疇,不宜納入本標準。

  新標準的另一個修改內容就是補充豁免範圍。在0.1MHz~300GHz頻段,本標準豁免範圍與原標準一致,對100kV以下電壓等級的交流輸變電設施予以增補豁免,與《電磁輻射環境保護管理辦法》一致。

  中國環境報:新標準的適用範圍有哪些?

  張林昌:本標準適用於電磁環境中控制公眾曝露的評價和管理。主要針對交流輸變電設施、通信、雷達及導航設施、廣播電視設施等。但本標準的限值不適用於控制以治療或診斷為目的所致病人或陪護人員的曝露;不適用於控制無線通信終端、家用電器等對使用者的曝露;也不能作為對產生電場、磁場、電磁場設施(設備)的產品質量指標要求。這些對象由醫療器械衛生標準及電氣產品標準進行控制。

  本標準規定了交流輸變電設施、射頻發射設備的豁免管理技術準則。可豁免設施(設備)根據頻率不同分為兩種情況:

  頻率為50Hz的,只要達到電氣安全距離,電場和磁場必定達標。豁免的典型設備有100kV以下電壓等級的各類交流輸變電設施,如220V居民住宅供電設施、380V動力供電設施、10kV住宅小區變配電設施等。

  頻率為0.1M~300GHz的,只要不超過標準規定的可豁免功率,一般在小於4.5米距離內,其電磁輻射就可以滿足公眾曝露控制限值。豁免的典型設備有移動通信微蜂窩天線、WiFi無線路由器、交通測速雷達、部分業餘無線電臺。

  中國環境報:本標準主要控制指標有哪些?

  張林昌:本標準限值主要為環境中電磁場的電場強度、磁場強度、磁感應強度和功率密度等4個控制指標。其中:

  電場強度限值和磁感應強度限值作為電磁場場量的基礎控制指標。

  磁場強度限值是根據磁感應強度限值推導出來的,兩者在任何時候只需要控制其中一項。

  等效平面波功率密度限值僅適用於遠場區(輻射場)。在遠場區內,電場強度、磁感應強度、功率密度中任何兩個場量存在簡單的比例關係。為方便起見,此範圍內只需控制三者中任何一個場量。

相關焦點

  • 我國的電磁環境控制限值
    2015年1月1日,我國環保部與國家質檢總局聯合發布的《電磁環境控制限值》取代了原有的《電磁輻射防護規定》和《環境電磁波衛生標準》,在全國範圍內正式實施。  該標準主要針對交流輸變電設施、通信、雷達及導航設施、廣播電視設施等,從電場強度、磁場強度、磁感應強度和功率密度4個方面規定了環境中電磁場的控制指標。
  • 我國環境空氣品質新標準增設PM2.5濃度限值
    新華網北京3月2日電 我國新修訂的《環境空氣品質標準》已正式發布,新標準增設了PM2.5平均濃度限值和臭氧8小時平均濃度限值,汙染物控制項目實現與國際標準「低軌」相接。  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吳曉青2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環保部已下發通知,明確規定2012年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以及直轄市和省會城市,2013年在113個環境保護重點城市和環保模範城市,2015年在所有地級以上城市,2016年1月1日在全國實施新標準的分期實施要求。因此2016年1月1日是標準在全國實施的「關門時間」。
  • 環保部:新標準增設PM2.5監測 收緊PM10的限值
    人民網北京3月2日電 (記者 許博)今日,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吳曉青出席國新辦新聞發布會,針對新修訂的《環境空氣品質標準》向大家介紹環境空氣品質標準等方面情況。出席發布會的還有環境保護部科技標準司司長趙英民先生、環保部汙染防治司司長趙華林先生、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站長羅毅先生。吳曉青表示,近日,《環境空氣品質標準》修訂工作已經圓滿完成。
  • 科學網—新《環境空氣品質標準》增設PM2.5限值
    本報北京3月2日訊(記者張巧玲)「新修訂的《環境空氣品質標準》實施後,我國將有2/3的城市達不到空氣品質的要求
  • PM2.5濃度設限值
    羊城晚報訊 據環保部網站消息,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前日主持召開環境保護部常務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環境空氣品質標準》。新修訂的標準調整了汙染物項目及限值,增設了PM2.5平均濃度限值和臭氧8小時平均濃度限值,收緊了PM10、二氧化氮等汙染物的濃度限值。會議認為,現行的《環境空氣品質標準》,在加強空氣汙染防治、保護公眾健康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 響水爆炸事故現場環境監測:苯、甲苯等均低於標準限值
    新京報快訊 據江蘇生態環境微信公眾號消息,根據《響水天嘉宜化工爆炸汙染事件應急監測方案》,江蘇省環境監測中心繼續組織全省環境監測人員對事故發生地下風向環境空氣和閘內園區河流地表水、閘外灌河地表水開展應急監測。
  • 電動車輛的電磁場發射強度的限值和測量方法(GB/T 18387-2008)
    ————4.2傳導發射限值,刪除了非商業區限值250 μV要求。統一限值,不劃分商業和非商業區。  ————本標準增加附錄A」棒天線校準————等效電容替代法」。此部分為本標準前版內容,指導測量的準確性,與SAE J551-5 DECl997版中附錄A相同。
  • 環保部修訂新標 PM2.5濃度設限值收緊PM10限值
    據環保部網站消息,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前日主持召開環境保護部常務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環境空氣品質標準》。新修訂的標準調整了汙染物項目及限值,增設了PM2.5平均濃度限值和臭氧8小時平均濃度限值,收緊了PM10、二氧化氮等汙染物的濃度限值。
  • 昆明市地方標準《城鎮汙水處理廠主要水汙染物排放限值(二次徵求...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北極星水處理網獲悉,近日,昆明市生態環境局公布昆明市地方標準《城鎮汙水處理廠主要水汙染物排放限值(二次徵求意見稿)》,旨在加強昆明市城鎮汙水處理廠主要水汙染物的排放控制,推進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 《移動通信終端電磁輻射暴露限值》國家標準報批公示
    同時通信行業發展迅猛,原標準僅規範了靠近人體頭部使用的行動電話的電磁輻射暴露限值,缺少人體全身暴露限值和身體局部的暴露限值,不能滿足這兩類評估的需要,原標準也無法滿足各類新型通信設備,如可穿戴設備、對講機、平板電腦、可攜式數據機等,評估的需要。基於此,建議對本標準予以修訂。本標準代替GB 21288-2007《行動電話電磁輻射局部暴露限值》。
  • 電磁兼容性(EMC)要求
    本標準不含特殊的安裝環境,也不考慮UPS的故障情況。 本標準不包括直流供電的電子鎮流器(IEC60924和IEC60925)或基於旋轉式機組的UPS。 本標準規定了: ——EMC要求; ——試驗方法; ——最低性能的電平。
  • 電動汽車無線充電電磁安全性的最新研究進展
    1 電磁輻射安全限值標準電磁暴露的環境可劃分為公眾暴露和職業暴露兩種,公眾暴露是指在公共環境中生活的大眾群體受到的電磁輻射,一般情況下是很難發現或不知道自己已經受到暴露,並且沒有保護措施;職業暴露是針對工作在特殊電磁環境中的工作的職業人群,一般會有保護措施並受過一定的安全訓練,根據暴露環境的不同,電磁暴露安全限值也不同
  • 環保部新規:新建企業顆粒物排放限值比現行嚴格85%
    環境保護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實施這兩項新標準可大幅削減城市機動車尾氣汙染和農村地區磚瓦工業煙塵、二氧化硫汙染,促進機動車、磚瓦及其相關行業技術進步和結構優化,推動環境空氣品質改善。  這位負責人說,近年來我國汽車行業快速發展,2012年輕型汽車產銷量達1720萬輛,連續4年穩居世界首位;保有量以每年12%的速度增加,2011年底已達8264萬輛。
  • 環保部公布首個生活噪聲標準 明確規定噪聲限值
    國家環保部昨天首次公布了《社會生活環境噪聲排放標準》,其中明確規定了文化娛樂場所或商業經營活動中排放的噪聲限值。  據了解,社會生活噪聲是指商業、娛樂、宣傳等活動中使用的設備、設施所產生的噪聲。按照規定,以居住、學校、文教機關為主的區域,其室內噪聲白天不得高於45分貝,夜間不得高於35分貝。
  • 專家:遠低於國家標準限值
    」四川省輻射環境管理監測中心站自動站與信息管理室主任徐彬告訴大家,自動站的主要功能是對環境伽馬輻射水平和氣象狀況進行24小時自動連續監測,數據每半分鐘更新一次,通過有線和無線網絡實時向數據匯總中心傳送,並在生態環境部的官方網站上公開發布。「這些信息幫助我們了解輻射環境的質量狀況和變化趨勢,為核與輻射事故的預警和應對提供基礎數據。」
  • 三廣場音量普遍超過55分貝限值
    經過近一周的準備,從4月13日晚開始,正式的監測開始。連續兩晚,他們分別監測了合肥市三個廣場。結果顯示,廣場舞的音量普遍超過了55分貝的法定噪聲排放限值,最高分貝值達到了94。範士俊稱,監測活動會一直持續到月底,隨後會將數值材料進行匯總遞交相關部門。而合肥市環保局也表示,支持市民的公益環保行為並會給予關注。
  • 實測在用4G基站 電磁環境水平遠低於國家標準
    近日,記者隨同重慶市輻射環境監督管理站(以下簡稱「市輻射站」)工作人員對正在使用的4G基站進行了一次監測。監測結果顯示,4G基站的輻射水平遠遠低於國家標準,且穩定處於國家限值範圍內。我市環保部門監管信息也顯示,迄今為止,我市經過環評審批、環保驗收,依法建設並投入使用的4G基站,均未發現電磁環境超標的問題。
  • 工信部規範對地靜止軌道衛星固定業務Ka頻段設置使用動中通地球站...
    導 讀工業和信息化部日前印發《關於規範對地靜止軌道衛星固定業務Ka頻段設置使用動中通地球站相關事宜的通知》,明確了在Ka頻段設置、使用動中通地球站的管理政策及技術要求。五、在我國領水和領空使用外籍船舶和外籍航空器上安裝的動中通地球站,應接入取得國家無線電管理機構頒發無線電頻率使用許可證的衛星通信網進行通信,並接受該網監測和控制中心的管理。建網單位應當按照國家無線電管理機構以及國務院有關部門的要求,定期報備網內外籍船舶和外籍航空器使用動中通地球站的有關情況。
  • 工信部規範對地靜止軌道衛星固定業務Ka頻段設置使用動中通地球站相關事宜(附解讀)
    五、在我國領水和領空使用外籍船舶和外籍航空器上安裝的動中通地球站,應接入取得國家無線電管理機構頒發無線電頻率使用許可證的衛星通信網進行通信,並接受該網監測和控制中心的管理。建網單位應當按照國家無線電管理機構以及國務院有關部門的要求,定期報備網內外籍船舶和外籍航空器使用動中通地球站的有關情況。
  • 關於2020年輻射環境監督執法監測結果的公示
    按照安徽省生態環境廳《2020年全省輻射環境監測方案》文件的要求,滁州市輻射環境監督站隨機抽選了A-0849-城管大樓-3G-DQ等20個移動通信基站、建華110kV變電站等10個輸變電項目電磁輻射環境開展了監督執法監測,對15家含放射源單位、3家二類射線裝置使用單位電離輻射環境進行了監督執法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