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10月的一天,清華大學長沙臨時校門前,來了一個衣衫破爛的乞丐。
他一手抱著個鹹菜罈子,一手拄著個棍子,急切要見梅貽琦校長。
梅校長認出此人,連忙上前握住他的手,瞬間紅了眼眶。
原來,這個人不是什麼乞丐,而是留美物理學博士,趙忠堯。
1931年,趙忠堯赴英國劍橋大學,師從著名物理學家盧瑟福。
趙忠堯學成歸國時,盧瑟福將50毫克放射性實驗鐳,贈給他。
此後,趙忠堯歷盡千難萬險,將這50毫克鐳帶回了中國。
1937年,日軍佔領清華園,趙忠堯與梁思成一起,冒死潛返清華,取回這50毫克鐳。
為了安全起見,趙忠堯丟掉所有行李,化妝成難民,從北京前往長沙,
他把裝鐳的鉛桶,裝在一個鹹菜壇裡,抱著菜罈隨逃難人群南下。
千裡跋涉,他走了整整一個多月。
玉樹臨風的大學教授,變成了蓬頭垢面的乞丐。
抱了一路的鹹菜罈子,把他胸口磨出了兩道鮮紅的血印子。
直到把這鹹菜罈子,交到梅貽琦校長手裡,趙忠堯才長噓一口氣:「這下我可以放心地睡個安穩覺了!」
1902年,趙忠堯出生在浙江諸暨,18歲時,考入南京高等師範學校。
1924年,趙忠堯畢業後,留在東南大學,並遇到了改變他一生命運的人—中國近代物理學奠基人,葉企孫。
1926年,清華成立物理系,葉企孫擔任系主任,趙忠堯應邀成為清華教員,開始實驗課的教學。
在清華,趙忠堯看到中國的物理學剛剛起步,跟國外還有相當大的差距。
1927年夏天,他決定出國留學。
誰也不曾想到,中國物理學的歷史,將被這名年輕人所改寫。
1927年,趙忠堯來到加州理工學院,與諾貝爾獎獲得者米利根教授一起學習。
1929年,趙忠堯在實驗研究中首先發現:當硬g射線通過重元素時,存在著反常吸收,並產生一種特殊輻射。
這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發現正電子存在的證據,這是諾獎級的發現。
可惜的是,當時並沒能受到足夠重視。
然而,到了1936年,趙忠堯的同學菲利浦·安德遜,卻因觀測到正電子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獎。
大約半個世紀後,安德遜寫書承認:在加州理工時,他與趙忠堯的辦公室只有一牆之隔,他的研究是受趙的啟發才做出來的。
世界欠趙忠堯,一個諾貝爾物理學獎!
但趙本人卻淡然處之,從未把自己與諾獎聯繫起來。
1950年8月,趙忠堯、錢學森等100多名留美學者,搭乘美國郵輪迴國。
正當啟航之際,聯邦調查局從天而降,錢學森被指為「間諜」,帶走扣押。
幸好趙忠堯多了個心眼,30多箱資料和器材,早早託人帶回了國。
聯邦調查局倒騰了半天,什麼也沒發現,只扣留了趙忠堯一些書籍和期刊,這才放行了遊輪。
結果,剛放行沒多久,美國就後悔了。
美軍最高司令部,連續下發了三道攔截令,務必把趙忠堯攔下來。
船經日本橫濱時,麥克阿瑟的軍隊衝上船,二話不說,將趙忠堯押進了日本巢鴨監獄。
趙忠堯的行李、筆記,甚至連一塊肥皂,也全被抄走。
美方表示:你如果願意返回美國,現在就可以獲得自由。
被趙忠堯一口回絕。
與此同時,臺灣大學校長傅斯年,也給趙忠堯發來急電:「望兄來臺共事,以防不測。」
趙忠堯卻回覆說:「我回大陸之意已決!」
既來之,則安之,趙忠堯在日本監獄,也沒閒著,還跟日本看守學會了日語。
最終,迫於輿論的強大壓力,在關押了兩個月之後,美軍只得將趙忠堯放行。
1950年11月底,衝破重重阻撓的趙忠堯,終於回到闊別多年的祖國。
他將帶回來的器材和零部件,全部上交給中科院物理研究所。
1955年和1958年,他先後主持建成,我國最早的70萬伏和200萬伏質子靜電加速器。
這兩項研究的成功,對我國核事業發展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一直到2000年,他的加速器才完全「退役」。
十年浩劫,趙忠堯遭到迫害,被關進「牛棚」,錯過了「兩彈一星」的研製,成為終身遺憾。
或許,趙忠堯是史上最悲情的科學家。
在與諾貝爾獎擦肩而過後,身為中國核物理的奠基人,又一次與「兩彈一星」獎章,失之交臂。
然而,他學生名單卻讓中國驕傲、世界震撼:
錢三強、鄧稼先、朱光亞、周光召……在23名「兩彈一星」元勳中,至少有8位是他的學生;
楊振寧、李政道,更是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
1995年,趙忠堯93歲之時,何梁何利基金會獎給他10萬港幣的獎金。
而趙忠堯轉手就全部捐了出去,用以獎勵有成就的科學青年。
在中國,認識趙忠堯的人,並不多。
他一直孜孜不倦,而又默默無聞,以至於世人幾乎忘了,這位作出劃時代貢獻的大師的存在。
1998年,96歲的趙忠堯平靜離世,整個中國,幾乎沒有人,注意到這則悲傷的新聞。
但在全球頂尖科學圈裡,這位老人的離去,引發了極大的震動。
因為他們知道,這意味著:
那個本應得諾獎的中國人,走了;
中國核物理的鼻祖,走了;
中國物理學大師們共同的老師,走了!
中國「兩彈一星」的幕後英雄,走了!
寫下此文,僅是希望,有更多的人知道趙忠堯,這個在中國無甚知名度,卻有巨大貢獻的科學家。
至少,不要讓外國人嘲笑我們,淺薄到不認識自己祖國真正的大師。(網絡圖片,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