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感覺,蜜蜂也會爬到蜂巢門口乘涼,注意蜂群已經「受熱」!

2020-12-05 蜂友會

蜂友們一起學養蜂,右上角「關注」

蜂群受到溫度的影響,當蜂箱內溫度過高的時候,工蜂會開始進行散熱降溫的工作,在夏季的時候, 蜂友們在中午可以看見蜂巢門的工蜂數量較多,這些工蜂正在做著一項工作,工蜂將尾部朝向蜂巢門口,不停的揮動著翅膀,將外界的空氣抽入蜂箱內,調節蜂箱內悶熱的溫度。但是,蜂箱內過於悶熱的情況下,工蜂散熱工作無法起到作用,這時就會出現下面這種情況。

蜂箱內的工蜂出現「離脾」的現象,工蜂離開蜂巢脾,在蜂箱內的角落位置,蜂箱的頂部的紗窗上,工蜂在蜂箱內的通風口聚集,這是蜂群內工蜂受熱的表現,同時,在傍晚的時候,蜂巢門口出現工蜂結團,這時養蜂人需要注意,蜂王可能已經在蜂團內,蜂群長期出現這樣的情況,容易造成蜂王走丟,蜂群出現失王的現象。

養蜂人該如何幫助蜂群調節巢溫,增加蜂箱內的空氣流通性,助力蜂群度夏

蜂群有自身的調節巢門的能力,但是,蜂箱內密不通風的情況下,工蜂只能在蜂巢門口進行「扇風」,所以,蜂箱可以通過增加通風窗的方式,來增加蜂箱內的空氣流通性,增加蜂群調節巢門的窗口,讓蜂群散熱降溫的能力得到發揮。

一、蜂箱的底部開設底窗,可以採用開孔和開窗的方式,養蜂人需要注意,蜂箱內開設窗口,需要用鐵砂網蒙住,避免外界的臘螟飛蛾,等等~,對蜂群產生威脅的生物進入。

二、採用「標準蜂箱」飼養蜂群,蜂箱內空間較大,頂蓋設有通風窗,鐵砂網窗能夠增加蜂箱內的通風性。

三、蜂箱內蜂巢脾的「蜂路」調節,夏季氣溫逐漸升高,將蜂箱內蜂巢脾之間的距離調整在12毫米的距離,蜂巢脾之間能夠容納2層蜂厚度,有利於蜂群進行釀造蜂蜜,增加蜂巢脾之間的空氣流通性。

相關焦點

  • 定點投放蜂箱,檢查蜂群發現蜜蜂出逃,養蜂人分析出這些原因
    我們飼養蜂群的時候,發現野蜂的抗病能力強,所以,很多蜂友採用土養蜜蜂的方法,將蜂箱投放在蜜源充足的地方,每隔一段時間就去檢查蜂群一次,這時我們在蜂箱外觀察蜜蜂的採集情況,蜂群正常繁殖情況下,工蜂出巢採集積極,蜂箱沒有出現裂縫和漏水,這時我們就可以進行開箱檢查了。
  • 蜜蜂度寒、度夏控制蜂巢採蜜繁蜂氣溫,幫助蜂群繁殖!
    蜂群度寒冬、抗炎夏的方法。蜂群對環境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其蜂巢溫度相對穩定。蜂群在繁殖期,育蟲區的溫度恆定在34-35℃;在越冬期,蜂團外圍的溫度6-10℃,蜂團中心的溫度14-24℃。具有一定群勢和充足飼料的蜂群,在零下40℃低溫下能夠安全越冬,在最高氣溫45℃左右的條件下還可以生存。但是,蜜蜂在惡劣環境下生活要付出很多。
  • 蜜蜂不僅勤勞也很瘋狂,惹怒蜂群的代價很大!
    結果蜜蜂就蟄了水牛,水牛疼就把蜂箱踢翻了。最後一群蜜蜂蜂擁而上攻擊水牛,水牛就被大量的蜜蜂蜇死了。這件事情的起因還是因為水牛靠近蜂箱激怒了蜜蜂!蜜蜂是群居性的社會性昆蟲,每一隻工蜂都為蜂群的繁榮而努力工作 ,蜂巢的安危就放在首要地位。只要能夠活動,蜂巢門口都會有守衛蜂保護蜂巢的安全。在平常情況下,只要靠近蜂巢的動物——蜜蜂能根據生物氣息確定動物的攻擊性。
  • 幽暗的蜂巢,多變的環境!蜜蜂是靠什麼來進行信息交流?功能太多
    這樣的黑暗環境,蜜蜂是難以看到舞蹈動作,所以傳遞信息的舞蹈只會在蜂巢門口進行。看到舞蹈動作 得到信息的工蜂還需要進入蜂巢,把信息擴散開來才能起到有效作用。從進化論上說,生物是為適應環境而進化的,動物的身體功能也是朝著適應的環境進化。
  • 對蜜蜂分的情況如何預防,對已經自然分蜂怎麼收捕?
    一旦蜜蜂的蜂群進入繁殖期後,要及時擴大蜂巢,增加繼箱,以充分發揮蜂王的產卵力和工蜂的哺育力;及時加入巢礎造脾,及早進行王漿生產,讓過剩的幼蜂參加造脾和泌漿等活動;適當進行蜜蜂的蜂群調整,調換卵蟲脾,把哺育能力過剩的蜂群中的幼蜂調到弱群中。
  • 蜂巢發黑的原因,對蜜蜂有什麼影響,你了解嗎
    一張新的巢礎,經過蜜蜂築為蜂巢,用來供蜂王產卵,貯存蜜粉資源,也是在蜂群發展中必不可少的,可想而知蜂巢的重要性。當蜂巢顏色變黑了,那麼就需要更換,因為這樣的蜂巢對蜂王產卵有很大影響,也容易引起病菌,以及滋生巢蟲,對蜂群發展極為不利。
  • 養蜂人告訴你要牢記這五種蜜蜂天敵,重則蜂群飛逃,防治是關鍵
    導讀:在養殖蜜蜂的過程中,養蜂人對待每一隻蜜蜂都是小心翼翼的,為了提高蜂蜜的產量,就要想盡辦法增加蜜蜂的出勤率,而最能夠提高蜜蜂出勤率的辦法就是增加蜜蜂的繁殖數量,也就是說蜂群要足夠大,而且越大越好。但是在實地蜜蜂養殖過程中,一些原本很強的蜂群,到了準備取蜜時才發現此時的狀況已經不是當初的那個強群,跟當初預想的情況相差甚遠。
  • 這7種胡蜂「捕食蜜蜂、攻佔蜂巢、毀巢」預防胡蜂,守護蜂巢!
    ②攻佔蜂巢。群勢較弱的蜂群,胡蜂可成批攻棄巢飛逃或被毀滅。例如,金環胡蜂發現蜂巢後殺死蜜蜂帶回自己的巢穴餵養幼蟲,經幾次往返後,在蜜蜂巢附近釋放信息素進行標記以召喚同伴,來自同一蜂巢的胡蜂聚集在標記的蜜蜂巢前咬殺蜜蜂,1隻胡蜂1分鐘內能咬死多達40隻蜜蜂,最後胡蜂會佔據蜂果,約10天後,把幼蟲和蛹搬回自己的巢穴餵養幼蟲。
  • 蜂群中為啥會出現成串的蜜蜂?幼蜂在做遊戲?蜜蜂智慧不簡單
    蜂群中為啥會出現成串的蜜蜂?幼蜂在做遊戲?蜜蜂智慧不簡單 養過蜜蜂的朋友可能都看到過這樣的現象,比較明顯的是在我們檢查蜂群的時候,尤其是蜂群中蜜蜂非常多的時候,只要提出蜂脾,蜂脾之間往往有一部分蜜蜂,腿連著腿,一串一串的出現在兩張蜂脾之間,甚至在蜜蜂產生分蜂熱的時候也會出現,不但出現在蜂箱裡面,連在外面結團的蜜蜂也會出現。
  • 怎樣清除蜂巢裡的螞蟻而不影響蜂群?
    關於怎樣清除蜂巢裡的蜜蜂而不影響蜂群的問題,具體的我們要看螞蟻有多少,是什麼情況。如果螞蟻已經進入蜂箱,不管我們怎麼清除都會對蜂群多多少少有一點影響的,我們只能儘可能的減輕對蜜蜂的影響。第二:支架的處理如果我們是少量蜂群,可以用一個比較大的容器,把支架放進容器中,四條腿都要在裡面,然後在容器中注水,讓四條腿不接觸到容器壁。由於螞蟻怕水,不敢進入水裡,達到了預防螞蟻進入蜂箱的目的,同時容器中的水還可以給蜜蜂飲用。這種適合業餘少量養殖的用戶。
  • 蜜蜂一年四季都產蜜嗎?
    蜜蜂是完全以花為食的昆蟲,在植物開花的季節整天忙碌不停,採回來的花蜜一部分被當作食物消耗掉了,剩下的則被釀成蜂蜜並儲存在蜂巢中,在外界食物匱乏時蜂群便以蜂蜜為食,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蜜蜂是不是一年四季都產蜜吧!
  • 如何控制蜂群分家,這些技巧蜜蜂跑不了
    首先有少數蜜蜂飛離蜂巢,在蜂場上空盤旋飛翔,不久,蜂王便隨同大量蜜蜂一擁而出,天空中立刻出現無數條飛行線,並發出較大的「嗡嗡」聲。幾分鐘後,蜂群就在蜂場附近的樹枝上或其它地方集結成一個蜂團,暫時停留。 這時可用收集工具和準備好的蜂箱將蜂群收回,並進行必要的處理。若分蜂團不及時收回。
  • 蜂群出現分蜂前會有哪些特徵,掌握了竅門就能提前做好防範
    分家是蜂群發生自然分蜂的通俗說法,實際上蜂群發展到一定群勢後都會自然分蜂,分蜂時老蜂王和部分工蜂離巢並另覓新址,而原蜂巢則留給即將或已經出房的新蜂王,蜂群培育雄蜂是蜂群自然分蜂的早期徵兆,原因是蜂王必須與雄蜂交尾後才能正常產卵,由於雄蜂從卵到完全性成熟比蜂王要長近20天,因此有分蜂意念的蜂群一般都會提前培育雄蜂
  • 開箱檢查蜂群,溫順的蜂群變得不安,蜜蜂老是想蜇人的原因!
    一箱溫順的蜂群,蜂群變得不再溫順,開箱檢查蜂群的時候,蜜蜂總是箱飛出來蜇人,養蜂人在打開蜂箱的時候,蜜蜂集體出現「振動翅膀」的現象,少數工蜂會直接飛向養蜂人的身上,當養蜂人提出蜂群內蜂巢脾進行檢查工作的時候,蜂群開始變得煩躁不安,蜂巢脾上的工蜂開始逐漸飛出蜂群,越來越多的工蜂開始飛向養蜂人的身上
  • 蜜蜂自然分蜂會飛多遠?原來蜜蜂也是要分家的
    分蜂其實就是老蜂王離巢並將蜂巢留給新蜂王的過程,有些養蜂新手擔心自然分蜂后分蜂群會直接飛遠,實際上發生自然分蜂時完全有時間將分蜂群收捕回來的,下面我們就一起跟隨趣蜜蜂小編來看一看蜜蜂自然分蜂會飛多遠吧!一、蜜蜂自然分蜂會飛多遠?
  • 蜜蜂養殖技術 招蜜蜂技術匯總
    2、蜂巢殘片在傍晚時分把一些蜂巢的殘片在蜂箱附近點燃,這時野生蜜蜂就會在聞到香氣之後會來到蜂箱附近,如果蜂箱也有蜜蜂生活過的氣味就會進入到蜂箱之中。3、用偵察蜂用蜂蜜引誘偵察蜂進入蜂箱,不要關閉巢門,讓它們自行離去,反覆幾次以後偵察蜂就會帶來大量的蜂群。在蜂群來到後找到蜂王,控制好蜂王不使其飛離即可。
  • 這個刺繡有點甜:她和蜜蜂合作,創作出了風格奇特的蜂巢刺繡
    羅斯找來的幫手很特別,甚至讓人意想不到,這些幫手不是其他藝術家或者個人,而是蜜蜂,對你沒有看錯,是蜜蜂,而且是很多隻蜜蜂,看到這裡有沒有覺得很意外呢。這位來自加拿大的藝術家,獨闢蹊徑和蜜蜂合作,共同創作出了非常漂亮的刺繡,我們先來看看她的作品吧。圓圓的繡繃裡,是淡色的亞麻布料,羅斯在其中繡上了亮片裝飾,一塊樺樹皮,還有幾塊並不規則的蜂巢,看起來還有點甜。
  • 蜂群遇到這2種胡蜂不敢出巢,卻不怕黃腳胡蜂,識別胡蜂的方法
    我們在飼養蜂群的過程中,在夏秋季節容易出現胡蜂入侵蜂群的情況,這3種胡蜂種類:虎頭胡蜂、黑尾胡蜂、黃腳胡蜂,前2種胡蜂的體型健壯,頭部較大,黃腳胡蜂的體型和頭部都較小,我們在飼養蜂群的時候,可以發現蜜蜂將胡蜂圍住的現象,通常被圍的都是黃腳胡蜂。
  • 美國男子家中天花板常發怪聲,打開後驚呆:50斤蜂巢10萬隻蜜蜂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5月11日報導,美國一名男子在自家天花板上發現巨型蜂巢,其中容納了十萬隻蜜蜂。2018年11月,喬治·蒙哥馬利(George Montgomery)搬進了他在喬治亞州的新家,沒多久他就發現這座房子裡常有喧鬧的聲音。
  • 蜜蜂分家前要「開會」,為何有的分蜂群會直接進入蜂箱?答案來了
    雖然說蜜蜂分家一直像過去的一樣有著固定的行程,但是似乎有時候會出現意外,比如有的蜂群在分蜂的時候,並沒有在蜂場附近結團的這個過程,如果要按照過去蜜蜂分家的「會議」形式,這個過程是不能少的,於是很多朋友就有疑問了,為什麼有的蜂群會出現異常?是蜂群簡化了「會議」流程還是在特殊情況下蜂群特殊對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