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崇年:北京歷史資料浩瀚繁雜廣博,本書突出這三個特色

2021-01-13 北京日報客戶端

我祖籍山東蓬萊,朋友戲言我是從蓬萊仙境走出來的。先祖地少土薄,不能餬口,來京打工。那時人力比畜力便宜,麵粉作坊主用人力推磨,我的先祖在北京打工,就是幹這種活兒。

聽祖母說,我祖父只有兩身衣服,一身棉衣,一身單衣。冬天過後,把棉衣裡的棉花掏出來,就成為袷衣,春秋時穿。入冬以後,再把掏出的棉花絮進袷衣,就成為棉衣,冬天時穿。至於夏天,只有一條單褲,穿髒了,晚上睡覺前洗一洗,天亮前幹了穿上。一年或兩年回鄉探一次親,往返3000裡路,背著乾糧,曉行夜宿,全是步行。

我的曾祖父、祖父、父親和我們兄弟,加上我的子女,已經五代生活在北京。曾祖父和祖父,按照舊時習俗,青年來京,打工謀生,晚年回鄉,百年之前,落葉歸根。

但從我父母雙親開始,不再回鄉,葉落北京。我們就成為地地道道的北京人。對於北京人的生活、習俗、禮儀、文化,或聽長輩言傳,或經自身親歷,或讀文獻筆記,或從報刊所知,就我來說——對舊北京人的悲苦,是非常熟悉的;對新北京人的幸福,是滿懷歡喜的。

我曾在天安門西側南長街南口西大街的北京市第六中學讀書,那時的體育課經常在天安門廣場上。我參加過1949年開國大典,白天慶典遊行,夜間提燈晚會。回憶當時,激情澎湃,如在昨日,一瞬之間,新中國成立已71年,我同祖國的前進相伴而行,雖然道路並不筆直平坦,卻是一步一步地走了過來。

我學習和研究歷史,所在單位北京市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滿學研究所,又是以研究北京歷史文化而重任在肩。幾十年的光陰,我騎著自行車,或公或私,把老北京上千條胡同幾乎都轉遍了。

經歷、學志、職任、興趣——凝聚到一點,寫一本北京文化史的書。這本書,從何時開始寫作的呢?

20世紀50年代,吳晗先生主編一套「中國歷史小叢書」。事未竟而風浪起,留下半拉子工程。「文革」結束不久,當時主持編務工作的北京教育學院歷史教研室張習孔先生,和我是街坊,有時互相串門。他找我:「小叢書」缺《北京史話》,請您執筆。不便推脫,應承下來。寫完稿子,經過修改,《北京史話》於1982年3月,由中華書局出版。

《北京文化史》,閻崇年著,北京出版社出版

三年後,北京朝華出版社約我撰寫《古都北京》,三磨四催,終於應允,我撰寫文字,嚴鍾義先生攝影配片。1986年,圖文並茂的《古都北京》中文、英文版問世,後出德文、法文版。2008年,我和嚴鍾義先生再度合作,將《古都北京》做文字修訂和圖片增刪,以《中國古都北京》為書名,由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出版中文版、英文版。2016年,又重新推出《古都北京》(修訂本)的中文版、英文版、法文版。

2000年,我撰寫的《古代北京》一書,在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出版,被列為「中華文化寶庫」叢書之一。2010年,我寫了《北京文化史舉要》一書,作為「領導幹部半日讀」叢書之一。這本書我不僅更加簡明地梳理了北京歷史的文脈,而且以更加宏觀的視野,提出中華文明由中原農耕文化、西北草原文化、東北森林文化、西部高原文化、沿海暨島嶼海洋文化組成,並以三個千年變局為線索,對北京三千多年文化史進行重新梳理、分析與整合,強調自元大都以來,北京是中華文明農耕、草原、森林、高原、海洋五種文化的中心,以此作為重點論述。

此後,我明確提出:北京是自元大都以來,由中原農耕文化、西北草原文化、東北森林文化、西部高原文化、沿海暨島嶼海洋文化五種文化所組成的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

本書以上述觀點為主軸,縱向以北京自有文字記載以來的三個千年、三大變局做經線,橫向以中原農耕文化、西北草原文化、東北森林文化、西部高原文化、沿海暨島嶼海洋文化做緯線,經緯交織、彼此綜析,闡述北京作為中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而產生、演進和發展的歷史。

北京出版集團約我以《北京史話》《古都北京》《古代北京》《北京文化史舉要》等著作為基礎,講一講北京文化史。於是,我重新研讀文獻、檔案、文集、筆記、輿圖、方志、考古、石刻等史料,吸納六十多年來北京考古新收穫,論著新成果,參酌踏查筆記,補充所見史料,更新陳舊觀點,進行分析綜合,撰寫成拙著。

北京歷史資料,浩瀚繁雜廣博。一人之力,難以窮盡。本書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但還是以文化的發展、演變及其影響為主線。這成為本書的一個特色。本書於文化交流,花費較多的筆墨。除北京與亞洲的東北亞、東南亞、南亞、中亞、西亞諸國家和地區的文化交流外,對中西文化交流多加以簡要敘述。這成為本書的又一個特色。本書於遼南京、金中都、元大都、明北京、清京師均列出一節講該朝「文化殤鑑」,是因都城為其當朝的政治中心。這也成為本書的另一個特色。

金無足赤,書無完書。一切事物,都是過程。一本書的出版,只是治學旅途中的一個驛站,下站風光,尚未看到。在本書研究與纂著中,如《尚書·大禹謨》所言:「惟精惟一,允執厥中。」鑑此,自警——謙虛敬慎,拾遺補缺,架構筋骨,豐滿血肉,充實修正,苟新日新,彳亍前行,追求寸進。拙著也儘量如此。

(作者為北京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相關焦點

  • 北京高考英語:注重學以致用、突出北京特色,人工智慧入題
    7月8日下午,北京高考英語科目考試結束後,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北京市教委獲得北京教育考試院專家對今年北京高考英語考卷的權威解讀。二、促進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關注考生的全面進步2020年高考英語試題在命制過程中注重促進考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突出對語言運用能力的考查,間接地考查了思維品質等要素。
  • 濰邑吉金 禮樂文明——濰坊地區浩瀚廣博的青銅器文化
    青銅器作為人類社會跨入文明時代的重要標誌,在中國先民的生活和精神體系中佔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與華夏文明的初始進程血脈相連、同頻共振,並承載著厚重的歷史底蘊與浩瀚廣博的文化內涵。其為後世考古學、歷史學、文獻學、古文字學、書法史等諸多學科的研究,提供了豐富而鮮活的佐證。
  • 從宇宙高度看人類歷史,這本書真的不簡單!
    「這本書對我如何理解世界歷史,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尤其《槍炮、病菌與鋼鐵》這一本,還是很多老師布置給學生的必讀參考書!這本書,還讓比爾·蓋茨成為了賈裡德·戴蒙德的忠實粉絲,他的原話是——「這本書對我如何理解世界歷史,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 這本書是孩子必讀的書籍,孩子讀完就可以上曉天文、下知地理!
    在中華五千年的文明中,無數的歷史人物留下了浩如煙海的典籍,其實,這些都值得一看。今天,小港主要為大家推薦一本好書,此書是蒙學教育的書籍,也就是指對8-15歲的孩子啟蒙所用的書籍。這本書就是《幼學瓊林》。下面小港就為諸位分享一下為什麼推薦這本書、這本書的內容以及怎麼去閱讀這本書。
  • 《未來簡史》:這本書將徹底顛覆你的思考模式
    如果你同我一樣,希望撥開重重迷霧,對這個世界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有更全面、更深刻的認識,請一定不要錯過這本書——《未來簡史》。一、薦書理由1、本書的作者,擁有極為廣博的知識,站在高處,俯視全局,旁徵博引,帶領你了解人類的過去、現在和未來。這本書中既有你只聞其名不知其詳的歷史資料,也有最新的生物、物理、計算機等科技的發展。
  • 王朔:看完三本書 解開所有事
    原標題:王朔:看完三本書解開所有事王朔(資料圖)人民網北京7月23日電(陳苑)作家王朔曾在一次採訪中透露,有三本書給過自己很大幫助,「對我而言,這三本看完,看明白以後,可以解開所有的事了。」
  •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基本問題》前言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的行動指南,必須長期堅持並不斷發展。  加強黨的理論教育和黨性教育,是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的主業主課。
  • 讓西方哲學發生歷史轉向的三個牛人,個個思想深遠,影響廣博!
    西方哲學史乃是不同歷史時期的西方哲學家連續性思考並共同關注的哲學問題的結果。不管哲學家們對哲學問題的理解如何引申出迥然各異的結論,他們思考的對象卻是共同的。這一對象包含著三個不同的側面:第一,個人面對的外部世界以及外部世界中事物與事物之間的關係;第二,作為個人反思對象的自我以及自我與他者之間的關係;第三,溝通個體與外部世界之間、個體與個體之間關係的媒介物,其中特別重要的是語言以及蘊涵在語言中的語法、語義、和邏輯問題。
  • 這本書張至順準備了八十年
    同樣有著悠久歷史的是位于越秀山南麓的廣州道教三元宮,史載由東晉時南海太守鮑靚所建。鮑靚之女鮑姑是我國歷史上第一位女施灸家,鮑姑一生幾十年都在廣東度過。 為了採藥、行醫,她足跡遍及南海、番禺、博羅、惠陽等地。
  • [分享]風景區規劃調研資料下載
    河北省「十三五」規劃明確提出的新增大型建設項目有:修建一級高速公路3000Km,幹線公路3500Km,村村通公路2萬Km;修建高速鐵路2000Km,普通鐵路850Km,新建民用機場三個。根據國家頒布的各級公路、鐵路和高鐵的修建標準,推算出河北省十三五期間交通建設領域新增的砂石骨料需求量在4億噸以上。同時,河北省政府計劃此後3年對全省1881個露天礦山進行汙染深度整治,打造京津冀生態環境支撐區。
  • 為什麼要讓孩子讀《駱駝祥子》這本書?
    這本書書皮上有這樣一段話:文學是人生的教科書,它能讓讀者不知不覺的得到啟迪心靈的鑰匙,而文學的美,語言的美,更是春風化雨般的滋潤讀者心田的清泉,在美麗的文字空間裡它引導讀者看到更廣闊的天地,耕耘那真正滲透人生樂趣的精神田園,從中得到領悟、撫慰、聯想、淨化、認同和關愛。我們讓孩子讀這本書,孩子能從這本書裡學到什麼呢?
  • 《走向海洋》這本書,才讓我真正的認識海洋
    這是一個多麼大的跨越啊!這一切的動力都源於海洋。生命,誕生於海洋,中國的輝煌成就也誕生於海洋。沒錯,海洋是所有人類和中華民族輝煌成就的搖籃!海洋,你是這麼的浩瀚神奇,我由衷的讚嘆你。朋友們,讓我們攜起手來,擁抱海洋,認識海洋吧!海洋,這個詞對我並不陌生。在海洋裡有著生物和很多奇珍異寶。在海洋中有一種魚叫沙丁魚。
  • 北京教育考試院專家解析2019年高考理綜化學試卷北京試題特色
    考前準備工作井然有序 2019年北京市高考理科綜合能力測試化學學科試題,以《2019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和《2019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北京卷考試說明》為命題依據,以《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所倡導的評價理念為命題宗旨,堅持體現「四個突出四個考出來」的命題指導思想。
  • 《時間簡史》太深奧,這本書才是最好的宇宙科普
    很多人都努力讀過《時間簡史》,但相信大多數和我一樣,讀了幾頁就放棄,因為很難懂…雖然霍金已經努力用最簡單的語言來描述宇宙的樣子,但這本書信息密度太大,而且遇到一個專業名詞就卡住了,讀起來太頭痛。如果你也對浩瀚的宇宙感到好奇,那麼建議你對這本書——《極簡宇宙史》。它的作者是霍金親傳弟子,克里斯多福。他雖然是個物理學家,但寫作功底很高。物理書籍對大眾來說難度很大,但他用最通俗的語言,最有趣的比喻,來解釋那些專有名詞。
  • 浩瀚太空新添「吳偉仁星」
    為褒揚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院士在月球與深空探測領域的突出貢獻,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小行星命名委員會批准將編號為281880號的小行星正式命名為「吳偉仁星」。中國航天六十餘年來,已有以錢學森、孫家棟、欒恩傑等老一輩科學家為代表的多位功勳航天人榮獲小行星命名。如今,浩瀚太空又多了一顆弘揚熱愛祖國、勇於創新、敢於擔當、甘於奉獻的科學家精神,見證中國航天事業蓬勃發展、行穩致遠的「吳偉仁星」。
  • 今天,浩瀚太空新添「吳偉仁星」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9月8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浩瀚太空再添一顆以中國科學家姓名命名的小行星——「吳偉仁星」。今天,國家航天局在北京宣布,為褒揚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院士在月球與深空探測領域的突出貢獻,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小行星命名委員會批准將編號為281880號的小行星正式命名為「吳偉仁星」。來自國家航天局的消息稱,中國航天六十餘年來,已有以錢學森、孫家棟、欒恩傑等老一輩科學家為代表的多位功勳航天人榮獲小行星命名。
  • 今天,浩瀚太空新添「吳偉仁星」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9月8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浩瀚太空再添一顆以中國科學家姓名命名的小行星——「吳偉仁星」。今天,國家航天局在北京宣布,為褒揚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院士在月球與深空探測領域的突出貢獻,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小行星命名委員會批准將編號為281880號的小行星正式命名為「吳偉仁星」。
  • 自然科學探索,看這10本書,會豁然開朗!
    這本書是實實在在的認知科學,複製、變異和淘汰簡單的三種機制可以演變出所有大千世界生命現象裡的林林總總。三句話等於讀過這本書1.DNA為了能延續下去,什麼事都幹得出來。我們這些行走的生存機器,都被基因驅使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