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簡史》:這本書將徹底顛覆你的思考模式

2021-01-11 精讀君

如果你同我一樣,希望撥開重重迷霧,對這個世界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有更全面、更深刻的認識,請一定不要錯過這本書——《未來簡史》。

一、薦書理由

1、本書的作者,擁有極為廣博的知識,站在高處,俯視全局,旁徵博引,帶領你了解人類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這本書中既有你只聞其名不知其詳的歷史資料,也有最新的生物、物理、計算機等科技的發展。涉及大量事例及資料,請讀者朋友自己一睹為快。

2、本書的論證方式非常嚴謹,絕非依靠佔星術的預言家。

作者從史實入手,提出關於歷史變化規律的假設,從當今社會的現實提出實證,並據此分析未來的發展趨勢。

例如,作者認為生物科技的發展會促使智人不斷對自己進行升級。人類社會的倫理並不會接受突變式的升級,而生物科技的發展也並不會以此作為研究的出發點和賣點。

以治療作為研究的起點,而終點一定是對智人的升級與進化,二者的轉化是一種必然。

作者先例舉出二戰期間整形外科從治癒臉部創傷為出發點,而發展的結果卻是讓富人更漂亮。接著分析未來的基因工程必然從基因缺陷的治療出發,然後是基因的改寫,最後發展為基因的優化。

「我們就像這樣一小步一小步地走著,等到哪天,就會有孩子的基因類型目錄任君選擇。」

第三,本書語言平易、簡明,卻又極富哲理。作者提出了許多深刻而極具啟迪性的思想,需要讀者細細品讀。

例如,作者說明研究歷史的目的和作用:「研究歷史,不是為了重複過去,而是為了從中獲得解放,想像另一種命運。」

在書中,作者為你引路,帶你重新認識歷史、想像未來。當然,在這一過程中,我們也能重新認識自我,想像未來一個不一樣的自己。

再如,作者描述智人的進化過程:「在追求健康、快樂和力量的過程中,人類慢慢地改變自己的特質,於是特質一個又一個地改變,直到人類不再是人類。」量的積累引起質的變化。

不僅僅歷史是這樣發展的,我們每個人,不也是這樣一點點的、用無數看似平凡的行為,決定了自己的未來麼?

所以,不要幻想好萊塢式的轉折,用自己一個個看似平凡的行為,鑄造自己想要的未來!

二、未來的三個關鍵詞

1、算法

算法的本義是指能夠用來計算、解決問題和做出決定的一系列有條理的步驟。

算法可以是我們進行計算時採用的方法,例如:如果想得到兩個數字的平均值,簡單的算法是:「第一步,將兩個數字相加;第二步,將和除以2。」

算法可用於自助飲料機。有位男士走向機器,投入硬幣,按下了「茶」「一匙糖」和「牛奶」,按下執行鍵,機器就會依據一系列明確的步驟開始行動,一小會兒之後,一杯西式好茶就這樣出現在眼前。這就是一種算法。

以上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接觸的算法的常見實例,事實上,在本書中算法的含義被進一步擴展。各種由一系列有條理的步驟解決特定問題的人類團體協作,也是算法。

在沒有文字的社會裡,人類通過大腦完成所有計算,做出所有決定;而有了文字之後,人類就能組成網絡,每個人完成龐大算法裡的一個小步驟,而最後的重要決定由整個算法做出。

無論你從事哪一個行業,你都能從中找出算法的影子。

以醫院為例:生病去醫院,先去掛號處,接待人員會問你掛哪一科或是哪位大夫;問診之後,大夫給你開一系列檢查單;然後交費,交費之後做檢查;檢查結果出來之後複診;大夫根據病情給你提供醫療建議.....

根據這種算法,誰是掛號人員或醫生無關大局,只要他們遵守所有規定流程,把你的病治好的概率就會很高,你的命運實際上操縱在「算法」的手裡。

醫院的情形同樣也能套用到任何一個行業。具體流程各不相同,但是本質上都是一種算法。

算法不僅能夠讓無生命的機器執行特定的功能,算法也能把無數個智人連接成巨大的網絡,執行特定的任務。

更進一步,作者提出,生物學家有明確結論認為,生命體做出選擇,執行某個行為,都是算法。

也就是說,生命也是一系列算法的集合。只不過控制自助飲料機的算法,是通過機械齒輪和電路來運作的。控制人類和動物的算法,則是通過感覺、情感和欲望來運作的。

作者預測,在未來,隨著科技的發展,計算機科學發展人工智慧的電子算法與生命科學研究生命的生化算法將會融合,未來將會形成由算法聯接萬物的「萬物網際網路」;算法將發展出人類無法理解、統治人類的新型生命。

2、互為主體的現實

一般我們認為現實只有兩類:客觀現實和主觀現實。

所謂「客觀現實」,就是事物的存在與我們的信念和感受無關。例如,我們能夠感受的重力就是一個客觀現實;我們不能感受的巨大的、高溫的恆星也是客觀事實。

相反,主觀現實取決於個人的信念和感受。例如,假設我覺得頭一陣劇痛,除了我以外沒人感覺痛苦,但對我來說,這種痛苦百分之百真實。

作者指出,現實還有第三個層次:互為主體(intersubjective)。

這種互為主體的現實,並不是因為個人的信念或感受而存在,而是依靠許多人類的溝通互動而存在。

歷史上有許多最重要的驅動因素,都具有互為主體的概念。

比如金錢,並沒有客觀價值,不能吃、不能喝,也不能拿來穿。但只要有幾十億人都相信它的價值,你就可以拿它來買吃的、買喝的、買穿的。

比如帝國,大家都相信,他就具有毀滅天地的力量;大家不相信了,他就在短短的時間裡消亡瓦解。前蘇聯就是這樣一個例子。

作者認為,智人之所以能夠統治世界,不是因為智人能夠製作和使用工具,而是因為只有智人能夠通過互為主體的現實聯接成整體,來完成個體無法完成的事情。

3、宗教

作者筆下的宗教,和我們理解的通常意義的宗教不同。

宗教的定義應該在於其社會功能,而不在於神是否存在。

任何無所不包的故事(個人理解:這裡的故事,指的就是一種互為主體的現實。一個群體相信的虛構現實。),只要能夠為人類的法律、規範和價值觀賦予高於人類的合法性,就應該算是宗教。

宗教能夠賦予人類社會結構合法性,就是這些結構反映了高於人類的法則。

其實,宗教就是互為主體的現實發展出的一張意義之網。對世界提出一套完整的描述,並提供一份定義清晰且載明各項預定目標的契約。

在古代,人們相信自己生命的意義是由神賦予的。

對當時的人來說,是否在戰場上英勇戰鬥、是否擁護合法的國王、是否早餐吃了禁忌的食物,都被賦予了重要的意義。這一切都是神的旨意,一切事情的發生都有其目的。

現代文化則不再相信神的存在。現代社會的宗教(個人理解:注意這裡的宗教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宗教)是人文主義。

傳統認為,人文主義讓角色逆轉,認為是人類體驗為宇宙賦予了意義。人類自己就是意義的本源,或者換句話說,人就是自己的神。因我們能夠用自己的感覺和欲望來做出判斷。

在未來,由於人文主義的基石——自我,被算法重新定義和解構,作者預測:數據主義宗教將取代人文主義宗教。

生物(碳基)是算法,智能程序(矽基)也是算法,只要算法能夠執行,碳基或矽基沒有區別。

計算機科學發展人工智慧的電子算法與生命科學研究生命的生化算法將會融合,未來將會形成由算法聯接萬物的「萬物網際網路」;算法將發展出人類無法理解、統治人類的新型生命。

數據主義認為,宇宙是由數據組成的,任何現象或實體的價值就在於對數據處理的貢獻來源。

數據主義將人類體驗視同數據模式,也就破壞了人的權威和意義來源。數據主義認為,體驗不上傳、不分享,就沒有價值,人並不需要(甚至不可能)從自己的心裡找到意義,我們要做的是等待算法找到意義。

只要有更好的算法和數據,人類這種生物算法就會被淘汰。數據主義對人類的威脅,正如人類對動物的威脅。數據主義不在乎我們的主觀需求。

書中的三個主要觀點

1、科學為陽,宗教為陰

作者結合中國古代的哲學觀點,認為世界由陰陽兩種相對又相依的作用維繫:

科學為陽,提供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力量;宗教為陰,提供人類生存的意義和倫理判斷。

科學的發展,可能會破壞宗教存在的基礎,導致新的宗教出現。新的宗教的出現,又為科學的發展指明方向,清除障礙,刺激科學高速發展。

2、人與動物並無本質區別

作者認為人類和動物並沒有本質的區別。靈魂不存在,心靈也可能只是生化反應的副產物,也許人和動物的區別只是生物算法的複雜程度不同。

自從農業革命後,智人就把動物降級,並且對動物予取予求,絲毫不顧動物的主觀需求。

在未來,當出現升級後的智神或由算法發展而成的更高級生命,絕大多數智人自身也可能淪為分享個人體驗數據的、被圈養的生物。

3、知識與行為的關係

作者認為知識如果不能改變行為,就沒有用處。但知識一旦改變了行為,本身就失去意義。

作者以馬克思主義為例:馬克思提出了卓越的經濟見解,並據此預言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衝突日趨激烈,無產階級註定會取得最終勝利。

無產階級因為馬克思主義而團結起來,但是資產階級因為馬克思的判斷而改變了自己的行為,開始改善工人待遇,增強他們的民族意識,並讓工人參與政治。最終,馬克思的預言在這些國家並未實現。

由此可見,作者關於人類未來的悲觀預測,是希望人類做出改變,擁有更光明的未來。

作者:C60,精讀讀友會會員。熱愛生命,熱愛讀書,對這個世界的好奇,驅動我去追求智慧。

相關焦點

  • 《未來簡史》,一本會顛覆你2017年思考方式的書!算法勝利,人類自由意志將終結!
    2017年1月,赫拉利的新書《未來簡史》中國大陸唯一授權中文版將由中信出版集團出版。據悉,《未來簡史》英國版在2016年9月出版後依然備受關注,讀者熱度不減,被《衛報》《泰晤士報》等多家媒體評為2016年度最佳圖書。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丹尼爾•卡尼曼評價說:「《未來簡史》是一部能夠震撼人心,同時又趣味盎然的作品。
  • 書香海口·好書推薦 | 《未來簡史》,一本會顛覆你思考方式的書!
    人民網海南頻道《書香海口 好書推薦》欄目與大家一起讀經典~ 今天,太陽城大酒店總經理、復旦校友讀書會負責人王格平給大家推薦一本會顛覆你思考方式的書——《未來簡史》
  • 今日薦書:《未來簡史》
    今日薦書:《未來簡史》——這部21世紀的腦洞大作,一起來看看!本期讀書《未來簡史》作者:尤瓦爾·赫拉利這本書被稱為21世紀的腦洞大作,大致講述的是曾經長期威脅人類生存、發展的瘟疫、饑荒和戰爭已經被攻克。智人,也就是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類,將面臨著新的待辦議題:永生不老、幸福快樂和成為具有「神性」的人類。
  • 精讀簡史三部曲,培養面向未來的孩子——果媽閱讀最新主題書單
    第1本書《人類簡史》初看這本書的副標題:從動物到上帝,你以為這是講人類如何從猿猴演變成人的?這是一本簡單的歷史書?走進果媽閱讀,讓我們一起從父母的視角共讀《人類簡史》,找尋屬於每個人自己的人生答案。第2本書《未來簡史》這本書的名字包含未來,它是一本預測未來的書籍嗎?其實看完這本書,你會發現書中很大的一部分內容是在說歷史,而不是直接談未來。
  • 未來簡史:大部分人類將淪為無用階層
    這本書一經上市就登上以色列暢銷書排行榜第一名,100周蟬聯榜單首位,引發30個國家爭相購買版權,併入選比爾蓋茨、扎克伯格等諸多意見領袖的年度書單。該書簡體中文版出版後,同樣備受關注,榮登各大圖書暢銷榜,並榮獲第十屆文津圖書獎。這本被稱作奇書的《人類簡史》以其宏大的歷史視角和獨到的觀點,顛覆了人們對人類歷史的認知。
  • 上帝是否存在:未來簡史(西語版),一部你不能錯過的世紀奇書
    人類從哪裡來到哪裡去我知道,當你一個人的時候,你常常會陷入「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為什麼在這裡」的思考當中,有時候你會糾結於「我為什麼要活著」這個找不出答案的問題。這本書,我希望他能夠幫助你找到方向。未來簡史如果你同我一樣,希望撥開重重迷霧,對這個世界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有更全面、更深刻的認識,請一定不要錯過這本書——《未來簡史》。
  • 經典推薦之《未來簡史》:一本既有深度又「溫柔」的書
    人類將何去何從?《未來簡史》NO.1作者介紹這本探討人類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書的作者是尤瓦爾·赫拉利,一個睿智的歷史學家。說他睿智,是因為他本是歷史學家,可是在他的書裡看見的從來不止歷史,還有關於未來的思考。
  • 現象級神書《人類簡史》知識漫畫出版!把人類歷史變成脫口秀現場...
    比爾·蓋茨說:「赫拉利以一種平易近人的方式講述我們的歷史,你讀起來就很難放下,我向所有對我們物種的歷史和未來感興趣的人推薦這本書。」 又被搬上舞臺。2018年11月,大型場景式讀書節目【一本好書】中,演員王自健以脫口秀的方式,趣味解讀書中顛覆了無數人認知的觀點。還是流浪漢的「精神食糧」。
  • 2019年閱讀100本書分享之《人類簡史》
    當你第一次讀《時間簡史》時,你會覺得它就像一本教科書。它有厚厚的,光滑的紙和400頁的信息。也很重(我肯定不能把它放在我的背包裡)。但出乎意料的,《時間簡史》讀起來課不像教科書。它能吸引讀者從第一頁開始閱讀,並且流暢流暢,以一種有趣的方式將大量信息連接起來。
  • 《未來簡史》:人類步入巨變的前夜?
    以色列歷史學家、《未來簡史》作者尤瓦爾·赫拉利認為,人類的發展已經來到了巨變的前夜。從40億年前地球上誕生生命開始,生命的演化都遵循著最基本的自然進化法則,所有的生命形態都在有機領域內變動。但是現在,人類第一次有可能改變這一生命模式,進入智能製造和設計的無機領域。    讀懂歷史才能看透未來。
  • 《未來簡史》:從智人到神人,未來人類的終極命運將往何處?
    要讀懂《今日簡史》就不得布提到尤瓦爾的另外一部作品《未來簡史》。本文就《未來簡史》一些簡單的探討。《未來簡史》出版於2016年,如同今天的《今日簡史》一般,《未來簡史》的出版在全世界的範圍內颳起了討論人工智慧AI的思潮。尤瓦爾赫拉利在書中的觀點,更是被包括比爾蓋茨,扎克伯格,凱文凱利在內等頂尖的人士所認同。
  • 思考的力量: 從《時間簡史》看中國科普創作
    史軍  很多本土科普讀物其實更多是作者自娛自樂的產物,如何找到大眾關注的趣味點,其實是每一個科普作者都應該認真思考的問題。如果只是自己覺得有趣,就一廂情願地覺得公眾也感興趣,那就錯了。  2018年3月14日,一個影響人類宇宙觀的人,將生命定格在了這一天。
  • 思考的力量:從《時間簡史》看中國科普創作
    很多本土科普讀物其實更多是作者自娛自樂的產物,如何找到大眾關注的趣味點,其實是每一個科普作者都應該認真思考的問題。如果只是自己覺得有趣,就一廂情願地覺得公眾也感興趣,那就錯了。  2018年3月14日,一個影響人類宇宙觀的人,將生命定格在了這一天。毋庸置疑,霍金有很多影響世界的理論和學說,但在他的所有工作中,對中國人影響最大的當屬《時間簡史》了。
  • 私藏書單 | 這7本書,讓你掌握成功者必備的思維模式
    編輯部:人與人之間的差別,很多時候是思維模式的不同造成的差異。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曾認為,思維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一個人的人生走向。成功者必備的幾項思維模式有哪些?本周的7本書,幫助你實現認知升級,以一個更廣闊的視野,認知自己,洞察世界。
  • 梁小民︱3月讀的二十九本書,推薦《未來簡史》
    《未來簡史:從智人到神人》(尤瓦爾·赫拉利,中信出版集團)赫拉利這位超天才的《人類簡史》已經震撼世界,在國內讀書界擁有眾多粉絲。這本新出的《未來簡史》則在「好」字前要加一個「更」字。《人類簡史》講過去,這本講未來。講過去好歹要有點真實依據,但講未來則想像空間極大。
  • 《今日簡史》《未來簡史》《原則》等電子書epub mobi 下載
    達利歐認為,我們可以像看待機器一樣看待生活、管理、經商和投資,並將其系統化為一系列原則。這本書闡述了他的原則的兩大基石——極度求真、極度透明,並介紹了以此為基礎的創意擇優,以及基於可信度評價的決策機制。書中500多條原則將幫助我們保持開放心態,看清現實,正確評價自己和他人,從容面對做決策、打造強大團隊等問題,更進一步深入認識自我,實現不斷成長。
  • 「簡史三部曲」作者接受本報專訪:美中衝突會殃及人類未來
    從講述人類在幾十萬年間自猿類走到今天的《人類簡史》,到審視千百年後人類終極命運的《未來簡史》,再到直面21世紀人類所面臨的重大現實性議題的《今日簡史》,以色列歷史學家尤瓦爾·赫拉利的作品雖不乏爭議,但其宏大、獨特的視野和豐富的想像力不能不讓人嘆服。
  • 讀《未來簡史》㈠:技術再造新目標,快樂永生成神氐
    ,我讀《未來簡史》今天開始,又拾起了簡史三部曲的中間一個,之前談了《今日簡史》和《人類簡史》,今天開始聊的就是《未來簡史》。這本書一如既往的有趣,我一直把這三本書定義為新哲學。的確這三本書也配得起這個說法。只是這是否一本能夠影響深遠的書,我就不好斷定了。因為現在是人類重大的變革期,所有的預測都有可能落空,除非歷史檢驗,否則沒有人能夠說哪一個人描述的未來是正確的。
  • 自然科學探索,看這10本書,會豁然開朗!
    三句話等於讀過這本書1.生命以負熵為生。2.突變實際上是由於基因分子中的量子躍遷所引起的。3.染色體是以遺傳密碼的形式來決定生物體的遺傳性狀以及生物體未來發育的模式。三句話等於讀過這本書1.、一個人畢竟是一個人。但人類的悲壯,人類的輝煌,人類的未來,就是由這一個個人組成的。——靈遁者《變化》2.慣性大小其實和距離沒有關係。
  • 比爾·蓋茨公布2018年最愛的5本書 《今日簡史》在列
    在這本書中,《華爾街日報》資深記者卡瑞尤從內部視角解析了血液檢測科技公司Theranos的興衰,這個公司曾宣稱能夠僅僅通過採集極少量的血液來完成一系列的檢查。書中的故事比我想像得更加瘋狂,我一開始讀便停不下來了。這本書裡什麼都有:精心策劃的騙局、企業之間的陰謀、雜誌封面的故事、家庭關係的破裂,以及一個市值曾達100億美元的商業帝國的滅亡。4.《今日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