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在日本意味著什麼?「都市礦山」相當於6800噸黃金

2020-12-05 中國青年網

日本實行嚴格的垃圾分類,不僅是為了營造整潔的城市環境

更重要的是對資源回收利用

3月14日,在日本德島縣上勝町的垃圾處理中心,一名工人整理廢舊報紙和雜誌。上勝町是日本四國島德島縣的一個小鎮,在日本國內以垃圾分類細緻而著稱,分類達到45 類。圖/視覺中國

垃圾分類,在日本意味著什麼?

在日本,扔垃圾是一件嚴肅且嚴格的事情,是每個日本人和長期在日本居住的外國人都必須掌握的一項生存技能。

走在日本繁華的街道上,除了便利店門口和學校內,很難在大街上找到垃圾桶,卻也幾乎看不到垃圾。人們習慣隨身攜帶一個專門收集垃圾的袋子,將行程中產生的垃圾如用過的紙巾、礦泉水瓶、食物殘渣等裝進袋子,帶回家分類好再按規定丟棄。

日本的垃圾分類規定十分細緻。例如,當你打算扔掉一個礦泉水瓶,通常需要先擰下蓋子並取下留在瓶身上的那一圈,撕下瓶外包裝紙,把瓶子洗乾淨、踩扁。這樣,一個礦泉水瓶就分為了蓋子、包裝紙、瓶子三個部分,需要分別扔進三個不同的垃圾桶。

人們必須遵守垃圾分類規定,因為亂扔垃圾是違法的。日本法律明文規定:亂丟棄廢棄物者最多可被處以5年有期徒刑並處罰金1000萬日元(約現在的64萬元人民幣)。如果發現亂扔垃圾,可以直接報警。

生存技能

無論是日本人還是在日本長期居住的外國人,當你剛剛搬進一個新地區打算長期生活時,第一件需要搞清楚的事情便是當地的垃圾如何分類、何時丟棄。

日本的垃圾分類非常詳細,一般有可燃類垃圾、不可燃類垃圾、塑料垃圾、資源型垃圾、大型垃圾等大類,每個地區的小類規定又不盡相同。人們遷入當地時,需要領取一本當地垃圾分類和丟棄指南手冊,手冊詳細介紹了該地區的垃圾分類方法和各類垃圾的丟棄時間,當地居民需要嚴格遵守。

以靜岡縣長泉町為例,垃圾需要分為5大類、12小類分時分類定點投放。此外,如電視機、冰箱等家電丟棄需要繳納數千日元的「粗大垃圾處理手續費」,如輪胎、油漆、醫療廢棄物等部分不能直接投放的垃圾,需要自行委託經銷商或專業人員處理。

日本嚴格的垃圾分類訓練是從娃娃抓起,一步步練出來的。

日本孩子幼兒園階段就需要學習環保知識,並督促自己的父母長輩自覺遵守。到了小學階段,學生們在學校集體吃午餐,午餐中有一紙盒包裝的牛奶,每個小朋友把牛奶喝完後,需要自己把牛奶紙盒洗乾淨,而且還不能用自來水洗,這樣浪費水,而是排隊在一個水桶裡洗。洗好後,放在通風透光的地方去晾曬,到第二天,把前一天曬好的牛奶紙盒,用剪刀把它剪開攤平,以方便打包收集。

日本的垃圾分類從上個世紀70年代開始,通過立法和細化,逐步確立和實現細分。經過四十多年,日本嚴格的垃圾分類觀念逐步建立。

如今,日本已經形成十分完善的垃圾分類回收體系,並初步形成循環型社會。

政策支持

在日本向循環型環保社會的轉型道路上,政策支持是最為關鍵的鑰匙。

上個世紀,日本曾因汙染嚴重導致過「水俁病事件」「痛痛病事件」,在國際上臭名遠揚。

美國總統尼克森在國情諮文演講中,曾暗指日本是「世界上公害最嚴重的國家」。嚴重的環境汙染,加上70年代石油危機對日本經濟的衝擊,徹底喚醒了日本環保和資源循環再利用的意識,垃圾分類回收、資源再利用體系應運而生。

如今的日本,發展循環經濟早已列入國家發展方向。多年來,日本政府一直積極支持循環利用項目,通過財政、稅收、產業、投資等政策支持循環經濟的發展。

早在2000年,日本出臺《綠色採購法》,規定國家機關和地方政府等單位在購買如紙類、文具、家電、汽車和照明等物品時,要優先購買能夠減少環境負荷的環境友好型產品。

這一規定很快取得了良好的實施效果。到了2003年,政府複印紙等辦公用紙、儀器類和文具類等綠色採購已佔實際採購的95%以上,政府所有的普通公用車都已改裝成低公害車。政府對環境友好型產品的優先購買,大大調動了企業參與循環型社會建設的積極性,這也成為推進日本循環經濟發展的重要立法依據。

日本對垃圾處理的重視,在財政支持中也可見一斑。根據日本的財政預算,國會每年通過與環保有關的預算均超過1萬億日元(約現在的636億元人民幣),其中用於垃圾處理和再利用的預算約1500億日元(約現在的95億元人民幣),佔環保總預算的15%。

同時,日本政府對有利於循環經濟社會建設的企業均提供可觀的財政補貼。此外,針對城市居民,日本還制定了一些獎勵政策,鼓勵市民回收有用物質的積極性。

例如,日本大阪市對學校和社區等集體回收報紙、舊布以及硬紙板等物品,會發放一定獎金;全市還設立了幾十處牛奶盒回收點,當市民收集到一定數量的牛奶盒送到回收點,可憑回收卡免費得到圖書或獲得一定獎金,如回收600個牛奶盒可換取100日元(約合現在6.3元人民幣)。

隱形礦山

日本實行嚴格的垃圾分類,不僅是為了營造整潔的城市環境,更重要的是對資源回收利用。日本所推崇的循環型社會,包含真金白銀的資源循環。以資源短缺為特徵的日本,因電子產品大國的特質和完善的垃圾回收體系,擁有了一座取之不盡的「都市礦山」。

今年2月8日,東京奧組委宣布:2020年東京奧運會和帕運會所需的全部5000枚金銀銅牌,將由全國各地回收而來的金屬垃圾製成。

根據東京奧組委公布的數據,製作5000枚獎牌需要30.3公斤金、4100公斤銀和2700公斤銅。今年3月31日,東京奧組委宣布結束回收計劃:「很高興告訴大家,我們已經確保能夠回收夠製作2020年東京奧運會的獎章所需的金屬數量。搜集完成後的電子垃圾將交給專業人士進行粉碎和提煉工作。」

這是一項耗時兩年的回收工作,被命名為「利用都市礦山製作大家的獎牌計劃」。重達7噸的真金白銀黃銅,全部提煉自全國收集來的電子垃圾,主要來源於以廢棄的手機、筆記本電腦、數位相機、便攜遊戲機為代表的28種小型家電。

這些小型家電中的電子基板可以提取金銀等貴重金屬。具體而言,1噸廢舊手機,可提煉400克黃金、2.3千克銀、172克銅;1噸廢舊個人電腦,可提煉出300克黃金、1千克銀、150克銅以及近2千克其他稀有金屬。

據日本可持續發展技術設計機構的數據,日本的「都市礦山」規模相當於約6800噸黃金。這甚至超過了南非(6000噸)、印度尼西亞(3000噸)等資源大國的儲量。除黃金外,銀和銅的儲量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實際上,早在這次奧運會獎牌活動舉辦前,因電子垃圾產生的「都市礦山」就引起了日本政府的重視。

2009年11月,日本經濟產業省開展全國廢舊手機回收宣傳活動,用贈送商品券等方法3個月內回收手機57萬部。2010年度,日本在預算中撥出5億日元(當年約3775萬元人民幣)用於支持廢舊手機的回收,全年回收手機600萬部。日本前任國土交通大臣冬柴鐵三曾在視察了日本一家手機回收廠後說:「我們在手機中找到了黃金。」 早在2014年,日本已實現從廢棄電子產品中回收了143千克金、1566千克銀和1112噸銅。

2020年的東京奧運會尚未開幕,憑藉卓著的垃圾回收成效和國民環保意識,日本已經獲得了環保的讚譽和實實在在的資源受益。

相關焦點

  • 電子垃圾:好大一座「城市礦山」
    全球每年產生2000萬至5000萬噸的電子垃圾,如果回收利用好將是一座好大的「城市礦山」。《經濟參考報》駐芬蘭、日本和新加坡等國記者發回的這幾篇報導,開闊了我們的視野,為我國綜合利用電子垃圾提供了參照。
  • 日本記者探秘東京奧運獎牌製作過程:100部手機提取3g黃金
    通常,奧運會的獎牌由天然礦山開採的貴金屬製作而成,而2020年的東京奧運會,日本政府呼籲國民廣泛參與,捐出不用的舊手機和家電,然後從這些電子零部件中提取貴金屬,製作獎牌。像這些長眠於舊手機、廢家電等電子設備中的可利用資源被形容為「都市礦山」,而在奧運會歷史上有效利用這些「都市礦山」製作獎牌的嘗試迄今為止絕無僅有。
  • 都市礦山全解析:對比政策、技術等方面,中國竟全面落後於日本?
    一噸廢舊線路板 = 400克黃金 + 200千克銅 + 其他貴金屬。我國每年產生的電子垃圾是以數百萬噸為單位計量的,不難想像,這其中究竟有多少種資源。這些資源都到哪裡去了呢?小作坊、鄉村的家庭後院、城鄉結合部……大部分都是在浪費,或者由於長期堆存變成了汙染源,悄悄的危害著附近的環境。
  • 熱議 | 日本竟用垃圾做獎牌?奧運會「變味了」!
    emmm…真的是垃圾做成的……這些廢棄設備是奧委會從日本全國各地方政府回收來的,包括廢棄手機近621萬部,其他小型電子設備約7.8985噸,根據奧委會透露,目前的回收數量已經滿足產出所有獎牌的需要了。(圖:官方帳號在FACEBOOK發布消息,宣布計劃完成)這項回收計劃被命名為 「利用都市礦山製作
  • 【觀察】城市礦山:有色金屬的寶藏
    經過工業革命以來300多年的掠奪式開採,全球80%以上可工業化利用的礦產資源,已從地下轉移到地上,並以「垃圾」的形態堆積在人們生活的周邊地區,總量高達數千億噸,並還在以每年100億噸的數量增加,可以說這是唯一在增長的資源領域。甚至在未來,資源儲量最豐富的國家不再是我們傳統意義上所認識的那些礦山,用火藥和鏟車挖礦石的國家,而是那些最早將這些唯一增長的資源、也是放錯了地方的資源重新放對地方的國家。
  • 山東黃金兩礦山產量相繼突破100噸
    11月16日,山東黃金玲瓏金礦實現累計產金100噸,成為繼今年10月焦家金礦產量破百噸之後,全國第二座累計實現百噸黃金產量的礦山。山東黃金董事長李國紅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兩個百噸金礦的出現,充分說明了山東黃金具備了紮實穩固的產業基礎。
  • 用廢舊家電做奧運獎牌,日本的垃圾回收有多瘋狂?
    網友便開啟了對於東京奧運計劃的一系列吐槽:東京奧運新徽標太老氣,還涉嫌抄襲;主場館大而無當,甚至有可能破壞明治神宮等歷史景觀;奧運期間預計招募8萬志願者,卻不提供交通住宿一日三餐……在日本東京都港區資源垃圾處理中心
  • 日本開發「城市礦山」 成稀有金屬資源大國
    這是位於日本東京一家回收工廠的作業現場,而這樣的情形正是近年來出現的新概念——「城市礦山」的一角。  「城市礦山」儲量豐富  「城市礦山」,指的是廢棄的電子產品中所含有的金、鉑等貴金屬和鈀、銦等稀有金屬,其總量之大已經到了一個可以用「礦山」來形容的地步。如果將這些金屬加以回收利用,則人們居住的城市裡所蘊藏的金屬資源,不亞於甚至超過在自然中發掘的新資源。
  • 中國最大的黃金企業:在海外坐擁8座礦山,黃金儲存量1700多噸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份榜單中,我國紫金礦業位居榜單第889位,同時也第一次成為了全球非國有黃金生產商第一位。眾所周知,此前全球最大的非國有黃金生產商一直是美國的巴裡克黃金公司,它已經連續10年位居行業榜首,不過在2018年,巴裡克黃金公司虧損了15.45億美元(約人民幣106億元),因此一舉被紫金礦業所超越。而另外兩家全球大型黃金生產商「紐蒙特礦業」與「加拿大黃金」,在這份榜單中也位居紫金礦業之後。
  • 在日本,垃圾分類是一種生活方式
    而在鄰國日本,垃圾分類已經實行了四十多年,以詳細的分類,苛刻的投放時間聞名世界,讓很多到日本旅遊和短暫生活的人都難以適應。但日本的民眾已經將垃圾分類內化成了生活方式。經過民眾和政府的通力合作,四十年間,日本的垃圾處理和回收取得了不少成就。上海:怎麼扔垃圾,成了大問題線上對上海垃圾分類的討論,是從「到底怎麼區分幹垃圾和溼垃圾」開始的。
  • 國際|日本:嚴苛垃圾分類的歷史原因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固廢網訊:在日本,二戰後,經濟開始奪路狂奔。一路同奔的還有垃圾產量。1960年,日本全國垃圾排放量730萬噸,1965年上升為1600萬噸,1970年增長到3000萬噸。
  • 垃圾分類真管用!含水量減少2%,垃圾場每天少燒68噸水!
    9月16日,市政協城市講堂開進了朝陽區循環經濟產業園,記者帶您一起看看有您垃圾分類的成果!原來新來的垃圾要在垃圾倉裡堆放5至7天,充分發酵後再由垃圾抓吊抓到右邊進行混合,才能入爐焚燒。朝陽循環經濟產業園管理中心主任皮猛告訴記者,園區內現有兩座比鄰而建的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日處理能力達到3400噸。
  • 垃圾分類真管用!含水量減少2% 垃圾場每天少燒68噸水!
    原來新來的垃圾要在垃圾倉裡堆放5至7天,充分發酵後再由垃圾抓吊抓到右邊進行混合,才能入爐焚燒。朝陽循環經濟產業園管理中心主任皮猛告訴記者,園區內現有兩座比鄰而建的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日處理能力達到3400噸。
  • 洗髮水瓶是什麼垃圾?聽聽西安垃圾分類特聘講師怎麼說
    如果把全國一天產生的垃圾扔到西安,可以填埋3個西安;把一顆紐扣電池扔進水中,能汙染600噸的水,而且這種汙染是無法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消失的;我們平時用到最多的塑料製品需要1000年才能完全分解,一個玻璃瓶需要200萬年才能分解,田偉強先用幾個例子說明垃圾分類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阿姨在家最常做的事情是什麼?」田偉強問。「做飯!」一位參與活動的市民回答道。
  • 垃圾分類意義是什麼?有什麼好處?
    垃圾分類意義是什麼?有什麼好處?因此進行垃圾分類收集可以減少垃圾處理量和處理設備,降低處理成本,減少土地資源的消耗,具有社會、經濟、生態三方面的效益。垃圾分類處理的優點如下: 1、減少佔地:生活垃圾中有些物質不易降解,使土地受到嚴重侵蝕。
  • 全球最貴的金屬,一斤相當於600多噸黃金,你知道是什麼嗎?
    全球最貴的金屬,一斤相當於600多噸黃金,知道是什麼嗎?古人一直說視金錢如糞土,可是生活中應該很少有人能做到視金錢如糞土吧!現在很多人都開始收藏黃金,因為黃金有很高的上升空間,可自然界中存在著一種金屬,黃金在它面前都顯得分文不值,被稱為全球最貴的金屬。大家是不是也好奇,究竟是什麼金屬,竟然能讓黃金在它面前都顯得一文不值呢?我們都知道,在元素周期表裡,越靠後的金屬越稀有,質量也越高,價值自然也就越貴!
  • 社區堆肥|印度班加羅爾(上):從垃圾圍城到垃圾分類
    該市綠樹環繞,氣候溫和,一直是印度人養老休閒的首選都市;近年來科技發展迅猛,匯集了許多本地和海外高科技公司,被譽為印度的「矽谷」。全市分成八個大區,一共有198個行政小區(ward,這裡翻譯為行政小區),規模介於中國的社區和街道辦事處之間,最小的人口一萬多,最大的接近一百萬。印度的廚餘垃圾佔比大約是65%,班加羅爾稍高一點,接近70%。
  • 垃圾智能分類系統:這些才是AI助力垃圾分類的解決方案
    中發智造說:智能垃圾箱並不是AI助力垃圾分類的最佳解決方案,存在高成本、低效率、低容錯、虎頭蛇尾等諸多問題。作為智能製造研究機構與生態服務平臺,中發智造再次強調,AI助力垃圾分類,不是在垃圾箱上安人工智慧,而是應用智能製造理念,升級垃圾處理系統。
  • 什麼是生活垃圾分類全生命周期智慧管理?
    什麼是生活垃圾分類全生命周期智慧管理?北極星固廢網訊:疫情期間,生活垃圾分類問題成為市民關注的焦點。推行垃圾分類為何意義重大?重慶都做了哪些工作?對廢棄口罩又如何管理呢?3月16日-3月20日,FM96.8重慶之聲《民生熱線》節目特別推出重慶之聲3.19生活垃圾分類系列訪談,將就如上問題進行探討。
  • 全市日收廚餘垃圾714噸,較一個月前增加約572噸 垃圾強制分類...
    廚餘垃圾日收運量達714噸垃圾分類分得如何,廚餘垃圾量最有說服力。「分類之初,每天收集的廚餘垃圾幾乎為零,而現在每天超過300公斤。」秦淮區洪武路街道副主任王宏亮用這組數據說明馬府新村小區垃圾分類正分得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