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必然會過去,全球須共同攜手對抗疫情

2020-09-04 科技中國雜誌社

本刊訊 3月25日,CGTN智庫聯合中國科協舉辦《全球疫情會診室》特別節目。節目邀請來自中國、阿爾及利亞、葡萄牙、馬來西亞以及挪威的科學家和學者們,圍繞「科技助力全球戰疫」主題,深入探討如何使用科學技術幫助全球人類共同抗擊疫情,分享目前所取得的成果,進一步確定在全球公共衛生事業中科學技術起到的重要作用。

中國阿里巴巴達摩院算法專家顧斐介紹,目前阿里巴巴研發的AI診斷技術,可以在20秒內對新冠肺炎疑似患者的CT影像做出診斷,並且準確率高達96%以上,大大節省醫療資源。他強調,除對CT影像診斷以外,AI還可對疑似病例的基因進行分析。通過比對患者的基因樣本和病毒的基因序列,在短時間內獲得診斷結果,將原來數小時的分析時間縮短至半小時。

阿爾及利亞國家科技工作者聯合會名譽主席梅巴海克 · 布卡巴(Mebarek Boukaba)表示,大部分發展中國家的政府在此次抗擊疫情中,及時實施了遏制疫情的相關措施,推出有力的保障疫情防控政策。他極力讚賞正是這一系列有效措施,才使得疫情在一些發展中國家得到有效控制。

國際地理聯合會健康與環境委員會主席馬斯· 克羅夫特(Thomas Krafft)教授表示,反思此次疫情的經驗教訓,未來應進一步提升全球公共醫療體系,在下一次疫情爆發之前做好充足的準備。他強調全球團結與合作是抗擊疫情最有效的方式。

馬來西亞科學院青年科學家網絡會員西蒂·海裡耶·賓迪·莫哈末·哈納菲亞(Khayriyyah Mohd Hanafiah)指出,雖然蔓延全世界的新冠疫情給人類造成了極大損失和痛苦,但與此同時也將全人類團結了起來,共同攜手對抗疫情。她認為疫情必然會過去,呼籲大家擺正心態,正視疫情的影響。

挪威生物經濟研究所傳播主任拉格納 · 沃加 · 佩德森(Ragnar Våga Pedersen)強調,提升大眾科學素養對於戰勝疫情非常關鍵。他認為人們需要科學地看待疫情、了解疫情,從可靠的來源獲取信息,並正確地展開疫情防控。面對網絡上不實信息而導致的恐慌情緒,他認為培養人們甄別信息真偽的能力至關重要。(圖佑)

相關焦點

  • 人類社會須在疫情應對中塑造共贏未來
    疫情全球大流行這種重大公共衛生突發事件不是第一次,也不可能是最後一次。國際社會更加深切感到,人類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越是面對困難挑戰,越要凝聚共識、共克時艱。越是面臨猜忌疑慮,越要加強文明交流互鑑,促進共同發展。我堅信,人類終將戰勝疫情,必將迎來更加美好的明天。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英兩國攜手抗疫,取得積極進展:其一,保持政策協調。
  • 必和必拓CEO:後疫情時代 攜手中國合作夥伴助力全球綠色復甦
    供應鏈上各方之間相互開放、彼此信任、團結協作才能共同創造出更多的價值。韓慕睿表示,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必和必拓攜手中國客戶和供應商,共同努力克服各種挑戰,進一步加深了彼此之間的合作關係。年初,儘管中國合作夥伴面臨著新冠疫情帶來的嚴峻挑戰,但他們依然想方設法為必和必拓提供了有力支持。
  • H&M 馬格努斯·奧森:齊心協力對抗疫情,2020依舊可期
    「我們正處於一個特殊時刻,需要齊心協力對抗疫情,希望每個想要提供幫助的人都參與進來。」 在疫情發展最艱難之際,H&M基金會全球經理黛安娜·阿米尼(Diana Amini)也表示道。自新型冠狀肺炎疫情爆發至今,H&M時刻心繫著武漢以及整個湖北地區的疫情情況,更細緻到方方面面,而不僅僅局限於捐款。
  • 世界頂尖科學家共談聯合科學力量對抗新冠疫情
    但是今年新冠疫情的發生,讓科學家無法迴避這個全球矚目的話題。應對新冠疫情,世界需要理性的聲音。今年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聯合科學力量對抗新冠疫情成為共識。主辦方供圖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主席、2006 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羅傑·科恩伯格在致辭中表示,要解決當前危機以及未來大流行需要依賴科學,疫情應對是全球科學合作典範。大學、研究所、工業界的科學家探索研究病毒,研究新的診療手段防止疫情傳播。全世界從來沒有過這樣的災難,也從來沒有過的科學合作,未來肯定會得到解決,人類從中學到經驗教訓能夠解決未來人類問題挑戰。
  • 伊利股份攜手科拿乳業共抗疫情 馳援武漢
    而本次捐贈,是伊利股份攜手來自烏拉圭的科拿乳業的"抗疫"行動,由時任烏拉圭外交部副外長阿里爾·貝爾格米諾(Ariel Bergamino)轉交給中國駐烏拉圭大使王剛先生,並跨越了2萬公裡、大半個地球後抵達烏拉圭駐華大使館,由臨時代辦帕烏拉.蕾佩託女士(Paola Repetto)將5800個口罩正式轉交給伊利。伊利股份也在第一時間把這批口罩送往正在湖北抗擊疫情的一線工作者手中。
  • 周忠專欄|疫情之後,中國家居建材家裝業的兩個必然出路
    隨著渠道的多元化,線上線下一體化已成為了必然的趨勢;與此同時,家居建材家裝業的持續發展,以及中國市場的不斷進化,前端營銷後端製造一體化也逐步成為了家居業發展的主流趨勢。因此,疫情之後,線上線下一體化和前端營銷後端製造一體化將會成為中國家居建材家裝業的兩個必然出路!
  • 諾獎得主:我們犯了很多錯誤,應發起全球合作,否則疫情會捲土重來
    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副主席蘭迪·謝克曼在舊金山通過視頻向世界呼籲,「當非典、中東呼吸症發生後,我們本就應該發起全球合作,但是這些疾病很快就過去了,我們沒有吸取足夠的教訓。」戰勝疫情必須全球合作,而且是比現在更緊密更高的合作。」鍾南山說。他還表示,各國科學家有很多共同點,學術上有很多共同的看法,在早期診斷、傳播途徑、抗體治療以及疫苗研發方面,有很多共同語言。當今,科學界更需要擯棄分歧,一同努力牢牢維護人類命運共同體。
  • 《人類簡史》作者:唯有國際社會攜手合作,才能更快戰勝疫情
    以色列歷史學家、《人類簡史》三部曲作者尤瓦爾·赫拉利教授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面對全球持續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各國之間必須加強合作,這是戰勝人類面臨的共同疫情的關鍵。尤瓦爾·赫拉利1976年生於以色列,牛津大學歷史學博士,新銳歷史學家。
  • 面對疫情,有人送來口罩,有人卻亂噴「口水」
    同情心是人性的基本要素,羅斯卻冷血地將一場關乎生命安危的疫情放在美國利益的天平上考量,其極端自私擊穿良知的底線,其幸災樂禍出離道德的邊界。連美國人自己都看不下去了,媒體、學者和網友紛紛站出來批評討伐。腦迴路如此「怪異」,是因為拋棄了常識規約。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形成是包括美國企業在內的全球企業理性選擇的結果,有其內在的經濟規律和邏輯。
  • 患難見真情 共同抗疫情
    患難見真情 共同抗疫情  全球戰疫,團結合作是最有力的武器。疫情無國界,醫者有仁心。在中國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寮國給予我們真誠的幫助。我們能為寮國抗擊疫情、推動構建中老命運共同體盡綿薄之力,十分自豪,希望我們共同走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全球復甦背後 疫情究竟會造成多大損失?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2021年還面臨著兩個重大問題  一是歐盟和美國是否會出臺體量  足以復原全球經濟的復甦計劃  二是國際社會能否團結起來  為發展中國家提供所需的援助全球復甦的領先變量文/約瑟夫·E·斯蒂格利茨(Joseph E.
  • 諾華全球CEO萬思瀚:全球疫情下攜手合作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重要
    中新網北京10月30日電 「實現多學科合作、創建豐富多元的人才庫、搭建創新友好型生態系統能夠加速我們攜手共進的歷程,發現和開發出更有效的療法,滿足患者和社會的需求。」諾華全球執行長、美國國家醫學院院士萬思瀚30日在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上作主題演講時強調,全球疫情背景下,攜手合作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重要。
  • 全球工商界高度評價中國抗擊疫情行動——「有效抗擊疫情,為全世界...
    來源:經濟日報近來,我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取得積極成效。記者從中國貿促會獲悉,截至3月23日,與中國貿促會、中國國際商會合作密切的167家國際組織、境外對口機構、商協會、國際仲裁機構等通過致函致電、錄製視頻、發表倡議、發布公開信等方式,表達全球工商界對中國抗擊疫情的關切和支持,高度評價中國為抗擊疫情所做的努力。墨西哥外貿委員會主席瓦倫丁迭茲墨洛多向正在與新冠肺炎疫情做鬥爭的中國人民表達誠摯的慰問與堅定的支持。
  • 警醫伉儷攜手 逆行抗擊疫情
    他是監獄(戒毒)人民警察她是醫務人員他們是警醫伉儷面對疫情他們攜手前行逆行在抗擊疫情的路上疫情面前 他們「疫」無反顧01 劉耀軍與柴麗萍警醫伉儷劉耀軍:蘭州監獄未成年犯管區黨支部書記、管區長柴麗萍: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
  • 必和必拓攜手中國合作夥伴助力全球綠色復甦
    11月11日,在以「後疫情時代經濟復甦與國際合作」為主題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0年會上,必和必拓執行長韓慕睿表示,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必和必拓攜手中國客戶和供應商,共同努力克服各種挑戰,進一步加深了彼此之間的合作關係。
  • 社區「紅色力量」攜手戰疫情
    在疫情防控一線,石家莊新華區寧安街道和平西路社區黨總支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協調轄區「紅色聯盟」「紅色物業」「紅色組織」等多方「紅色力量」,為轄區4個小區3840人提供核酸檢測、消殺保潔、一線值守、民生保障等服務;新華區北苑街道則充分發揮紅色社區社會組織的志願服務作用,團結動員志願者築起抗擊疫情的紅色堅強堡壘。
  • 阿聯航空SkyCargo貨運部持續支持中國和全球共同抗擊疫情
    2月初,在通過北京航線客運航班腹艙載貨運力持續支持貨物運輸的同時,阿聯航空SkyCargo貨運部重啟了杜拜往返廣州和上海的貨運服務 為應對疫情在全球爆發,阿聯航空SkyCargo進一步加大中國內地市場運力助中國企業向全球各地運輸物資 同時SkyCargo在全球38個目的地啟用波音777客機的腹艙運力運送貨物北京
  • 跨越地球來抗「疫」伊利攜手南美乳企科拿支持湖北抗擊疫情
    蕾佩託女士(Paola Repetto)將5800個口罩轉交給伊利集團,用於支持湖北抗擊疫情工作。本次捐贈,是伊利攜手來自烏拉圭的科拿乳業的抗「疫」行動,由時任烏拉圭外交部副外長阿里爾貝爾格米諾(Ariel Bergamino)轉交給中國駐烏拉圭大使王剛先生,並跨越了2萬公裡、大半個地球後抵達烏拉圭駐華大使館,由大使館正式轉交給伊利。伊利將在第一時間把這批口罩送往正在湖北抗擊疫情的一線工作者。
  • 全球疫情防控的短板效應與大局擔當
    來源:一財網疫情面前任何國家、地區、個人都不能獨善其身,團結協助是現實選擇。唯有加強團結、齊心協力、共同應對挑戰、提振國際社會的信心,方能戰勝疫情。美國檢測速度非常快,顯示了其科技力量;另一方面,體制問題集中表現在各州防疫不一致,各自有數據模型推算的防禦底線,但疫情取決於控制最差的「短板」,而不是最好的「長板」。全球疫情防控同樣存在這樣的「短板效應」,呼籲「大國擔當」。在3月26日晚舉行的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應對新冠肺炎特別峰會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題為《攜手抗疫 共克時艱》的重要講話,強調「同舟共濟,守望相助」。
  • 頂尖「經濟頭腦」如何看待疫情?
    因此,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經濟峰會聚焦於疫情背景下,全球經濟的復甦與未來走向,透視經濟發展。11月1日,論壇的最後一天,世界頂尖科學家經濟峰會重磅登場。薩金特在演講中通過一個形象的比喻描摹疫情:肆虐全球的新冠戰疫不正像令人恐慌的軍事戰爭嗎?由於疫情的影響,社會生產和服務受到極大衝擊,而回想戰爭過程中,大量勞動力轉化為軍力,也使得正常的生產和服務陷入蕭條。一場戰爭會持續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