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狼的世界裡沒有單打獨鬥,森嚴的等級制度維繫著彼此間的忠誠

2020-12-04 動物速遞

灰狼,是一種經常被人們提起的動物,常常象徵著許多精神,比如團隊協作、勇敢無畏等等,但是拋開這些溢美之詞,回歸真實的狼時,會發現之前我們對狼的許多認知都是人為的主觀認識,缺乏客觀事實的。就拿「獨狼」來說,在人類的世界裡面它象徵著英雄、毫不妥協,是令人欽佩的,但是在現實生活中,獨狼過得很慘,它甚至會因為沒有找到接納自己的團隊而很快死去。(文中對狼的描述、簡稱,除特殊指定外,均指灰狼。)

地球上分布最廣的大型陸地哺乳動物

自15000年前,狼在東亞被首次馴服以來,人們早已習慣身邊有一隻狗,根據遺傳學,狗毫無疑問就是狼的後代,它們身上的DNA幾乎完全一樣。在逐漸將狼變成狗的過程中,人類創造了一個終極伴侶,褪去野性的狗成了人類千萬年來最得意的幫手。其實狗的身上還保留著許多狼的特性,比如對同伴的忠誠,超強的社交能力,以及交流表達的能力等等。

不過需要搞清楚的是,現代狼與當初被被馴化成犬的狼並沒有密切的關係,對犬類古基因組學的研究表明,已經滅絕的晚更新世狼可能是狗的祖先,現代狼與狗是近親,堂兄弟的關係。灰狼是僅次於人、牲畜,在地球上分布最廣的大型陸地哺乳動物,也是少數能與虎、豹、熊等大部分猛獸都共存一處的捕食者,在俄羅斯遠東地區,灰狼與東北虎、遠東豹生活在一起,在歐洲,灰狼與棕熊時常打交道。

灰狼曾遍及北半球大多數地區,從北緯15度以上的美洲,北緯12度以上的歐亞,灰狼的棲息地橫跨眾多溫度帶,對各種地形環境表現出了強適應性。不過隨著人類世界的發展,狼對牲畜的掠食及對人類的威脅增加,從而導致多地的狼被人們消滅殆盡,比如西歐、墨西哥、美國南部、東南亞等多地狼群已經滅絕或瀕臨滅絕,相較於歷史分布來說,灰狼的棲息地減少了三分之一以上。

灰狼對溼地、森林、灌木叢、草原等多種地形都表現出了強適應性,甚至在寒冷的冰雪天裡,它們依舊能活得很好,這主要歸功於灰狼可以通過減少皮膚附近的血液流動,以節省體內熱量。從古至今,狼的分布範圍一直受獵物豐富程度、人類生活區域等因素影響,尤其是進入近代之後,人為因素佔據的比重越來越大。比如在加拿大、阿拉斯加等地,灰狼的棲息地逐漸縮減到北緯12-75度內人跡罕見的荒野或偏遠地區。

灰狼的習性

灰狼是犬科動物裡面最大的成員,儘管狼很少攻擊人類,但是它仍被認為是自然界最可怕的動物之一,尤其是在蒙古等畜牧業比較多的內陸地區,狼襲擊牲畜是很普遍的事情,而大型狼群呈規模地捕殺牲畜,則能夠稱之為狼災。在21世紀初的時候,我國新疆就曾遭受過狼災,在巴裡坤縣境內有近500隻羊因被狼群襲擊而死,給當地牧民帶來經濟損失數以萬計。

毫無疑問,吃肉就是它們的天性,與大多數陸地哺乳類捕食者一樣,狼雖然會吃牲畜,但主要還是以野生食草性哺乳動物為食,不同地區的狼群所捕食的獵物對象也有所不同,主要根據當地環境及狼群狀態而定,但大多數都以易攻擊的大型獵物為主。比如在北美地區,灰狼群主要以各種鹿、北美野牛等大型獵物為食,它們成群結隊捕食,一個中等數量的狼群,甚至能夠放倒500千克的駝鹿,並且能夠在幾個小時內就將獵物吃光。

灰狼是夜行性的動物,但是相對來說又不是那麼嚴格遵守,白天它們也會行動,群成員之間通過叫聲相互傳達信息,一旦決定狩獵,各方的狼就會趕過來組成團隊。它們的食量很大,一頭成年狼一次進食通常能夠吃掉10-15千克的肉,當獵物比較豐富時,狼可能會出現捕而不食的現象,即將獵物殺死,但是不著急吃掉,而是先放著,等到食物不夠的時候再來撿食,但這種情況往往給棕熊、土狼等機會主義的「獵人」撿了去。

狼的爪子與貓科動物相比,不能伸縮,且不是很鋒利,長度也比較短,雖不適合攀爬,但是卻很適合「刨」,所以世界上大多數的灰狼都是掘洞而居,通常在水源附近定居,但有的時候也搶奪狐狸、海狸等動物的洞穴,然後稍加擴大改造,就成了自己的巢穴。狼對領地概念很強,一旦選定一片區域,除非生存不下去了,否則是很少會遷徙走的,尤其是洞穴,一旦選定就會長久定居下去。

狼群的「規矩」

正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世界上幾乎所有的犬科動物都具有很強的社會性,即喜歡群居,每一種群居的動物,幾乎都有著屬於自己的「規矩」,每個成員要想得到團體的庇護,就需要遵守這個規矩。狼作為犬科最典型的存在,自然也有著屬於自己的生存法則,狼群是按照嚴格的等級制度建立的,由一頭體型最大、實力最強的雄狼領導,這頭狼被稱為「頭狼」,在狼群中擁有絕對的地位。其次這頭狼的配偶也往往是狼群中體型最大的雌性,地位緊隨頭狼之後。

狼群中地位的高低,往往可以通過一些肢體動作看出來,比如頭狼的尾巴更翹,站立的時候看起來更挺拔,而地位比較低的狼,尾巴會更加貼近地面,站姿也比較「唯唯諾諾」。當地位比較低的狼見到頭狼時,就需要表現出順從的樣子,主要特徵為耳朵向後倒,類似於狗見到主人的模樣,但是狼不搖尾,它們會用兩隻後腿把尾巴夾起來,同時露出喉嚨。如果地位低的狼沒有對頭狼顯示出順從的樣子,那麼後果是很嚴重的,輕則「打一頓」,重則咬死或者趕出狼群。

狼群有著非常嚴格的等級結構,群成員都必須遵守,每隻個體的地位雖然說是固定的,但是卻也有獲得提升的機會,那就是發出挑戰,當一些雄性幼崽隨著年紀的增長,體型會越來越大,此時「叛逆心」也會更強,是不是表現一下性格,在日常的小摩擦中如果頭狼給了它一個「不過如此」的印象,那麼這些強壯的成員就會對頭狼發起挑戰,如果打贏了,那麼順理成章接替頭狼的位置,而頭狼會被咬死或者趕出狼群。若是戰敗,後果一樣。

其實關於頭狼的概念,很多人認為是通過打鬥獲得的,不可否認的確存在這種現象,且以前會很多,但是隨著人類對狼群棲息地的破壞,如今已經沒有大型狼群了,多數狼群都維持5-11頭狼的樣子,其中2頭成年狼,一般是父母,3-6頭亞成年個體,1-3隻幼崽。所以在這種小型的狼群裡面,頭狼一般就是「父親」,地位最高,其他的亞成年個體即便長大之後有了能力,在非必要的時候也不會推翻頭狼的統治,它們會跟小時候一樣自然地跟隨父母。通過研究表明,專家們發現狼的這種社會結構及等級制度能夠有助於狼群團結及穩定秩序,同時還能減少群成員之間的衝突,甚至是對兩支相鄰狼群之間減少侵略行為還有幫助。

以血緣為紐帶,打造「超強團體」

研究發現,儘管在某些地區缺乏獵物,但是狼群中的所有個體卻依然能夠保持著對彼此的忠誠以及奉獻精神,這恐怕都要歸功於狼群獨特的組成方式。雖然表面上狼與獅子都是群居的,也都是由雄性個體領導,但是如果仔細拆分個體成員之間的關係,會發現它們有著本質上的區別。獅群的主要個體是雌獅,雌獅間都是姐妹、阿姨、外婆等關係,而狼群中的所有個體,無論是雌雄,大多數都是親兄弟、親姐妹等。

由於群體間的血緣關係結構不一樣,也直接導致了獅群中的幼崽與狼群中的幼崽在群裡面的等級地位不一樣,獅群裡面的小雄獅註定是要離開的,所以地位最低,而狼群中的幼崽大多數都是頭狼及頭號雌狼所生的後代,自然也有著較高的地位,它們會得到群內所有成員的照顧。當這些幼崽逐漸長大,若同一片區域內容納不下大型的狼群,那麼年輕的個體就會離開家庭,去重新組建自己的狼群,由此,一些雄狼便可不用通過戰鬥就成了新狼群的頭狼。

灰狼天生就是十分擅長社交的動物,它們日常生活中會頻繁互動,不管是在打獵、巡邏、玩耍,還是進食的時候,它們會花費大量的時間進行肢體、口頭交流。當這種擅長社交的動物又以血緣關係為紐帶,以家庭為單位組成團隊的時候,可想而知,這種團體有多厲害。狼群是一個極其複雜的社會單位,在這個群體裡面,有父母,有兄弟,有叔伯,有姨媽,當然也會有一些沒有血緣關係的個體,但佔極少數。

當這些個體都團結在兩隻雌雄頭狼附近,作為一個集體,戰鬥力就會令猛虎都畏懼。頭狼是維持狼群秩序的關鍵,它決定的狼群的狩獵時間、次數,也決定著進食的先後順序,一旦頭狼消失了,尤其是雌性,會對整個狼群的凝聚力產生毀滅性地打擊。由於狼群裡面大多都是「親人」,它們一起長大,一起玩耍,一起捕獵,作為一個整體,自然而然地就會照顧受傷的同伴。有研究發現,當狼群中某個成員失去生命時,其他的成員會為之哀嚎。

狼的領地意識極強,領地區域大小通常取決於獵物的豐富程度,在獵物較多的區域裡面,一個狼群的領地可能很小,48平方千米就足夠了,但是當獵物密度很小,狼群的領地範圍就會隨之擴大,甚至能達上千平方公裡。狼每天會花費大約35%的時間在領地內巡視、尋找獵物,行走的距離大約是30-50千米,狼群與狼群之間的領地可能會發生重疊,如果獵物足夠,那麼彼此間的容忍度會比較高,即便遇上了也有可能會忽略對方,可一旦食物短缺時,雙方就變得水火不容了。

狼通過尿液標記來確定自己的領地範圍,當有入侵者時,整個狼群都會在頭狼的帶領下反擊,狼的戰鬥與斑鬣狗的戰鬥不同,不同群的斑鬣狗間戰鬥可能也會點到即止,即便打得兇了一點,「鬣狗女王」會很快叫停戰鬥,但狼群間的戰鬥通常是致命的,甚至會對失敗者趕盡殺絕,因為對於同一片領地,勝負決定著誰有權在此居住,這是它們拼命的根源。

獨狼的世界並不好過

在人類的世界中,對獨狼的描述幾乎總是用讚美的辭藻,它是英雄的象徵,也代表著強大、勇敢、獨立等美好的品質,但是不要被文學創作的優美而影響了我們對現實生活中獨狼的正確認知,現實中的獨狼是很慘的,它遠遠沒有人們想像中那麼堅強、強大。根據大多數對狼群的研究報告數據顯示,獨狼能夠存活下去的概率為20%左右,它們會因為各種原因而變得十分脆弱,甚至死亡。

成為獨狼的原因很多,比如前面所提到的爭奪頭狼位置失敗、被打敗的原頭狼、被驅趕出去的成員等等,但是不管怎樣,它們都殊途同歸成為獨狼,如果足夠幸運,這些獨狼還能找到一個新的狼群重新被接納,但是大多數的狼群都是以家庭為單位形成的群體,很難對一個陌生的成員張開懷抱,所以一旦成為獨狼,就意味著「吃不飽睡不暖」,甚至還得提心弔膽地活著,因為一不小心就可能進犯了別的狼群的領地而遭到追殺。

狼是群居的,雖然有許多生活在森林裡面的狼群,但是在地形的選擇上面,狼幾乎都生活在開闊的地帶,比如稀疏草原、沒有多少大型樹木的林地等等,因為它們是群體捕食,需要開闊的地帶來追逐獵物。但這一切都是針對群居屬性而言的,一旦成為獨狼,那麼群體的優勢蕩然無存,開闊地帶就會讓它捕食變得異常艱難,所以大多數獨狼捕獲不到獵物就會撿食腐肉。另外還會遭到虎、豹、熊等猛獸的欺負,甚至連比它小一圈的猞猁也能收拾它。

可能很多人覺得,猞猁體型這麼小,狼應該是它的天敵才對,但是大量事實表明,猞猁被低估了,比如在對納利博基森林、帕齊爾森林的灰狼與歐亞猞猁的研究發現,1997-2015年間就先後有2隻懷孕的母狼、8隻幼狼被猞猁咬死;2017年4月也有一頭成年公狼在納利博基森林裡與猞猁搏鬥後重傷不愈。大量事實表明,成年猞猁,尤其是大型雄性猞猁,可以贏得與任何獨狼的打鬥。

在狼的認知世界裡,它對孤獨毫不感興趣,甚至很排斥,即便是因為各種原因成為獨狼,它也會積極尋找能夠接納自己的狼群,它們渴望群體生活,畢竟以血緣關係為紐帶,以家庭為單位所形成的群體裡,給它帶來了極大的安全感和保障。

(原創用心的作品,喜歡請關注我、給個贊。)

相關焦點

  • 世界上最大的犬科動物——北美灰狼
    可是很多人認為狼雖然團戰厲害,但是先天優勢不足,單打獨鬥不行。但是,如果是世界上最大的犬科動物北美灰狼呢?它們的戰鬥力又將如何?最大的犬科動物世界上最大的貓科動物是東北虎,而世界上最大的犬科動物是北美灰狼。北美灰狼是生活在美國北部和加拿大地區所有的灰狼的廣義稱呼。通常成年的雄性灰狼體長為2米,重量可達到70公斤左右,雌性稍小為50公斤。
  • 鬣狗與北美灰狼單打獨鬥,誰的勝算更大?為什麼?
    這是個很有意思的問題,因為鬣狗在非洲大草原上被稱為「非洲二哥」,在食肉動物中的排名僅次於獅子,而北美灰狼中有最大的灰狼亞種,這兩種動物的對決一定精彩異常。不過可惜的是,北美灰狼都分布在北美洲,而鬣狗僅分布在非洲和亞洲大陸上,所以二者沒有交手的機會。因此,要想判斷兩種沒有交手機會的動物誰更厲害?我們就只能通過兩種動物的一些基本數據和習性來對比一下了。
  • 在制度森嚴的古代,連墳墓都有等級之分
    他們不僅生前有嚴格的等級劃分,在死後進入的墳墓都有相應的等級劃分,一生都活在等級森嚴的囚籠中。墳本來指的是高出地面的土堆,《禮記·檀弓上》有「古也墓而不墳」的記載,意為古人死後埋在平地裡,不用土堆起來作墳塋。墓專指埋葬屍體的坑穴,上面蓋上土以後不種植樹木。
  • 賽爾號:大暗黑天八長老等級平等,混沌教派為何等級如此森嚴?
    歡迎觀看百家平臺【小飛俠遊戲點評】為您帶來的文章,本期和大家聊一下賽爾號:大暗黑天八長老等級平等,混沌教派為何等級如此森嚴?下面請收看正文。大家好,今天和大家一起說一下賽爾號這款遊戲,在這款遊戲當中有一個反派組織,非常受大家喜歡,這個主角的名字就叫做大暗黑天,這個組織是一個古老的組織,有很久的歷史底蘊,是一個反派,但是粉絲非常之多,大黑天中的八位長老都有自己獨特的人格魅力,這也是別的組織無法做到的,特別是索倫森的混沌教派特別的等級森嚴。而今天和大家說的就是混沌教派為何等級如此的森嚴?
  • 「北美灰狼」實則是對北美地區灰狼的統稱,現分5個亞種
    人們一般也將北美灰狼視為現存犬科最強戰鬥力,但灰狼作為群體動物,談個體戰鬥力沒有意義。要想了解北美灰狼,就先要了解灰狼與北美灰狼的情況。灰狼的概況灰狼,簡稱狼,曾經遍布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的中高緯度地區,甚至在北非地區也有分布,數量最多時超過200萬隻。
  • 兩隻成年藏獒和一隻北美灰狼關一個籠子裡,北美灰狼能堅持多久?
    它們具有狗中老大的霸氣以及對主人忠誠的秉性。中國古代有「一獒抵九狼」的說法。也正因此,很多很都以為藏獒比狼要大得多,也厲害得多,在藏獒面前,狼只有夾著尾巴逃走的份。但事實真是如此嗎?我們來看一下藏獒的數據!藏獒不是越重越好,它的體型和體重是有比例的。一般成年雄性藏獒肩高大約在68釐米左右,體長在1.2-1.3米左右,體重平均約50千克,這還是在人工餵養的情況下。
  • 詳解狼的社會等級,強悍的群體作戰能力,源自穩定的社群結構
    狼群狼是一種很有魅力的動物,在全世界的範圍內,喜愛者眾多,或許人們喜歡狼的原因各種各樣,但基本上一提到對狼群的印象,第一反應就是「團結」,狼群之所以能夠那麼團結,是因為它們有著一套十分森嚴的等級制度大型狼群狼群的社會等級狼群是一個等級制度十分森嚴的社會組織
  • 科學家發現螞蟻社會等級森嚴分工細緻原因
    螞蟻社會等級森嚴分工細緻分子水平的原因該研究首次從全基因組單核苷酸水平上探究了螞蟻的DNA甲基化與其社會等級分化之間的關係,並深入解析了螞蟻DNA甲基化的特徵,為螞蟻的社會行為學等研究奠定了重要遺傳學基礎,對了解人類社會行為及衰老機制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螞蟻等級森嚴,分工細緻,同一蟻群內的螞蟻個體擁有著相同的遺傳物質,但對於不同等級的個體,它們在行為和形態上差異極大。
  • 螞蟻社會緣何等級森嚴分工細緻
    該研究首次從全基因組單核苷酸水平上探究了螞蟻的DNA甲基化與其社會等級分化之間的關係,並深入解析了螞蟻DNA甲基化的特徵,為螞蟻的社會行為學等研究奠定了重要遺傳學基礎,對了解人類社會行為及衰老機制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螞蟻等級森嚴,分工細緻,同一蟻群內的螞蟻個體擁有著相同的遺傳物質,但對於不同等級的個體,它們在行為和形態上差異極大。
  • 動物生存智慧:等級森嚴的狼群如何區分高低地位?主要看這兩點
    地球上幾乎沒有任何其他動物社群如同狼群一樣將等級制度調理得如此之好。怎麼個好法呢?我們又能從中學到什麼呢?一起來看看吧!一群狼至少由一個真正的家庭組成,這也就是說,群中所有成員彼此都是親屬。頭號公狼和頭號母狼是其他低等級狼的雙親,它們希望自己永遠佔據領導者的位置,因為在它們身邊沒有其他性成熟的狼,因此也就沒有潛在的競爭對手。狼群中的其他成員先是忍耐著,直到有一天一些2~3歲(即將達到性成熟)的狼一起離開原來的狼群,建立自己的新狼群。這樣一來,留在原來狼群裡的主要是最近一兩年出生的小狼,通常還會有一隻可憐的「替罪羊」,就是末位狼。
  • 盤點一下《凡人修仙傳》裡的修仙等級制度
    上一期,給大家講了凡人修仙傳動漫將在7月25日火熱開播,這期給大家盤點一下凡人修仙傳裡面的等級。 首先,凡人是生活在人界的,他們是這個世界裡最普通的存在。
  • 企業管理學:想要讓員工聽話,靠的不是忠誠,是制度!
    不過說來也有意思,這樣的現象確實很常見,但完全沒有理由去抱怨,畢竟如今這個時代,沒有誰必須對誰保持忠誠,所謂的忠誠,只是在兩者都比較契合的情況下,營造出來的一種現象而已。暫且不談這些管理者無法獲取員工的「忠誠度」,我們來談談關於員工不聽安排,工作不認真的問題,想要讓員工更積極的工作,靠的絕不是所謂的「忠誠」,而是制度的執行。
  • 印度的種姓制度下,中國人去印度旅遊,屬於哪個級別?
    印度和中國一樣都是四大文明古國,而在印度有一種十分「可怕」的制度,便是種姓制度。雖然種姓制度在印度、孟加拉國、斯裡蘭卡等國都是普遍存在的一種以血統論為基礎的社會體系,但是這種現象在印度尤為嚴重。那麼在如此等級森嚴的種姓下,如果中國人去印度旅遊,屬於哪個級別?
  • 飛鳥奈良時代:日本服飾走「唐風化」路線,服飾與等級制度並駕齊驅
    而且這個時期無論是經濟、政治制度還是文化,唐朝都對世界產生無比深遠的影響。 該時代的服飾,就很好的融合了北方遊牧民族、西域服裝、以及亞洲其他地區的服飾特點,大膽開放且豔麗多姿,而且這種服飾文化也被不斷傳播出去。這個時期中日有了又一次友好的服裝交流,唐服漂至日本並最終演變為日本的民族服飾:和服。
  • 為什麼狗對人類有忠誠的特質,而貓基本沒有?
    人類對狗的馴化,最早可以追溯到3萬年前,狗是由灰狼演化而來,兩者之間的基因相似度高達99.96%,狗與其他狼的基因相似度也高達99%,甚至在生物學上,狗和狼還屬於同一物種,兩者之間甚至還沒有產生生殖隔離。
  • 等級森嚴的德雲社,就連桌布都有等級,郭麒麟的款式沒人敢亂用
    常言說得好,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大到世界五百強的企業,小到一個個體戶尤其是像德雲社這樣的傳統藝術團體,就更重視各種規矩和制度了,比如前幾年一直在網上被熱議的大褂等級制度,就是個很好的例子。德雲社不同資歷的演員之間確實有一些規矩,大家都不敢越雷池一步。
  • 《怪物獵人:世界》聚魔之地等級經驗制度詳解
    聚魔之地這一《怪物獵人:世界》的dlc在主機平臺上已經登陸許久了。很多小夥伴研究之後也了解到了聚魔之地的經驗機制。來看看「原生阿米巴」分享的《怪物獵人:世界》聚魔之地等級經驗制度詳解吧。《怪物獵人:世界》聚魔之地等級經驗制度詳解:PS:請各位不要再問我一些具體數值上的事情比如我要多少個陷阱才能升一級、用這個方法大概能少打多少怪這類問題了。這裡只是初步測試,只能得出「有」和「沒有」以及「多」和「少」的結論,多多少少多少這種的還需要進一步測試。
  • 鳥兒:你渣也渣不過我,忠誠也比不過我
    動物之間的家庭觀念、夫妻觀念、輩分觀念和友情觀念,隨著動物學家的深入研究已經漸漸明朗,這些系統的科學調查,正在給我們揭開一個龐大的神秘的領域:動物的感情世界。正如人類社會一樣,鳥類也有自己的「鳥社會」,在這個圈子裡,它們也在遵循著某種【社交規矩】,有著不同個體的喜怒哀樂,有著奸詐和真誠,有著友情和愛情。
  • 維繫婚姻的「黃金法則」,你做到了麼
    維繫婚姻到底靠什麼?我們先從心理學角度看:婚姻中親密關係是有三個基礎:性、情、金錢。男女差異很大的調查中發現大部分男人第一看中的是性女人第一看情、第二是錢這種差距意味著婚姻關係並不是戀愛狀態的延續也不僅僅只是甜蜜和幸福婚姻是是需要維繫的婚姻的維繫是需要法則的你做到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