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鳥奈良時代:日本服飾走「唐風化」路線,服飾與等級制度並駕齊驅

2021-01-09 騰訊網

平安時代

日本的飛鳥奈良平安時代,在中國恰好是最為鼎盛的、擁有強盛的國力和高度文明的唐朝時期。唐朝時代除了開放包容對待各種外來文明,兼收並蓄,也向四方廣泛傳播唐文化。而且這個時期無論是經濟、政治制度還是文化,唐朝都對世界產生無比深遠的影響。

該時代的服飾,就很好的融合了北方遊牧民族、西域服裝、以及亞洲其他地區的服飾特點,大膽開放且豔麗多姿,而且這種服飾文化也被不斷傳播出去。這個時期中日有了又一次友好的服裝交流,唐服漂至日本並最終演變為日本的民族服飾:和服。

日本服飾唐風化的外層表現

中國的專業縫紉人才帶動發展日本手工業技術

早在秦漢時代的大陸移民來到日本,就帶去了先進的手工業技術,這其中就包括紡織縫紉技術。魏晉時期,日本國聘請過中國專業的縫紉人才,例如雄略天皇時期中國南朝就派出過縫衣技工,日本還組織有關人士到中國觀摩學習,日本派出遣唐使多達20多次,這些交流人士在對日本古代製造技術的發展中產生了很重要的作用。

關於這一點還有記載《正倉院刊》"唐代運來的各種高貴織物對日本的技術有啟發。"而這些珍貴絲織物也保存在日本的很多寺院裡。

魏晉時期

印染和絲織品的傳入使服飾多樣化

麻織品和絲織品是唐朝的主要紡織物。這個時候像班布、胡女布、綾羅等都已經存在。而日本早期使用類似於麻布、棉粗布、科布等的植物纖維作為服飾材料,而唐代的紡織和印染技術的傳入是的面料發生很大變化。唐朝的服飾也是經過融合的文化,它具有胡地和魏晉時期的風格,花樣種類多紋路也複雜,在服裝史上來看也是創作的高峰代表時期。日本受中國文化崇尚自然的影響,也添加很多自然事物表達對自然的敬畏和熱愛。

唐朝服飾絢麗多彩 這也歸因於印染技術的成熟,而當這一技術傳入日本之後,女子對和服的顏色也有了很多的要求。款式:唐朝的女裝有一種叫做襦裙服,是一種十分基礎的常服。日本的和服就是在這個基礎上演變來的,當然由於是從吳地傳入日本所以又被稱為和服。

日常服飾與妝容的學習改變

作為服裝的點綴,髮飾妝容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因為唐朝女子追求美與時尚,所以妝容配飾也十分豐富多彩,她們會梳很高的髮髻,戴簪釵,畫黛眉塗唇脂,配玉佩香囊手鐲等,日本女子就會梳類似的髮髻。

唐代女子

唐代男子的常服,因為穿著便利,所以在日本的飛鳥奈良時期變得普遍。聖德太子的一幅畫像就是描述穿唐服的打扮,也從中看出他對唐文化的喜愛還有極力模仿中國的決心和力度,而唐代的常服也是日本文官的朝服。奈良時期的女子著裝也與唐朝女子十分相近。至於服飾的圖案花紋設計,就更是受到漢文化的影響了。因為日本早期的服裝以素色為主,幾乎不會施花紋裝飾。而之後唐文化的輸入就開始改變:比如出現各種中國古代的圖騰性的動物和植物。

等級森嚴:中國古代的服飾制度

服飾制度與封建社會等級是同步發展的

服飾等級在中國歷史悠久,中國服飾制度於夏商時期初步建立,至周代已趨於完善,並作為禮治的一部分。那時便有"見其服而知貴賤,望其章而知其勢",至於秦代則是最早利用服色制度區分官員等級的朝代。但早期的服色制度都很簡單。

唐朝時期由於達到我國古代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經濟和政治都很穩定。所以這一時期的膚色制度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相比之前其他朝代,十分細緻,例如在出場不同的場所王室公卿們會有不同的服裝搭配,以此來顯示本階級的尊貴和威嚴,社會地位完完全全展現在其服飾當中。也即是說在這個過程中,封建服飾等級自秦漢至明清一直存在且更加完備和嚴格。

唐朝男子服飾

開放的唐文化下依然存在著的服飾制度

儘管唐朝幾乎擁有著封建王朝中最開放的文化環境,和寬鬆的文明,但服飾等級觀念卻一直存在,並不減弱。例如對皇帝、皇太子、皇室成員、各級官吏之間在出席不同場合規定要不同的著裝風格,且服色等級制度非常明確嚴格細緻。

由於服色制度的一度沿用,它除了在中國服飾史上起了無比重要的影響之外,還影響了當時同屬於中華文化圈的其他各個國家。而此時正處於飛鳥時代的日本就是其中之一。它的統治者聖德太子對唐文化喜愛至極並且積極引進,唐朝服飾制度也就被帶到日本並產生影響。

服飾制度是如何一步步影響日本的

中國的服飾制度對日本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奴隸制末期社會發展被阻礙,社會矛盾開始加劇,改革對當時的日本迫在眉睫。於是它的領導人開始學習和借鑑隋唐時期的文化來推進本國文化的發展,其中就包括對服色等級制度的學習,在學習中還發展出自己的一套等級制度來。這一時期的職官服裝的改變體現在冠位制的成熟化,絲織物的多樣化,樣式的制度化,色彩的等級化等四個方面。

唐代官員服飾

冠位制:建立與逐步增加和最終定型

聖德時期日本意圖建立以天皇為中心的中央集權制度,挽救社會危機。之後頒布"冠位十二階",首創冠位制度,開創新的時代篇章。孝德天皇時期將這個冠位增加"十三階冠位",和十九階,其後天皇也分別增至二十六階、四十八階等。這種增加與當時的官員職位增多有關,於是需要冠位制來匹配當時的官僚體制。

文武天皇時期所頒布的《大寶律令》中提到:"始依新令。改制官位名號。……停賜冠,易以位記。"

即停止冠位而使用位號。《衣服令》則是首次改位號的表現。也就是到這個時候,冠位制定型了。

絲織物:影響大到在書籍中記載

有關絲織物的發展,冠位十二階中"布料選用粗厚棉綢"說明當時已擁有的衣服材質就包括了棉布和絲綢等,不過種類並不豐富。之後由於中日兩國的交流日益增多,中國的很多絲織物都傳入了日本,日本的紡織業也得到了發展。可以生產錦、綾、羅、綺等日本的紡織相關書籍中也有這些漢字的出現,不過這些作為高級紡織品也只有達官顯貴才可以消受了。在日本的寺院正倉院中至今仍收集著很多來自唐朝的絲織品。

絲織物

多元的服裝樣式也均依據唐朝制度

服裝樣式也有了改變,例如"服裝為立領,改右衽為左衽,筒袖衣,下穿白表袴,系帶並垂結於前"《冠位十二階》裡這樣記載當時的服裝規定。

《大寶律令》中則規定日本無論男女,均要在典禮或儀式等重大場合穿禮服,官員在宮廷時穿朝服,平民在進宮時穿制服,遵循當時的中國服裝制度。之後的《衣服令》也詳細規定了以上這些制度。此外還有多樣的色彩體現官階等級的表現。

服飾制度在日本的獨立化本土化發展和作為政治工具的一面

唐風服飾的盛行的平安時代以及之後遣唐使終止後,日本服飾走向獨立發展奠定了基礎。朝廷的禮服由於不常使用,逐漸形同廢止,而且形制上與奈良時代相比也有了較大改變。而在朝服基礎上,發展出公卿的。束帶"和女子的"十二層單衣"(裳、唐衣、桂),逐漸形成具有日本特色的服飾。

總之,奈良時代的唐風服飾在平安初期達到其頂點之後,次第向"和風化"變化發展,如禮服的衰退、朝服的變形和多樣化,其結果是形成平安後期的"束帶"和"十二層單衣"。這些服裝樣式大體保留在後世的公家服飾中,乃至於今天的日本服飾,仍然帶有唐風餘韻。

平安時代女子服飾

飛鳥奈良時期日本對中國服飾制度的學習本質上是社會等級制度的政治改革,是日本隨著學習中國隋唐時期的政治、經濟制度而同時進行的,意義重大。 眾所周知,服飾具有區分角色、身份和地位的社會功能,尤其是在中國封建社會,服飾的這些社會功能尤為突出。中國的服飾制度是政治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

日本通過學習中國的政治制度,引入並確立了唐風化的服飾制度。 而當日本開始在隋唐之際完成封建化進程後,作為工具的服裝等級制度也就失去了其工具性,便開始作為民間文化自由發展而來。這也豐富了日本的服裝文化,為和服的獨立發展奠定了基礎。

相關焦點

  • 日本歷史上有8位女天皇,為什麼6位集中出現在飛鳥、奈良時代?
    細分來說,推古天皇、皇極天皇、持統天皇屬於日本飛鳥時代,元明天皇橫跨了飛鳥時代和奈良時代,元正天皇、孝謙天皇為奈良時代。總之,這六位女天皇集中出現於這不到兩百年的時間被稱之為日本的「女帝時代」。我們疑問是為何飛鳥、奈良時代集中出現女天皇呢?當然,要回答這個問題,必須要回答什麼是飛鳥時代和什麼是奈良時代?飛鳥時代其實得名於奈良縣的飛鳥地方,當時的都城藤原京,亦即現今的明日香村。
  • 在奈良的綿綿青山間,尋訪大唐的背影
    經過古代劍客柳生常走的街道,穿越作家志賀直哉名著《暗行夜路》裡的巷弄,四處充滿農耕時代的懷舊氣氛,真切感受到剎那即永恆的奈良之城。一路騎著車,不斷遇見在山道上緩慢行走的奈良孩子。奈良的山間小徑 作者供圖千百年歷史風霜與大自然渾然融合的古都奈良,撲面而來的,是中國的大唐遺風。在奈良,就像走進了1300年前的日本歷史,在這部歷史書中,中國唐代遺風觸手可及,很多中國遺物至今留存。建築是唐朝的,瓦片是唐朝的,寺社是唐朝的,一些僧侶的服裝、婦女的服飾,也是唐朝的。唐風遺韻無處不在,奈良仿佛是一個時空隧道,可以穿越回到中古時代。
  • 服飾特點是什麼
    伴隨著民族間的相互融合,服飾的樣式和穿著習俗不斷演變,歷代服飾不僅朝代之間有明顯的差別,同一朝代的不同時期也有顯著的變化,種種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服飾見證了時代的變遷。一部人類服飾演化史,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一部感性化了的人類文化發展史。服飾是人類特有的勞動成果,它既是物質文明的結晶,又具精神文明的含意。人類社會經過蒙昧、野蠻到文明時代,緩緩地行進了幾十萬年。
  • 奈良景點排行榜,奈良縣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1、奈良市 奈良市在日本的中部地區,是日本的歷史名城,也是奈良縣政府的所在地以及奈良縣最大的城市。這裡非常具有魅力,是日本的千年文化古都,擁有非常深厚的歷史沉澱,被譽為是東方的羅馬。日本人也叫奈良為精神故鄉及絲綢之路的東方終點。這裡還有很多只有在古都奈良才能感受到的精彩項目,是國際著名的旅遊城市之一。
  • 日本奈良、大阪.散步趣
    奈良、大阪.散步趣每年都要有一趟日本的小旅行,是我跟老大旅行多年的默契,連續兩年都去了東京之後,這次選擇重返熱情的關西,到奈良、大阪走一走。因為太晚才換機票,只能選在相對冷門的9 月出發,不是櫻花季也沒有紅葉可看,剛好把行程重點放在奈良跟大阪,細細地賞玩了奈良的廟宇及法隆寺、重遊了10 幾年前跟好友冠一起去過的USJ 、還剛好遇到日本職棒補賽,讓我們有機會到甲子園棒球場看了場熱鬧的阪神與巨人之戰。行程的最後就在大阪市內散步,帶老大重遊大阪幾個重要的景點,還留了一整天在道頓崛、心齋橋一帶逛街,買得好開心。
  • 古代服飾與姓氏中的民族認同
    人類從蒙昧時代進入文明時代後,服飾便成為必不可少的日用生活品。服飾除用來遮蔽和保護身體外,還有一項極為重要的功能就是社會標誌功能。「我諸戎飲食、衣服,不與華同,贄幣不通,言語不達」是中國古代對一個群體的不同認識。通過一個人的服飾,可以大致看出其社會地位、經濟狀況、生活方式、審美趣味等。《春秋繁露》載:「王者必受命而後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禮樂,一統於天下。」
  • 鄭氏服飾|男裝品質的要求百喙如一,表裡如一的服飾萬裡挑一
    對於中國男士而言,服飾已經不僅是讓身體更舒適的一件物品,它還是中國男士氣質、品味的一種象徵。有諺語說:「人靠衣裝,佛靠金裝。」這話一點也不假,一套服飾常常能夠改變一個人的外觀與氣質,讓他人改觀對自己的印象,這一點在男士身上顯得更為突出。中國男士沒有女士那麼多打扮自己的技巧,服飾往往是中國男士調整自己狀態的關鍵。
  • 從漢服到中山裝:中國近代服飾變遷背後的社會思潮
    *衣冠之治在清代的強化與民族意識危機在物質生活中,衣冠服飾是衣食住行之首,它最顯著、最充分地表現人們的身份地位,封建社會的等級制度在衣冠服飾上有極其強烈的反映,這在中外概不例外,在中國又與禮制相結合,並成為禮制的重要內容。
  • 道法自然、返樸歸純:淺談老莊樸素審美思想下西漢服飾風格的改變
    西漢是繼秦朝之後的封建大一統國家,是中華民族服飾審美風格的形成和發展時期。西漢服飾上承戰國和秦朝服飾制度,下啟東漢魏晉隋唐服飾之風。西漢的服飾制度建立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其服飾審美風格始終以禮儀哲學思想為主線貫穿其中,歷經多次變化發展。
  • 織就美麗——土家族服飾
    土家的這種服飾,一旦誕生後,就猶如醇濃的美酒,儘管藏於深巷,而其香能隨風而走,竟然逗引得封建朝廷為之垂涎,視之為玉露瓊漿,必得索半瓢飲而後已,故自宋代始便作為朝廷的貢品,號為「賨布」。而今,隨著土家山門的敞開,土家女人織就的美麗,更加花樣翻新、旑旎動人,象紛飛的花蝶,色塊流動,芳香四溢。土家織錦以及挑花刺繡、扎染蠟染已變成走俏的商品,甚至飄洋過海,去裝點更多人的生活。
  • 【考古學】常耀華教授:服飾紋樣的文化揀選 ——《世界的服飾紋樣圖鑑》中文版序
    是書由日本文化學園大學服飾博物館編著,日本文化學園大學在國際服裝時尚界素負盛名,在日本教書的時候,我曾路經這所服裝名校,然行色匆匆,竟與這些精美的藏品失之交臂,沒有想到因緣際會,出版社給了我找補的機會。這部書不妨看作是文化學園服飾博物館精心策劃的布展方案的一個底本,也就是說,無論有沒有到訪日本的機會,你都可以如此近距離觀賞這座世界頂級專業服飾博物館的典藏精品。
  • 勁舞團勁舞時代明星衣櫥 最熱服飾限時回歸
    導 讀 由網易代理、久遊研發的勁舞團唯一正版手遊《勁舞時代》正在全平臺火熱公測中。
  • 中國傳統文化,現代服飾文化,雲南少數民族服飾中的銀質服飾裝飾
    服飾中的銀綴有銀鈴鐺、三角或方形條銀片,它們常常成群簇在一起縫綴在服飾上,因此當人們運動時,銀綴相互碰撞就產生了聲響,其音為銀質金屬特有的細碎之聲,非常美妙。同時人們又輕聲哼唱,和銀片之音一起配合優美的手足舞蹈,使得整體服飾呈現樸質的民族韻味。
  • 庫存:服飾零售的終極悖論
    如果從周期階段這個維度去看,國內的現狀很像90年代的日本。當時日本經濟衰退,傳統服飾龍頭恩瓦德、三陽商會等普遍面臨收入下滑的情況。事實上,對比日本企業來說,中國服飾零售企業的庫存能力普遍相對低下。日本專業投資關係網站IRMAN在2018年9月曾經曝光過一個數據,從庫存周轉天數來看,良品計劃是81日,也就是店內的商品在81日全部更換。
  • NBA 2K21加入bape鯊魚虛擬服飾,服飾品牌和遊戲跨界合作!
    一年一度的籃球盛宴又來了,2K21的發布又掀起了基友們約2K的狂潮,這次2K21中新增了很多模式,不過這次不止是模式的新增,更有虛擬服飾的新增。宣布再度在其中的 2K Store 推出 A BATHING APE虛擬服飾造型,讓玩家可以更加造型化個人球員的形象,設計主題包括經典的 APE Head、鯊魚頭和 ABC Camo 等的迷彩服飾。
  • 帶你了解唐朝服飾特點及南北方差異
    在此社會環境下,唐朝服飾風格產生 一定變化。唐朝服飾同其他朝代相比,服飾形式方面或 更深層次的服飾內涵方面均較為開放、輕鬆,更具有進 步性。基於此,文章對唐朝服飾特點及南北方差異予以研 究,望藉此對推動中國文化繁榮發展起一定積極意義。唐朝服飾特點唐代服飾向人們呈現的狀態多為開放的,為一種自 內向外的張力,並未有內向的自省性。此種張力的外在體 現手段即為服飾的外在形式。
  • 中國傳統文化,雲南現代服飾文化,現代服飾的環保觀
    ,服飾以人的舒適健康、方便為第一位,真正在關心人並愛護人,以人為本。首先,雲南少數民族傳統服飾的環保觀體現在對服裝材料的運用上。他們的服裝材料大多為純天然,如棉、麻、動物皮毛、野草植物等。天生熱愛勞動的雲南少數民族人民常常自己種植植物和飼養動物,以此獲得製作服飾的天然材質,或者親自到野外大自然中採集材料,如花草、果實、木頭、石頭、牙齒、骨骼等,然後手工紡線織布,製衣或做成服飾品。
  • 越南傳統服飾的優雅與美麗,遊客:有點像中國的旗袍
    傳統和時尚並不總是並駕齊驅,但在越南傳統的長袍——奧黛,他們卻做到了。它看上去很聖潔,長袖連衣裙,直達腳底,是其特色,奧黛是一個優雅,謙虛和美麗的結合。它幾乎覆蓋了整個身體,既保守,但同時,又畫出了女性身體的自然曲線。禮服兩側的狹縫使其穿起來更加舒適,也方便走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件衣服的設計已經發生了變化。
  • 蓋婭傳說,國風服飾的驕傲!
    從前,提到中國風服飾,無非不就是漢服、旗袍等等,千篇一律的漢服、旗袍等服飾即使設計一年比一年好看,款式也越來越多,可供人們選擇性大,但無非萬變不離其中,在美學上會有所突破,但不足以驚豔世人。而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是驚豔國人乃至世界的國風服飾《蓋亞傳說》。話不多說,先上圖。該品牌由中國著名服裝設計師熊英女士於2013年創立,靈感源於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中國文化,蓋婭傳說傳承了中國智慧美學並始終致力於將原創精神轉化為獨特的服飾美學文化。
  • 「南昌衣網服飾」被指違規經營(圖)
    「南昌衣網服飾」被指違規經營(圖)    打著「特許加盟」旗號套取高額加盟費   去年9月份,楊女士在南昌蓮塘看到一家名為南昌衣網服飾有限公司的加盟店,得知只要交2萬元保證金和1萬元特許加盟費,就能拿到5萬元貨品,楊女士就加盟了南昌衣網服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