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京報,尹小楓,拆遷,老么,駐馬店,打電話,討債,-社會新聞-東方網

2020-12-06 東方網

原標題: 駐馬店愛滋病拆遷隊:熟人介紹「生意」

  昨日,河南省駐馬店市平輿縣,愛滋病患者尹某(左)和閆某在講述自己的近況。本版攝影/新京報記者 王嘉寧

  昨日,王向財講述自己的近況,他曾參加過愛滋拆遷隊。

  尹小楓的兒子捧著父親生前的照片。

  駐馬店愛滋病拆遷隊:熟人介紹「生意」

  南陽「愛滋病拆遷隊」主要嫌疑人被控制;駐馬店愛滋病患者曾參與拆遷事件,平時常替討債公司「收帳」

  東方網12月26日消息:昨天,河南南陽市委宣傳部發布消息稱,目前「愛滋病拆遷隊」主要嫌疑人已被公安機關控制,具體案情正在調查中。

  近日,一群自稱愛滋病患者的人員住進待拆遷的南陽市三廠小區,恐嚇居民。事件引起廣泛關注。

  新京報記者了解到,「愛滋病拆遷隊」到三廠小區後,已有十幾戶人家因為害怕搬走了。

  昨日,南陽一公安人士告訴新京報記者,早在十年前他就接觸到討債公司和拆遷公司僱傭愛滋病患者的情況。

  他介紹,一旦接到討債的業務,愛滋病患者就會天天跟著債務人,並且出示愛滋病病例卡。如果債務人躲在家裡,他們會朝住戶家門口吐口水,罵髒話。如果再不給錢,他們還會掏出一針管酷似血液的紅色液體,威脅債務人。

  該公安人士介紹,10年前,自稱為愛滋患者的人多來自駐馬店、平輿等地,現在他們被帶往武漢、廣州等大城市討債;如今南陽的「愛滋病拆遷隊」,患者多來自南陽市南召縣。

  對於愛滋病患者做一些涉嫌違法的事,上述公安人士說,公安對他們這個群體也很難處理,如果抓了的話,連關押他們的條件都沒有,要送到醫院,而這對於愛滋病患者而言,並不算處罰。

  2010年底,新京報記者也接到河南一起僱傭愛滋病人參與強拆的舉報,並花費近一個月時間走近當地的愛滋病人群體,調查該強拆事件。

  昨日,新京報記者回訪當年採訪過的愛滋病人群體,其中部分受訪者已過世。健在的受訪者王向財(化名)稱,去年年中他還參加過一次拆遷。

  「熟人介紹熟人」

  王向財是駐馬店汝南縣一位愛滋病患者。

  昨晚,王向財告訴新京報記者,因為地理位置接近,他和多名愛滋病患者此前在政府為愛滋患者舉辦的醫療培訓中互相結識。

  王向財稱,他通過此渠道認識的「病人」不下300人。

  所謂「互助」,就是愛滋患者熟人間相互介紹一些如收帳、站隊助陣的「生意」。

  王向財說,患者之間並沒有誰專門出來牽頭組織這些生意,都是有需要幫忙時就臨時打電話找人。一般是「熟人介紹熟人」。

  去年6月,平輿縣的尹小楓(化名)因無法忍受病痛喝農藥自殺。

  尹小楓家徒四壁,6隻兔子是他的「朋友」。他捨不得吃,也沒人願意從他手裡買走,就一直養著。

  村裡「兄弟」們也知道尹家的狀況,在有「生意」、缺「人手」時喜歡叫上他。尹小楓每次去賴帳者家裡後,就只是默默坐著,也不動手,因為他根本沒有力氣。

  王向財說,愛滋病患者是見不到這些生意背後的「大金主」的。「金主」不直接出面,由「嘍囉」找人,酬金也通過「嘍囉」支付。

  肖三(化名)是駐馬店平輿縣的一位愛滋病患者,已於2011年因車禍過世。

  肖三2010年接受採訪時說,他主要的生意就是收帳,只參加過一次拆遷。

  王向財除了2009年那次愛滋拆遷,去年年中,還參加過在正陽縣的一次拆遷。他介紹,當時一天酬金400元,包吃。請了大約五六十個愛滋病患者,汝南的、駐馬店的、平輿的、上蔡的各個縣的都有;其中汝南縣的有20多個人,坐了4輛麵包車趕過去。

  那次拆遷也是因為開發商和老百姓在拆遷補償上沒有達成一致,開發商想強行施工。

  肖三一年會碰到三四次收帳的生意,他就電話叫幾個病友走一趟,他們不需要動手,到場就行。一般小帳去五六個「病人」,大一點的十來個。本地不夠的話,外縣的「病人」多,「你要多少,就能拉來多少。」

  肖三說:「法院解決不了的話,討債公司就讓我們去。對方報案的多呢,說我們欺負他們。」

  王向財表示,不僅本地,北京、上海、廣州,他們也去。

  一次特殊的拆遷

  肖三、王向財等人向新京報記者詳細介紹了他們在2009年參與的一次拆遷事件。

  2009年11月18日早6點,老么來電說,「生意」來了,某縣有老百姓不讓施工,施工方打算用十萬搞定這事,讓肖三多找點「帶病的」去幫忙。老么保證「只是去幫人『協調』,不打架、不傷人,也不算犯法」。老么也是金主的「嘍囉」之一。

  雙方談好了價格,找一個「病人」一天100元、一包煙,管吃。

  肖三打電話通知了附近兩個村的18名愛滋病人,他們分乘兩輛麵包車趕往鄰縣縣城,其中有尹小楓。

  當天上午9點,愛滋病人們抵達工地南邊的拆遷現場。下車後,肖三給同伴們作了動員:「人家找我們的,必須出點力」。

  一些「病人」喊著「我是帶病的啊」,並舉著雙手,向阻路村民們出示愛滋病治療卡。

  這種治療卡,用於愛滋病病毒感染者取藥、治療,並在需要救助時表明身份。

  村民們後來告訴新京報記者,他們聽說愛滋病,「當時就懵了」,不敢再反抗。

  現場本來有村民們組成的人牆,數名「病人」向人牆作勢走去,人牆立刻散了。「他們一來拉我,我就害怕,趕緊跑。」一位堵路村民回憶。

  專家介紹,愛滋病病毒的傳播途徑只有三種:母嬰傳播、血液傳播和性行為傳播。人們日常的活動則不會進行傳播,比如淺吻、握手、擁抱、共餐、共用辦公用品、打噴嚏、蚊蟲的叮咬等。

  拆遷現場不止一批愛滋病患者。工地北邊,有來自汝南縣東皇廟鄉的十二三個「病人」和七裡店鄉的五六個「病人」。他們也是被人用100元/天的價格僱來助陣的。

  王向財和其中的幾個人認識,於是加入其中湊個份子錢。

  事後,老么告訴肖三說,還有愛滋病人想來,但晚了沒錢。

  愛滋病患者生意經

  肖三的房子是1991年蓋的,蓋好後就再也未曾翻新過,即便在豔陽下也昏暗無光。堂屋中間貼著觀音像,肖三說,每月初一十五他都會燒香拜佛,不求身體健康,只求財。

  上世紀90年代,河南駐馬店地區出現大規模非法賣血活動,因而成為中國因賣血感染愛滋病病毒最嚴重的地區。醫學上,根據是否發病,分為愛滋病人和愛滋病病毒感染者,前者已出現愛滋病症候群,後者則處於無症狀期。

  肖三就是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因為賣血被感染上愛滋病病毒的。2007年,肖三老發燒總好不了,驗血結果為HIV陽性。他的堂哥因愛滋病於1999年去世,親哥哥因愛滋病於2001年逝世,全系賣血感染。

  朋友們瞬間消失,除了他的看門土狗。他新認識了很多朋友,大部分是附近的愛滋病患者,還有一些「道上的」。

  肖三和他的朋友們自稱「病人」、「帶病的」。

  2010年底,汝南縣衛生局防艾辦閆好宣主任介紹,當地愛滋病病毒感染者不到100人,其餘400多人均為愛滋病人。

  閆好宣表示,雖然目前社會對愛滋病人的歧視隨著防艾知識的普及有所減小,但愛滋病人的就業及生活壓力仍然很大。在治療和控制愛滋病病毒傳染領域,作為一項常規工作,縣市級政府經常組織當地「病人」開會。

  肖三等人介紹,會議大致就是醫生叮囑要吃什麼藥,以及該怎麼保養等。

  肖三介紹,許多病友身體虛弱,幹不了重體力活,進廠當工人過不了體檢關,做小生意沒人敢買,做大生意又沒資本,生活十分窘迫。

  肖三也幹不了重體力活,他花5000元買了輛小麵包車,2010年時,他靠開車送村民進城趕集掙點生活費。

  尹小楓唯一的工作,是有力氣時開電動三輪車接送村民。

  王向財平時靠打零工補貼家用。他說,利用患病身份幫討債公司收帳,或幫拆遷公司站場的活,既相對「輕鬆」,又能補貼生活,愛滋病患者們一般都願意接這種「生意」。

相關焦點

  • 河南愛滋病人的"生意經":組團幫拆遷討債【2】
    王向財說,患者之間並沒有誰專門出來牽頭組織這些生意,都是有需要幫忙時就臨時打電話找人。一般是「熟人介紹熟人」。   去年6月,平輿縣的尹小楓(化名)因無法忍受病痛喝農藥自殺。   尹小楓家徒四壁,6隻兔子是他的「朋友」。他捨不得吃,也沒人願意從他手裡買走,就一直養著。
  • 河南愛滋病拆遷隊:幹不了重活 討債拆遷相對輕鬆
    「熟人介紹熟人」   王向財是駐馬店汝南縣一位愛滋病患者。   昨晚,王向財告訴記者,因為地理位置接近,他和多名愛滋病患者此前在政府為愛滋患者舉辦的醫療培訓中互相結識。   王向財稱,他通過此渠道認識的「病人」不下300人。
  • 【手記】愛滋拆遷回訪:當年受訪病人近半離世
    看到網上南陽愛滋拆遷的消息時,我從椅子上彈了起來,跑著去報了題。
  • 愛滋病患者組隊替人討債逼遷 組織者傳被車撞死
    看到網上南陽愛滋拆遷的消息時,我從椅子上彈了起來,跑著去報了題。4年前,當我還是一名深度記者時,曾赴河南駐馬店汝南縣,耗時近一月調查過2009年11月的愛滋拆遷事件,採訪過數名當地愛滋病人和病毒攜帶者。至今,我仍保留著當年數萬字的原始稿件及採訪筆記、錄音、村民提供的拆遷現場視頻、受訪者照片等。
  • 北京拆遷律師事務所排名
    以精湛的業務技能、高度負責的敬業精神,深得當事人和社會各界好評。  恆略師事務所是率先一批實現「公司化運作、專業化分工、規範化管理」的律師事務所。依託其在訴訟業務上的優勢為拆遷團隊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條件,恆略律師事務所徵地拆遷團隊是目前最為成熟的拆遷律師團隊,其拆遷團隊的足跡已經遍及到全國各地。
  • 我的良師益友-駐馬店網——駐馬店新聞網——駐馬店唯一重點綜合...
    之前我向所長沈正明匯報了情況,沈所長很高興地批准我代表派出所參加慶典,並一次性訂閱5份全年的《天中睌報》。從此,大伙兒多了一份精神文化大餐。記得晚報創辦不久,開展了一次好媳婦、好丈夫、好女婿等十佳人物評選活動。我所在的嶽城(現合併汝南埠鎮)楊崗村村民郝亞輝冬天為80多歲的老嶽母暖被窩,經常為嶽母梳頭髮、洗腳的感人事被我採寫後發表在《天中晚報》上,在當地引起了轟動。
  • 東方網-國際新聞
    東方網消息:新華社倫敦5月11日電科學家正利用歐洲ERS-2號遙感衛星追蹤觀測迄今發現的最大冰山,並藉助衛星上的高精度溫度探測器獲得了冰山圖像。據英國研究理事會中心實驗室發布的新聞公報說,這座編號為B15的冰山是今年3月從南極州羅斯冰架上脫落的。它長約300公裡,寬約40公裡,是迄今發現的從南極洲分離的最大冰山。
  • 討債討出命案私力救濟有底線
    陳某一邊拉住曹傑的胳膊一邊給丈夫吳某打電話,朋友周某則撥打了110報警。不久,吳某帶著案件材料趕到了KTV,雙方再度陷入僵持。僵持中,陳某給執行法官打了電話,但沒有接通。後來,雙方一致同意到附近的派出所協商處理。民警了解情況後,告知經濟糾紛應當通過司法途徑解決,雙方便商定等到天亮後,一起到渝北區法院作進一步處理。
  • 拆遷置換1:1早就過時了,史律師詳解三種計算方式!
    被拆遷人都知道:如果房屋進行拆遷,需要對被拆遷時的價值進行補償。而補償方式可以選擇貨幣補償的方式或產權置換的方式。如果採用產權置換方式進行補償的,對於剩餘的損失,有一定的補償比例。北京京康律師事務所主任史西寧律師將告訴你三種拆遷時房屋產權置換比例的計算方式。
  • 駐馬店雨後現不明飛行物和海市蜃樓?真相來了
    [導讀]駐馬店網絡瘋傳照片,稱本市出現海市蜃樓。記者進行實地探訪,揭開背後真相。7月6日下午,久未見雨的駐馬店市區下起大雨,天空烏雲密布。不過細心的你,肯定也發現了,朋友圈裡的視頻都是同一個,而且不像是駐馬店。難道這麼大的排場就只有一個人看見?視頻到底是誰拍的呢?
  • 施一公:我幸福的概念就是從駐馬店來的!
    《掌上駐馬店》駐馬店廣播電視臺官方微信平臺,駐馬店最具公信力的廣電新媒體。浙江傳來好消息!新冠病毒肺炎第一批疫苗動物實驗已產生抗體,這一喜訊傳來,全國醫療界都為之沸騰。
  • _社會_澎湃新聞-The...
    當然,可支配收入只是當地居民所擁有的一部分,其祖輩傳下來的財富以及近年來因企業建廠、城市建設需要徵地拆遷得到的補償,更是讓部分居民積累了不菲的財富。在當地實行「兩頭婚」的家庭中,這樣的拆遷戶或準拆遷戶佔據了不小的比例。
  • 駐馬店這12家企業上「黑榜」!還有這些房地產公司人員成老賴!
    10、駐馬店市建築公司  三、市住建局發布揚塵治理黑名單(8家)  1、江蘇金土木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2、河南華夏工程監理有限公司  3、河南省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4、河南正源建設工程監理有限公司  5、河南省金尚建築工程有限公司  6、河南雷甲拆遷工程有限公司
  • 俗語:家有化骨龍,應為討債鬼。化骨龍是什麼?又如何討債
    比如俗語:「家有化骨龍,應為討債鬼」。那麼,什麼是化骨龍呢?又討的什麼債?據說在上世紀80年代,有人曾經發現活的化骨龍,這種動物長得似魚非魚,並有四肢和腳,但是其腳趾有五個小爪,有點像傳說中的五爪金龍。
  • 南充這個惡勢力團夥放高利貸後暴力討債,給借貸人安裝GPS定位器
    接下來,這些人會一直貼身跟著他,或是帶到酒店、茶坊,讓他四處打電話籌錢還利息,直到籌到錢或想到其他辦法後才讓其離開。當然,如果張某的心情好,會給L先生寬限一兩天時間,但會收取不低於當月利息15%的違約金。L先生告訴民警,他之後又先後找張某借過20多次高利貸,每次借錢和討債的時候,張某都會帶上幾個年輕力壯的手下。
  • 「光打雷」的拆遷傳聞何時才能開始「下雨」?
    那麼問題來了,拆遷的消息到底是從哪兒傳出來的,正常程序上拆遷項目的啟動到底是以什麼為界限呢?【房屋徵收看規劃,傳言不可信】首先要確認自家房屋是否有確實的徵收規劃。根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第九條的規定:「依照本條例第八條規定,確需徵收房屋的各項建設活動,應當符合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和專項規劃。
  • 《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迎來創刊30周年
    2月28日下午,《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創刊30周年座談會在京舉行。2月28日下午,中國新聞出版傳媒集團在京舉行《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創刊30周年座談會。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出版協會理事長柳斌杰,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張宏森出席會議並講話。
  • 村民乘飛機赴京「自首」折謝民生之輕
    武漢洪山區土庫村村民童貽鴻兄妹7人的兩棟7層樓房和一棟3層樓房,因華中科技大學徵地修建宿舍樓需要拆遷。由於和拆遷方武漢信諾拆遷有限公司未達成協議,童家成了「釘子戶」。11月18日下午,童貽鴻向樓下的強遷人員投擲磚頭「導致一人重傷」,被當地警方通知做筆錄。由於不信任當地警方,他於20日晨搭乘飛機赴京向朝陽雙井派出所「自首」。
  • 重慶老太18年收養上千隻流浪狗 數次搬家用盡拆遷款
    重慶老太18年收養上千隻流浪狗 數次搬家用盡拆遷款  【解說】見到街頭流浪狗,她就帶回家餵養;碰見受傷被人遺棄的狗,她就帶到醫院救治再抱回家養。18年來,67歲的重慶老人白金容每天接觸最多的就是流浪狗。她為了照顧社會上被遺棄的流浪狗,拿出房屋拆遷款和每月2300元人民幣的退休金,獨自收養上千隻流浪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