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珍貴的古老植物,因外形類似蘇鐵而得名,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

2020-12-03 中國管科院紅豆杉中心

蘇鐵蕨(學名:Brainea insignis(Hook.) J. Sm)植株高達1.5米。主軸直立或斜上,單一或有時分叉,黑褐色,木質,堅實,頂部與葉柄基部均密被鱗片。葉簇生於主軸的頂部,略呈二型。葉片橢圓披針形,一回羽狀;羽片30-50對,對生或互生,線狀披針形至狹披針形,葉革質,幹後上面灰綠色或棕綠色,光滑,下面棕色。葉軸棕禾稈色,上面有縱溝,光滑。

廣布於中國廣東及廣西生山坡向陽地方,海拔450-1700米。也廣布於從印度經東南亞至菲律賓的亞洲熱帶地區。該種形體蒼勁,在廣東已引種馴化為觀賞蕨類,頗具盆景的韻味。蘇鐵蕨是珍貴的古老植物,因外形類似蘇鐵而得名,被列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

生長環境

蘇鐵蕨

蘇鐵蕨常野生於較乾旱的山坡和路旁,海拔上限1800本種生於山坡林下。喜溫暖氣候,不耐寒。宜種植於陽光充足、排水良好的地方。

分布範圍

蘇鐵蕨廣布於中國廣東及廣西,也產於海南(東方、瓊中)、福建南部(安溪、平和、雲霄)、臺灣(南投)及雲南(河口、屏邊、瀾滄、江城、富寧、孟連)。生山坡向陽地方,海拔450-1 700米。也廣布於從印度經東南亞至菲律賓的亞洲熱帶地區。模式標本產地:印度 (Khasya)。

主要價值

藥理

蘇鐵蕨(5)【別名】:貫眾 藥理作用體外試驗:蘇鐵蕨有較強抗腺病毒(Ad3)活性。對豬蛔蟲有一定的殺傷作用。蘇鐵蕨3.54克/千克灌胃稍可縮短家兔凝血酶原時間。

【化學成分】:含東北貫眾素(dryocrassin)。

【採收和儲藏】:全年均可採收,洗淨,曬乾或鮮用。

【性味】:微澀;涼

【藥材基源】:為烏毛蕨科植物蘇鐵蕨的根莖。

【藥理作用】體外試驗:蘇鐵蕨有較強抗腺病毒(Ad3)活性。對豬蛔蟲有一定的殺傷作用。蘇鐵蕨3.54克/千克灌胃稍可縮短家兔凝血酶原時間。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活血止血;驅蟲。主治感冒;燒傷;外傷出血;蛔蟲病。

【摘錄】《中華本草》

經濟

蘇鐵蕨屬中的一種為強鈣性土壤的指示植物,是氣候的指示蕨類;對勘探某些礦藏有參考價值;可還可用於火箭、信號彈、照明彈的製造工業上,作為突然起火的燃料;可用來提高稻田氮素營養,也可用來作綠肥,同時,它還是家畜家禽的優摶飼料。

觀賞

蘇鐵蕨樹形美觀,葉痕斑斑,蒼老粗壯,圓柱形的莖幹,緋紅色的嫩葉,觀賞價值極高,用作園林觀賞植物,效果極佳。

食用

蘇鐵蕨的根狀莖富含澱粉,它的營養價值不亞於藕粉,不但可食,也可釀酒。蕨的幼葉有特殊的清香美味,但在食前須先用米泔水或清水浸泡數日,除去其有毒成分,炒食或幹製成蔬菜。

植物鑑定

生藥材

性狀鑑別,該品種呈圓柱形,有時稍彎曲,多縱切成兩半或橫切、斜切成厚片。根莖粗壯,直徑3-5釐米,密被極短的葉柄殘基及鬚根和少量褐色鱗片,或葉柄殘基全被削除;質堅硬。橫切面圓形,灰棕色至紅棕色,密布黑色小點;邊緣呈不規則圓齒形,外皮黑褐色;皮內散布多數黃色點狀維管束,中柱維管束10餘個,多呈U、V字形或短線形,排成一圓圈,形成花紋。葉柄基部橫切面近圓形,直徑5-8毫米,密布小黑點,維管束6-10個,環列。氣微弱,味澀。

顯微鑑別,葉柄基部橫切面:外側為數列厚壁細胞,棕色,類圓形或縱向延長。基本組織散在眾多紅棕色石細胞群,分體中柱6-10個排列成環,周韌型維管束。

中藥化學

薄層色譜 取本品粗粉3克,加水30毫升,加熱提取30分鐘,濾過,濾液加鹽酸酸化,用乙醚提取3次,合併濾液,濃縮至幹,加氯仿2毫升溶解,點於矽膠G薄層板上,以氯仿-丙酮-冰醋酸(80:20:2.5)展開,先噴以新配的0.5%牢固藍B鹽(fast blue B salt)溶液,再噴0.1摩爾/升氫氧化鈉溶液,綿馬酸類顯橙紅色斑點。取本品橫切面片,滴加1%香草醛乙醇溶液及濃鹽酸,鏡檢,可見細胞間隙的內生腺毛顯紅色。來源:百度百科 搜狗百科 360百科如果您喜歡此類文章,請關注或使用評論功能!!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瀕危種-海南蘇鐵
    產於中國海南島萬寧及海口等地,作園林觀賞植物。海南蘇鐵是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為特有種;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瀕危(EN)物種。主要價值科研蘇鐵類植物起源於3億多年前的晚石炭紀,是現存最古老的種子植物,是瀕臨滅絕的活化石,全球蘇鐵類植物僅存
  • 現存最古老的種子植物,是瀕臨滅絕的活化石,全球蘇鐵類植物之一
    在中國南方熱帶及亞熱帶南部樹齡10年以上的樹木幾乎每年開花結實,而長江流域及北方各地栽培的蘇鐵常終生不開花,或偶爾開花結實。主要價值科研蘇鐵類植物起源於3億多年前的晚石炭紀,是現存最古老的種子植物,是瀕臨滅絕的活化石,全球蘇鐵類植物僅存3科11屬不足300種、亞種或變種。
  • 攀枝花蘇鐵園,有「巴蜀三寶」之一,屬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
    攀枝花蘇鐵與四川省內的大熊貓、恐龍並列為「巴蜀三寶」。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種子植物,曾被地質學家譽為「植物活化石」,屬於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瀕危種。攀枝花蘇鐵是年年開花的神話常說:「千年鐵樹開了花。」是說一件事終於極不容易地成功了,就像鐵樹開花一樣。
  • 世界上罕見的古老珍稀植物-多歧蘇鐵
    蒙自、屏邊、河口等縣(市)交界處的一塊狹小地域,已列為珍稀瀕危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裸子植物。多歧蘇鐵,是世界上罕見的古老珍稀植物,它大約出現在2.8億年前的古生代, 至1.8億年前中生代侏羅紀進入繁盛時期。
  • 文山市首次發現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蘇鐵蕨
    蕨類植物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不過你聽說過蘇鐵蕨嗎?這是一種國家重點保護珍稀瀕危野生植物它在文山市首次被發現近日,文山市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分局應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邀請,聯合開展生態環境部生物多樣性調查、觀測與評估項目,根據植物區系地理分布特徵,調查隊有選擇性地篩選了植被保存相對完好的重點區域進行調查。
  • 「植物霸主」蘇鐵曾遍布全球 如今為何弱爆了
    蘇鐵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鐵樹,起源於古生代二疊紀,於中生代的三疊紀(距今2.25億年)開始繁盛,侏羅紀(距今1.9億年)進入最盛期,幾乎遍布整個地球,與恐龍在生物界裡佔盡優勢,地史上稱為「蘇鐵恐龍時代」。至白堊紀(距今1.36億年)時期,由於被子植物開始繁盛,蘇鐵才逐漸走向衰落。
  • 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珍稀植物:馬尾樹
    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珍稀植物:馬尾樹花木君馬尾松是我國分布比較廣泛的松樹品種,由於松針纖細柔軟,開傘猶如馬尾,並且馬尾松高大雄偉,姿態古奇,因而是常見的園林景觀、寺廟道觀的綠化樹種,比較容易辨識。馬尾松然而也有人認為,馬尾松還不是特別和「馬尾」相似,那麼,植物界有一種非常相似馬尾的珍稀樹種,名字叫做「馬尾樹」,估計聽說過的朋友並不多,因為僅僅在西南省份略有分布,並且屬於國家重點保護的漸危植物,下面我們就給諸位介紹一下。馬尾樹(學名:Rhoipteleachiliantha Diels et Hand.-Mazz.)
  • 文山市首次發現國家重點保護珍稀瀕危野生植物蘇鐵蕨
    近日,文山市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分局應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邀請,聯合開展生態環境部生物多樣性調查、觀測與評估項目,根據植物區系地理分布特徵,調查隊有選擇性地篩選了植被保存相對完好的重點區域進行調查隨著調查的持續推進,在海拔1300m左右的季風常綠闊葉林中首次發現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蘇鐵蕨,該植物群落物種豐富,喬木層優勢樹種以刺栲、西楠華為主,灌木層以米飯花為優勢,草本層以狗脊蕨和蘇鐵蕨為優勢。
  • 比恐龍更古遠的 國家一級保護珍稀植物——臺灣蘇鐵
    臺灣蘇鐵是我國國家一級保護珍稀植物,這種植物起源早於恐龍時代。關於臺灣蘇鐵的文字記載,也可追溯到唐朝。由於數量極少,生長緩慢,繁殖能力又弱,加之原始森林的破壞、生態環境的改變和過量的採伐,野生臺灣蘇鐵已經處於瀕臨滅絕的境地。臺灣蘇鐵通常生長在向陽的溝谷懸巖峭壁或溪河兩岸疏林中,喜充足的陽光和溼潤、肥沃的土壤,能耐短期乾旱。
  • 多樣之美 | 「植物霸主」蘇鐵曾遍布全球 如今為何弱爆了
    蘇鐵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鐵樹,起源於古生代二疊紀,於中生代的三疊紀(距今2.25億年)開始繁盛,侏羅紀(距今1.9億年)進入最盛期,幾乎遍布整個地球,與恐龍在生物界裡佔盡優勢,地史上稱為「蘇鐵恐龍時代」。至白堊紀(距今1.36億年)時期,由於被子植物開始繁盛,蘇鐵才逐漸走向衰落。
  • 快來認識這些珍貴野生植物!
    該種為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為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目前,水母雪兔子在《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徵求意見稿)》中已新增為國家Ⅱ級保護植物。是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
  • 近半極小種群野生植物未納入國家保護名錄!
    野外種群數量少、分布區狹窄、生境狹窄或呈片段化;人類活動諸如修建小水電站、公路等致使野生物種生存受到不同程度的威脅;近一半物種未納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裡。極小種群野生植物正遭受滅絕之危險,亟待系統性調查與保護。
  • 發現極度瀕危植物雲南木蓮?看法律是怎麼保護國家重點保護植物的
    其實呀,在這方面國家已經出臺了相關法律法規。1997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植物保護條例》正式實施,2017年進行了修訂,該條例所保護的野生植物,是指原生地天然生長的珍貴植物和原生地天然生長並具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文化價值的瀕危、稀有植物。
  • 第六屆全國蘇鐵學術會議暨中國野生植物保護協會
    10月28日至31日,第六屆全國蘇鐵學術會議暨中國野生植物保護協會蘇鐵保育委員會成立大會在四川攀枝花召開。來自海峽兩岸的90多位從事蘇鐵研究與保育的代表參加了此次會議。國際自然保護聯盟蘇鐵專業委員會委員Dennis Stevenson應邀出席了此次會議。  本次會議由中國植物學會、中國野生植物保護協會主辦,四川省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四川省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中國植物學會蘇鐵分會承辦。
  • 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珊瑚菜
    ,漸危種,又名北沙參,其根入藥。多年生草本,高5-25釐米。主根細長,圓柱形,分枝,葉基生,白色花瓣,果實呈圓形或卵形。生於中國沿海地區,尤以海濱沙灘上分布甚廣。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國務院1999年8月4日批准)。珊瑚菜廣泛用作鎮咳祛痰藥,並可食用,經濟價值較大;對對研究傘形科植物的系統發育,種群起源,以及東亞與北美植物區系,均有一定意義。
  • 郴州2563種重點保護野生植物有了「備份」
    細條形葉子背面的銀白色氣孔帶,風兒一拂,銀光閃現,銀杉因此得名。類似銀杉的「待遇」,截至9月9日,郴州共有2563種重點保護野生植物成功移植或試種於市南嶺植物園,進了「新家」,有了「備份」。其中,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35種,省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43種。
  •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迎來20多年首次翻新——像保護野生...
    原標題:《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迎來20多年首次翻新——像保護野生動物那樣保護野生植物我國是世界上植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擁有高等植物3.5萬多種,約佔世界總數的10%,其中超半數物種是我國特有的。但是由於生境破壞、人為過度採挖、外來物種入侵、自然災害頻發等,我國野生植物保護形勢並不樂觀。
  • 雲南「蘇鐵村」:「消失」20年的多歧蘇鐵布滿傣家房前屋後
    這個有57戶傣族世居的村子,因家家戶戶門前屋後種滿珍稀植物——多歧蘇鐵,被稱為「蘇鐵村」。  多歧蘇鐵是古老珍稀植物,大約出現在2.8億年前,至1.8億年前中生代侏羅紀進入繁盛時期。被喻為植物界的「大熊貓」,恐龍時代的「活化石」,近年來曾神秘「消失」了20年,被列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  與多歧蘇鐵存在時間相比,歷史不算悠久的石洞村可是「外來者」。
  • 四川11種野生植物列入國家拯救規劃
    峨眉擬單性木蘭果枝及種子峨眉擬單性木蘭兩性花  近日,國家林業局和國家發改委聯合印發《全國極小種群野生植物拯救保護工程規劃(2011~2015年)》並啟動實施,涉及120  在四川有分布的11種植物被列入國家拯救規劃,分別是光葉蕨、西昌黃杉、峨眉含笑、峨眉擬單性木蘭、梓葉槭、玉龍杓蘭、麗江杓蘭、斑葉杓蘭、小花杓蘭、巴郎山杓蘭和峨嵋槽舌蘭。四川省將對這些植物進行搶救性收集保存種質資源,保護物種及其基因;實施就地保護,確保極小種群植物野外不滅絕;解決人工繁殖技術,擴大種群數量;適時開展野外回歸,恢復和擴大野生種群。
  • 國家Ⅱ級重點保護瀕危珍稀野生植物:喜樹
    國家Ⅱ級重點保護瀕危珍稀野生植物:喜樹文:花木君您若問人見過或聽過植物喜樹嗎?大多數人都會搖頭,即便是喜樹分布地的百姓也大多不太了解,因為,喜樹的名字是植物學名,而在分布地名字繁多,各不相同,再加上野生稀少,因而人們也不會特別留意這種樹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