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州社治明星李文昌:把紫藤逸院打造成花園式林盤

2020-11-30 四川在線

「現在全成都都在推進公園城市建設,我們也要把自己的家門口建設成花園式林盤院落,以後還可以依託北部旅遊環線,搞點鄉村旅遊產業嘛。」在崇州市觀勝鎮紫藤逸院林盤打造的動員會上,青柳村兩委成員李文昌激情地向院落成員講述著他的想法。紫藤逸院一點一滴的變化,都有李文昌的努力和付出。「髒、亂、差的現象沒有了,房前屋後的微景觀也慢慢打造出來了,出門就像逛公園。」紫藤逸院的居民開心地說。


把事情辦到群眾心坎上

帶領大家一起幹

「李文昌是我們院子的主心骨,有什麼事情他總是衝在最前面」。在今年的「四邊四化」人居環境整治專項行動中,李文昌帶動14組群眾,從清理自家房前屋後積存生活垃圾開始,到林盤周邊、道路兩旁、溝渠兩側等公共區域的集中整治,累計轉運積存農村生活垃圾150餘噸。

為把事情辦到大家心坎上,李文昌主動與青柳村黨委班子商量,挨家挨戶開始摸底調查,與大家面對面、心貼心交流,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同時,李文昌與院委會成員經過詳細分析,制定了林盤治理的工作思路,首先,引導群眾樹立發展意識,將「等、靠、要」的思想轉變為主動求變,從自己易幹、易實施、易見效的細枝末微處做起,增強自覺維護人居環境衛生的主人翁意識。同時,組織動員紫藤逸院群眾參加義務勞動,利用房前屋後、院落周邊空地栽花植綠,打造「微菜園」,塑造「微景觀」,改善庭院居室環境、村容村貌。此外,指導林盤內進行景觀提升「增色添彩」,動員每戶進行改廚、改廁,對於長年在外務工家庭,李文昌在院落內成立自願服務小組,無償幫助進行整改。


整合資源

引導群眾壯大林盤經濟

為推動林盤經濟發展,破解村民增收難題。李文昌在青柳村黨委的支持下,將五老鄉賢等能力強、能幹事、懂經營、會致富的能人推選到院落管理隊伍中,在林盤內建立起愛家園、求發展的院落管理隊伍。同時,他積極引導群眾成立林盤集體經濟組織,挖掘和整合林盤資源,通過「資源合股聯營」方式對外統一招商,逐步壯大林盤經濟,把紫藤逸院從一般聚居林盤升級為旅遊產業林盤。「今後,我們紫藤逸院林盤要有自我造血功能,這樣才能可持續發展。」李文昌說。


今年4月,李文昌當選為觀勝鎮人大代表,「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在李文昌的帶動下,紫藤逸院林盤治理成效初顯:道路乾淨了,環境優美了,產業萌芽了,社區更有溫度,鄰裡更有溫情,群眾切切實實感受到了變化。「我們對整治後的林盤環境感到非常滿意!」居民們也在參與自治的過程中增強了對社區的歸屬感和認同感。

華西社區傳媒記者 楊鎧   崇州社治委供圖

相關焦點

  • 四川崇州鄉村治理「減」掉了痛點,「加」出了振興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董小紅「郡縣治,天下安;鄉村治,百姓安。」鄉村治理是國家治理的基石。四川省崇州市圍繞破解鄉村治理難題,探索構建了「產業功能區+鎮街+社區工作站+村」的工作體系,減掉了痛點,加出了振興。同時,打造15分鐘公共服務圈,鄉村治理去行政化,提升了基層的治理能力。目前,崇州市已將原有25個鄉鎮(街道)調整為15個,253個村(社區)調整為172個,設置社區工作站11個、審批服務中心15個、農業綜合服務中心13個,整合下沉175項政務服務事項。▲崇州都市農業產業功能區。
  • 成都鄉村網紅打卡地誕生的背後:川西林盤的生長邏輯
    新華網成都8月23日電(鄭瑋)崇州竹藝村、溫江幸福田園、蒲江明月村……近兩年,成都一個個明星林盤如雨後春筍般相繼「發芽」,成長為網紅打卡地。為何成都的鄉村能「長」出這麼多熱門地標?其背後是成都將綠水青山變為金山銀山的科學探索。
  • 賞紅葉逛林盤 成都周邊看層林盡染「漫山紅遍」
    此次生態旅遊節以「川西楓情·紅火廖家」為主題,以楓葉為媒,會四海賓朋、迎八方來客,呈現崇州山水相依、彩林環繞、罨畫川西的秋日美景。 崇州廖家鎮地理位置優越,「五河穿境」滋潤出秀美田園,非物質文化遺產「廖家木雕」營造出青瓦白牆的川西林盤風情
  • 崇州5林盤入選第二批成都傳統村落
    其中,崇州有5個林盤村落從成都市22個申報點位中脫穎而出,最終入選,崇州也是此次入選村落最多的區市縣。 來看看崇州入選村落風採 榿泉靈通村陳灣林盤
  • 從「鮮道·幸福裡」看成都川西林盤的「再造」
    崇州鮮道·幸福裡著力營造鄉村宜居場景。項目聯動精品林盤打造,帶動了周邊稻田小龍蝦種養、民宿、燒烤、餐飲等新興業態發展。  川西林盤的「再造」,在鮮道·幸福裡得到了探索和論證。
  • 崇州,與成都的距離為...
    去年年底,成蒲鐵路建成運行,不僅讓崇州進入了「軌道交通」的時代,也讓崇州與成都中心城區的通勤進入了「二十分鐘交通圈」。每天,都有30餘列城際高鐵列車經停快鐵崇州站,最快的一趟列車,從成都西站出發,只需要17分鐘就可以到達崇州。
  • 川西林盤哪個最值錢?9個林盤公布GEP
    今天(22日),在道明鎮竹藝村一個會議廳,成都市川西林盤生態價值核算項目成果發布會暨培訓會舉行。現場發布《川西林盤生態系統生產總值(GEP)核算技術規範》(簡稱「《技術規範》」)、《川西林盤綠色發展指南》(簡稱「《發展指南》」)。
  • 麥家人共建「花園式社區」,共住宜居「花園」裡!
    麥子店街道通過黨建引領、鄰裡共治、居民自治,形成廣泛動員多方參與的創建工作體系。春華秋實,農展南裡社區順利完成「首都綠化美化花園式社區」創建工作。為提高社區整體環境狀況,樹立良好的環境道德和行為規範,為把社區建設成環境舒適優美、管理規範有序、服務設施配套、人際關係和諧的綠色生態花園式社區。在此,謹向廣大居民朋友及全體社會單位發出倡議:一.人人爭做愛護環境的模範。小區優美環境是大家用心血和汗水換來的, 我們應該珍惜自己的勞動成果。
  • 既有鄉愁又有野趣 小小林盤演繹歸園田居
    「鮮道·幸福裡」的湖上之樂 圖片由崇州市委宣傳部提供傍晚的重慶路沿線,在崇州市白頭鎮大雨村一片川西林盤的上空,五顏六色的燈光和音樂聲突然劃破了寧靜:一灣湖水的岸邊,一個個白色帳篷式的濱湖火鍋包間,早已是觥籌交錯,充滿了川西壩子獨有的火鍋香味;在竹林、菜畦間,孩子們在菜地裡、小徑上
  • 成都又添打卡地,林盤院落打造成鄉村主題文化創意體驗園
    夜幕低垂,鳥兒歸巢,靜謐的鄉村裡,紅色的燈籠照亮鄉間小路,成都郫都區的林盤院落餘家院子開始熱鬧起來。依託林盤院落打造而成的泥巴小院鄉村主題文化創意體驗園,即將正式於明(13)日正式與市民見面,屆時市民可以在這裡看田園美景、聽鄉間音樂會、吃豆瓣火鍋、喝韭菜酒、做韭菜染……
  • 成都1000個川西林盤告訴你什麼叫「岷江水潤、茂林修竹」
    充分體現川西民居建築風貌的川西林盤  到2022年底前,我市將保護修復1000個川西林盤,打造100個精品林盤,形成形態優美、特色鮮明、魅力獨具的川西林盤聚落;其中今年將建立和完善規劃建設標準體系、制定支持政策,啟動100個川西林盤保護修復,打造20個精品林盤。
  • 盤活林盤經濟 小村落有大智慧
    本期走訪:新都區新繁街道辦事處汪家村12月,一個薄霧的冬晨,新都區新繁街道辦事處汪家村石家院子林盤,外來老闆羅前兵投資打造的「似錦花園羊肉湯」開張營業,特推冬季砂鍋羊肉湯。作為主廚,林盤裡長大的石奎,早上不到7點就趕到後廚忙碌。
  • 劉衛兵:留住林盤,成都才有歷史
    中國網:除了是建築規劃設計師,您還是一名畫家,您一直在鄉村寫生,不斷畫林盤是為什麼?       劉衛兵:喜歡。我畫林盤是想留住流失的時空:林盤裡的竹林、老屋、祠堂等,一切好像都是從泥土裡生長出來,自然共生,身處其中,自有一種天人合一的況味。
  • 川西林盤,蜀地無二的精神原鄉
    拓寬國際視野,匯聚全球智慧,成都市將邀請國內外優秀策劃、規劃、設計機構和團隊,從全市重點打造的 100 個特色鎮(街區) 和 1000 個川西林盤中,選擇有依託、有資源、有基礎、有支撐的特色鎮(街區)和川西林盤,面向全球徵集一批彰顯「國際範」「天府味」「能落地」的特色鎮(街區)建設和川西林盤保護修復規劃設計方案,並通過方案應用促進項目落地,為打造產業集聚、功能複合、連鎮帶村、能級凸顯的特色鎮
  • 治理散居林盤院落 促進旅遊致富
    農村散居林盤院落髒亂差問題由來已久,管理無序、破解困難,在水月社區兩委幹部走訪院子召開院落會時,居住在林盤院落的居民群眾喜歡拿環境優美、文娛活動豐富的農村集中居住區與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衛生環境等方面相對滯後的林盤院落進行對比,甚至有的居民直言林盤院落就像個垃圾堆,鎮上、村上只管農集區,散居林盤院落不好管就不管了。
  • 林盤經濟怎麼「盤」?小村落有大智慧
    新華社成都12月6日電題:林盤經濟怎麼「盤」?小村落有大智慧記者葉含勇、高健鈞11月,一個薄霧的冬晨,成都新都區新繁鎮汪家村石家院子林盤,外來老闆羅前兵投資打造的「似錦花園羊肉湯」開張營業,特推冬季砂鍋羊肉湯。作為主廚,林盤裡長大的石奎,早上不到7點就趕到後廚忙碌。
  • 川西林盤+大熊貓IP「潘兜的林盤」綜合體落戶
    成都日報2021-01-17 07:46「潘兜的林盤」綜合體項目效果圖藏身天府新區腹地,川西林盤式建築,獨具特色的熊貓主題文化……日前,四川天府新區舉行2021年1月份重大項目集中簽約暨集中開工儀式,在20個集中簽約項目中,「潘兜的林盤」籤約落戶天府新區鄉村振興功能區
  • 崇州榿木河項目打造水生態治理樣板工程
    「系統+流域+源頭」治理榿木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並配套榿木河水土保持科技示範園、高標準農田建設等16個項目,聯動榿木河沿線4個總投資160億元的農商文旅體融合發展重大項目,聯動全流域、融合多業態,實現河暢、水清、堤固、岸綠、景美的綜合整治目標,力爭把榿木河打造成綠色經濟集聚的產業之河、鄉村振興示範帶的文化之河、公園城市鄉村表達的生態之河。
  • 都江堰石羊鎮推進林盤改造 串起綠道林盤院落變景區
    本報訊(宋旭 記者 詹萍)10月28日,久雨後放晴,都江堰市石羊鎮朱家灣林盤迎來了一撥撥遊客。遊綠道、賞林盤,在清澈的黑石河邊小坐,遊客們無比愜意。「這裡滿目青翠,空氣清新,林盤與綠道完美融合,從夏天起我們就經常帶孩子來這兒休閒。」成都遊客陳穎告訴記者,這裡的一些古建築也很吸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