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一個廣東人的我雖然不是珠三角人,但是長期在珠三角工作可以說是對燒臘在熟悉不過了,今天就以我的視角給大家聊一聊廣東燒鵝
燒鵝在粵菜裡屬於燒臘類型,燒鴨、燒雞、燒肉、叉燒、蜜汁排骨、蜜汁雞和燒鵝一樣同屬於燒臘類。
燒臘在珠三角地區屬於日常食品所以在大大小小的菜市場都能見到專門買燒臘的店鋪,不夠由於燒鵝、燒肉和蜜汁排骨的價格比較高所以有些燒臘店只會經營燒鴨、燒雞和叉燒之類價格比較親民的產品。
簡單介紹完燒臘的大致情況,我們說回這次的主角「燒鵝」,說到燒鵝我們就不得不說燒鴨,因為燒鵝和燒鴨無論是外形還是味道都比較相似。雖說是相似不過價格就差了一倍多,以我所在的地址為例燒鴨一斤21塊、燒鵝一斤55塊,一份燒鴨飯12塊、一份燒鵝飯18塊。不過體型上燒鵝會比燒鴨大一點,並且看上去外皮更加的豐滿多汁。外表的紋路也略有不同,燒鴨的外皮多少小點斑,而燒鵝的多是菱形格子紋,至於是怎麼造成的我就不知道了畢竟我不是做燒鴨燒鵝的我只是個吃客。除了外部不一樣內部也有些許不同,燒鵝的纖維比燒鴨更加粗壯口感會更加明顯,而且燒鵝皮厚肉厚外皮的厚度是燒鴨的兩三倍,皮下的脂肪層也更加的明顯。
說完外在的我們再來聊聊內在的,燒鵝和燒鴨口感上有什麼區別,肉質上來說燒鵝肉口感比較緊實,燒鴨肉的口感偏綿軟。外皮上來說燒鵝的外皮比較厚所以即使是淋上湯汁也能有個很好的酥脆感,燒鴨的話外皮比較薄被湯汁浸泡後會失去酥脆的口感只剩下烤制的香味,至於說哪個更好吃的話,就因人而異了,每個人的味覺是獨立的沒有所謂的一定好一定不好。
廣東燒鵝有什麼特點?我覺得三個字可以概括「貴」「脆」「膩」。
貴---燒鵝一斤就五六十塊對於我們這些外來打工人士來說是有點消費不起的,當然如果是月入過萬的土豪就另當別論了
脆---燒鵝外皮的口感確實有他獨到之處,酥脆外皮在口腔中爆裂那感覺的確不錯
膩---也正是因為那酥脆的外皮帶來了大量的油脂,吃幾塊就會有明顯的油膩感,不過有些人會選擇蘸酸梅汁來緩解油膩感,不過我個人是比較不贊同的,酸梅汁的味道太過霸道了會掩蓋掉燒鵝原本的味道。
再看的各位有吃過廣東的燒鵝嗎?覺得味道怎麼樣
#燒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