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蛾撲火的瞬間會感受到幸福嗎?或許,這個答案是肯定的,因為為這個結果付出了太多,才會忘卻炙烤帶來的疼痛感吧。它不用再在黑暗的影子裡徘徊了,從那一刻起,就能得到想要的灼爍了。有些時刻,堇堇改變就會給人帶來幸福感。
「停止無謂的訴說,除了哲士,因為俗人只知揶揄」
你有過孑立獨處的經歷嗎?當所有人都不抱有支持的態度,心裡滿是落寞,那是一種無助感,只能自己一點一點消化。
沒有那麼多人對你明了,不是所有的脫口而出的話都叫熱誠。
心底的聲音,別那麼容易就搬到臺面,你永遠不知道聽眾是拿著什麼樣子的心思去審視度量,朝梁暮周的人比比皆是。莫要高估自己的陶染能力,也不要高估表達對象的共情能力,大多數人都沒辦法做到真正感同身受。不要把自己的企盼,光溜溜的讓別人看個光,你要有自己的秘密,悶聲作大事吧。
「我要頌揚那渴望死在火光中的生靈」
你真甘心碌碌無為地走完這一生嗎?
有的人會說,別太天真了,誰年輕的時候沒有幻想過自己是拯救世界的英雄,只不過生活教會我們學會了認清現實而已。可是,有人會發自內心的吶喊,即便來自無人知的小鎮,也立誓要做了不起的人。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死後,總要在這世界上留點什麼。
或是選擇心裡存大義,國事大於天。就像這次疫情中的戰士們一樣,循國忘身是他們為這個時代抒寫的最美好的答卷,一次次挺進的身影在每個人中國人的心裡都留下了深深地烙印。或是心存小愛,愛自己、愛生命。樂意為大自然的春天增一分綠,願意為大山中的孩子添一份暖。不論是那位拾荒老人的十幾年如一日的愛心捐款,亦或是常年受風沙幹擾,竭力沙漠環境治理,呵護自然的志願者們,都在地球的卷宗中迂久記憶。
我家距離本地的人民醫院很近,常在晨間散步時,看到一塊偌大的石碑,上面刻著捐獻遺體的人的名字。每次路過,都會深深凝望幾眼,想要儘可能地記住他們的名字。他們雖沒有終結在火光中,卻在人們熾熱的心裡,就如那頂初陽冉冉升起……
「你的死和變」
時代的輪軸在不斷向前,每個生命都是不斷在突破變化,不想被碾壓成泥水,就要學會攀爬。不論願意與否,人註定是要不斷改變的,這場註定大概從嬰兒的第一聲啼哭就開始了。因為他不會止步於這一聲吶喊,未來會有千千萬萬道聲音,不論口頭還是內心。他會慢慢學會坐立行走,有意識地獨立思考,從幼稚到成熟,然後,慢慢滲透入成人的規則。成人後還會變化,為了更適應這個世界,他會變得強大,會慢慢改掉那個不喜歡的那個特質,也可以說不適合規則的特質,變成心裡期待的那個人。有的人窮盡一生也沒蛻變成功,從中感受到挫敗,至死都不休止。有的人變了,獲得了心中的成功後,開始追求本我,試圖找回原來的自己,充斥著變與不變的這一生像是一場詭辯。所謂的變,倒不如說是內心的渴求,凡人,又怎麼會無欲無求。
一生中總是面臨著太多抉擇了,說與不說中要有遴選,做與不做也要有遴選。終其一生,總要追求點什麼。你說你想要享受結果,就不能畏懼掙扎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