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人聊天時恰好聊到了歌德不完備定理。
第一定理任意一個包含一階謂詞邏輯與初等數論的形式系統,都存在一個命題,它在這個系統中既不能被證明為真,也不能被證明為否。
第二定理如果系統S含有初等數論,當S無矛盾時,它的無矛盾性不可能在S內證明。
簡單來說,歌德不完備定理的意思就是,任何一個理論體系的基石,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公理,是無法證明的,只能通過經驗觀察而來。比如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
其實這就是暗含了原始碼,或者說的直白點,就是上帝的存在,而且這種原始碼是給定的,你永遠是無法證明這個原始碼的合理性。這個原始碼創造了我們現在的世界,但是既然原始碼無法證明,那麼你怎麼知道原始碼會不會改變呢。
歌德不完備定理向人們揭示一個事情:那就是人類的認知是有極限的。
我就恰好想到一個問題,歌德不完備定理已經得到證明,那麼用以證明這個不完備定理時所用到的各種論據,是否全都是可以證實的?
如果全都可以證實,那麼這就跟歌德不完備定理的結論直接矛盾。
如果不是如此,按照歌德不完備定理的證明,這個系統存在不可證實也不可證偽的命題。那麼歌德不完備定理的證明,那麼你又憑什麼保證歌德不可能定理的真實性呢?
當然,數學和邏輯問題不是我想說的,畢竟人生本身就是一本糊塗帳,我的觀點也一直明確:人生沒有意義,意義是自己去定義的。
同樣,股票也沒有任何意義,意義也是市場的參與者去賦予的。不管你是玩龍頭戰法還是價值投資,只是選擇問題,不是對錯問題。
其實在纏師的文字中,這個邏輯問題也有得到闡述。
纏中說禪108課的第21課,纏師寫到:
所謂 100%安全的買賣點,就是這點之後,市場必然發生轉折,沒有任何模糊或需要分辨的情況需要選擇。市場交易,不能完全建築在或然上,這市場的絕對必然性,是交易中唯一值得信賴的港灣。有人可能要反駁說,世界上沒有絕對的東西。那麼,世界上沒有絕對的絕對性又是哪個上帝所保證的?任何的絕對性,都是建立在「不患」之上的,而市場本身,也是建立在「不患」之上的,「不患」本「患」,「患」本「不患」,但這不影響其精彩與絕對。
其實是概率與非概率的統一。你在這個世界上遇到每個人的概率都是六十億分之一,不管你遇到每個人的概率有多麼小,這是不確定的。但是,你總歸會遇到他們中的若干個,這是確定的。
歌德不完備定理的思想放到市場,就是這樣一個問題:
市場到底是可以預測的,還是不可以預測的?
現實世界的無數案例告訴我們,沒有人能夠靠長期預測市場成功。但是,你仍然無法證明,市場是不可預測的。
那些認為市場可以預測的人,窮其一生可能都在尋找一個終極的、大一統的公式。這就得誕生一個矛盾:你自己的行為,是否已經包含在這個預測系統中了?如果是這樣,那一切都是命中注定,你做什麼或者不做什麼,早已是安排好的。如此,你又為什麼還要去預測呢?
如果市場是不可測的(事實上現在市場呈現的確實是這樣一種狀態),根據歌德不完備定理,那麼我們就只能用系統去應對。但是因為原始碼的不穩定性,可更改性,就導致了,不管任何方法,都有成功率,此時就得藉助資金管理與倉位管理的學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