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心學纏論:走勢的兩個分解定理,初步了解兩類買點的背後邏輯

2021-01-14 格心學纏論

本想周末連續更新,直接進入中樞,奈何周六發燒一整天,迷迷糊糊睡了快24個小時,周日早起自己好了。倒黴催的手又被劃破了,屋裡的電路還出現了毛病,莫名其妙的插座線路全部沒電了,燈泡居然都沒事,今天早起,又好了,這兩天見了GUI了。

詭異地跟股市行情一樣,今天繼續聊聊走勢的分解定理,雖說有些無聊,但是基礎這個東西還是掌握的為好。

因為之前的走勢類型已經分類完成,上漲、下跌、盤整,所以就有了第一個走勢分解定理:任何級別的任何走勢,都可以分解成同級別「盤整」、「下跌」與「上漲」三種走勢類型的連接。

定理聽起來一般都是廢話,但是理論基礎牢固,畫圖解釋:

下跌走完後(不要跟我抬槓下跌怎麼走完),接著同級別盤整,有什麼意義?

走完看啥意義都沒有,當下的時候,最起碼心裡有三種預期:繼續盤整,延續下跌,反轉。

如果下破了盤整區間,其實也就預示著我們之前對下跌結束的判斷是錯誤的,退出的同時,也需要重新調整分析思路。這是基於本級別的分析,次級別先不說。

如果繼續在這個區間運動,那就隨意了,動不動都行,高拋低吸打價差也可以,你的帳戶你做主。聽起來很美好的樣子,但是這不是我們能決定的。

它也可能這樣走,盤整幾下就步步高升進入上升走勢了,這當然就是我們最喜歡幻想的事情了。但是市場大概率會告訴你:「想得美」!

以上只是舉了一個簡單的模型例子,真實走勢會複雜得多,在本級別的走勢組合,前面我們說過有6中代表走勢的組合,其中有一種最高效率的就是下跌+盤整+下跌。

上面三張圖的意思只有一個,一旦進入市場,我們不可能對行情走勢產生啥實質性影響,一入江湖身不由己,唯一能做的就是以靜制動,保護自己。

一個下跌走勢的本級別後面跟隨盤整或者上漲,這是不需要抬槓的,你非要抬槓說下跌+下跌,那我只能說下跌沒走完呢。

既然有了定理一,那接下來的定理2就有存在的必要了:任何級別的任何走勢類型,都至少由三段以上次級別走勢類型構成。

這也是我們無需抬槓的東西,前面已經說過了,這個定理2就是我們要說的重點了,既然本級別的走勢類型有3個次級別走勢類型構成,那麼上面的下跌後面不管是接的盤整還是上漲,都必須得先有一根反彈才行,如果不反彈那就一直跌跌不休了。

用最簡單的下跌+盤整模型,次級別得有一個向上的動作吧。

下跌+上漲的模型,次級別就更不用說了,向上的動作應該更劇烈。

簡單說完這兩個定理,簡單配了幾張圖,接下來兩個買點就出來了,第一個就是下跌走勢轉化的關節點,這就是一個很有利的位置,這裡的這個買點還是第一類買點。

無論是趨勢還是盤整,在圖形上最終都要完成,所以第一類買點之後出現的第一次,次級別回調低點,是市場的第二有利位置,因為不管是上漲還是盤整,都包含三個次級別運動,所以說後面還至少有一個次級別運動。

這樣的買點是安全的,安全性是由走勢的「不患」所保證的。

今天囉嗦的有點多了,就這樣吧,下期接著聊。

相關焦點

  • 纏論的一維空間(一)
    在一維的世界裡,可以看到所有關於形態學的內容,包括細節,中樞,走勢連接,邏輯推理,買賣點,轉折與延續,只要是纏論裡講述到的內容,幾乎都有,除了背馳和走勢類型的內容。因為背馳與線段是二維空間,走勢類型中的盤整走勢與趨勢走勢是三維空間,包括精確到一二三買賣點。
  • 為什麼走勢分解的最小單位不是k線,而是分型和筆?
    很顯然的走勢是一串連貫的軌跡,而單根k線無論如何不能稱作軌跡,更無從談起連貫。一個極端的例子,上市第一天的股票,你說有什麼走勢,就按照一般的定義,這一根k線放在那裡是整理,是上漲趨勢,還是下跌趨勢?更極端的,上市第一天的第一個一分鐘k線出來的即刻,你說這是什麼走勢?2根k線能作為分解的最小單位嗎?
  • 對纏論的應用體會(千字短文)
    我把纏論當作對市場變化分析的一種模型。纏論對市場建模的思想、方法(筆、頂底分型、級別、走勢中樞、中樞的延伸、擴張、線段、中樞突破、三類買賣點、背馳、區間套、走勢終完美等)對交易者認識理解市場波動、狀態、走勢起了很好的指導作用。
  • 怎麼理解大級別段和小級別段重合(纏論隨筆)
    纏論的分析過程中,你是否發現很多時候,大級別段和小級別段是重合,比如上圖30分鐘k線上畫段,和15分鐘k線上畫段,兩者是完全重合的,我認為歸根到底,是因為走勢比較流暢,小級別沒有足夠細節,但波動足夠大造成的。
  • 纏論與歌德不完備定理
    第一定理任意一個包含一階謂詞邏輯與初等數論的形式系統,都存在一個命題,它在這個系統中既不能被證明為真,也不能被證明為否。第二定理如果系統S含有初等數論,當S無矛盾時,它的無矛盾性不可能在S內證明。歌德不完備定理向人們揭示一個事情:那就是人類的認知是有極限的。我就恰好想到一個問題,歌德不完備定理已經得到證明,那麼用以證明這個不完備定理時所用到的各種論據,是否全都是可以證實的?如果全都可以證實,那麼這就跟歌德不完備定理的結論直接矛盾。如果不是如此,按照歌德不完備定理的證明,這個系統存在不可證實也不可證偽的命題。
  • 30分鐘了解貝葉斯定理――AI產品經理了解的數學知識系列
    貝葉斯定理提供的是一種逆條件概率的方法,本文簡單總結了貝葉斯定理是什麼,貝葉斯定理應用的理解,以及貝葉斯定理在AI場景下的應用,目的是希望產品經理了解到這個定理的能力後,在設計相關推薦或是具有推理功能的應用場景,能通過貝葉斯定理來解決。
  • 留學生該不該買名車?背後的「鳥籠效應」,你明白麼?
    所有人都知道低買高賣,但為何還有人不賺錢呢?「上癮」是有人刻意為之?零和、正和、負和,股市到底是哪種遊戲?如果對金融財經知識感興趣,點開抖音,在財經科普達人@財才說 這裡都能找到答案。「花式分析社會現象,人話講解商業邏輯,講述品牌故事,挖掘品牌價值。」簡明易懂的語言,打破了財經商業知識的門檻,讓普通人也能從故事中,學習到商業背後的規則與「門道」。
  • 最全的因式分解方法:因式定理綜合除法分解因式
    9、因式定理、綜合除法分解因式 對於整係數一元多項式fx)=anxn+an-1xn-1+…+a1x+a0 由因式定理可先判斷它是否含有一次因式x-)其中p,q互質),p為首項係數an的約數,q為末項係數a0的約數 若f)=0,則一定會有x-)再用綜合除法,將多項式分解 例8分解因式x3-4x2+6x-4 解這是一個整係數一元多項式,因為4的正約數為1、2、4
  • 因式分解5,初級外掛——因式定理
    前面幾篇介紹了分組分解、十字交叉、換元、添項拆項、配方法這些因式分解中的常見方法。希望大家能熟練掌握並綜合運用。從這篇開始,我會介紹一些比較高級的技巧,首先是因式定理。 因式定理適用於高次多項式的因式分解,其內容是:一個多項式f(x),當x=a時,f(a)=0(即讓x=a帶入多項式計算),那麼多項式f(x)必含有因式x-a,反過來,如果f(x)含有因式x-a,那麼必有f(a)=0。此時,a是方程f(x)=0的根。
  • 這些中考數學熱點和易錯點,你都了解嗎?
    考點4: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質及其應用考核要求:熟練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包括預備定理、三個判定定理、直角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和性質,並能較好地應用。考點5:三角形的重心考核要求:知道重心的定義並初步應用。
  • 量子計算機如何分解兩個質數乘積
    知道一個大數是兩個質數的乘積,求出具體兩個質數,這樣的大數分解問題是一個難的問題,但是把兩個質數乘起來就簡單很多,比如n=10,104,547是兩個質數p,q的乘積,把n分解為2789和3623這兩個質數,比起把它們乘起來就耗時很多。
  • 方大炭素是6124點前的中國神華?解讀背後的上漲邏輯
    原標題:方大炭素是6124點前的中國神華? 摘要 【方大炭素是6124點前的中國神華?】在A股市場,太多牛票始於估值,止於故事。
  • 哥德爾不完備定理與人工智慧
    在探索未知的道路上,總有這樣的先賢引導我們,讓我們能進一步的了解我們的世界。今天,天縱檢測(SKYLABS)為您介紹哥德爾和他的不完備定理。哥德爾是奧地利裔美國著名數學家,不完備性定理是他在1931年提出來的。這一理論使數學基礎研究發生了劃時代的變化,更是現代邏輯史上很重要的一座裡程碑。
  • 數據科學家必須了解的事:中心極限定理
    來源:Pexels數據科學家必須了解的事:中心極限定理。你了解嗎?編碼之前,快速回顧今天,我想重構中心極限定理(CentralLimit Theorem),以及該定理與數據科學家的大量工作之間的關係。回顧直方圖首先,對於任何數據科學家來說,核心工具都是直方圖——一種非常簡單的圖表。雖然我們肯定會看到許多直方圖,但經常會忽略它的重要性。直方圖的核心目的是了解給定數據集的分布。
  • 一分為二並非魔術,數學中最奇妙的定理——分球悖論!
    巴拿赫-塔斯基悖論,又稱分球悖論,是一條經過嚴格證明的數學定理。可以描述為:一個三維實心球,必定存在一種辦法分成有限部分,然後僅僅通過旋轉和平移,就可以組成兩個和原來完全相同的球(半徑相同,密度相同……所有性質都相同)。
  • 2019年中考數學最全的因式分解方法:因式定理綜合除法分解因式
    9、因式定理、綜合除法分解因式 對於整係數一元多項式fx)=anxn+an-1xn-1+…+a1x+a0 由因式定理可先判斷它是否含有一次因式x-)其中p,q互質),p為首項係數an的約數,q為末項係數a0的約數 若f)=0,則一定會有x-)再用綜合除法,將多項式分解 例8分解因式x3-4x2+6x-4 解這是一個整係數一元多項式,因為4的正約數為1、2、4
  • 韭菜防割手冊:投資不懂「貝葉斯」,買遍A股也枉然
    我們當然也有這麼一個嫌疑,但我還是覺得,下面的這個數學原理,對我們提高下限,不再老是被割,有那麼一點點借鑑,值得大家花時間去了解下。?投資,就是一場貝葉斯。?貝葉斯定理,大學中的概率論和數理統計這一門課程有講,一般專業只要有數學課,都會有這麼一門課。這個定理,聽上去很高大上,其實蘊含的道理卻很簡單樸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