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德爾不完備定理與人工智慧

2021-03-01 上海新驀爾天縱檢測與鑑定

世界上有多少的未知,就代表我們是有多麼的無知。在探索未知的道路上,總有這樣的先賢引導我們,讓我們能進一步的了解我們的世界。今天,天縱檢測(SKYLABS)為您介紹哥德爾和他的不完備定理。

哥德爾是奧地利裔美國著名數學家,不完備性定理是他在1931年提出來的。這一理論使數學基礎研究發生了劃時代的變化,更是現代邏輯史上很重要的一座裡程碑。該定理與塔爾斯基的形式語言的真理論,圖靈機和判定問題,被讚譽為現代邏輯科學在哲學方面的三大成果。哥德爾證明了任何一個形式系統,只要包括了簡單的初等數論描述,而且是自洽的,它必定包含某些系統內所允許的方法既不能證明真也不能證偽的命題,也就是說這個系統必然是「不完備的」。

嚴格的說,哥德爾這個理論並非屬於科學的範疇,而是一組非常有趣的關於邏輯與哲學的數學定理,但邏輯、哲學與科學向來聯繫緊密。庫爾特·哥德爾(Kurt Gödel)於1913年證明了這組定理,它指出,除了最簡單的定理之外,任何一組給出的邏輯定理都不可避免地會涉及到自我引證,即稍稍複雜點的定理都會包含有既不能被證明也不能被否定的不確定命題。這就意味著數學上不存在這樣一個能夠證明或否定所有命題的統一體系。這樣的不確定命題可以看做是數學界的「說謊者悖論」,因為這個命題所指涉的引證是命題本身,因此我們無從判斷這個命題的真偽。但是,不確定命題並不單是指自我引證的命題。哥德爾不完備定理得出的主要結論是,所有邏輯體系都存在有不能被證明或否定的命題。因此,所有邏輯體系都「不完備」。

  這組定理在哲學方面影響甚廣,並且它也表明物理學中的「萬有理論」不可能實現,因為能夠解釋所有可能事件或結果的定理根本不存在。同時,這組定理也告訴我們,「可證」(proof)與「真」(true)在邏輯上是兩個概念,可證的一定是真的,但真的不一定可證。科學家對此頗感不安,因為這就意味著許多定理即使是真的也得不到證實。這組不完備定理甚至適用於計算機,這意味著我們的思想也是不完備的,並且這個世界上有許多觀念我們永遠無法了解,包括我們的思想是否具有相容性(如我們的理性是否自相矛盾)。這是因為哥德爾不完備定理的第二點提到,沒有任何公理系統可以證明它自身的相容性,也即是說,沒有人能夠證明自己神志正常。此外,不完備性定理還指出,任何可以證明自身相容性的公理系統都是不相容的,因此,任何可以證明自己神志正常的人都是精神病人

哥德爾不完備定理的一個有趣副作用是解答了,人工智慧是否可以替代人?答案是否定的。因為再複雜的人工智慧系統它本質其實也是一個基於計算機的數學程序,這個數學系統是不可能是完備而自洽的,也就是說人工智慧是不能完全替代人類思維的。

從邏輯上說,數位化系統把一個複雜的事情簡單化,被數位化簡化的系統必然不可能是事物的全部。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致電021-51089899或發信給service@skylabs.cn。

                           

掃一掃,微信關新驀爾天縱檢測(SKYLABS)!

或者添加微信號:skylabs_02151089899

相關焦點

  • 哥德爾不完備定理
    也就是「皮亞諾公設是否完備?」 若皮亞諾公設具有完備性,那麼所有有關自然數的敘述,若是對的, 就可由皮亞諾公設證明。由哥德爾不完備定理而得的一個結論,就是「皮亞諾公設是不完備的!」有些關於自然數的敘述是對的,但皮亞諾公設無法證明它,哥德爾的證明也的確告訴我們如何找到這個敘述。
  • 水數學——哥德爾不完備定理
    庫爾特·哥德爾是奧匈帝國的一位邏輯學家、數學家和哲學家。
  • 5分鐘看懂「哥德爾不完備定理」,原來這個定理如此有趣
    相信不少朋友聽過一個定理叫「哥德爾不完備定理」,但是稍微查查這個定理相關資料發現講解得非常抽取,有沒有簡單易懂的講述方式呢,當然有,本人就是來給大家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各種深奧理論而寫作的
  • 認識世界本質的一個及其重要的數學規律:哥德爾不完備定理
    說「在一個非常大的數學命題集合中,總會有許多命題,既無法證明是對的,也無法證明是錯的」我對這個宇宙的目前的認識是,這個世界的底層是數學,數學比生物、
  • 關於宇宙的10件奇異之事 偉大的哥德爾不完備定理!(10)_遊俠網 Ali...
    1.哥德爾不完備定理(Gödel’s incompleteness theorems)庫爾特·哥德爾(Kurt Gödel)於1913年證明了這組定理,它指出,除了最簡單的定理之外,任何一組給出的邏輯定理都不可避免地會涉及到自我引證(self-referential),即稍稍複雜點的定理都會包含有既不能被證明也不能被否定的不確定命題。這就意味著數學上不存在這樣一個能夠證明或否定所有命題的統一體系。
  • 基於人的認知原理來理解哥德爾不完備定理
    哥德爾不完備定理指的是:「任何無矛盾的公理體系,只要包含初等算術的陳述,則必定存在一個不可判定命題,用這組公理不能判定其真假。」不完備定理意味著,「無矛盾性」和「完備性」不能夠同時滿足,這種性質與測不準原理有相似之處。
  • 哥德爾不完備定理;可證的一定是真的,但真的不一定可證
    是因為他提出了哥德爾不完備定理。哥德爾告訴我們,真與可證是兩個概念。可證的一定是真的,但真的不一定可證。因此大數學家外爾發出這樣的感嘆:「上帝是存在的,因為數學無疑是相容的;魔鬼也是存在的,因為我們不能證明這種相容性。」
  • 20世紀最重要的數學真理:哥德爾不完備定理
    哥德爾悖論說謊者悖論、卡羅爾悖論、芝諾悖論、希爾伯特悖論,所有這些悖論都與哥德爾的不完全性定理有關,並在歷史上導致了這個定理的誕生。庫爾特·哥德爾是一位邏輯學家,生於 1906 年,卒於 1978 年。他證明了一個關於數學極限性的定理(該成果發表在 1931 年的論文中),這在當時的數學家看來是相當令人震驚的。
  • 哥德爾定理是如何玩壞數學的!
    關注 哆嗒數學網 每天獲得更多數學趣文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是那種能把你腦漿敲出來的一個定理。在上一篇博客,我們討論了定理本身及其影響。簡單說來,它們顯示出了數學本身的內在局限性。哥德爾第一定理與一致性、可證明性這兩個概念有關。一個數學系統(由一些假設組成,這些假設被稱作是「公理」)稱為一致的,如果它們沒有矛盾存在。
  • 終極算法無法超越哥德爾不完全性定理
    終極算法無法超越哥德爾不完全性定理 2018年02月27日 08:19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陳曉華 譚浩 字號 內容摘要:終極算法無法超越哥德爾不完全性定理?
  • 《不完備性》的不完備
    這就是麗貝卡·戈德斯坦所著的哥德爾傳記:《不完備性——哥德爾的證明和悖論》。 儘管無趣,但是如果想了解邏輯學,總還是避不開哥德爾。就像提到愛因斯坦避不開相對論一樣,哥德爾得以被稱作「自亞里斯多德以來最偉大的邏輯學家」,是因為其顛覆性的不完備性定理。
  • 霍金為什麼說哥德爾定理是物理學的終結?
    霍金演講照那麼什麼是哥德爾不完備性定理呢?霍金為什麼會說我們永遠不可能找到物理學的終極理論?哥德爾定理是怎樣終結物理學的?但哥德爾定理指出,包含一階謂詞邏輯和初等算術的一致性公理系統中,必定存在著至少一個命題,這個命題是一個真命題,但是不可能被證明,同樣不可能被證偽!
  • 趣談哥德爾不完備定律及「人」是什麼?
    一,先首先說說什麼是「聞名於世」的哥德爾不完備定律。哥德爾不完備定律的核心思想是:"無矛盾"和"完備"是不能同時滿足的!真與可證是兩個概念。可證的一定是真,但真的不一定可證。由哥德爾不完備定律可以推導出,世界是不可知的;科學研究是永遠沒有止境的。二,自詡萬物之靈的「人類」是什麼?1,動物學家認為,人類是一種高等級靈長類哺乳動物。但高等級靈長類哺乳動物不一定是人類,比如猩猩叫做「靈長目人科動物」,儘管當地馬來人和印尼人叫猩猩做Orang utan,意思是"森林中的人"。
  • 搗蛋鬼哥德爾
    錯過的小夥伴可以掃描下圖二維碼進入回看哦~文章節選自《量子大嘮嗑》第一部分 第九章 搗蛋鬼哥德爾自從哥德爾不完備性定理被證明以來,越來越多的數學系統內的問題被證明是不可判定的哥德爾證明在一個邏輯系統中,一定會產生無法證明且無法證偽的命題,而這個邏輯系統的限定條件非常的寬泛,幾乎覆蓋了所有邏輯範疇,它不適用的範圍,反而成了我們現在需要探求的問題。從本質上講,哥德爾不完備性定理否定了兩件我們習以為常的事情:其一,真理的否定。我們建立的邏輯系統裡,推理的根本目的就是澄清這個邏輯系統內部每個命題的真偽,這是理性精神的基本體現。
  • Nature撰文表明哥德爾不完備性定理也適用於機器學習領域
    1931年,邏輯學家哥德爾( Kurt Gdel)證明,在可比擬算術的公理系統中,一些陳述是不可證偽的。這就是著名的哥德爾不完備性定理。哥德爾與不完備性dingl隨後的幾十年中,連續統假說——即不存在大於整數而小於實數的集合——被證實在標準公理體系中是不完備的,它既不能被證明,也不能被證偽。
  • 清華大學教授:正視人工智慧的「不能」
    1936年,「人工智慧之父」艾倫·圖靈在論文《論可計算函數和在可判定問題中的應用》中寫道:「按照我在本文中的設定,一個函數如果是機器可計算的,就是可計算函數……本文得出跟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極其一致的結論,尤其是,希爾伯特的可判定性問題是不可解問題。」
  • 思維與機器:哥德爾不完全性定理的哲學推論,人腦無限超越機器
    這個問題的實質是,每一個定理要麼催生了一個新的分支,要麼徹底改變了現代數學邏輯。證明理論、模型理論、遞歸理論、集合理論、直覺邏輯——所有這些都被哥德爾的工作轉化了,或者在某些情況下,從哥德爾的著作中得到了它們的起源(Goldstein, 2005)。
  • 思維與機器:哥德爾不完全性定理的哲學推論,人腦無限超越機器
    加拿大數學家西蒙柯亨在他對哥德爾的致敬中回憶道:在博士考試中,我被要求寫出5個哥德爾定理。這個問題的實質是,每一個定理要麼催生了一個新的分支,要麼徹底改變了現代數學邏輯。證明理論、模型理論、遞歸理論、集合理論、直覺邏輯——所有這些都被哥德爾的工作轉化了,或者在某些情況下,從哥德爾的著作中得到了它們的起源(Goldstein, 2005)。
  • 數學家們的美好理想,全被哥德爾打破
    哥德爾為啥呢?因為哥德爾不完備定理。就是數學這個體系可以做到,在以一定的公理出發,在數學邏輯的運行下,推論出來的所有的定理,都是相融的,不會出現自相矛盾的地方。但是哥德爾,一個奧地利邏輯學家,卻用他的不完備定理,打破了數學家們的美好理想。哥德爾不完備定理說的是,任何一個自恰的數學系統,必然包含了系統裡的公理定理,無法證明也無法證偽的命題。舉個簡單的例子,一個火星人說,所有火星人都是說謊的。
  • 纏論與歌德不完備定理
    今天跟人聊天時恰好聊到了歌德不完備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