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德爾不完備定理;可證的一定是真的,但真的不一定可證

2020-08-23 黑瞳宇宙探秘

1999年美國《時代》雜誌曾評選出20世紀100個最偉大的人物,在數學家中,排在第一的就是哥德爾。

愛因斯坦晚年說:「我自己的工作沒啥意思,我來上班就是為了能有同哥德爾一起散步回家的榮幸。」

(愛因斯坦和哥德爾)

哥德爾為何備受科學界的推崇?

是因為他提出了哥德爾不完備定理。

哥德爾證明了任何一個形式系統(常用的形式系統:語言、數理規則和邏輯),只要包括了簡單的初等數論描述,而且是自洽的,它必定包含某些系統內所允許的方法即不能證明真也不能證偽的命題。

(愛因斯坦和哥德爾在普林斯頓。)

哥德爾告訴我們,真與可證是兩個概念。可證的一定是真的,但真的不一定可證。

因此大數學家外爾發出這樣的感嘆:「上帝是存在的,因為數學無疑是相容的;魔鬼也是存在的,因為我們不能證明這種相容性。」

根據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哥德爾發現,「時間只是一種錯覺」並不存在。

籍此他也證明了時光旅行的可能性,提出了哥德爾旋轉宇宙理論。

在哥德爾旋轉宇宙,時光旅行是可以實現的。

(哥德爾旋轉宇宙)

哥德爾的宇宙是一個不斷旋轉的宇宙。這種宇宙不膨脹,所有的物質都繞著一個對稱軸勻速轉動。

而且哥德爾的宇宙表明,宇宙的旋轉以一種極端的方式扭曲了空間,以至於把時間都閉合了。

在我們的宇宙時間是一條永不回頭的直線;在這樣的線性時間宇宙,可以毫不費力地分清一件事情發生在過去還是在將來。

但若時間線是一個圓,對於生活在圓形時間線上的人來說,沒有絕對的過去與未來,循環的時間裡分著一系列邏輯自洽的事件。

換句話說,當下就是當下,過去就是過去,未來就是未來。

你可以成為過去的一部分,但你無法改變過去。

如果你能永生,你會一遍又一遍地經歷相同的事情,循環往復。

在哥德爾的旋轉宇宙,要進行時間旅行,必須達到光速。

哥德爾旋轉宇宙的時空穿越是這樣的。

假如我將《西遊記》完全記住,穿越回明朝見到吳承恩,他那時還沒寫《西遊記》。

我把《西遊記》複述給吳承恩,吳承恩記下了每一個字,把它寫了出來,然後出版刊印。

那麼《西遊記》哪裡來的?我從吳承恩那兒學來,他又從我這裡學去。

其中沒有開端,它只是存在。

哥德爾的宇宙跟中國古代的太極理論有相似之處。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哥德爾給了我們最重要的一個啟示:真的不一定可被證實。

那麼一切皆有可能

相關焦點

  • 哥德爾不完備定理與人工智慧
    今天,天縱檢測(SKYLABS)為您介紹哥德爾和他的不完備定理。哥德爾是奧地利裔美國著名數學家,不完備性定理是他在1931年提出來的。這一理論使數學基礎研究發生了劃時代的變化,更是現代邏輯史上很重要的一座裡程碑。該定理與塔爾斯基的形式語言的真理論,圖靈機和判定問題,被讚譽為現代邏輯科學在哲學方面的三大成果。
  • 哥德爾不完備定理
    藉著數學歸納法及其他的公設, 我們可證明「質數有無窮多個」,問題是「是否所有有關自然數的敘述,只要是對的,就可由皮亞諾公設出發,而得到證明呢?」也就是「皮亞諾公設是否完備?」 若皮亞諾公設具有完備性,那麼所有有關自然數的敘述,若是對的, 就可由皮亞諾公設證明。由哥德爾不完備定理而得的一個結論,就是「皮亞諾公設是不完備的!」
  • 關於宇宙的10件奇異之事 偉大的哥德爾不完備定理!(10)_遊俠網 Ali...
    1.哥德爾不完備定理(Gödel’s incompleteness theorems)庫爾特·哥德爾(Kurt Gödel)於1913年證明了這組定理,它指出,除了最簡單的定理之外,任何一組給出的邏輯定理都不可避免地會涉及到自我引證(self-referential),即稍稍複雜點的定理都會包含有既不能被證明也不能被否定的不確定命題。這就意味著數學上不存在這樣一個能夠證明或否定所有命題的統一體系。
  • 水數學——哥德爾不完備定理
    庫爾特·哥德爾是奧匈帝國的一位邏輯學家、數學家和哲學家。
  • 趣談哥德爾不完備定律及「人」是什麼?
    一,先首先說說什麼是「聞名於世」的哥德爾不完備定律。哥德爾不完備定律的核心思想是:"無矛盾"和"完備"是不能同時滿足的!真與可證是兩個概念。可證的一定是真,但真的不一定可證。由哥德爾不完備定律可以推導出,世界是不可知的;科學研究是永遠沒有止境的。二,自詡萬物之靈的「人類」是什麼?1,動物學家認為,人類是一種高等級靈長類哺乳動物。但高等級靈長類哺乳動物不一定是人類,比如猩猩叫做「靈長目人科動物」,儘管當地馬來人和印尼人叫猩猩做Orang utan,意思是"森林中的人"。
  • 5分鐘看懂「哥德爾不完備定理」,原來這個定理如此有趣
    相信不少朋友聽過一個定理叫「哥德爾不完備定理」,但是稍微查查這個定理相關資料發現講解得非常抽取,有沒有簡單易懂的講述方式呢,當然有,本人就是來給大家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各種深奧理論而寫作的
  • 基於人的認知原理來理解哥德爾不完備定理
    哥德爾不完備定理指的是:「任何無矛盾的公理體系,只要包含初等算術的陳述,則必定存在一個不可判定命題,用這組公理不能判定其真假。」不完備定理意味著,「無矛盾性」和「完備性」不能夠同時滿足,這種性質與測不準原理有相似之處。
  • 認識世界本質的一個及其重要的數學規律:哥德爾不完備定理
    說「在一個非常大的數學命題集合中,總會有許多命題,既無法證明是對的,也無法證明是錯的」我對這個宇宙的目前的認識是,這個世界的底層是數學,數學比生物、
  • 哥德爾定理是如何玩壞數學的!
    關注 哆嗒數學網 每天獲得更多數學趣文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是那種能把你腦漿敲出來的一個定理。在上一篇博客,我們討論了定理本身及其影響。簡單說來,它們顯示出了數學本身的內在局限性。哥德爾第一定理與一致性、可證明性這兩個概念有關。一個數學系統(由一些假設組成,這些假設被稱作是「公理」)稱為一致的,如果它們沒有矛盾存在。
  • 20世紀最重要的數學真理:哥德爾不完備定理
    哥德爾悖論說謊者悖論、卡羅爾悖論、芝諾悖論、希爾伯特悖論,所有這些悖論都與哥德爾的不完全性定理有關,並在歷史上導致了這個定理的誕生。庫爾特·哥德爾是一位邏輯學家,生於 1906 年,卒於 1978 年。他證明了一個關於數學極限性的定理(該成果發表在 1931 年的論文中),這在當時的數學家看來是相當令人震驚的。
  • 逃離上帝之路:從羅素悖論、哥德爾不完備性到測不準原理
    前兩個悖論詰難了關於時間和空間無限可分,因而運動是連續的觀點,後兩個悖論詰難了時間和空間不能無限可分,因而運動是間斷的觀點。芝諾悖論的提出有更深刻的背景,不一定是專門針對數學的,但是它們在數學王國中卻掀起了一場軒然大波。經過許多人多年的努力,終於在17世紀晚期,形成了無窮小演算——微積分這門學科。
  • 哥德爾:邏輯的邊界,一切都可證偽.
    哥德爾定理是西方思維模式的一個詮釋點,通過這個詮釋點來了解我們的中醫思維跟哥德爾定理是如何聯繫。似乎可以說哥德爾定理是西方思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 哥德爾不完全定理是什麼?用通俗的語言解釋就是:一個有界系統內部不矛盾,但在系統內不能證明內部元素的合理性。一致性必須是在一個有界系統條件下的。
  • 霍金為什麼說哥德爾定理是物理學的終結?
    霍金演講照那麼什麼是哥德爾不完備性定理呢?霍金為什麼會說我們永遠不可能找到物理學的終極理論?哥德爾定理是怎樣終結物理學的?公理系統指的是,在數學中純粹從一些不證自明的公理出發建立起來的一個命題系統。在哥德爾定理出現之前,數學家認為公理系統中的命題要麼是真命題,要麼是偽命題,而且真命題一定可以被證明——完全從幾條公理出發(或者對公理進行擴展),經過邏輯推理而進行證明。
  • 《不完備性》的不完備
    這就是麗貝卡·戈德斯坦所著的哥德爾傳記:《不完備性——哥德爾的證明和悖論》。 儘管無趣,但是如果想了解邏輯學,總還是避不開哥德爾。就像提到愛因斯坦避不開相對論一樣,哥德爾得以被稱作「自亞里斯多德以來最偉大的邏輯學家」,是因為其顛覆性的不完備性定理。
  • 終極算法無法超越哥德爾不完全性定理
    終極算法無法超越哥德爾不完全性定理 2018年02月27日 08:19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陳曉華 譚浩 字號 內容摘要:終極算法無法超越哥德爾不完全性定理?
  • 哥德爾證明(上)-希爾伯特計劃
    呵)相關希爾伯特問題:能求出一個整數係數方程的整數根,稱為丟番圖方程可解。第十問,是能否用一種算法(有限步),判斷一個丟番圖方程的可解性。1931年,希爾伯特退休之後一年,哥德爾覆滅了希爾伯特計劃。通俗的說,哥德爾證明了,任何無矛盾的(包含算術的)系統內,總有陳述是真的,可是沒法證明。任意包含了算術系統的數學系統,不可能同時是完備的和一致的。
  • 哥德爾證明(中)-三個悖論
    1☆難度:理髮師悖論小鎮只有一個理髮師,他聲稱:「只給(不給自己理髮的人)理髮」,那麼他該不該給自己理髮?如果理髮,那麼他不是(不給自己理髮的人),他不能理髮;如果不理,那麼他是(不給自己理髮的人),他可以給自己理髮。兩個悖論,其實都是自我指涉的問題,它陳述了自己,而且對自我進行了否定。哥德爾證明實際就是上述悖論的變種。
  • 既然數學不完備,為什麼基於數學的物理學能描述宇宙?
    但即便如此,很多數學定理證明了數學之力是有極限的。那麼,這些定理與科學,尤其是物理學有多大關係呢? 哥德爾不完備定理 這個發現打破了數學家在此前兩千年來所形成的認知,數學其實是不完備的。 不過,哥德爾不完備定理與科學實踐無關。這是因為數學家總是可以用另一個公理來擴展原來的公理系統,只是這個公理無法表明先前不可判定的命題是否為真。 不可判定性:物理學中如何處理數學的不完備性?
  • Nature撰文表明哥德爾不完備性定理也適用於機器學習領域
    1931年,邏輯學家哥德爾( Kurt Gdel)證明,在可比擬算術的公理系統中,一些陳述是不可證偽的。這就是著名的哥德爾不完備性定理。哥德爾與不完備性dingl隨後的幾十年中,連續統假說——即不存在大於整數而小於實數的集合——被證實在標準公理體系中是不完備的,它既不能被證明,也不能被證偽。
  • 數學家們的美好理想,全被哥德爾打破
    哥德爾為啥呢?因為哥德爾不完備定理。就是數學這個體系可以做到,在以一定的公理出發,在數學邏輯的運行下,推論出來的所有的定理,都是相融的,不會出現自相矛盾的地方。但是哥德爾,一個奧地利邏輯學家,卻用他的不完備定理,打破了數學家們的美好理想。哥德爾不完備定理說的是,任何一個自恰的數學系統,必然包含了系統裡的公理定理,無法證明也無法證偽的命題。舉個簡單的例子,一個火星人說,所有火星人都是說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