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生該不該買名車?背後的「鳥籠效應」,你明白麼?

2020-12-05 手機鳳凰網

提前消費是「鳥籠效應」的泥潭?

所有人都知道低買高賣,但為何還有人不賺錢呢?

「上癮」是有人刻意為之?

零和、正和、負和,股市到底是哪種遊戲?

如果對金融財經知識感興趣,點開抖音,在財經科普達人@財才說 這裡都能找到答案。

「花式分析社會現象,人話講解商業邏輯,講述品牌故事,挖掘品牌價值。」簡明易懂的語言,打破了財經商業知識的門檻,讓普通人也能從故事中,學習到商業背後的規則與「門道」。目前,@財才說 已在抖音攬粉360萬粉絲,獲贊1500多萬,並製造了不少「爆款」。

比如,所有人都知道投資、做生意要「低買高賣」,但還是有人賺不到錢。@財才說 指出,這就是金融行業的「有效市場理論」:一切有價值的信息,都已經及時準確地反映在股價的走勢當中。所以在有效市場內,投資者很難根據已有消息,判斷短期的市場變化幅度。

由於並非每個人都對所投資的行業有深入了解,比起專業人士,普通人獲取「利好消息」的時效性也相對滯後。當你帶著早已過時的「利好消息」匆匆入場時,機智的投資者們可能已經在準備收網了。

@財才說 建議散戶投資者:一定要把「有效市場」視為鐵律,經常關注新聞與公告、該公司的過往表現、財務報表、運營規劃等已披露的公開數據,來對自己的投資標的進行判斷,評估其在未來是否會有持續的良好表現,繼而再決定是否下場投資。這也正是1993年巴菲特致股東的信中提到的「模糊正確的堅持」。

@財才說 提醒大家:市場瞬息萬變,隨機性極強,切勿看到投機帶來的暴利,就盲目跟風,「真要是摔下來,就是粉身碎骨」。

生動直白的語言,讓有意投資的小白多學知識,少走彎路。大家紛紛評論各抒己見:「雖然還沒走創業的路,但是就喜歡看這些經濟學知識。」、「模糊的正確,有時候真的高於精準的錯誤」。

在投資理財方面,@財才說 也倡導大家保持理性。在「收入從何時開始追不上欲望」這一期視頻中,@財才說 結合自己真實案例,給大家講解「鳥籠效應」。他在留學時,受學長影響,也想購置豪車。學長說,在國外留學一定要開好車。但如果真的買了一輛好車,就會去挑更多奢侈的服飾與之相配,開車去的場所和自己行為舉止也要配得上這輛名車,這就是「鳥籠效應」。

看似只是買了一輛車,但這卻已經在潛移默化之中改變了人的思想作風。當今社會中,可讓人們提前消費的渠道又太多,再加上各類商家通過不同的手段,不斷刺激用戶的購買慾和享樂欲。讓更多人開始提前消費,然後再追求新的刺激,[email protected]�� 表示唯一的破解方法就是,看清套路,控制欲望,投資自己,增加收入。

@財才說 一語道出了不少人當下面對的「物質誘惑」,大家留言表示:「商家先給顧客優惠券,讓顧客回頭再消費,先送鳥籠,讓顧客回來買鳥。」,「以前看過個段子,說是在路上撿了一個滑鼠墊,請問大家我要配置一臺電腦需要花多少錢!聽你這麼一提點,感覺處處皆學問。」

此外,@財才說 也會介紹日常生活背後的經濟學原理。如,針對「上癮」。@財才說 用經濟學邊際效應遞減原理,分析人們對上網和減肥或學習的不同態度。由於學習和減肥帶給人們的反饋成果較漫長、更加「煎熬」,而網絡世界能提供更快速的反饋,因此在學習和減肥時,人們更容易被網絡世界所吸引,半途而廢。

「大家應該清楚這些讓人『上癮』的流程,因為當我們學會這些符合人性流程的東西後,不僅可以及時止損,還可以讓自己對工作、對學習『上癮』。」

很多人都喜歡談論現象,而忽略本質。現象是表面的,異變的,膚淺的;而本質是深層次的,穩定的,深刻的。透過現象看本質,就是要有對比分析和邏輯推理。關注@財才說 ,一起發現社會現象背後的故事和商業邏輯。

相關焦點

  • 「鳥籠效應」是如何影響的你行為?
    詹姆斯說:「我有個辦法,一定會讓你不久就養上一隻鳥的。」聽完詹姆斯的話,卡爾森根本就不相信,因為他從來沒有養鳥的計劃和打算。沒過幾天,卡爾森過生日,詹姆斯就送給了卡爾森一份禮物,是一隻精緻又漂亮的鳥籠。卡爾森笑著對詹姆斯說:「即使你給我鳥籠,我還是不會養鳥,它就是一件漂亮的工藝品而已,你會輸的。」
  • 心理學中的鳥籠效應在生活中的運用
    這就是鳥籠效應。 在我們的生活中,這樣無意識被其他事物操控的情況,也是鳥籠效應的體現。 你有沒有發現要是收到一束美麗的鮮花,你肯定會突然意識到自己家還沒有花瓶,當買了花瓶後,你可能又會覺得桌布和花瓶的風格不搭,又要去買桌布,買完桌布,又覺得房間的整體風格不搭,但是你從沒想過這束花可能過幾天就會枯萎,就扔掉了,沒有想過放棄這個花瓶,而是要改變整個裝修風格來配合這一束花,這樣就是被一束花給困住了。
  • 鳥籠效應-學會打破慣性思維的限制
    點擊「創新與心理成長」,學習更多心理知識1鳥籠效應人們在沒有得到某種物時,心理保持平衡,而一旦得到了,反而開始不滿足,認為自己應該可能得到更多。比如外出購物時明明只想買一樣東西,結果卻買回了一大堆。舉例:外出只想買一件上衣,但買下上衣後,又覺得跟褲子不配套,於是又去買了一條新褲子。穿上褲子,又覺得鞋子的式樣不般配,只好又去買雙鞋。最終實際購物遠超出預算。這個過程就是鳥籠效應在起作用。「鳥籠效應」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規律,它指如果一個人買了一個空的鳥籠放在自己家,過了一段時間,他一般會買一隻鳥回來養。
  • 孩子學習不積極?家長試試「鳥籠效應」,比強迫孩子好用多了
    其實從心理學上來講,我們可以利用一個效應——"鳥籠效應",來解決這個問題。 鳥籠效應是由著名心理學家詹姆斯發現並提出的,事情源於詹姆斯和好友卡爾森的一場賭約,前者表示,自己一定會讓好友在不久之後養一隻鳥,結果卡爾森根本不相信,因為自己根本沒有養鳥的想法。 不久後,詹姆斯在卡爾森的生日宴會上送給他了一個精美的鳥籠,從那以後只要去卡爾森家裡做客的朋友,都會問他籠子裡的鳥是啥時候死的。
  • 如何擺脫「鳥籠效應」,記住四點,輕鬆應對
    鳥籠效應,是哈佛大學教授詹姆斯發明的。它的規律就是,一個人偶然間擁有了漂亮的鳥籠,就會不斷地往裡添加一些與之相關的東西。就像擁有了一個精緻的鳥籠,總會不由自主地再買一隻鳥來養一樣。在我們的生活中,這樣的「鳥籠效應」很多。例如有個朋友,她之前一直秉承勤儉持家的作風,在一次偶然的活動中,得到了一條珍貴的項鍊。
  • 思維|鳥籠效應:遠離鳥籠,拒絕固步自封
    幾天後卡爾森過生日,朋友們都來為他慶祝,詹姆斯也來了,還帶了一支精緻的鳥籠作為生日禮物。 卡爾森接過鳥籠想起前幾天詹姆斯說的話,就會意地笑了笑,說:「好你個詹姆斯,你還真想讓我養鳥啊?可惜最後你肯定會失望的,不過還是要謝謝你的鳥籠,我很喜歡他。」說完便將鳥籠掛在了自己的書桌旁。
  • 足彩的五大心理效應你中了哪個
    等等,我是來談足彩的,怎麼說起心理效應了? 慢住!各位仔細想想,玩足彩能和心理沒關係麼?你研究盤口揣度莊家的意圖,不是鬥心理?大熱必死的背後不是玩心理?輸錢了是繼續重注還是收手,不也是心理的博弈? 種種表明,玩足彩還是離不開心理的,所以了解一點心理知識未嘗不好。
  • 職場效應之:青蛙效應、首因效應、鳥籠效應
    青蛙效應——避免溫水煮青蛙,在舒適中死去職場青蛙效應:指把一隻青蛙扔進開水裡,他會因為疼痛立刻跳出,但是如果扔進溫水裡,他會很享受不願跳出來,最後被溫水慢慢熱死。對於企業而言,如果一味沉寂在往日的輝煌,而不是去緊跟市場,奮力拼搏,最後就會被市場淘汰。
  • 當留學生滯留機場成「航漂」,我們該不該心疼一下?
    近日,一則消息刺痛了不少人心:20餘個大小留學生在輾轉多國回家的途中,被意外滯留在瑞士蘇黎世機場,陷入回國計劃全盤打亂、前路不知何方的困境。這是近幾個月來海外留學生艱難回家路的又一次寫照。在眾多留學生的留學生涯中,2020年的歸途,意外地成為最難忘的記憶。
  • 虹夕諾雅vs.阿麗拉|峇里島度假該睡誰家的鳥籠發呆亭?
    初登峇里島的安縵勁敵虹夕諾雅並不認同,而且帶來了極盡革新且驚豔的演繹。車顯然是星野先生理想的樣子,日系、通體酷黑、不夾雜任何拖泥帶水的裝飾。這臺車簡直諾亞方舟,在接下來的70多分鐘,伴我經歷了堵車、暴雨和各種蜿蜒起伏的小道。直到一塊立在田野間的「HOSHINOYA」牌子提醒我到了。
  • 什麼是耳機的聽診器效應,我們該如何克服它?
    那麼什麼是耳機的聽診器效應,我們又該如何杜絕呢?今天小編就和大家好好聊一下這個話題。什麼是聽診器效應?如果您佩戴過聽診器的話一定會有所感觸,無論是聽診頭還是管路觸碰到物體都會有令人十分不愉悅的沙沙聲,聲音很大也很不舒服,這就是聽診器效應。
  • 使兒童主動學習,才能真正愛上學習,「鳥籠效應」要恰到好處
    鳥籠子效應在教育孩子方面效果很好,但許多父母對此還有點陌生。起初,「鳥籠效應」來自於一場賭局,一個叫詹姆士的著名心理學家和一個叫卡爾森的物理學家是很好的朋友。有一天,詹姆士堅定地說,卡爾森很快就會主動去養鳥,卡爾森覺得這簡直是胡說八道,畢竟他從未想過要養鳥。幾天後,詹姆士在Carlson生日那天送給他一個鳥籠作為他的生日禮物,但Carlson說他只把它當作裝飾物。
  • 《82年生的金智英》:別總期待救世主,你該拯救的是自己的玻璃心
    作者覺得女性成長不易,不該被社會、被家庭所苛責,她呼籲更多人應該關注金智英這樣的平凡女性,讓她們能夠被社會善待,能夠和男人一樣平起平坐。然而,@一啟書看完這本書後,卻覺得:金智英的問題,是她自己的問題。一個已經結婚生子的成年女性,不該再讓社會和家庭對她負責,她要做的,是學會對自己負責。
  • 孩子搶玩具的背後,或許「凡勃倫效應」使然,關注物權意識是關鍵
    每次場面都好尷尬的,真不知道怎麼辦才好?閨蜜焦慮地對我說:「你說是不是我們什麼地方做得不對,導致他這種強烈的佔有欲?」我笑而不語,隨後跟她說,其實,很多寶寶在不同程度上,都有金豆這樣的行為。在社會交往中,「搶與被搶」本來是件平常的事情。是孩子社會化進程中可能會經歷的一個環節。
  • 掌握這12種心理效應,讓用戶對你的品牌「上癮」!
    為什麼網紅店越是排隊、越能吸引你?為什麼很多月光族少女願意透支信用卡買名牌包?  答案即人性使然。  在我們身邊,利用心理效應做營銷的例子,比比皆是。掌握消費者的心理及行為模式,會讓營銷活動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會主動學習的孩子,父母都善用「鳥籠效應」,別再強迫孩子學習了
    從那以後,女兒顯然很注意英語,所以不需要再教一次。其實這就是心理學中的「鳥籠效應」。什麼是「鳥籠效應」?鳥籠效應由心理學家詹姆斯發現、提出。哈佛大學的心理學家詹姆斯退休後,與他的好友卡爾森打賭:「我一定會讓你不久就養上一隻鳥的。」卡爾森不以為然:「我不信!因為我從來就沒有想過要養一隻鳥。」過了幾天後,詹姆斯在卡爾森的生日上送了一隻鳥籠。沒過多久,每個去卡爾森家裡的客人都會問:「教授,你養的鳥什麼時候死了?」
  • 赤焰皮膚登場首日,國服猴子玩家的主頁火了,該買誰還不明白嗎!
    其中,新皮膚更能夠給玩家的心情帶來愉悅感,這一點想必大家都不否認吧?當然了,皮膚也是有等級之分的,比如說今天上線的猴子赤焰皮膚,屬於頂級皮膚行列了。那麼,我們來聊聊,這款皮膚該不該買,看看國服吉吉國王的選擇。 猴子禮包該不該入手
  • 上海機場到底該不該買?怎麼買?(深度好文!)
    又該怎麼買?這是很多人迷茫的點。所以,我今天簡單說一下吧。大家覺得現在的機場股看的是什麼?這東西就像你家買燃氣一樣,燃氣公司不可能自主提價,或者像高速路收費一樣,這些公司所做的生意雖然和人們息息相關,但因為受政府管制,價格不可能提的太高。
  • 告訴你什麼叫凡勃倫效應
    凡勃倫效應凡勃侖認為:有錢人總是希望以一種能夠顯示他們財富的方式進行消費,因為在充滿金錢的文化中顯示財富就意味著權勢、地位、榮譽和成功。從這個角度來說,貴的商品與廉價的商品不同,除了具有較高的使用價值外,還顯示了一種消費的社會等級效應。網絡上鋪天蓋地的炫富,曬名名車、名表、名包...因為在其他的事情上無法展現出自己的價值,無法獲得他人的關注,就通過價格昂貴的物品來標榜自己的價值。
  • 80後小夥10年收藏數十張鳥籠 最好鳥籠可換寶馬
    記者昨了解到,揚州一80後趙先生因從小喜愛養繡眼鳥,從10多年前就開始關注鳥籠,目前已從全國各地收藏數十張鳥籠,最好的一張鳥籠可換一輛寶馬三系車。  很驚奇!  20歲那年,在上海花鳥市場看到有人拿鳥跟別人換了一個鳥籠,「就覺得很驚奇。」隨後,他無意中接觸到了「南籠泰鬥」顏虎金,「當年,他已70多歲了,做的籠子跟我平常接觸到的完全不一樣。」趙先生此後不僅喜歡養鳥,還會特別留意鳥籠的說法,「北籠是指北方的籠子,外形樸實,多為素籠;南籠多華麗,雕刻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