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概述:貨車限行的安全考量,柴油動力限制使用區域實現了控制排放。「限行」是貨車司機最為頭疼的問題,車輛不能進入主城區甚至某些內環線,貨物到達物流園後還需要運輸公司通過小型貨車分發到城市用戶的手中。這就一定程度的增加了公司的運輸成本,同時也無法體現中重型貨車的價值,所以運價也就很難提升。那麼為什麼城市道路一定要限行這些大塊頭貨車呢?
01安全考量
城市道路往往比較狹窄,尤其是老舊城區還多以雙向四車道為主,充其量會有六車道。車道的標準按照3米為參考,普通家用代步車型的車身寬度普遍為1.85米左右,加上兩側的後視鏡也不過2.35米上下。此類車輛各行其道則會有1.5米左右的橫向車距,這對於車速足夠快的汽車而言才會算是標準安全車距,那麼貨車進入城區後會如何呢?
知識點:汽車測算寬度是加入後視鏡的,所以家用汽車實際也都很寬。而中重型貨車會有2.5米寬,再加上多功能的碩大的後視鏡之後,這些車自身就有車道寬了;如果再狹窄的車道量兩側車道都有貨車,這種「二車錯」讓中間的車輛如何安全駕駛呢?要知道家用汽車的用戶往往不具備專業的駕駛能力,所以貨車進入以此類車輛為主的城區確實不合適。
那麼有人就要反問了:公交車也很寬難道就不影響安全了?答案是一定會但是必須接受!原因只有一點,不是所有人都買得起用得起汽車,出行方式除了兩輪車以外就是以公交車為主。所以個人的所謂「社會車輛」是應當為公交車讓行的,這種低費用出現的車輛本就有一定程度的公益性質,所以這種車型理所應當有【特權】!
02排放控制
中重型貨車以柴油動力為主,城市通勤的小微型貨車以汽油機和電動機為主。汽油的排放物以碳氫化合物和二氧化碳為主,柴油的排放物以氮氧化物和顆粒物為主,電動汽車自然是沒有排放的。在各類型的排放物中顆粒物會直接影響健康,比如PM2.5曾經的普遍超標則與柴油機的排放有很大關係,某一線城市在線性柴油貨車前後,標註幾乎有接近一倍的升級。
重點:氮氧化物則是酸雨、霧、雪的形成基礎,這些偏酸性的物質會對水資源、農田以及有機生物產生一定程度的傷害。而城市又是人類的主要超高密度聚居區,所以控制這種物質在城市的排放還是很有必要額的——還需要解釋更多嗎?柴油有其先天的缺點,這也是柴油機主要用於在曠野奔馳的商用車的原因,同時也是各國都在加速電動化轉型,歐洲多國制定禁售柴油汽車的核心因素,就聊這些了。
編輯:天和Auto-汽車科學島
責編:天和MCN
歡迎轉發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