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布希專訪:三十年前我預見中國會崛起(圖)

2020-11-24 央視網
專題:圖片頻道

  美國前總統布希十一月在休斯頓他的辦公室接受中新社及《中國新聞周刊》專訪,就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談了他的感受。他說:「三十多年前,我意識到美國未來很大程度將與中國密切相關。現在我們雙方都知道良好的中美關係對世界意味著什麼。」 中新社發 張煒 攝

  中新社休斯敦十一月十九日電 題:老布希:三十年前我預見中國將崛起

  中新社記者 李靜 張煒

  八十四歲的美國前總統布希說起三十四年前騎著單車在北京大小胡同轉悠的情景,一臉的得意。

  「那時候我和芭芭拉經常騎著自行車出門,她騎她的,我騎我的。這麼多年過去了,現在我去中國,人們看見我還會馬上說:哦,你就是那個騎自行車的!」日前在休斯頓辦公室接受中新社和《中國新聞周刊》記者專訪時,布希微笑著回憶起往事。

  一九七四年,布希得到出任美國駐英國或法國的大使的機會,這兩個職務當時被認為是美國政府內最具吸引力的美差,但他出人意料地提出要去中國,成為美國駐中國聯絡處第二任主任。這位來自「汽車王國」的外交官騎單車的故事一時被傳為佳話,布希夫婦騎車在天安門城樓前的留影一再出現在報刊雜誌上。

  布希說,他選擇去中國,是因為當時感覺到中國將對美國和世界的未來至關重要。「我預見她會崛起。我希望成為『未來』的一部分。」

  在布希的記憶裡,三十多年前的中國是「灰色」的。「那時候中國是個相對封閉的國家。大街上的人穿得都差不多,一律是那種舊舊的、灰色的外套。人們似乎也不太願意同外國人接觸。」

  但令布希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在中國見到的另一番景象:「國慶節,中國人會舉家出行,你在公園裡總能看到那些四世同堂的手挽著手。這讓我知道,中國人同樣重視家庭。可笑的是,很多美國人當時並不了解這一點。」

  三十多年後,中國又讓布希吃了一驚。「最近一次訪問中國,我去北京看了奧運會,看到中國的出色工作得到世界各國認可。那樣巨大的變化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是不能想像的。」

  而從過去二十二次對華訪問中,布希總結出中國最顯著的一個變化是「開放」。他說,中國剛剛在聯合國恢復合法席位時,還不會積極地同其他各國進行雙邊接觸,但現在中國在世界舞臺上扮演著重要角色,是國際社會負責任的一員,同時因此贏得各國尊敬。

  布希也承認,很多美國人並不清楚中國發生的變化。「我認為中國正在變得更民主,人們有更多的自由,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可是一些美國人並不了解。」

  老布希用「明智」、「強力」形容他接觸過的中國領導人。而對於鄧小平,布希表達了特別的尊敬。「他改變了中國,他給中國帶來了希望,使之成為更開放的國度,使之脫離『統一模式』,我從他那裡學到了很多。」

  布希說,中國的變化也讓美國受益。「三十多年前,我意識到美國未來很大程度將與中國密切相關。現在我們雙方都知道良好的中美關係對世界意味著什麼。」

  關於新總統,布希說:「我希望下任美國總統會同我以及現任總統布希那樣清楚中美關係的重要性。我希望雙方以開放的姿態相互接受對方。」(完)

責編:李二慶

相關焦點

  • 老布希遺言曝光:最後一句話是對小布希說的
    資料圖 新華社原標題:老布希臨終前最後一句話說了這四個字,留給了他【環球時報綜合報導】美國第41任總統喬治·赫伯特·沃克·布希於當地時間11月30日晚在休斯敦家中因病去世,享年94歲。
  • 老布希的最後一百英裡
    中新社休斯頓12月6日電 題:老布希的最後一百英裡  中新社記者 曾靜寧  12月6日中午,休斯敦陰雨綿綿。通往德克薩斯州農工大學城的鐵道沿線,數以千計的男女老少看向老布希靈車駛來的方向。  美國第41任總統喬治·赫伯特·沃克·布希(老布希)靈柩的最後一段路由「聯合太平洋」火車護送。
  • 布希家族第三代嶄露頭角 共和黨變陣求生存(圖)
    他出生於1976年,是美國前總統老布希的長孫,前總統小布希的侄子,父親是前佛羅裡達州州長傑布·布希。  作為布希家族第三代的長子,他一出生即受到全家前所未有的重視,並以其曾祖父、參議員普雷斯科特·布希的名字作為他的中間名。
  • 三十年,從衛星圖的變化看我國的發展與變遷,為中國點讚!
    說到變化,我想很多人可以用各個不同的角度舉出成千上萬的例子,本文則是以通過衛星地圖上城市建成區面積的擴展來說明我國這三十年來取得的重大成就。我們將城市衛星圖在同區域、同截面範圍和同比例條件下得出對比,如果您可以細細比對上下兩圖,我相信您一定會為國家的快速變遷和發展由衷自豪的。
  • 南亞大地震一周年老布希為災區籌款
    美國前總統老布希6日以聯合國特使協的身份亮相,為去年南亞地震中的倖存者籌集援助資金,他認為南亞災區需要近一億美元援建資金以及成千上萬的禦寒帳篷。  新華社 中國日報圖為巴基斯坦北部城市巴拉考特市中心的一座大橋。這座在去年南亞大地震中嚴重損壞的大橋仍在使用。
  • 小布希女兒爆曾遭遇靈異事件(圖)
    前總統小布希之女又爆「靈異」事件,美國人多一笑了之   據美國媒體、英國媒體6日報導,美國前總統小布希的已婚女兒、現年27歲的詹娜·布希·黑格日前參加一個訪談節目時,驚爆她在白宮生活期間曾遇到過令她毛骨悚然的「靈異」事件。
  • 老布希的政治遺產:見證歐亞劇變,功過留待後人評
    2018年11月30日,美國前總統喬治·赫伯特·沃克·布希逝世,享年94歲。白宮周六早上宣布,川普總統將參加為老布希舉行的國葬,他評價:「布希總統指導我們國家結束了冷戰,作為總統,他為隨後幾十年的繁榮奠定了基礎。」
  • 雙語 | 小布希致老布希悼詞全文:您是世界上最棒的父親!
    東方君補充題外話:老布希與妻子芭芭拉的愛情故事非常浪漫。兩人相識在一場聚會上,老布希17歲,芭芭拉16歲;一個是年少有為、出身豪門的俊朗少年,一個是長相清秀、氣質溫婉的出版社大佬的千金,兩人一見鍾情。1943年,在芭芭拉的支持下,年輕的老布希正式參軍,因為思念自己的女友,將自己駕駛的飛機以芭芭拉的名字命名。他們相戀了70餘年。
  • 《猩球崛起:黎明之戰》主創專訪
    時光網特稿 福斯出品的科幻巨製《猩球崛起:黎明之戰》將於8月29日登陸中國內地,目前,這部影片已經在全球取得了超2億美元的票房成績。近日,扮演這位明「猩」的演員安迪·瑟金斯和他的猿類夥伴、人類朋友,一起接受了時光網專訪,揭開退去人性變成猿的演繹秘訣。    《猩球崛起2:黎明之戰》的故事發生在前作的15年之後,主要聚焦猩猩如何戰人類,講述致命病毒瀰漫全球,遭此橫禍的人類只有一小部分倖存下來,而他們也威脅著凱撒統領的高度進化的猿族大軍。
  • 印第安人向布希追討頭骨(組圖)
    行為古怪  「骷髏會」成員愛盜死人頭骨  幾十年來,美國社會一直流傳一個說法,稱耶魯大學「骷髏會」的6名成員——包括美國總統小布希的祖父普雷斯科特布希在內,曾經在1917年一個月黑風高之夜,偷偷挖開印第安阿帕切部落領袖傑羅尼莫的墳墓,盜走了他的頭骨。
  • 布希訪問喬治亞 鼓吹中亞和大中東民主革命(圖)
    它不僅激勵了喬治亞人民,還激勵了世界其它地方期待民主的人民,」布希說,「如果邊境外有和平國家,你會獲益。我肯定,俄羅斯將認識到擁有一個民主鄰國的好處。」     薩卡什維利說,超過15萬人聚集在廣場及周圍地區聆聽兩人講話。但美聯社說,當時的實際人數應該低於這個數字。
  • 你還記得三十年前的浦東嗎?4K紀錄片《而立浦東》來了
    浦東的三十年,是所有上海人奮鬥生活的三十年,也是中國飛速發展的三十年。浦東發展太快,三十年的時間也太長,對於許多人尤其是年輕的上海人來說,30年前浦東的樣子已經無從還原。對於90後滬語網絡紅人徐祥來說,「黃浦江的味道」就是浦東記憶的縮影。那個時候,從浦東到浦西既沒有橋,也沒有隧道,輪渡就是唯一的交通工具。
  • 「紅色風暴」興起始末:中國的崛起及世界的反應
    用「紅色」和「大風」來形容中國崛起和影響的不止是卡爾馬的報紙編輯。   此前一年半,2006年4月,胡錦濤主席訪問美國。在胡錦濤到訪前約莫一個月,美國CNN電視臺特意開闢了一個欄目,名字就叫「紅色風暴」。這個欄目在胡錦濤到訪前夕戛然而止。   「紅色風暴」以中國國旗為背景。
  • 經濟學人全球早報:老布希遺言曝光,不換號轉運營商,2019年度國考開考
    老布希遺言曝光生前最後一句話留給小布希11月30日晚,美國前總統喬老布希於美國中部時間當晚10時許在休斯敦去世,享年94歲。《紐約時報》曝光了老布希過世前說的最後一句話。30日晚,前總統喬治·沃克·布希(小布希)在達拉斯的家中通過揚聲擴音器向父親老布希道別,小布希告訴他的父親,他是一個「了不起的父親」,他愛他,而老布希用他最後的話回答道:「我也愛你。」
  • 美共和黨重量級人物質疑布希撤換拉氏時機(圖)
    2006年11月8日,美國總統布希(左)與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在華盛頓白宮會見記者。布希宣布,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將要辭職,曾任中央情報局局長的羅伯特·蓋茨將接任國防部長。  大佬不滿發聲音  前眾議院議長、共和黨人金裡奇表示,如果布希在中期選舉前兩個星期換掉拉姆斯菲爾德,就會減緩選民們對伊拉克戰爭的憤怒,共和黨也能繼續保持在參眾兩院的多數黨地位。  即將離任的參議院司法委員會主席斯佩克特也同意這個說法。
  • 布希最有實權的顧問卡爾將酒鬼打造成美國總統
    機緣:竭力輔佐「少主」  水門事件讓羅夫認識了當時已經是共和黨全國委員會主席的老布希,後來跟隨老布希到華盛頓,從此與布希家族結緣。正是在華盛頓,羅夫認識了年輕的布希,兩人「一見鍾情」。  數年後,羅夫回憶起當時的情景,眼睛裡仍閃動著留戀不已的光彩:「他有超凡的魅力。身穿牛仔靴、飛行茄克,臉上帶著迷人的微笑,簡直酷斃了。」
  • 從三十年手機演變看中國聯通發展史
    有時回想,全球手機不過才三十多年歷史,中國更是不到三十年,發展之迅速連當年手機的發明者也始料未及。三十年來,中國手機發展的同時伴隨著手機制式的不斷變化,從最初的模擬信號、GSM,到流暢上網的WCDMA,再到現在4G多模多頻全開放手機,三大運營商也圍繞手機制式上演了不斷角力的過程。
  • 三十年前的改革思想「大碰撞」
    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第一場中青年經濟科學工作者學術討論會,在改革歷史上產生了重要影響:向決策層遞交了若干重要建議,促進「調放結合」的價格改革思路的形成;在理論界形成了濃厚改革理論探討氛圍,使得一大批有志改革研究的青年學者暫露頭角,推動中國經濟改革理論研究的深化。這次會議後來被譽為「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三十件大事之一」。
  • 布希承認伊戰出現失誤 拉氏頂罪離開五角大樓
    民主黨最終在美國中期選舉後的第一天確認奪回國會參眾兩院的控制權。但當天真正讓華盛頓感到震動的消息是拉姆斯菲爾德辭去美國防部長。中期選舉是美國選民對伊拉克戰爭的一次全民公決,身為總統的布希不得不順應民意。只是大多數人沒想到布希「低頭認錯」來得這麼突然。
  • 喬治·布希總統儘管競選連任失敗,但依然難以掩蓋他一生的光芒
    事實上,自1789年喬治·華盛頓擔任美國的第1任總統算起,至今的231年中已有45人擔任過美國總統。其中,只有10位總統在競選連任時敗北,僅僅擔任過一個任期,而最近一位競選連任失敗的總統就是喬治·布希(老布希)總統。  接下來,我們一起走近喬治·布希,了解他如何當選總統並如何連任失敗。